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14C示踪技术研究了那氏778诱导剂浸种对冬小麦14C同化物的生产及运转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那氏778诱导剂浸种可显著提高冬小麦苗期、拔节期和灌浆期各器官及整株的相对光合速率和同化量,生育前期主要以提高小麦展开叶片和小麦冠层上部的光合速率和同化量为主,生育后期其冠层下部同化量的提高更为明显;那氏778诱导剂浸种提高了冬小麦各营养器官向穗部和根系输入的比例,有利于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为小麦的高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干旱条件下进行玉米抗旱育苗和抗旱试验,旨在为玉米抗旱提供指导。结果表明,穗粗、穗长、行粒数、行数都比对照的高,使用抗旱剂能增加玉米的产量,只用FA抗旱龙拌种的产量最高,为789.58kg/667m~2,比对照增产8%,用旱立停拌种并喷施处理和只喷施旱立停处理下产量相差不大,分别比对照增产6.7%和6.4%,只喷施FA抗旱龙处理比对照增产5.4%,旱立停拌种处理只比对照增产2.38kg/667m~2。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干旱条件下进行玉米抗旱育苗和抗旱试验,旨在为玉米抗旱提供指导。结果表明:穗粗、穗长、行粒数、行数都比对照的高,使用抗旱剂能增加玉米的产量,只用FA抗旱龙拌种的单产最高,为789. 58kg,比对照增产8%,用旱立停拌种并喷施处理和只喷施旱立停处理下产量相差不大,分别比对照增产6. 7%和6. 4%,只喷施FA抗旱龙处理比对照增产5. 4%,旱立停拌种处理只比对照增产2. 38kg。  相似文献   

4.
“那氏778诱导剂”是一项引进专利技术,据介绍,在内地农作物、蔬菜、花卉上应用效果很好。现将“那氏778诱导剂”在我区棉花上应用效果初报如下,以期为“那氏778诱导剂”在我区棉花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及方法1 .1 供试土壤试验在石河子农科中心试验地进行,土壤为草甸土,肥力中上。据分析,土壤碱解氮1 2 2 .8mg/kg,速效磷32 mg/kg,速效钾2 0 5 mg/kg,有机质4.6%。1 .2 供试材料尿素(含N46% ,新疆石化生产)、三料过磷酸钙( P2 O546% ,新疆石化生产)、“那氏778诱导剂”(奎屯三岭贸易有限公司提供)。  供试棉花品种为石…  相似文献   

5.
那氏778诱导剂浸种对作物苗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那氏778诱导剂是我国一项集抗逆、早熟、高产、优质、高效、无污染为一体的高科技生物基因工程新途径技术.用其来代替传统的巨毒种衣剂包衣种子,可有效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我国发展生态农业、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创造了有利条件。该文通过那氏778诱导剂对玉米、小麦浸种对苗期的影响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玉米植株生长至10~12片可见叶期,用0.3%的PC复合生长调节剂喷施上部叶片1次,可显著降低玉米的株高和穗位、有效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通过对掖单13号、郑单13号、豫玉27号和安玉13号玉米的试验,其成熟期株高分别比对照降低了24.2~50.2cm;穗位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4.8cm~27.3cm。但株高和穗位的降低对供试玉米的百粒重和穗粒重等某些主要农艺性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可溶性蛋白电泳的分析结果表明,PC复合生长调节剂处理可明显引起供试玉米体内生理生化水平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紧凑型玉米喷施"旱地龙"抗旱生长营养剂,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旱地龙"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其中拌种处理的穗粒数和千粒重比ck有明显增长,增产作用较大,且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8.
腐植酸钾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腐植酸钾(HA—K)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构成因素以及产量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浸种浓度与幼苗生长量呈正相关,r=0.8434~0.9997。浸种和叶面喷施平均株高、穗位高、茎粗比对照增加5.04cm、5.12cm和0.072cm;穗长、穗粗增加0.983cm和0.2616cm;穗粒数、千粒重增加57.74粒和28.303g;秃顶率下降3.164个百分点,产量提高24.79%。在本试验条件下,HA—K对玉米植株性状和产量构成的影响X2>X1,使各性状达最佳状态的HA—K使用浓度为:浸种576.6~1369.7mg/kg,叶面喷施903.4~1617.9mg/kg。  相似文献   

