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盆景旧时也称盆玩或盆栽,它包括树桩盆景和山石盆景。遗弃“盆玩”一词,无疑是明智的。因为“盆玩”总有点玩物丧志之嫌。不用“盆栽”一词,也有其一定道理,因为盆景栽培手法与盆栽花卉的栽培手法大相径庭,用盆景一词加以区别也合乎情理。随着盆景艺术的日益普及以及对盆景理论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盆景”一词不能很好地概括树桩盆景和山石盆景的艺术本质。一般认为,盆景是“活的造型艺术”。  相似文献   

2.
严云奇先生玩盆景有点特别,在圈内与世无争,既无名之虑,又无利之忧,平淡低调温和,只图快乐舒心。不知不觉玩了近30年,正是有这种良好的心态,并一直坚持自己的玩法,他所养的几十盆各类盆景都是“过去多数人不屑一顾,现在看来却想找也难的‘陈货’”。  相似文献   

3.
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这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本质特征。盆景学习也要把握好这些特征。 (1)主动性能否主动地学习,关键是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艺者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当作一种享受,内心体验就有愉悦感,他就越玩越想玩。为什么老一辈盆景艺术家能几十年如一日玩盆景,因为他们把育景跟自己的生活、成长、发  相似文献   

4.
《中国花卉盆景》2014,(6):59-59
这个时尚的80后来自山东寿光。音乐是他的灵魂,盆景是他的思想。很早他就喜欢音乐,玩着摇滚,有一天痴迷上了盆景,从此他由一个歌者变成了一个思想者,他的音乐有了伙伴。一静一动,  相似文献   

5.
十年搜寻梦     
我是一名书画爱好者。我的邻居王老是一名林业科技退休干部,玩盆景如醉如痴。2005年春,他邀我到他家看两盆盆景,看是否能投稿。一株朴树,一株刺柏。朴树是直立大树型,满树嫩芽;刺柏为悬崖式,很有画意。我当即回家拿相机拍下。王老拿出订阅的《中国花卉盆景》,建议向它投稿。  相似文献   

6.
关于玩盆景的乐趣已有许多文章提及,本文只说给盆景浇水的事,因为它有两重性,平常给盆景浇水,一边浇水,一边观赏盆景,看着它一步步成长、成熟,这对盆景爱好者来说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可每当你要外出(如开会、参观盆景展、游览等)给盆景浇水却成了累赘。有的盆友因为常要外出,甚至放弃了玩盆景,但多数人总想鱼和熊掌兼得,我也不例外。为了解决人外出时盆景不至于干死的问题,用了许多办法,罗列于后:  相似文献   

7.
我是广东东莞南城区元美村农民,今年74岁。我自幼喜欢花木、玩石,97年开始学玩盆景,但对盆景技术一点不懂。在1999年得到贵报刊登了盆景造形讲座之后,我如获至宝,用心学习,技术有了提高。  相似文献   

8.
1984年金秋时节,四川省首届盆景艺术展览在成都百花潭公园举行。当省委书记谭启龙同志步入德阳展厅时,在一盆景名为《望归》的作品前驻足观赏,连声称赞:“还是自然式好!”这盆作品出自中年知识分子、二重绿化科科长万海清之手。作品刊登在《四川画报》上。  相似文献   

9.
我玩盆景也有好些年了。在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一盆优秀的作品,总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巧妙结合,是天趣与神韵的体现,亦是天与人的结合。在制作和欣赏过程中,我往往是神游其中,身心受益。退休以后,觉得体力不济,对大中型盆景有时是望"盆"兴叹,自然就"转型"到小巧玲珑的微型盆景上来。  相似文献   

10.
树桩盆景创作需要一个长的时间过程。岭南盆景中的一些大型桩、巨型桩,成型时间约为12~15年,或者更长;中型桩8~12年;小型桩也要3~5年。岭南盆景的特征是截干蓄枝。蓄枝的艺术要求是干、枝逐级收尖,最后达到任剪下  相似文献   

11.
2009年1月北京盆景艺术研究会主持召开了现代盆景艺术研讨会。 研讨会由北京盆景艺术研究会秘书长隋学芳主持,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北京盆景艺术研究会会长石万钦以《现代盆景艺术概述》为题做了讲演。他谈到,自1997年首次公开提出“现代盆景”的概念,至今己10年有余。现代盆景实现的是盆景艺术同种不同类的艺术创新。  相似文献   

