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数字     
正26万亩从2015年开始,湖南省农机推广站连续四年在该省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推广示范项目",四年来,该省各级农机推广部门累计在全省近30个县试点布局,示范带动全省水稻秸秆综合利用面积达到26万亩。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全省一大批秸秆捡拾打捆机、生物质制肥机等新型机具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近两年,吉林省通过建立和实施四个"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有力促进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截至2016年,全省示范推广补贴作业面积450万亩,辐射带动面积800万亩,覆盖全省40多个县(市、区),取得了显著成效。实施合作社示范引领、农机大户广泛参与、规模化布局的"三位一体"的示范引领机制。按照作业面积首先向农机合作社倾斜安排、作业任务首先向农机专业大户倾斜落实、作业面积  相似文献   

3.
<正>近两年,吉林省通过建立和实施四个"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有力促进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截至2016年,全省示范推广补贴作业面积450万亩,辐射带动面积800万亩,覆盖全省40多个县(市、区),取得了显著成效。实施合作社示范引领、农机大户广泛参与、规模化布局的"三位一体"的示范引领机制。按照作业面积首先向农机合作社倾斜安排、作业任务首先向农机专业大户倾斜落实、作业面积相对集中连片实施  相似文献   

4.
1 实施概况黎川县水稻免耕栽培从2002年开始试验示范,逐年加大了推广力度。2002年试验示范面积为150亩,2003年扩大到3020亩,2004年示范推广面积达到10072亩,其中早稻及再生稻免耕面积为6036亩,一晚(中稻)免耕面积4036亩。二晚免耕仅组织示范20亩,主要摸索和积累经验,为今后加大推广力度积累经验作好舆论和技术准备。在今年水稻免耕栽培面积中,开展免耕抛秧面积为  相似文献   

5.
乌苏市种子工作站2005年引进登海9号进行试验示范并制种,2006年开始示范,2007年示范推广167公顷,平均667米2单产850.6千克。2008年在乌苏市甘河子镇大田示范面积200公顷,平均667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水稻生产的总体目标是确保全省水稻面积稳定在3000万亩以上。水稻总产165亿公斤以上。力争通过5年努力,实现水稻生产“1213”目标,即到“十一五”末.全省育成超级稻新品种10个以上。推广超级稻面积达到2000万亩。水稻平均亩产再增50公斤,稻米品质基本达到国标3级以上,粳稻种植面积占全省水稻面积的85%以上。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江苏省将在15个县实施超级稻示范推广计划。示范推广超级稻800万亩。核心区单产迭700公斤。带动全省优质稻面积2100万亩,实现单产增一成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改进籼型杂交稻制种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1986年底以来进行的亲本生育特性观察、父本栽插方式、生长激素应用、稻粒黑粉病防治等有关试验研究结果及其对改进我省制种技术,提高制种产量,扩大制种面积和实现全省杂交稻种子自给所起的重要作用.1990年全省制种16.9万亩,实施了以"一二三"工程为核心的综合配套技术措施,虽遇不利气候条件的影响,但仍获得亩产118.06公斤的较好收成,总产达1995.3万公斤.与1986年相比.制种面积扩大178.96%,单产提高11.79%,总产增加212.0%.全省杂交稻种植面积由1987年的1024.2万亩扩大到1991年的1600.0万亩(计划面积),而用种自给率却从49.9%提高到99.76%,基本上实现了我省杂交稻种自给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我县的水稻免耕抛秧示范推广工作在省农技推广总站指导下,从2001年开始进行水稻克无踪免耕抛秧试验以来,面积逐年扩大。2002年进行小面积示范推广,2003年推广免耕栽培5.2万亩,其中免耕抛秧示范2200亩,2004年免耕栽培8万亩,其中免耕抛秧2.3万亩,从单一克无踪药剂发展到用克无踪、百草枯、免深耕、草甘磷等多种药剂进  相似文献   

9.
<正> 河北省杂交小麦协作组经六年连续攻关,成功地研究出EK、ES两种新型化学杀雄剂,并申报了国家专利。1993年10月,“冬小麦化学杀雄配制杂种技术”获全国第七届发明展览会金牌奖。制种面积由1988年的11亩发展到1993年的3500亩,同时制种单产也由72.25公斤提高到289公斤。单产最高的制种户达到320公斤。从而使本项研究走向应用阶段。化杀杂交小麦已被省政府列入我省农业高新技术重点推广项目。化杀杂交小麦制种田的栽培管理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0.
“常优1号”系常熟市农科所1.998年育成的三系优质杂粳新品种。综合性状为优质、高产、熟期适宜、抗性强、制种相对容易等,2002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开始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至2004年苏州市种植面积达10万亩以上,已成为本地区水稻主栽品种,且随栽培技术成熟,种植面积逐步扩大。我市推广势头和农户接受水平正在逐年提高,2003年以来每年示范面积均超过5000亩,但出现育苗发芽率差、出苗成苗率低的突出问题,影响了该优良品种的全面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正> 1986年我们在蒙城县进行了10万亩小麦生长后期喷施三十烷醇示范试验,取得了平均每亩增产20.2公斤的成绩。为了进一步验证三十烷醇对小麦的增产效应,在蒙城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1987年喷施面积扩大到50万亩进行重复性示范试验。示范大田和布点小区的技术指导仍由省农科院科技情报所负责;示范大田和布点小区的划定、具体操作以及有关物资供应亦仍由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参加大田示范和布点小区试验的单位均为县各区农技站以上的农业科学研究及农业技术部门(表1)。  相似文献   

