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4 毫秒
1.
油菜菌核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质量.目前利用生物方法防治该病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并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已成为防治该病的重要的手段之一.现从微生物防治和其它生物防治2个方面对国内外油菜菌核病生物防治的主要手段进行了分析、总结,概述了各种生物防治方式的主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科学防治病虫害是提高油菜质量和产量的有效方法。油菜病害主要有菌核病、霜霉病、病毒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菜青虫等。该文主要介绍了油菜常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发生症状,并总结了油菜主要病虫害的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
正春茬露地油菜易发生的病害主要有菌核病、霜霉病等。防治病害应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凡病叶率达到10%以上时可用农药进行防治。油菜菌核病。此病主要为害茎杆,亦为害叶片、花和荚果。茎上的病斑初为淡褐色,略凹陷,后变灰白,湿度大时,病部变软腐烂,表面长出白色絮状物(病菌的菌丝体)。病茎皮层腐烂,髓部多消失而成空腔,内生有大型黑色的菌核,状如鼠粪,有时茎表也长有菌核。此病在油菜开花期开始发生,并一直为害  相似文献   

4.
黄瓜菌核病为真菌性病害。黄瓜全生育期均能发生,是保护地,特别是日光温室黄瓜生产中危害比较严重的病害之一。可危害黄瓜的茎蔓瓜条引起茎蔓软腐,瓜条腐烂造成严重减产。病菌以菌核形式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随种子传播。条件适宜菌核即可萌发进行传播蔓延。菌核病防治难度较大,必须实行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菌核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在相对低温和多湿条件下常有发生,尤其是保护地的蔬菜受害较重。由于连年重茬导致菌核在土中逐年积累,目前已成为大棚蔬菜栽培中的重要病害。现将大棚茄果类蔬菜菌核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症状识别蔬菜感染菌核病后,一般病部在湿度大时产生絮状白霉并形成黑色菌核,能引起湿腐但无恶臭,这是病害的主要特征。茄果类蔬菜茎、叶、果实等均能被侵害。叶片多自叶缘发病,初呈水渍状淡绿色,后变浅灰褐色,高湿时产生少量稀疏白霉,病部扩展快,可致病叶腐烂或枯死。茎部发病多由叶柄基部侵入,向两端蔓延并环绕茎,边…  相似文献   

6.
油菜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油菜主要病害有油菜菌核病、霜霉病和病毒病等。其中菌核病危害最重,主要危害油菜的茎、叶、花和菜荚,以茎秆受害损失最大,如果防治不及时,可导致油菜减产20%-30%,给农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影响农户的种植积极性。现将油菜菌核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黄瓜菌核病(Cucumber Sclerotinia rot)自20 世纪80 年代在我国发生以来,随着蔬菜产业的不断发展,在全国各个黄瓜种植区的露地和保护地中普遍发生并日趋严重,已成为影响春、秋露地及冬季保护地黄瓜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2009~2010 年的蔬菜病害调查过程中发现,在我国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华北地区河北、山东、北京、山西,西北地区新疆、甘肃、陕西等地普遍都有黄瓜菌核病的发生。自然条件下,黄瓜菌核病菌的菌核混杂在种子或残留于土壤中过不良环境,当条件适宜时便可以萌发并传播蔓延,防治难度比较大。因此,掌握黄瓜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对控制该病的大规模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致病性测定、病害症状、病原菌培养性状及形态特征等对天人菊菌核病病原菌进行鉴定;通过室内拮抗作用测定和盆栽防治效果测定筛选生防木霉菌株。结果表明:将天人菊菌核病的病原菌鉴定为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筛选到对天人菊菌核病菌拮抗作用最强,盆栽防治效果最好的菌株是哈茨木霉H5,其拮抗指数为Ⅰ级,防治效果为93.2%。在测试的5个木霉菌株中,哈茨木霉H5对天人菊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1 绿菜花菌核病 绿菜花菌核病多在老菜区冬春棚、室中发生,一般病株率在10%以下,但此病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一旦发病全株腐烂,造成一定损失和影响产品质量. 1.1 症状:此病主要危害主茎,严重时亦危害花球和叶片.田间发病多由茎基部或下部老黄叶开始侵染.初期呈水渍状暗绿色不规则坏死,逐渐扩展使叶柄和茎基软腐坏死,在病部产生浓密絮状白霉,以后生成鼠粪状褐色菌核.叶片受害形成暗绿色污斑,潮湿时迅速腐烂,产生白霉,并迅速发展蔓延,引起健康组织发病.花球染病亦呈水渍状软腐,病部产生浓密白霉,后期产生黑色菌核.1.2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或混杂在种子里越冬.子囊弹出放的子囊孢子,经气流、浇水传播,引起植株发病.棚室内主要通过病组织上的菌丝与健株接触传染,使病害蔓延.菌丝生长适宜温度范围较广,但不耐干燥,相对湿度85%以上有利于发病.此外,带病的种苗调运和移栽病苗,可扩大传播.  相似文献   

10.
蔬菜灰霉病和菌核病菌可危害多种蔬菜,主要有: 番茄、茄子、甜椒、黄瓜、莴笋和生菜。由于灰霉病菌和菌核病菌同属于核盘菌,所以防治用药的种类相似。防治蔬菜灰霉病及菌核病可使用的药剂种类也较多。包括:  相似文献   

