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盐胁迫是造成水稻减产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从盐胁迫下水稻生理反应、水稻耐盐机理及增强水稻抗盐胁迫的方法等3个方面进行综述。同时,对水稻耐盐性研究的意义和展望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2.
植物抗盐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简要介绍了植物发生盐胁迫的机理,盐胁迫下植物的生理生化变化,探讨了植物抗盐机理及提高植物抗盐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植物抗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刘国花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111-6112
对近年来植物抗盐机理的研究进展作了概述,阐明了植物在盐胁迫下的反应、盐胁迫作用机理以及植物的抗盐调控机制,指出了目前植物抗盐机理研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植物抗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全球性日益严重的土壤盐碱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危机之一。本文阐述了盐胁迫下植物的生理变化,探讨了盐胁迫作用机理及提高植物抗盐性的途径,并对今后植物抗盐生理的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盐胁迫是限制水稻生长和产量非生物胁迫之一,脯氨酸(Pro)和γ-氨基丁酸(GABA)作为逆境条件下渗透调节物质,在抵御盐胁迫中起重要作用。文章以耐盐水稻品种龙稻5和盐敏感品种牡丹江30为试验材料,研究分蘖期、孕穗期叶面喷施外源Pro和GABA单剂及复配剂对盐胁迫下水稻抗氧化系统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水稻功能叶片中抗氧化酶(SOD,POD,CAT以及APX)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上升,水稻产量下降;分蘖期或孕穗期喷施外源物质单剂和复配剂均提高盐胁迫下水稻功能叶片抗氧化酶(SOD、POD、CAT、APX)活性和产量,降低MDA含量;Pro和GABA复配在提高盐胁迫下水稻功能叶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及增产方面表现协同增效作用;分蘖期喷施效果优于孕穗期,对盐敏感品种牡丹江30的调控作用大于耐盐品种龙稻5。  相似文献   

6.
高羊茅抗盐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盐胁迫下高羊茅通过多种途径适应外界环境,对高羊茅抗盐机制,盐胁迫下高羊茅外部形态的改变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耐盐性评定方法,以及该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重点进行了论述与讨论.  相似文献   

7.
外源亚精胺对盐胁迫下水稻根系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外源亚精胺对盐胁迫下耐盐水稻品种Pokkali和盐敏感水稻品种Peta根系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亚精胺可以提高盐胁迫下不同耐盐性水稻品种根系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超氧阴离子(O2- ·)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含量;使盐胁迫下根系脯氨酸的含量升高;并且可以阻止盐胁迫下两品种水稻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根系活力的降低.这表明,外源亚精胺可缓解盐胁迫对两品种水稻根系的伤害,并且对盐敏感品种Peta的缓解作用大于耐盐品种Pokkali.  相似文献   

8.
以玉米品种B73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盐胁迫对其光合荧光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盐胁迫(100 mmol/L)对玉米幼苗叶片的光合效率影响不大,但是高浓度的盐胁迫(200 mmol/L以上)对玉米幼苗叶片的光合效率影响明显,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不断加剧。同时,体内叶片抗氧化酶的活性变化同光合作用成正相关,说明在盐胁迫情况下,玉米幼苗可以通过启动抗氧化酶的活性来应答盐胁迫。此外,在应答盐胁迫时,玉米幼苗体内抗氧化保护酶系统(SOD、POD、CAT)活性会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减轻土壤盐害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是当前农业科研人员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外源物质可以通过增强光合作用、提高渗透调节作用、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以及调节离子运输、减少离子毒害方式减轻盐害。本文总结了盐胁迫对水稻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及叶片发育的影响,盐胁迫导致水稻生长过程中的Na+/K+变化、气孔导度降低、光合速率降低、活性氧含量增加等生理变化,以及盐胁迫对水稻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探讨了激素、有机渗透调节物、气体信号类和离子类外援物质对盐胁迫下水稻生长的调节作用,并对今后水稻盐胁迫缓解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植物盐胁迫生理及其适应性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近年来植物抗盐机理在生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了概述,从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及胁迫下植物体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来消除或降低盐分的伤害几方面入手,对植物适应盐胁迫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为探测水稻成熟期适当深灌水后植株的反应,在抽穗期设置续10d维持深灌20,15,10cm和浅灌2cm(CK)4个处理。结果表明,深灌与浅灌比较,植株的淀粉,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不显著,在深是,丙二醛含量未升高,但退水后,深灌20cm的含量明显升高,而其他3个处理未发生变化,随灌水度增加,电导度提高。  相似文献   

