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杨  马远军  张敏  郑世铭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3):139-140,143
乡村旅游的发展问题实质上是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建设和优化问题.该文对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内涵和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产业链的演化遵循"孤环—网状"的演化路径;并以金华市管头村为案例进行了实地研究,从产业链提升和优化视角提出管头村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以期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常态下,人们"看山望水忆乡愁"的需求日趋旺盛.为满足人们对美丽乡村的憧憬与向往,传统乡村旅游急需革新思维,在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中探索新型"打开方式".立足新常态背景,分析"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价值与路径,为助力创意乡村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如雨后春笋般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农家乐"旅游已成为乡村旅游的新型业态。本文分析了日本"农家乐"旅游的成功模式,总结了其经验做法,分析了中国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新城镇背景下加快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以期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城乡一体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京津腹地大城市边缘区乡村产业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上改变了城乡产业结构和产业空间的分布特征,大城市边缘区乡村的地域空间结构进入快速建设时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这些边缘区乡村产业的监管成为一大难题,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笔者以京津腹地大城市边缘乡村产业空间利用现状为出发点,在分析大城市边缘区乡村产业发展现状和环境危机的基础上,对大城市边缘区两个典型乡村地区的产业空间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与剖析,以期为新时期京津腹地大城市边缘区乡村产业空间的发展规划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个性化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乡村民宿在旅游需求的刺激下日渐兴盛,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乡村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主要载体,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促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目标至关重要。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径。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保定市涞水县南峪村的高端民宿旅游发展,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成为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乡村发展不充分等问题的必然要求。乡村旅游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引起国内众多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按照现有文献的研究脉络与逻辑关系,从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概念及目标、路径、模式、效应、机制、问题与对策六个方面出发,梳理归纳了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新常态背景下的乡村旅游景观的特点出发,以南京乡村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目前南京乡村旅游景观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新常态视角下的南京乡村旅游景观发展路径,以期为乡村景观后期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变大、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划时代意义,而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推进了乡村振兴的进程。实践证明,良好的乡村旅游规划与发展可以促进振兴农业发展,改善乡村风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强农民幸福感。本文以徐州市铜山区台上草莓小镇的实地调研为例分析乡村旅游规划的现状与优化路径,以期更好地促进草莓小镇规划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的乡村振兴,需准确把握当前城乡二元结构及其发展现状,追溯城乡发展历史脉络,以改革开放为节点理清城乡发展关系的衍化,揭示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特征,剖析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引致问题,透析全面小康基础上的乡村振兴总体特点。分析认为,为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需重点建设小城镇、小县城,发挥其重要的城乡衔接功能,从产业联动、村镇文化、政府体制机制、乡村人才建设、土地要素流转等方面着手,建立起“城市包围农村”即“大城市——县城——乡镇——村庄”一体化统筹发展路径,从而更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被认为是系统地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民族地区由于资源禀赋差异,较低的城镇化水平制约了其乡村旅游的发展。"村寨镇化"是基于特色村寨、城镇化、乡村振兴三者之间的关联性和共同问题,将三者置于同一系统中,促进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的内生模式。以乡村旅游为"村寨镇化"的突破口,试图论证发展乡村旅游、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乡村振兴三者间的联系,为民族地区探索一条因地制宜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统筹城乡的就业与收入、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的思想与文化观念,是统筹我国城乡发展的有效路径.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开发偏重自然生态,人工痕迹过于明显;开发具有盲目性,高品位项目匮乏;开发中高素质人才缺乏,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开发乡村旅游,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对日本乡村旅游的政策解读和社会背景的分析,梳理了日本农泊旅游的发展路径和条件,同时以长野县伊那市为例分析了农泊旅游的发展模式与发展机制,发现农泊旅游是农旅共生的重要路径,而政策引导与制度建设、需求引导与客源开发、中间组织的统筹协调、因地制宜与特色建构是日本农泊旅游的发展机制。