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6,21(4):80-80
2006年9月16日至22日,北京农学院科技与研究生工作处组织各学位点教师分赴东北、西北、中部地区农林高校展开200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分别在郑州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宁夏大学、西北农林大学、甘肃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高校进行了关于北京农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的现场咨询。期间总共发放研究生招生手册4000本左右,招生名片2000张左右,通过这次招生宣传,学校科技与研究生工作处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对农林高校研究生招生情况有了大概的了解,为学校研究生招生后续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2.
研究生招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入口,是研究生人校的第一道门槛。本文作者通过对北京农学院研究生招生以来和研究生工作中正在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具体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策略。希望对今后的研究生招生工作能形成一定的指导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非全日制研究生统筹管理之后,农林高校研究生招生工作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生源数量不足、生源质量不高、招生考试复试有效性欠缺、生源数量与质量之间存在矛盾。针对这些问题,农业高校应该加强自身学科建设、做好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严把复试录取关、做好研究生培养工作、提高就业水平及质量。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招生质量是研究生培养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对农科博士生招生现状和过程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加强农科博士研究生招生管理、提高招生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科研机构是国家的战略科技力量,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蓬勃发展,科研机构研究生教育面临着挑战和机遇。本文对近五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的结构质量、生源质量、选拔质量三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科研机构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质量保障管理模式、完善招生信息公开服务平台、推进全局招生宣传等措施,为实现科研机构硕士研究生招生质量的稳步提升,健全科研机构硕士研究生招生质量管理保障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本从上海水产大学经贸学院研究生培养工作现状入手,探讨了农业高等院校中经济与管理类研究生培养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农业的属性对招生规模、在校学生学习行为和就业去向的影响。通过借鉴国内外知名农业大学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经验,提出农口院校经济管理类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应通过建立良好的导师队伍、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加强规范管理等措施和建议。本从教育模式的灵活性、专业研究方向的多样性和课程设置的科学性的角度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对当前农科院校研究生招生面临问题的思考孙沈鲁(福建农业大学研究生处福州350002)当前,农业院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面临许多新课题。一方面,农业教学和科研领域需要大批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个别专业近些年生源严重紧缺,学科建设后继乏人。...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林院校正逐步开展博士研究生招生改革工作。选取排名前十的农林类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对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与普通招考制度的报名条件、报名材料和选拔流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申请—考核"制使招生院校对申请者的选拔更加谨慎、增强了申请者与导师的交流等共性的改革特点,对完善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进入培养过程的入口,是研究生培养部门面向社会的一个窗口。招生质量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性前提。 一 、生源问题 生源问题是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充足的生源是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基本保障,报考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人数少,报考人数与计划录取数的比例就会降低,其结果,无论是硕士研究生的录取数量,还是招生质量都会受到影响。近年来,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人数下降幅度较大,以我校为例,报名人数/招生计划数从1988年的  相似文献   

10.
日前,我校200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顺利结束,这是我校获得硕士授予权后的首次招生,生物化工、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植物病理学和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4个专业共录取新生34名,从今年录取新生的分布、学历层次、毕业院校等来看,我校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这为我校今后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经过2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畜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产业。本文总结了近几十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成就,深入分析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主要畜产品的生产态势,重点探讨了三大区域未来畜牧业发展趋势并进行了预测,提出我国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战略及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的法律解释集官方性、实用性和统一性于一身,方法上也充分体现了多样性和相对完整性,其目的不是为了发展法律,而是为了实用理性和维护封建统治。中国古代的法律解释虽有其局限性,但对当代的法律解释学建设仍具有借鉴意义,其所提供的本土文化是当代法律尤其是法律解释得以发展的沃土。  相似文献   

13.
武川县2002年8月被列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旗(县)之一,经过3a的实施,项目区内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项目区总的林草覆盖度由初期30%的提高到60%,动植物群落得到良性发展,生态修复既有效保护了天然植被又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4.
我国很多城市把园林绿化当做城市经营的一个重要环节,城市绿化取得了很大进展,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市民的环境也得到很大改观.但由于人们没有很好的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关系,引进的外来植物导致了园林植物中有害生物的严重发生,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防患于未然,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相似文献   

15.
烟粉虱是一种近年来发现的害虫,烟粉虱属于同翅目粉虱科,他有许多种类,在本地也 曾经发现过,但在最近的物种调查中发现一种B 型烟粉虱对本地的烟粉虱的繁殖有很大的竞争 作用,其在高温等恶劣环境下能够更好的生存,有很高的高温耐受性,对我国的农业威胁很大, 有关科研人员推测其高温耐受性与其mRNA 的选择剪切有关。因此本文章对烟粉虱的高温耐 受性和其mRNA 剪切的关系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6.
连平县鹰嘴蜜桃流胶病病情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流胶病随鹰嘴蜜桃规模种植和产业化发展而渐趋严重,现已成为连平县鹰嘴蜜桃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对该县鹰嘴蜜桃流胶病病情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大面积发生流行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对防治该病的工作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促进鹰嘴蜜桃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的55种牧草的还原糖、蔗糖、总糖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金氏(King)定糖法和Roe比色法,测得其还原糖含量最高的是麻黄,最低的是细枝盐爪爪;蔗糖含量最高的是蒙古莸,最低的是细枝盐爪爪;总糖含量最高的是白草,最低的是骆驼蹄瓣。含6种以上牧草的科有5个科,经统计分析,分科总糖含量最高的为禾本科,最低的为(?)科。  相似文献   

18.
The age of the chicken in which the Rous sarcoma is grown has an influence on the variation and subsequent adaptation of the causative virus to ducks. Adaptation is relatively easy to accomplish when the tumor has been grown in adult chickens several months of age. It has never been accomplished when the tumor has been grown in chicks and only occasionally when it has been grown in old chickens.  相似文献   

19.
褐色中脉bmr高粱研究与利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高粱作为一种饲草作物受到广泛的重视。由于高粱具有抗旱性强、水分利用效率高的特点,在干旱地区可成为优势饲草作物。bmr高粱与普通高粱相比木质素含量降低5%~50%,可显著提高饲草的适口性,增加消化率,因此引起了国内外高粱育种家的广泛关注。有关bmr基因与饲草产量、品质、饲喂效果等研究已取得长足进展,bmr基因已成功导入普通高粱和苏丹草品种,并育成高产、优质BMR饲草杂交种商品化生产,表现出广阔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在流域划分的基础上,以Ⅱ级流域的单元,根据流域内森林,草地,农田,湿地,水源等地类和自然环境异质程度的动态变化特点,确定了东北天然次生林区4种经营类型,即封育型,培育型,利用型和改造型。通过采取人工造林,人工与天然多层混交,梯度采伐分层抚育等系统经营措施,使其各地类均处于优人配置状态,达到提高植被数量和质量,增强流域整体生态功能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林业用地面积1997年与1958年相比增加了40.2%,有林地增加了141.7%。无林地减少了81.7%。非林业用地减少了16.42%,森林覆被率相对增加了131.9%。林业用地稳定,有林地增加,非林地增加,非林地和无林地减少,改变了不合理地类结构,从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森林资源的数量和林分的质量得到了提高,总蓄积增加了570.5%,单位面积蓄积量提高了189.5%,年公顷蓄积生长量增加了95.6%,此外,1997年流域贮水量比1958年增加而流出量减少,这量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