12.
1984年8月14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一位中国人引起了人们的兴趣,来访者络绎不绝。他,就是农民出身的扬派盆景艺人王益三。王益三是江苏省扬州市盆景协会会员,原在江苏省江都县曹王林园场工作。别看他才到不惑之年,从事扳扎盆景的艺术生活却已有26年了。他扳扎的扬派盆景造型别致,意境深远。有的犹如漓江山水;有的好象溍蛟探壑;有的形若龙凤展翅;有的胜似闲云飞舞。喜看这些艺术珍品,不能不使人从内心钦佩王益三的高超技艺。前年五月,在江苏省盆景艺术展览会上,王益三制作的“闲云无意任西东”、“古枝新萼孕红霞”、“我欲乘风飞去”等独具匠心、妙趣横生的盆景,博得观众的一致好评。一位美国朋友参观展览后伸出大拇指称赞说:“杰作!杰作!”并把他的盆景作品一  相似文献   

13.
1998年10月在北京出席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会期间,陈庆惠先生受“厦门盆景花卉协会”委托,赠与我《厦门盆景》一书。捧着这本书不能不让我想起厦门盆景界的元老——为弘扬我国盆景艺术贡献了毕生精力的耐翁先生。耐翁是当代中国盆景界德高望重的艺术家之一。他潜心研究盆景凡70年,对盆景艺术有着执着的追求、独到的见解和突出的贡献。早在10多年前,我就拜读过他  相似文献   

14.
2012年4月,在浙江杭州植物园举办的盆景展上,杭州市萧山邮政局退休职工肖月忠的一盆名为《云游四海》的榆树盆景荣获二等奖。这样的奖项对他来说已不是第一次。今年73岁的肖月忠一生喜欢盆景,从事盆景制作已有40多年了,在当地有点名气。他在萧山邮政局也从事  相似文献   

15.
邵墨寅先生为江苏常熟人。自幼酷爱艺术,他在绘画、造型艺术、艺术品鉴赏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有生命的盆景艺术品,也是他艺术追求之一。先生曾任常熟市庞薰琴美术馆首任馆长、苏州市盆景研究会理事、第五届中国盆景展特邀评委,在常熟艺术界深受大家的尊敬,都尊称他为邵老师。他以艺术家的眼光参与到盆景的创作中去,是一位独具匠心的盆景美术设计师。他的作品崇尚自然,端庄清秀,飘逸大气。  相似文献   

16.
朱子安是当代公认的盆景艺术大师,也是苏派盆景代表人物之一。他于1902年生于常熟,五岁迁至苏州,十四岁开始当花工。三十年代中叶研究盆景造型技艺,他的盆景连续三次在中西莳花会夺魁,名噪一时。后与周瘦鹃先生交往,颇受启迪,艺术上日益成熟,为他后来独树一帜地进行盆景的创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我爸是个盆景迷。早在1986年我刚记事的时候,他养花做盆景就小有名气了。他制作的盆景,先后参加过省市和全国举办的盆景展,还出席了华东地区盆景学术研讨会。在父亲的薰陶下,我不知不觉地也不知从何时起,也摆弄起树疙瘩和石块块来啦。近几年我和爸爸利用业余时间去山区、农村采挖  相似文献   

18.
枸杞是一种易取材,易栽培,结果多的盆景好材料。但枸杞盆景与其他观果盆景或树桩盆景相比有个特别之处:一年两次休眠,分别在寒冷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天。枸杞冬季休眠与其他非常绿树桩盆景相同。但夏季休眠却是其他树桩盆景所不曾有的。当春天的气温  相似文献   

19.
近读《中国花卉盆景》(2005.6期)刊载“刘传刚盆景艺术展受宠椰城”的报导,一种不是意外的惊喜老是“扑闪扑闪”地在心口上跃动。刘传刚“下海”12年来举办了12次个人盆景展览,“全面展示了由他开创的海南博兰盆景为特色的树木盆景、树石盆景等系列作品”,为我国盆景事业的普及与发展确实作出了可贵的贡献。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他的“盆景生涯”一路坎坷、艰辛。他的获奖作品博兰盆  相似文献   

20.
这盆梨树盆景是我1998年培植的。一年之内就完成了从选砧到嫁接、造型再到成型的整个过程,并结出了16个又大又圆的果实。说出来肯定有很多人不相信,但这的确是真的,还有一段小插曲呢。那是1997年6月,我和几位盆友去另一盆友家里玩。在他的屋顶盆景园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