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将猫的心、脑、舌用盐酸-胃蛋白酶溶液消化处理后接种小白鼠,经连续传代分离弓形虫虫株,用特异PCR方法对所分离的虫株进行了鉴定。分别从24只猫的样品中分离出8株弓形虫虫株,用弓形虫种特异的PCR方法对8个虫株进行鉴定。均得到弓形虫的特异条带;测序证明所扩增出的DNA片段确为弓形虫的核糖体DNA第一 内转录间隔区(ITS1)部分序列。研究结果表明,将动物组织用盐酸-胃蛋白酶溶液消化处理后接种小白鼠是一种分离弓形虫虫株较为理想的方法.特异PCR方法能准确、快速地鉴定弓形虫虫株。  相似文献   

2.
采集哈尔滨某猫舍中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的患病猫眼、鼻拭子,PCR初步确诊为猫杯状病毒(FCV)和猫疱疹病毒(FHV-1)混合感染。利用猫肾细胞(CRFK)对样本进行病毒分离,前两代细胞培养物的核酸检测结果为FHV-1和FCV阳性,第三代开始只有FCV阳性,由此分离出FCV。制备此株FCV的鼠源多克隆抗体,并中和混合培养物中的FCV,从而分离出FHV-1,命名为HRB2019株。通过病毒粒子形态观察、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鉴定HRB2019株,并研究其体外生长动力学。结果显示,HRB2019株可在CRFK细胞上产生典型病变,测得其第四代病毒滴度为1×108.43TCID50·mL-1;电镜下可观察到球形、有囊膜、直径约为200 nm的病毒粒子;IFA结果显示,分离株可与FHV-1阳性血清结合,出现特异性荧光;扩增分离株的gD基因,其与国内外流行株高度同源。病毒一步生长曲线表明,HRB2019株感染细胞12 h后开始复制增殖,12~36 h为快速增殖期,48~72 h进入增殖平台期且滴度达到高峰,84 ...  相似文献   

3.
旋毛虫ES抗原物异性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中国兽医学报》2015,(7):1051-1055
为确定猫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rus,FCV)SH、JL-1、JL-2分离株毒力强弱,将其分别人工接种6~11周龄健康非免疫家猫,分成接种组和对照组。接种前后分别测定各组猫体温、体质量,观察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按照欧洲药典对症状进行计分。于感染后14d麻醉处死,制备病料组织切片,观察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结果显示,家猫感染FCV后总发病率为100%,死亡率为66.7%;SH、JL-1、JL-2组临床症状平均得分分别为8、4、9,对照组得分为1。病理解剖观察发现,猫感染FCV后,以鼻、眼分泌物增加,口腔溃疡为特征,消化道病变较轻微,肺部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性、出血,呈明显病理性肉样变;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肺脏有数量不等的肺泡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脱落,伴随少量纤维蛋白渗出和弥漫性肺泡损伤。结果表明,FCV SH、JL-1、JL-2分离株均有一定的致病性,其中以JL-2株的毒力最强。  相似文献   

5.
用随意扩增的DNA多态性鉴定中国分离的部分旋毛虫虫株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以旋毛虫国际标准虫种作对照,利用随意扩增的DNA多态性技术对国内的部分旋毛虫分离株进行了鉴定与分析,经5条引物的单扩增及复合扩增结果显示,中国的旋毛虫猪株为T.spiralis,大株为T.nativa,猫株为T.nelsoni。  相似文献   

6.
通过细胞培养方法,从疑似患猫泛白细胞减少症而死亡的成年猫体内分离到1株病毒,命名为JL1-05.经细胞敏感试验、形态学观察、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动物感染、特征序列PCR扩增及测序分析,该病毒在猫肾细胞上生长良好,无囊膜,直径为20~24 nm,对热、乙醚、氯仿、胰蛋白酶有抗性,在4℃对猪红细胞有凝集作用,PCR扩增产物与预期一致,与标准毒株VP2基因序列同源性高达99%以上.该病毒特征与猫细小病毒的基本相符,为猫细小病毒.  相似文献   

7.
应用PCR方法对中国旋毛虫虫株的鉴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收集了中国8个地区不同宿主来源的旋毛虫虫株,提取虫体DNA,应用Jean设计的引物序列和不同的退火温度进行了PCR扩增。结果:哈尔滨海伦猪株、长春犬株、沈阳猪株、河南南阳猪株、湖北十堰猪株、西安猪株、云南大理猪株均显示出家畜型旋毛虫特异的602bp目的DNA基因片段;而哈尔滨五常犬株未见此片段。在48℃和50℃退火温度扩增显示,哈尔滨五常犬株和长春犬株均有380bpDNA基因片段,而其他虫株未有此片段。  相似文献   

8.
利用F81传代细胞从病死猫脾脏中分离获得1株病毒,该毒株可使培养细胞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CPE)。并对其进行形态学、理化学、人工感染试验和分子病毒学等鉴定,证明所分离的这株病毒为猫细小病毒。  相似文献   