9.
乙霉合剂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和茎秆形态的调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玉米容易出现倒伏、空秆、小穗。使用目前已有的调节剂防倒伏,容易影响穗部发育,降低产量。在大田条件下,玉米六展叶时喷施乙霉合剂,研究其化控效应。试验表明,该调节剂缩短了穗下部节间长度,降低了玉米的株高、穗位高、穗高比,增强了植株抗倒伏能力。促进了乳熟期以后茎秆中干物质向子粒的转运,并增加了茎秆干物质向子粒的转运率,降低了乳熟期后叶片干物质积累速率,延缓了叶片的衰老,子粒灌浆速率高于对照,增加了经济系数,提高了产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中国东南区普通玉米的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进而指导育种实践,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研究了10个玉米杂交种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11QS04、2011QS05与其他8个品系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因此推荐进入生产试验,品系2011QS09和品系2011QS01比对照增产不显著,建议再试验一年,其他品系均比对照减产,建议停止试验;关联度分析表明11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依次为:百粒重>穗长>行粒数>叶片数>雄穗分枝数>穗柄长度>穗粗>秃顶>穗位高>行粒数>株高。结合各性状间的关联度分析结果可知,在育种实践中应在保持适当株高的前提下,选择百粒重大、穗长较长、行粒数多,全生育期叶片数较多的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B2拌种和叶面喷施对玉米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及产量的影响,明确B2拌种和叶面喷施的适宜剂量,以德美亚1号为材料,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方法,设置B2拌种剂量0(CK)、25(BT1)、50(BT2)和100(BT3)mg/kg,在6展叶期叶面喷施剂量0(CK1)、25(YT1)、50(YT2)和100(YT3)mg/L。结果表明:与CK和CK1相比,B2拌种和叶面喷施处理均能降低玉米株高和穗位高,增加玉米茎粗、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量;提高玉米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提高实际量子产量Y(Ⅱ)、相对电子传递效率(ETR)、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B2拌种和叶面喷施处理产量较CK和CK1分别增加5.90%、14.20%、5.81%和11.72%、14.40%、5.36%。综上所述,B2拌种剂量为50mg/kg、叶面喷施剂量为50mg/L时,可显著增加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2.
《种子世界》2014,(8):65-66
<正>审定编号:国审玉2013006品种名称:富尔1号选育单位:本溪满族自治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L201×T166特征特性:在东北早熟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31d,比对照先玉335早1d。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浅紫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7cm,穗位高117cm,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浅紫色,果穗长锥形,穗长20cm,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4.2g。产量表现:2012年参加东北早熟春玉米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1 905.5kg/hm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6.8%。  相似文献   

13.
笔者研究了沼渣和化肥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为以牛粪为主要原料的沼渣资源化利用及农牧沼循环农业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在海林农场白浆土试验田播种期施入经过发酵的新鲜沼渣,采取沼渣、沼渣+复合肥及复合肥3种施肥模式,施肥量设7个水平。在玉米成熟期和收获期,分别测定株高、穗位高、产量、穗长、穗粗等性状。研究结果表明,沼渣和复合肥混合施用有利于玉米生长和产量提高,其中施用复合肥使玉米穗长、穗粗分别增加17.46%、10.68%;复合肥+沼渣模式可以使玉米穗长和穗粗增加10%左右。施用沼渣可以有效降低株高和穗位高,对防御倒伏有一定作用。沼渣和化肥混施,玉米产量比对照增加50%以上。相关性分析表明,穗长和穗粗与产量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产量性状间也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在没有倒伏情况下,玉米植株长势越好其产量越高。沼渣可以替代一部分化肥的效应,通过与复合肥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施用能够提高玉米产量,促进玉米生长。  相似文献   

14.
沿淮地区夏玉米喷施金得乐的安全叶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明确沿淮地区夏玉米喷施化控剂金得乐的最佳叶龄时期,采用在6叶龄至抽雄期内每公顷喷施450 mL金得乐兑225 kg水的方法,研究喷施化控剂金得乐对玉米的株高、穗位高、棒三叶、产量、穗行数、行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6叶龄至抽雄期内喷施化控剂金得乐,株高、穗位高、棒三叶、产量、穗行数、行粒数和千粒重随叶龄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株高于14叶龄和16叶龄降至最低;穗位高于14叶龄降至最低;棒三叶在12叶龄缩至最短;产量在12叶龄降至最低;穗行数在9叶龄减少到最少;行粒数在12叶龄减少到最少;千粒重在12叶龄降至最低。10~18叶龄间喷金得乐显著降低玉米的株高,8~16叶龄间喷金得乐显著降低玉米的穗位高。6叶龄、7叶龄、8叶龄、16叶龄、18叶龄和抽雄后喷施金得乐处理的玉米产量和对照处理无显著差异。玉米6叶龄、7叶龄、8叶龄是喷施金得乐的安全叶龄时期。8叶龄是喷施金得乐最佳叶龄时期。  相似文献   

