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珲春市是具有亚洲金三角之称的城市,是一个新开发开放的沿海沿边城市。珲春市政府为推动经济建设,适应新时代改革开放的需要,依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植被优势,建立了肉牛边贸基地。但是在近些年来由于牛瑟氏泰勒焦虫病的中间宿主蜱类的大量滋生,每年均可导  相似文献   

2.
为调查吉林省延边地区自然生境内游离蜱携带东方泰勒虫的情况,以东方泰勒虫主要表面蛋白基因(MPSP)基因为靶基因,采用PCR方法对延边地区自然生境内的游离蜱DNA进行扩增。在长角血蜱的DNA中检测了东方泰勒虫,检出率为29%;而全沟硬蜱中没有检测到东方泰勒虫。结果表明,自然生境中的游离长角血蜱体内携带着东方泰勒虫。  相似文献   

3.
本工作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对全沟硬蜱的围食膜进行了初步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饥饿幼虫、若虫、成虫以及吸血期雄性成虫不具围食膜。吸血期幼虫、若虫及雌性成虫最晚分别于吸血开始后20、20及18小时出现了单层结构的围食膜;缓慢吸血期围食膜的厚度持续增加,而在快速吸血期其厚度却会显著减小。饱血后发育期围食膜不断增厚,愈来愈拱曲,与肠壁的距离不断扩大,并形成多层结构;至少分别于饱血后12、25及11天,仍能在幼虫、若虫及雌性成虫肠腔观察到完好状态的围食膜。全沟硬蜱是我国北方地区多种血液传播病原体的重要媒介,其围食膜的发现及围食膜形态变化的初步描述,对进一步认识这些病原体在全沟硬蜱体内迁移扩散规律、发育动态以及向宿主的传播途径,可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每隔2周用长角血蜱成蜱定量感染家兔,成功构建了具有不同抵抗力的家兔免疫模型。ELISA检测结果表明,家兔血清中的抗体效价从初次叮咬后第3周开始呈阳性,随着叮咬次数的增加抗体水平逐渐上升,第11周时达到高峰。具有一定抵抗力的家兔对长角血蜱成蜱的吸血和生长发育影响显著,其抗体水平与长角血蜱成蜱在兔体的吸血周期、死亡率成正相关,与雌蜱的饱血脱落率、饱血体重成负相关。结果进一步证明,蜱的唾液腺是其主要的免疫器官之一。家兔抗体水平的持续期足以使长角血蜱完成一个世代,可以满足试验需求,是抗蜱免疫研究理想的阳性对照模型。同时,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效价也可以作为判断动物对长角血蜱抵抗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6.
通过对天津西部地区德丰羊场波尔山羊蜱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的蜱均为硬蜱科,共分两个属两个种,即璃眼蜱属残缘璃眼蜱和血蜱属长角血蜱。两种蜱分别占8313%和16.7%,当地优势种为残缘璃眼蜱,残缘璃眼蜱在宿主的体表分布无规律性,多寄生在后躯部,以股内侧为多。长角血蜱在宿主体表分布亦无规律性,但以宿主前驱寄生数量较多,主要在耳部,颈部和腹内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天津西部地区德丰羊场波尔山羊蜱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的蜱均为硬蜱科,共分两个属两个种,即璃眼蜱属残缘璃眼蜱和血蜱属长角血蜱。两种蜱分别占8313%和16.7%,当地优势种为残缘璃眼蜱,残缘璃眼蜱在宿主的体表分布无规律性,多寄生在后躯部,以股内侧为多。长角血蜱在宿主体表分布亦无规律性,但以宿主前驱寄生数量较多,主要在耳部,颈部和腹内侧。  相似文献   

8.
森林脑炎又称蜱传脑炎(tick-borne encephalitis,TBE),是由蜱传脑炎病毒(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TBEV)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蜱是TBEV的主要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可通过叮咬等方式传播.为了解我国东北地区蜱TBEV的感染情况,本研究利用RT-PCR对2...  相似文献   

9.
据河南省卫生厅发布消息,从2007年5月发现首例疑似无形体病例以来,截至2010年9月8日,河南省共监测发现此类综合症病例557例,死亡18例。国内有12个省份报告有蜱虫咬伤病例,共有33人死亡。12省份分别是安徽、湖北、河南、山东、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天津、海南、四川、云南和江苏。发生这一事件的地区多为山区或水域丰富的地方。最初被认为是"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此次卫生部专家锁定病原为"新型布尼亚病毒"。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野外定点观察发现长角血蜱是河北省危害家畜的主要蜱种,分布于该省西部的太行山和北部的燕山地区,牛,羊是其主要宿主,该蜱以饥饿的成虫,若虫越冬,每年从3月下旬开始活动侵袭畜体,最迟11月中旬消失,若虫在4月底到6月中旬为活动盛期,成虫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为活动盛期,幼虫在8月中旬至9月下旬为活动盛期。该蜱的3个活跃期以幼虫阶段对外界和主要灭蜱剂的耐受性最低。  相似文献   

11.
四种硬蜱的实验室人工饲养和部分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为了给蜱及蜱传疾病研究提供充足、有效的实验材料,我们对镰形扇头蜱(Rhipicephalus haemphysa loides haentaphysaloides)、亚洲璃眼蜱(Hyalomma asiaticum asiaticum)、微小牛蜱(Boophilus microplus)和嗜群血蜱(Haemaphysalis concinna)进行了实验室人工饲养。在25℃,92%相对湿度,黑暗条件下.以兔为唯一饲血动物,四种硬蜱均可完成整个生活史的发育。镰形扇头蜱完成一代需86一l20天,亚洲璃眼蜱需l04一l47天,微小牛蜱需50一74天,嗜群血蜱需88一l25天。通过实验室人工饲养,成功进行了单雌蜱蜱群的繁殖。除微小牛蜱外,其他三种蜱均可进行大量增殖。  相似文献   

12.
在不同饲喂方式和温度条件下,观察我国北方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甘肃株的生活史及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将试验蜱分组后置于不同饲喂方式和温度下,待其发育到下一阶段,叮咬实验动物,连续调查其发育阶段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完成一个世代需101 d~148 d。成年饥饿雌蜱吸血期具有两个显著特征:缓慢吸血和快速吸血;经兔体叮咬的成年雌蜱其饱血体重小于羊体。不同饲喂条件下长角血蜱饱血体重、产卵量差异极显著(P0.01);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幼蜱、若蜱的蜕变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当饱血雌蜱处于发育阶段时,产卵前期、产卵期及卵的孵化期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16℃~30℃条件下长角血蜱产卵量没有变化,利于蜱的存活;4℃以下和45℃以上饱血蜱及其后代不能存活;16℃以下蜱的发育周期延长。结果表明,长角血蜱为三宿主蜱;雄蜱可以帮助雌蜱吸血;在羊体上的吸血能力优于在兔体上的吸血能力;温度对长角血蜱的发育繁殖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青岛市奶牛中发现黄疽病,经血液学检查和临床分析,已证明瑟氏泰勒焦虫病的存在,传播媒介的调查分析将是疫情分析不可缺少的依据,因为这种疫病和各种血液原虫病一样,必须通过专一的蟀叮咬吸血传播,对蜂的调查分析是本病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1采样在瑟氏泰勒焦虫病的发病地区,广泛发动养牛户寻找牛身上寄生的蜂,一旦发现,即采集个体细小的华啤和吸血后粗大的雌蝉,放进小瓶中,加开水烫死后,送到实验室进行蝉的鉴定。1994年8月9日从峡山区中韩镇王德斋发病奶牛身上采集数枚妈,按上述方法采样送检。该牛曾有典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