9.
试验将采集的新鲜粪样接种到培养基上培养观察菌落形态结构、颜色特点。然后挑取培养基上的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在生物显微镜视野内找到大量散在两端钝圆的短杆菌,初步确定致病细菌为短棒革兰氏阴性菌。之后用麦康凯培养纯化,用纯化得到的菌落进行生化鉴定,确定致病菌为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头孢曲松对其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恩诺沙星。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采样拭子采集患口腔炎的猫口腔黏膜、舌头、牙龈分泌物样本,分离到23株菌,经致病性试验证实有3种菌具有致病性。根据形态、生长特性和生化特性,11株被鉴定为葡萄球菌,9株被鉴定为链球菌,3株被鉴定为巴氏杆菌;从5只健康猫样本中分离到大肠杆菌5株。细菌分离结果表明,大肠杆菌为常在非致病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巴氏杆菌为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3种致病菌对头孢噻肟高度敏感。因此临床上治疗应首选头孢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伪狂犬病毒SN株、SL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琼扩试验检测为伪狂犬病毒 (PRV )阳性的病料 ,采用MDB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 ,获得了两株PRV ,进而经家兔接种和核酸杂交鉴定为PRV阳性 ,将其分别命名为PRVSN株、SL株。  相似文献   

12.
猫细小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丰富猫细小病毒(FPV)流行病学资料和制备灭活疫苗,通过猫肾传代细胞(F81)培养方法从疑似感染FPV病猫粪便中分离病毒.对分离到的病毒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和FPV特异性检测引物PCR鉴定,然后对FPV的VP2基因进行扩增测序.理化性质分析结果与FPV特性均相符,VP2基因测序结果与GenBank已发表的FPV标准株VP2基因序列对比分析,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到99.0%,证明该分离毒株为猫细小病毒.该毒株的成功分离进一步充实了我国FPV病毒库,也为灭活疫苗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桂林老虎猫瘟热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在作猫细小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从桂林送棼的考虑粪便中分离出1株虎细小病毒,并对其进行了系统鉴定,经形态学理化学血清学交叉中和试验、动物感染试验与分子生物学,证明为一株猫瘟热病毒(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的强毒。  相似文献   

14.
鸡绿脓杆菌变异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
16.
猪链球菌生化突变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王妍 《水禽世界》2013,(3):34-38
从本试验是对山东招远地区采集疑似鸭肝炎的发病濒死鸭肝组织进行病原分离,通过鸡胚尿囊腔接种传代方法分离到一株病毒,对该病毒进行了特异性检验、PCR检测、理化特性试验和动物回归试验等,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的病毒是血清I型鸭肝炎病毒,我们将这株病毒命名为DHV—ZY株。  相似文献   

18.
鸡沙门氏菌分离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沙门氏菌病是一种重要的蛋传疾病,污染十分严重,而且其耐药性的产生也越来越快,耐药谱越来越广。我们在发病鸡场内分离到1株耐药性异常严重的鸡白痢沙门氏菌,进行了以下鉴定。1材料与方法1.1参考菌株鸡沙门氏菌标准株(简称C株)和抑菌圈参考细菌为大肠杆菌(CVCC 1570)均购自中  相似文献   

19.
采用PK15细胞培养,对江西省某猪场疑似猪痘的病猪皮肤丘疹进行病毒分离,分离到1株猪痘病毒,命名为SWPV JX08,。根据猪痘病毒基因组序列设计了5对引物,对分离毒株进行TK基因、P35基因、P23基因、TK基因上游和下游片段分别进行PCR扩增,扩增片段与GenBank收录的猪痘病毒(AF410153.1)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7.5%、98%、98.6%、98.2%和98%。该分离毒株不但能使PK15细胞产生稳定的细胞病变,还能适应非猪源性的Vero细胞,并产生细胞病变;电镜下可见感染的PK15细胞内形成椭圆形或圆形的包涵体,胞浆中有大量椭圆形、砖形的典型猪痘病毒粒子,病毒粒子中央为哑铃状芯髓,病毒粒子大小为(244340)nm×(164340)nm×(164263)nm。该毒株皮下或静脉接种25日龄仔猪,感染7263)nm。该毒株皮下或静脉接种25日龄仔猪,感染711d后,表现典型猪痘的症状(皮肤出现丘疹),其血清中可检测到SWPV抗体。  相似文献   

20.
上海地区猪源链球菌分离株的病原特性鉴定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1997-1999年从上海地区分离出15株猪源链球菌,结合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及血清定型等对其进行了鉴定。其形态、染色及培养特性基本符合链球菌的特点,大多具有α或β溶血,生化试验结果不稳定。用国际通用的链球菌A-G乳胶分型诊断液和猪链球菌1、2型标准阳性血清检测5株分离菌,4株为C群链球菌,1株为2型猪链球菌,1株为B群链球菌,1株为D群链球菌,1株与A群和C群有交叉反应,7株不在其检测范围。小鼠对15株分离菌的敏感性有所不同。本试验表明,上海地区猪链球菌病的病原已不再是单一的C群链球菌。对新出现的2型猪链球菌,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