15.
44个玉米杂交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探明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程度,用灰色关联度的分析方法,对2013年44个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参试品种中穗粗(0.9874)、叶片数(0.9645)、穗长(0.9488)、株高(0.9465)、穗行数(0.9429)、百粒重(0.9244)、穗位(0.9088)、出籽率(0.8882)、秃尖(0.7381)等性状影响着玉米产量,其中,影响最大的主要性状是玉米的穗粗、叶片数和穗长,其次是株高和穗行数,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相对居中,相比较之下,穗位、出籽率和秃尖对产量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6.
育苗时使用保水剂对移栽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水剂对移栽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类型,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育苗时使用的A类保水剂能够促进移栽玉米前期的生长,但后期却有明显不利的影响。经其处理过的移栽玉米生育期缩短,地上部的干物质累积,株高以及每穗穗长,行粒数,千粒重等均有降低的现象,籽粒产量最低;而经过B类保水剂处理的移栽玉米与对照相比生育期天数一样,但进入灌浆期的时间较早,收获后玉米的穗长,穗行数、每穗籽粒重和籽粒产量均高于对照,建议在生产中使用保水剂时应该重视其对作物后期生长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审定编号:国审玉20508品种名称:豫单606申请者:河南农业大学育种者:河南农业大学品种来源:豫A9241×新A3特征特性:黄淮海夏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03d,比郑单958早熟1d。幼苗叶鞘紫色,成株株形半紧凑。株高284cm,穗位高104cm,成株叶片数20片,茎秆坚韧。雄穗分枝中等,花药紫色,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形,穗长16.9cm,穗行数16行。白轴黄粒,硬粒型,百粒重32.9g。产量表现:2014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 185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2%。  相似文献   

18.
ksc313@126.com     
 用复合氨基低聚糖抗病增产剂在不同区域对小麦、玉米、水稻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剂浸种或在不同时期喷施,均可使产量增加,小麦增产20.8℅,玉米10.6℅,水稻15.6℅,随机方差分析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田间调查和考种结果表明,小麦、玉米、水稻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均高于对照,水稻浸种或喷施的叶绿素含量及干物重高于对照,小麦喷施的花后叶面积比对照高。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西藏作物生产上易受干旱、霜冻危害寻找安全环保的新途径,选择“天达2116”对冬青稞进行拌种、叶面喷施、春天复壮、拌种+叶面喷施、拌种+春天复壮、拌种+复壮+叶面喷施等6个处理,研究其在高原这种特殊生态环境条件下对西藏冬青稞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6个处理的青稞籽粒产量均高于对照,依次比对照增产4.84%、29.49%、19.19%、14.35%、19.03%、38.07%,其中“拌种+复壮+叶面喷施”处理青稞的增产幅度最大,达38.07%,主要是通过提高青稞的千粒重、单株有效穗数来提高其产量;6个处理的青稞秸秆产量均高于对照,且增产趋势与子粒增产趋势基本一致;6个处理的青稞子粒每公顷比对照经济效益高324.30元,2047.80元,1293.30元,901.50元,1244.25元和2601.30元。因此,建议“天达2116”在西藏青稞上应用以“叶面喷施”或“拌种+复壮+叶面喷施”2个处理为最佳。  相似文献   

20.
《种子世界》2014,(9):56-57
<正>审定编号:国审玉2013014品种名称:中梁319育种者:孙晓磊品种来源:S975-22×S799-1特征特性:在北方极早熟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11d,比对照冀承单3号晚熟2d。幼苗叶鞘淡紫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30cm,穗位高66cm,成株叶片数19~20片,花丝红色,果穗锥形,穗长17cm,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硬粒型,百粒重28g。产量表现:2012年参加极早熟春玉米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069kg/hm2,比对照冀承单3号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