12.
水稻免耕抛栽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有效措施,是农业部确定的重点推广技术。近年来我县已开展了一些试验示范,推广面积逐年增大,2004年示范面积达20000亩。1 示范基本情况1.1 实施地点和面积全县早稻示范面积4435亩,分别为温泉镇1050亩,蓼花镇1120  相似文献   

13.
小麦品种“云麦53”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溪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合作选育,自2008年开始引进镇雄县开展试验示范,该品种在我县表现优异、品质优良、抗病高产,经过大田示范推广,累积应用面积达88.5万亩,种植区域覆盖全县小麦主产区,是镇雄县目前的主导栽培品种,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刘蓉蓉 《吉林农业》2011,(8):130-131
本课题在运用《金秋梨无公害生产新技术推广》示范项目中,总结了关键的技术点六个“到位”,即土壤基础、树体管理、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疏花疏果、套袋时间和方法准确到位,通过2002年到2005年观测表明,示范基地单位面积产量逐年提高,由421公斤/亩,提高到1728公斤/亩:优质果率逐年提高由小于70%提高到80.1%以上:投入产出比逐年提高,经济效益明显增长。课题成果值得运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5.
信息快递     
江西两系杂交稻进入成熟应用阶段 2000年,江西两系早稻面积达 50万亩,在全国位居前列;两系超级稻示范面积全国第一,“两优培九”种植面积 46万亩;两系晚稻已在全省铺开,面积扩大到 60万亩。继消灭了两系稻空白市、县后,全省大部分县 (市、区 )消灭了空白乡。近 5年间,全省两系稻示范推广面积累计 285.73万亩,增产稻谷 1亿公斤。 江西在去年两系杂交稻研究、示范、推广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今年,两系杂交稻已进入成熟应用阶段,种植面积将超过 200万亩。两系中稻“两优培九”成为主推品种,面积大幅度增加,有望突破 150万…  相似文献   

16.
杂交水稻制种生产是四川的优势产业之一,长期以来,优越的自然条件,严格的制种操作规程、先进的制种技术使得我省杂交水稻生产在全国保持优势地位。全省杂交水稻制种创造了全国“四个第一”:一是面积第一,据四川省种子协会统计全省杂交水稻常年生产面积稳定在30万亩左右,最高年达到54万亩以上,占全国水稻制种面积的30%以上;二是平均亩产第一,我省杂交水稻生产稳定在200kg/亩,  相似文献   

17.
机插秧与人工插秧相比,具有省工、节本、降低劳动强度、增产潜力大等优点,近几年在我镇得到大面积推广。我镇从2002年引进一台PF455S型江苏东洋插秧机,到2005年插秧机累计达65台,面积从2002年的22亩发展到2005年的12100亩,发展形势喜人。经过四年的示范推广和逐步探索,机插秧技  相似文献   

18.
1种子生产基地的现状及种子生产管理情况1.1种子生产基地的现状玉米是葫芦岛市主要粮食作物,大田玉米常年播种面积在180万亩左右,需种量大约500万公斤。随着“种子工程”的实施,葫芦岛市玉米制种有过辉煌的历史。20世纪80、90年代,每年制种面积都在6.5万亩左右,年产商品种子1500万公斤,不仅满足本地农业生产用种,而且供应山东、河北、河南等地。  相似文献   

19.
新疆兵团农四师位于新疆天山西部伊犁河上游河谷盆地,既有中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基本特征,又具有较为温和湿润的气候特点。从1995年开始对外预约制种几百亩,发展到近五年面积稳定在10万亩,并总结出了一套以“矮、密、早、膜”为核心的制种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涌现出了陈善田31亩  相似文献   

20.
高邮县张轩乡近几年种植杂交稻达万亩以上,由于田多劳力少,小麦比例大,失时移栽的面积常占30%左右。为了提高迟栽田的产量,1979年进行了“旱地育苗,大苗寄栽,大苗定植”的试验,初获成效。1980年,在全乡151个组中的121个组进行示范推广,共育小苗18.2亩,寄秧607.25亩,移栽大田3160亩(占全乡杂交稻面积的25.7%),普遍比稀播长龄大苗增产1~2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