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9 毫秒
1.
一、农村土地现状及背景 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原来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模式已明显不适应目前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也不利于大型农业机械的耕作.土地资源的过度分割,已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和现代化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土地流转、地块合并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农村中原有的土地政策逐渐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土地政策,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利于推动我国农业在新时期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农村中原有的土地政策逐渐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土地政策,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利于推动我国农业在新时期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土地流转加速条件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农村土地承担着社会保障的功能。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土地制度、土地数量、土地收益的限制,这一功能正逐渐弱化,土地流转政策顺应生产力发展形势提上日程,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土地流转后农村社会保障如何延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是当前破解此困境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5.
农村剩余劳动力确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是由生产力不断发展和二、三产业吸纳转化能力有限形成的.在目前情况下,与单人(单个劳动力)经营土地规模和二、三产业工人的收入有关.单人经营土地的规模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与二、三产业工人的收入成正比,与单位土地面积周年效益成反比;单人经营的土地面积越大,农村所需劳动力越少;否则就越多.  相似文献   

6.
安同昌 《山东农业》2000,(10):36-36
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后,建立健全土地承包使用权流转机制,是土地与其它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稳定的迫切需要。我县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对土地承包使用权流转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土地流转的基本形式 我县土地流转的形式概括起来,主要有  相似文献   

7.
建国以来中国土地制度重大改革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资源。一切土地制度改革都是为了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但是有些土地制度改革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有些却阻碍了生产力发展。中国从建国(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后又经历了3次历史性重大调整,即农村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现阶段土地新政的演变。与一般规律一样,中国土地制度改革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本研究客观回顾中国土地制度演变过程中的重要历史性阶段,实事求是评价其意义和局限,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未来土地制度改革进行展望,提出改革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所论的贫困指的是绝对贫困,即人们不能保证维持最低生存条件的那种状况。一、中国农村的贫困及其变化概括地说,贫困源于低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不公平的分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为了发展农村生产力和建立公平的分配制度进行了巨大的努力。旨在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土地改革,使广大无地和少地农民第一次获得世世代代梦寐以求的土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接着又企图通过互助合作消灭产生贫困的根源,发展生产力。同时,还在农村村社中普遍建立起各种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使丧失劳动能力的贫苦农户病有所医、幼有所学、老有所…  相似文献   

9.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我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力、生产关系不断发展,农民的需求和自发创造性、国家适时的政策调整使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土地承包期限、制度内容、规模经营等方面有了新变化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散经营的小农自然经济已越来越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为了整合生产资源要素,实现规模集约型经济发展,各地不同程度的流转农村土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调研,昭通市农村土地流转情况具体如下:1昭通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现状及作用农村承包土地的细碎化、分散化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户对土地的依附程度逐渐降低,对经营土地的责任感和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我国农村新出现的土地转包这一经济现象,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分析与探讨。农村的土地承包,无论采取按人按劳或按人劳比例进行分配,都带有平均分配的色彩,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土地转包便应运而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土地经营规模逐步扩大,这是各国农业发展带规律性的趋势。但在我国,由于社会生产力特别是农业生产水平低,这一发展趋势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本文还分析了土地转包中经济关系的处理问题,着重就有偿转包中土地报酬的经济实质进行了理论探讨,并提出了合理报酬的经济界限。凡在合理界限以内的转包,应予以支持;凡超过合理界限者,应予以严格限制。同时,为保证土地转包的健康发展,还必须有相应的具体措施加以保证。  相似文献   

12.
实行农村家庭二轮土地承包,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种种弊端显现,严重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产量的提高,在新的历史时期大西渠镇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稳定做好二轮土地承包关系的同时,大力进行土地的整合,实施节水灌溉,推动土地的大面积规范流转,极大地解放了土地对农民的束缚,降低了劳动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依托土地整合资源发展特色种植,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现行的土地制度 ,主要以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 ,由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为特征。这种土地承包制 ,是指通过农户与集体经济组织签订合同 ,将承包使用土地的责权利相结合的一种土地经营和耕作方式。在现阶段 ,表现为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即集体统一经营和承包农户分散经营相结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了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经营管理水平 ,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 978~ 1 984年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但随着我国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加强 ,农产…  相似文献   

14.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是中国农村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及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关键举措。同时,中国的国情也决定了只有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和实现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以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规模经营两者之的相互关系为切入点,运用"推-拉"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规模经营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指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规模经营两者之间不仅存在相互促进和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且还存在相互排斥的一面。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加速的态势。土地流转的速度与规模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及劳动力流动状况密切相关,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它有效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推动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增加了农业投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但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 1、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出现,并逐渐离开土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和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出现了大量富余劳动力.这部分农民已开始逐渐离开土地,有相当一部分已流入城市.  相似文献   

17.
土地流转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专业化、集约化、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土地适度集中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江北街道积极引导和推动农村土地“自愿、依法、有偿”流转,鼓励土地适度集中规模经营,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率,发展现代农业,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旱涝、风沙灾害不断发生,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加剧,严重制约着土地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免耕技术在于保持土壤水分,治理水土,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力。即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高农村、牧区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发展可持续农业。  相似文献   

19.
家庭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生产力条件下,解放了生产力,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协调,对提高农产品产量,促进农业增收,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三十多年过去了,现在农业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业结构、劳动力等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原有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不能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乃至阻碍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指出了农业现状,分析当前农业农村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土地流转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专业化、集约化、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土地适度集中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江北街道积极引导和推动农村土地"自愿、依法、有偿"流转,鼓励土地适度集中规模经营,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率,发展现代农业,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