12.
调查结果表明,移栽稻田蜘蛛在分蘖期缓慢增长,拔节到齐穗期迅速增长,齐穗期后呈稳定增长,直播稻田蜘蛛消长曲线与移栽稻田一致,仅迅速增长期比移栽稻田迟10~15d,稳定增长期迟5~10d,移栽稻田蜘蛛种群数量明显高于直播稻田。在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用药时,由于田间环境和各种蜘蛛的发育阶段不同,对水稻后期蜘蛛种群优势种比例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水稻品种湘1和早稻品种763612为材料,对它们苗期的抗早性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抗旱性较强的水稻品种湘1有较快的发根速度,较多的根条数。在渗透胁迫下能维持较高的相对含水量(RWC)和较高的保护酶(SOD)活性,质膜相对透性较小,膜伤害较轻。因而,在严重水分胁迫下有较高的存活率,并能维持一定的生物量。抗旱性较弱的旱稻品种763612正相反。这些结果意味着水、陆稻的抗旱体系似乎可以分为抗旱相、中间相、敏感相。  相似文献   

14.
红壤晚稻田各类群微生物及产脲酶菌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晚稻四个不同生长期(幼苗期、分蘖期、拔节长穗期和结实成熟期),测定三种不同类型红壤稻田(肥田、瘠田和新垦田)的耕作层中三大类群微生物及产脲酶菌数量消长情况。结果表明:各类群微生物(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在晚稻不同生长期数量有变化,且消长情况各不相同;不同类型稻田各类群微生物数量略有差别,统计结果显示,不达显水平;各类产脲酶菌在不同类型晚稻田的百分含量变化不很明显;它们在各类群微生物中的百分含量分  相似文献   

15.
东北地区水田分布格局的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水稻尤其是粳稻主产区。本文基于东北地区2000-2015年水田空间数据,结合河流数据,采用GIS空间模型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水田分布格局的时空变化,旨在为耕地资源利用与农业现代化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东北地区水田主要集中分布于东北三大平原的沈阳-长春-哈尔滨一线以及主要河流沿岸区域。2000-2015年东北地区水田由419.15万hm2增加至603.49万hm~2,增加了184.34万hm~2,年均递增2.93%。2)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省水田年均变化率分别为-1.06%、0.11%和6.04%,水田相对变化率分别为0.36、0.04、2.06,黑龙江省水田变化幅度高于东北地区平均水平。近15 a东北地区水田重心由长春市向北偏东移动至哈尔滨市,移动距离为159.92 km,移动速度为10.66 km/a。3)东北地区水田变化面积随着与主要河流距离增加而减少,但水田变化优势区在距主要河流35-45 km处。而各省域水田变化河流分异特征也具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东北黑土区调亏灌溉对水稻前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东北黑土区调亏灌溉对水稻苗期生长的影响,通过在黑龙江省庆安县进行田间试验,控制水稻不同生长期田面水层与土壤水分指标,对分蘖末期叶面积指数和根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不同下限控制水分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水对水稻叶面积指数和根重的生长存在正效应,灌水过多或下限过低均会影响水稻的生长,水稻分蘖期前中后低的调亏...  相似文献   

17.
含水率对稻米籽粒应力松弛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米籽粒的松弛特性在其生产、质量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试验获得了稻米籽粒应力松弛特性的力学指标,并研究了含水率对稻米籽粒应力松弛特性的影响,通过多项式回归分析建立了稻米籽粒应力松弛各力学指标随含水率变化关系的数学模型,为稻米加工装置的设计以及稻米的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重点生态功能区内的琼中县为例,将自然资本和农户家庭特征作为生产要素纳入水稻的生长函数中,根据农户问卷调查数据,结合遥感信息解译结果,构建了琼中县水稻生产函数。结果表明:村庄内部及周边的天然植被、人工林面积均与水稻单产存在显著正相关;在琼中县目前的施肥情况下,尿素与水稻产量存在正相关,而复合肥和磷肥与水稻单产没有显著相关关系;农户劳动力是影响水稻单产的重要因素,随着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加,水稻单产呈下降趋势;非农家庭的水稻产量显著低于纯农家庭和兼业家庭。  相似文献   

19.
单嘧磺隆在稻田中应用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在水稻不同时期使用4种除草剂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得时对水稻的萌发生长没有明显抑制作用,而草克星、单嘧磺隆+丙草胺和单嘧磺隆在低浓度下对水稻的萌发生长的影响不显著,但在高浓度时,则显著抑制水稻生长。其中,草克星高浓度下会降低水稻萌发率;除农得时外,除草剂对胚芽和胚根有抑制作用,且对胚芽的抑制作用要强于对胚根的抑制作用;4种除草剂对水稻幼苗(2~3叶期)和大田水稻植株(施药后45d)的生长影响不明显。可见,在不同时期选择安全的稻田除草剂,对促进水稻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稻米籽粒应力松弛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米籽粒的松弛特性在其生产、质量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试验获得了稻米籽粒应力松弛特性的力学指标如Maxwell单元个数、松弛模量、松弛时间等,并研究了稻米籽粒应力松弛特性与稻米品质性状的关系,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建立了回归方程,可以为稻米加工装置的设计以及稻米的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为预测机械损伤、提高产品质量、探索新的控制方法和判断依据提供最佳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