11.
《吉林蔬菜》2005,(1):38-38
乙烯菌核利是一种专用于防治灰霉病、菌核病的杀菌剂。对病害作用是干扰细胞核功能,并对细胞膜和细胞壁有影响,改变膜的渗透性,使细胞破裂。防治黄瓜灰霉病: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次每(亩)用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75~100克(有效成分37.5~50克),对水喷雾,共喷药3~4次,间隔期为10天。防治番茄灰霉病、早疫病: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次每(亩)用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75~100克(有效成分37.5~50克),对水喷雾,共喷药3~4次,间隔期为7天。专治灰霉病、菌核病——乙烯菌核利(农利灵)…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江苏省海门市三和镇4个大棚内西葫芦的菌核病与灰霉病进行系统观察与调查,对发病原因作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对策。1发病基本情况1.1症状连续对上述4处西葫芦进行系统观察,发现西葫芦菌核病与灰霉病主要在果实上普遍发生,且发病部位具有相似性,均从果实先端(瓜蒂)部位侵入为害,然后逐渐向后部(瓜柄处)蔓延。①西葫芦菌核病侵染果实,残花部先呈水浸状腐烂,果实软化,后长出白色菌丝,菌丝上散生鼠粪状黑色菌核。②西葫芦感染灰霉病,花与果实(通常是幼果)蒂部亦出现水浸状,逐渐软化,表面密生灰绿色至灰褐色霉层,导致果实萎缩、腐烂,湿…  相似文献   

13.
介绍重庆市秀山县2014午油菜菌核病发生总体情况。其发生特点表现为发病早、前期病情发展缓慢、后期流行较快、发生面广、总体为害较重。分析其重发原因,总结出防治对策。防治措施是: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化学防治作保障,采取“抓住适期,主动出击,全面用药”的防治措施,减轻或控制油菜菌核病为害。  相似文献   

14.
正菌核病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真菌性病害,病原菌寄主范围广泛,可为害多种农作物和草类。同时,菌核病也是蔬菜常发的重大病害之一,可为害大多数蔬菜,包括十字花科蔬菜、葫芦科蔬菜、豆科蔬菜、茄科蔬菜以及其他蔬菜等。露地和设施栽培蔬菜均可发生,以设施栽培蔬菜受害尤为严重。1症状识别不同蔬菜感染菌核病后,受害症状基本相同。主要特征是:田间湿度较大时,产生絮状白霉并形成鼠粪状菌核,受害部位湿腐无恶臭。  相似文献   

15.
桑椹因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保健效果好 ,鲜食和加工兼用 ,种植效益高达 4 5~ 1 2万元 /hm2 ,近年来 ,作为新兴水果 ,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种植面积已达 395hm2 ,其中投产面积 1 90多公顷。但由于主栽的“大十果桑”品种易感桑椹菌核病 ,严重影响产量和效益。为此 ,我们在 2 0 0 1 - 2 0 0 2年对桑椹菌核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观察 ,并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防治技术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发病症状桑椹菌核病是肥大性菌核病、缩小性菌核病、小粒性菌核病的统称。肥大性菌核病病椹肥大 ,灰白色 ,中心形成黑色菌核。…  相似文献   

16.
油菜内生细菌Yc8生防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健康油菜植株中分离并筛选出1株内生细菌Yc8,现对其生防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Yc8发酵液对15种病原菌中10种具有抑制作用,并且对油菜菌核病菌、稻瘟病菌的作用明显,抑制率可达80%;离心得到的发酵液对15种病原菌的抑制率要高于高温高压获得的发酵液的抑制率,表明Yc8对高温高压比较敏感;Yc8发酵液可使油菜菌核病菌发生菌丝肿胀,细胞壁破裂、细胞畸形等现象;油菜菌核病菌引起的植物离体组织腐烂试验中,Yc8发酵液表现出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保护作用大于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结合重庆市农情,详细介绍油菜三大主要病害(菌核病、病毒病和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策略,指出应进一步加强油菜病害的监控和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8.
宋晓艳 《吉林蔬菜》2018,(10):33-33
1绿菜花菌核病绿菜花菌核病多在老菜区冬春棚、室中发生,一般病株率在10%以下,但此病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一旦发病全株腐烂,造成一定损失和影响产品质量。1.1症状:此病主要危害主茎,严重时亦危害花球和叶片。田间发病多由茎基部或下部老黄叶开始侵染。初期呈水渍状暗绿色不规则坏死,逐渐扩展使叶柄和茎基软腐坏死,在病部产生浓密絮状白霉,以后生成鼠粪状褐色菌核。叶片受害形成暗绿色污斑,潮湿时迅速腐烂,产生白霉,并迅速发展蔓延,引起健康组织发病。  相似文献   

19.
生姜茎基腐病的发生与绿色安全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防治生姜茎基腐病,促进生姜产业健康发展,对茎基腐病在莱芜生姜上的危害特点和发生规律进行阐述,并在大量调查和长期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对茎基腐病的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综合防治技术措施进行总结,其中莱芜生姜茎基腐病致病菌为群结腐霉(Pythium myriotylum Drechsler),生姜整个生长期和...  相似文献   

20.
番茄灰霉病是大棚番茄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 ,不仅为害花、叶 ,还严重为害果实 ,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为控索棚栽番茄灰霉病的有效防治措施 ,我们应用化学防治和生态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取得了比较明显的防治效果 ,并经 3年推广应用 ,综合防治技术不断成熟。现简介如下 :1 灰霉病的病源和发病规律灰霉病病源为灰葡萄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有性阶段为子囊菌 )。其分生孢子、菌丝体和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借雨水、气流及农事操作进行传播。病果采摘后随意扔弃 ,最易使孢子飞散传播为害。菌核病菌为一种子囊菌 ,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