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对1日龄SPF鸡通过口服腔上囊提取液,4d后剖杀称重及对腔上囊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鸡增重较快,腔上囊重无明显差别;组织学检查试验组鸡腔上囊发育较快,腔上囊淋巴滤泡增多、滤泡间隙变窄、滤泡皮髓质分界明显,其内充满大量淋巴细胞和网状内皮细胞。人工感染大肠埃希氏菌试验显示,腔上囊提取液能推迟感染鸡的死亡时间。结果显示,通过粘膜接种途径不会影响该物质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3.
4.
5.
鸡脾转移因子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3日龄罗曼皱鸡每只脑注或口服0.5ml的鸡脾转移因子原液,结果表明:鸡脾转移因子可显著提高雏鸡外周血液ANAE^ T淋巴细胞百分率;免疫器官脾和法氏囊的相对湿重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黄芪多糖对人工感染IBDV雏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由未免疫接种腔上囊病疫苗鸡的种蛋孵化而来的160只1日龄海兰白雏鸡随机分为A、B、C和D共4组。A组为对照组,B、C和D组于26日龄时按每只0.3mL的剂量用IBDV攻毒。A、B组未用黄芪多糖(APS)处理,C、D组从攻毒当日起连续胸肌注射APS6d,剂量分别为每只鸡5mg和10mg。分别在21、29、32、35、38日龄时心脏采血1~3mL,测定E—C3bRR、E—ICRR、ERER和ERIR。结果显示,雏鸡感染IBDV后可使E-C3bRR和ERER显著降低(P〈0.01);APS处理组E-C3bRR、E-ICRR、ERER均高于A、B组(P〈0.01),其中D组最高,而ERIR则与A组相似。证实,雏鸡感染IBDV后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而APS可显著提高其红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鸡α-干扰素对罗曼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将60羽健康1日龄罗曼雏鸡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试验组。试验组鸡于1日龄胸肌注射鸡-α干扰素,0.5 mL/羽;对照组鸡同期每羽注射生理盐水0.5 mL。试验开始后,于第4 d、8 d、12 d、16 d、20 d对鸡进行翅下静脉采血,并于20日龄剖杀摘取免疫器官。研究表明,鸡注射α-干扰素后,其外周血液ANAE+T淋巴细胞百分率和鸡脾相对湿重显著高于对照组,鸡α-干扰素在一定范围内可提高雏鸡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氟化物对雏鸡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研究了氯化物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以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在4-42日龄时分别饲喂含氟含量为300和500mg/kg的馈料,43-56日龄时馈喂常规饲料,对照组在整个试验期内喂常规饲料。在短期内氯化物能促进ND病毒抗体和血清球蛋白的产生,显著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在较长内鸡增重减慢,器官指数降低,外周血淋巴细胞ANAE阳必 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下降,而对ND病毒抗体及表球蛋白含量的产生没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腔上囊病(IBD)由传染性腔上囊病毒引起。鸡群突然发病,高发日龄在20~60日龄,特别是30日龄多见。发病率很高,死亡率一般为20%--30%。当有继发感染或合并感染时,死亡率可超过40%,该病有明显的死亡高峰,多数鸡群在发病后6~7天疫情趋于平稳。鸡场一旦暴发该病,以后每批雏鸡均可感染发病。病鸡精神萎靡不振、瘫卧、震颤,排米汤样稀便,大多鸡群在发病后3—4天达到死亡高峰。 相似文献
10.
将重组鸡痘病毒(rFPV—IFN-γ)与IBDMB43弱毒疫苗联合接种SPF鸡,研究重组鸡IFN-γ对IBD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rFPV—IFN-γ和MB43弱毒疫苗联合免疫组(MB43+rFPV-IFN-)")及rlFN-γ和MB43弱毒疫苗联合免疫组(MB43+rIFN-γ)在免疫后第2周即可检出ELISA抗体,比MB43疫苗单独免疫组早1周。用IBDVGx株攻击后,MB43+rFPV-IFN-γ组和MB43+rIFN-γ组免疫鸡的脾只有个别淋巴细胞核浓缩、核崩解,少数滤泡萎缩变性坏死;胸腺损伤程度轻于MB43疫苗单独免疫组和非免疫对照组。免疫后1周,3个免疫组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含量均显著高于非免疫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含量变化不明显;攻毒后第2周,3个疫苗免疫组CD4^+、CD8^+T淋巴细胞含量均显著升高,各组之间CD4^+、CD8^+T淋巴细胞含量无明显差异。证实,rFPV—IFN-γ和rIFN-γ可加强疫苗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1.