根据日本农泊旅游的研究结论,本文最后提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些具体建议,并主张乡村旅游发展应该本着农旅协调发展的理念,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探寻适宜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刘晓梦  曾江辉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3):125-127,13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文旅融合理念给乡村旅游的转型与升级提供了较好的契机.乡村旅游是乡村经济的主要支撑,然而在乡村发展局限的影响下,最近几年乡村旅游发展到了瓶颈期,有效加强乡村旅游核心竞争力是对瓶颈进行突破的重点.以湖北省荆州市为例,分析了湖北荆州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重点研究了文旅融合视域下湖北荆州乡村旅游核心竞争力的路径培育,以便更好地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展成就显赫,农民生产生活水平迅速提升。但是城乡发展不平衡,部分农村地区依旧存在贫困问题。结合合肥市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分析乡村振兴与旅游精准扶贫现实需求,对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对乡村振兴战略下合肥市旅游精准扶贫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乡村旅游从20世纪90年代起步,目前已进入了需求与供应同时推助的新型发展阶段。该研究运用随机抽样的结构化问卷调查、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差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教育资源密集型大城市高校学生群体环城市乡村旅游的人口学、心理学、行为学等方面特征,探索了其家庭背景对设定的心理、行为等变量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市场细分,确定了期望所有型、自然—文化型、自然—乡村型、被动型4类游客。建议北京市乡村旅游发展要重视高校学生群体这一细分市场,进行分类营销,促进北京市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赵纯  粟娟  王钊  王艳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9):222-226
基于“Web of Science”和UNKI数据库2000—2020年的文献数据,运用CiteSpace知识图谱法对国内外乡村旅游的研究热点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乡村旅游研究发文量逐渐扩大,且发文地区多集中在欧美发达地区以及国内大城市和生态资源丰富的地区。国内外研究热点存在差异,国外学者基于多维学科视野,多以学科交叉融合方法,探析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律和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热点聚焦“保护”与“管理”方面的政策设计与执行机制;国内研究多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旅游扶贫的实际需要,聚焦乡村旅游对乡村的产业影响、农户生计影响以及生态环境影响方面。当下,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社区融合发展仍然是学科研究热点,且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及“数字经济+智慧乡村旅游”是未来研究的主流趋势。  相似文献   

17.
罗歆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6):209-209,211
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基于一个共同的目标,即通过合作、共享、协调的发展模式来缩小城乡差距,逐渐瓦解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造成的不平衡问题。从中国社会结构演变角度分析,城市、乡村之间的有机体形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越发明显,但乡村地域系统范畴下的各项要素明显发展滞后,与城市地域系统不相匹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任务要求下,城乡融合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乡村振兴则是一个清晰的目标,前者是后者的充分条件,而后者是前者的必要条件,忽略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实现城乡融合即为"妄谈"。本文通过对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两个概念的理论、内涵及互动机制分析,探索有效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8.
乡村文化建设助推成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乡村文化建设进程中普遍存在农民文化认同差异、心理层面困惑等问题,重新构建乡村文化价值路径,从乡村文化保障体系、管理体系路径方面研究解决城乡二元文化的对策进而助推成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通过重新构建成都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径,期望达到既能解决"三农"发展的需求,又能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立足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现实目标所提出的重大战略。乡村旅游作为实现农业多功能性价值与满足游客多元性体验需求精准对接的重要平台,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渠道。后疫情时代下为更加彰显乡村旅游对于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探寻疫后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现实路径成为重要课题,基于此,以理论、逻辑、价值机制和现实依据为逻辑起点,以发展、需求、行为层面为逻辑主线,以实践层面为逻辑旨归探寻疫后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实践路径。这不仅对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进一步凸显了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之间的耦合互动性,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和实施。  相似文献   

20.
《天津农业科学》2016,(12):124-127
为探索大都市带动新农村的统筹城乡发展道路,探索建设美丽中国标志性城市现实路径,文章紧密结合南京大城市、大农村以及城乡差距仍然较大等客观实际,分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现实条件、制约因素,并提出了规划引领、城镇化互动、示范区试点、现代农业发展、农民主体培育、生态补偿、有效投入集聚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