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作为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下发,这已经是中央“一号文件”近些年连续三年关注“三农”问题。中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从提高农民收入、工业反哺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规划,这对中国约9亿农民来说不啻福音。纵观这几年来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出台的措施,从提出“把解决‘三农’问题当作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思想,到做出“两个趋向”的重大判断,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做出“两减免、三补贴”等一系列重…  相似文献   

2.
《浙江农村机电》2007,(2):12-12
自2004年以来连续第4年出台的指导“三农”工作的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强调了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对农机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三年出台了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把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放在了重要位置,充分体现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地位。为鼓励和支持农民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各级财政安排了大量农机购置补贴资金。  相似文献   

4.
自古以来,农业始终是国家之根本,如何有效地解决农业问题与国家经济及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回顾并总结了1982年以来中央下发的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找到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及出发点,从中探寻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于“三农”政策的基本导向以及解读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解决农业体制上的缺陷,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推动农业生产力的大力发展。充分认识农业在国家建设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保障及改善农民民生问题,有效推动社会主义城乡一体化进程,并且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强“三农”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等方面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从国家发展形势来看。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今年的中央一号件明确指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农民是农业和农村的主人,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三农”问题,说到底是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7.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她是在新世纪里,自2004年起连续颁发的第三个中央1号文件。她,字里行间充满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9亿农民的爱;她,重申了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她,表达了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战略部署和决心。2006年的中央1号文件肯定了近几年全国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取得的“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形势,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又十分强调“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8.
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作“,十五”以来,我区各级政府和农机业务部门按照中央两个一号文件的要求和国家农业部的部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推动工作,使我区农机服务社会化取得了重要进展,农牧业机械化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有力地提  相似文献   

9.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新农村建设由此起步开局。这份高含金量的纲领性文件密集出台32条重大举措,破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诸多深层问题,也将给9亿农民带来八大实惠:合力出击、财政支农力度空前;减负开源、千方百计促进增收;托举希望、农村教育酝酿突破;奉献关爱、务工农民再获实惠;增加投入、农村合作医疗提速;夯实根本、全力提升农村基建;健全体制、农村改革全面深化;塑造风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0.
2007年初,中共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全面推进“三农”工怍。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分析农机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农业科技与装备》2010,(2):I0005-I0005
2004年以来,中央7个一号文件都锁定“三农”,其中关于农机化的内容字数不等,但字字珠玑……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2月1目,新华社全文发布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11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也是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的第六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把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和地位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下发了3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接连不断。2006年全国又破天荒地取消了农业税费,新农村建设已经启动,国家支农资金进一步加大……广大农民面对越来越好的政策环境,还“怕”什么呢?就在全国两会期间,笔者走访了河北省鸡泽县部分村庄的农民,广大农民还确实有“怕”,真有担心,并有盼望。  相似文献   

14.
●政策营造农机大发展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新农村建设由此起步开局。文件中提到:“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等。笔者认为,这必然对该行  相似文献   

15.
当前农电工作可以说是形势喜人,形势逼人。之所以说形势喜人,首先是农电工作面临较好的发展环境,主要体现在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三农”工作,大力支持农电事业发展,对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给予充分肯定。2007年中央的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继续推进农网建设和改造,落实城乡同网同价政策,加快“户户通电”工程,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百千万工程。这是历年来中央1号文件对农电工作最详细提要求的一次。  相似文献   

16.
自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后,减免农业税、种粮补钱已经兑现,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在各地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有其招,一时间自上而下重视“三农”的擂鼓声震撼着中华大地。可以说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外部环境是历史最佳时期,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新型农民要想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农业装备》2005,(3):50-50
1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同时还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1982年“一号文件”与之后的连续4个中央关于农村政策的“一号文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用名词——“五个一号文件”。2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  相似文献   

18.
《南方农机》2007,(2):1
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以下简称《意见》)下  相似文献   

19.
政策营造农机大发展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新农村建设由此起步开局。文件中提到:“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业产品加工设备”等。笔者认为,这必然对该行业的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到现阶段对农村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解决长期困绕“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安全生产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应进一步加强领导,使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做出新的贡献,这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一)加强农机安全管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本问题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和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