12.
13.
对鸡囊病卵黄抗体与雏鸡首次免疫效果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蛋中黄抗体水平无论高低,其孵化出的雏鸡首次接种弱毒疫苗后免疫效果均不佳,既测不到琼扩扩体,也抵不住强毒攻击,若接种2次弱毒疫苗,则有半数以上的鸡出现可测性抗体。尽管抗体的琼扩效价较低,但有70%以上的鸡可抵抗强毒攻击;只接种弱毒疫苗的雏鸡,其卵黄抗体水平与免疫效果呈负相关。首次免疫若采用灭活油乳剂苗和弱毒苗同时接种;则免疫后既可测到琼 相似文献
14.
梁立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3,(6)
抗菌肽(antibacterial peptide)又称为抗微生物肽或肽抗生素,是生物机体在抵御病原微生物时产生的一类防御性小肽,是生物免疫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980年Boman等从惜古比天蚕蛹的血淋巴中分离出一种具有免疫功能的抗菌肽——天蚕素(ceropin).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在昆虫(刘建涛等,2006)、两栖类、海洋生物、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以及植物、细菌(军东杰等,2006)中分离到了各种抗菌肽,不同来源的抗菌肽具有不同的抗菌谱(陈玉清等,2006;尹文等,2005).此外,部分抗菌肽还具备抵抗胰蛋白酶或胃蛋白酶水解的能力(Jaynes J.M et al,1989).本实验挑取饲养至7日龄的健康海兰雏鸡40只,在7、14、21、28日龄每只雏鸡分别肌肉注射鸡小肠抗菌肽0.2mL,试验期为4周.在35日龄时将对照组、试验组鸡只称重,颈静脉放血处死.结果表明,鸡小肠抗菌肽可提高鸡的免疫器官指数和T淋巴细胞数量,增加体重,提高鸡腹腔内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大多数抗菌肽在生物机体中可被快速合成,因此构成了宿主抵抗外来病原菌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15.
16.
复方女贞子对增强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复方女贞子:女贞子、黄芪、党参)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复方女贞子煎剂按一定比例添加到雏鸡的饮水中,分别于7、14、21、28d采集血液,通过测定雏鸡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2、免疫球蛋白IgG、IgM和IgA的含量、外周血液T、B细胞增殖功能等指标,探讨复方女贞子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复方女贞子应用后。雏鸡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2、免疫球蛋白IgG、IgM和IgA的含量、外周血液T、B细胞增殖功能均明显升高。表明复方女贞子可显著提高雏鸡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7.
补益中药提取物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观察了在饲喂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2%何首乌(Ⅱ)、2%补骨脂(Ⅲ)、1%何首乌+1%补骨脂(Ⅳ)提取物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在14日龄时给每羽鸡接种一次鸡新城疫(ND)1系疫苗。试验期8周。结果发现:在试验期末,与I组比较,法氏囊指数和脾脏指数Ⅱ、Ⅳ组显著增大(P〈0.05);胸腺指数Ⅱ组增大、Ⅲ组减小,但差异不显著(P〉0.05);血液中T淋巴细胞百分率Ⅱ、Ⅳ组升高极显著(P〈0.0 相似文献
18.
实验性免疫应激对雏鸡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NDⅠ系疫苗大剂量肌肉注射2周龄雏鸡的方法建立实验性免疫应激模型,探讨应激状态下细胞免疫能受到的影响,将200只2周龄健康雏鸡随机分成4线,检测免疫器官中CD^ 4,CD^ 8T淋巴细胞变化。结果,试验2,3组CD^ 4T淋巴细胞数从第3d开始下降,第5d最低,与对照组织比差异显著(P<0.05),CD^ 8T淋巴细胞数的特征性变化为从第3d开始上升,第5d最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20.
常用药物对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初步论述了常用药物庆大霉素、敌菌净、痢特灵、鸿宝-20、喹乙醇、氯霉素对鸡体液免疫、免疫器官、补体的影响.为临床正确有效而安全地使用常用药物防治鸡的传染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