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晋糯8号(晋鲜糯8号一黑糯玉米)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甜糯玉米研究室翟广谦、陈永欣等人选育的又一个糯玉米新品种.属早熟黑色糯性玉米(黄色种子,黑色F1玉米果穗)..  相似文献   

2.
晋单(糯)41号(原鲜糯1号)玉米是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于1996年选育而成的,属早熟糯性玉米品种。2001年3月通过山西省有关部门的审定,成为山西省审定的第一个糯玉米新品种。同年,该品种作为山西省糯玉米生产试验对照品种,在众多参试品种中,外观、色泽、商品性、风味食味等综合评价均为第一。2004年该科研项目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是国家科技部、山西省科技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重点支助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3.
甜糯玉米是山西省特色产业,黑玉米是甜糯玉米中的特殊品种,因其富含花青素以及多种营养成分,倍受消费者欢迎和政府支持。晋黑糯1 号是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根据市场需求,以高品质为目标选育的黑色糯玉米新品种,该品种果穗黑紫,果皮较薄,糯中带甜,香味浓郁,适宜鲜穗销售或真空速冻加工。2021 年通过山西省审定,审定编号:晋审玉20210122,适宜在山西省糯玉米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晋糯10号是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2008年以自选系N2-1作母本、自选系hN1作父本杂交育成的中早熟黑糯玉米杂交种。经2012—2013年的品比、生产试验,2014年5月由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晋审玉2014020。该品种适宜在中早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晋糯20号是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天BN为母本、ChN1为父本,杂交组配育成的早熟、耐密、高产、宜机收黑色糯玉米新品种,适宜我国大部分糯玉米种植区域种植。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各地种植表现及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
鲜食玉米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富含膳食纤维,是果蔬型休闲保健食品。晋甜加糯2号是甜加糯型玉米新品种,由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选育,甜糯玉米籽粒比1:3,具有果穗均匀形态好、香甜软糯口感佳、丰产稳产抗性好的特点,2019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晋审玉20190083),适宜山西省鲜食玉米主产区及其近似生态区种植。本文介绍了晋甜加糯2号特征特性并对其栽培种植技术及其制种要点进行了详述。  相似文献   

7.
晋单 (糯 ) 41号 (原鲜糯 1号 )玉米由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甜糯玉米课题组 1996年选育而成 ,属早熟糯性玉米。 2 0 0 1年 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 株高 2 12 cm,茎粗 2 .16cm,穗位高80 cm ,果穗长筒型。穗长 2 2 cm,穗粗 4 .8cm,穗行数16~ 18行 ,鲜果穗重 330 g。穗型美观 ,结籽到顶 ,秃尖少 ,籽粒金黄色 ,品质好。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鲜食期含粗蛋白 4 .5 8% ,粗脂肪2 .4 0 % ,赖氨酸 0 .15 % ,支链淀粉 94 .0 8% ,总糖3.4 3%。 667m2产鲜果穗 80 0~ 10 0 0 kg,一般春播出苗至采嫩穗 80~…  相似文献   

8.
李承涛  傅同良  张厚平 《种子》2007,26(6):103-104
为适应玉米品种品质结构调整,满足生产对早熟糯玉米品种的需要,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在进行杂交糯玉米品种选育基础上,开展了早熟杂交糯玉米品种的选育研究。经过数年的努力,育成了糯性好、口感食味佳、产量较高、综合抗性较好、早熟性突出的杂交糯玉米筑糯10号。  相似文献   

9.
池少权 《中国种业》2012,(10):67-68
南农紫玉糯1号(紫玉糯1号)系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徐勇副教授于1997年育成,2002年通过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玉200202。南农紫玉糯1号以其糯性好、子粒皮层较薄、果轴较细、风味浓郁、口感绵软、香味突出等优良的食味品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一般每hm2制种产量在2250~3000kg,最高产量能达3750kg左右。普通玉米制种已经有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制种技术体系,鲜穗糯玉米南农紫玉糯1号的制种与其大同小异,但是糯玉米制种对隔离区的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10.
晋糯8号玉米是富硒黑糯玉米新品种。果穗和籽粒营养丰富、口感好,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可保鲜加工:籽粒是良好的饲料和工业原料,花丝可加工饮料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秸秆不仅是上等的青贮饲料,还可用来提取天然色素。因此,晋糯8号玉米具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相似文献   

11.
张亚波  史玉宏 《种子科技》2003,21(2):109-109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的消费已经由“吃饱”向“吃好”转变,作为休闲食品的糯玉米更受到人们的青睐。而晋单(糯)41号玉米新品种生育期短,抗逆性好,品质优良,高产稳产,可种植方式及区域广,同时又是目前鲜食玉米青穗直接出售或速冻、真空包装保鲜加工以及糯玉米糁、糯玉米面、糯淀粉深加工的理想品种,因而市场对该品种的需求愈来愈大。现将该品种复播制种技术总结如下:1品种来源晋单(糯)41号玉米(原代号鲜糯1号)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N9603(鲁糯1号二环系选育)为母本、…  相似文献   

12.
淮科糯2号是2006年冬季在海南以自育超黑糯玉米自交系糯653为母本、自育紫糯玉米自交系黑-2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熟、抗倒、抗病、大穗型超黑糯玉米杂交种,2011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玉2011004。1亲本选育及特征特性母本糯6531998年冬季在海南组配基础材料意大利黑玉米×齐319;1999年春季用意大利黑玉米  相似文献   

13.
糯玉米新品种闽糯0018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培育适宜福建省种植的糯玉米新品种,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与福建省种子总站采用杂交育种方法,选育出自交系闽糯系9895和晋糯系9941组配成糯玉米杂交新组合闽糯0018,2005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南农紫玉糯1号是南京农业大学玉米育种室1997年选育出的高品质杂交鲜食糯玉米品种。2002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玉200202。2000年授予国家新品种保护,公告号:CNA000083E,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99120656.8。  相似文献   

15.
闽紫糯1号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与福建省种子总站合作,以意大利黑糯×台紫糯为基础材料,采用系谱法连续自交纯合,育成新自交系闽糯系9413,从晋糯系中选择优良单株定名为晋糯系9415,组配成9413×9415.该组合于2002-2003年参加福建省特种玉米区试,表现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和增产潜力大等特点.于2004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福建省自育并通过省级审定的第一个黑糯玉米杂交种.  相似文献   

16.
黄开健 《中国种业》2018,(10):72-74
桂黑糯609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利用自选黑糯玉米自交系桂黑系102作父本,与白糯玉米自交系绿秆糯作母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黑糯玉米杂交种,于2017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综合抗病性强,抗倒性好,后期保绿性长,适应性广,结实性好、无秃尖,果穗外观品质好,籽粒黑色素高、糯性柔软,有香味,早熟、早上市等优点,适应广西及东南甜糯玉米区域种植,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潜力大。  相似文献   

17.
北疆膜下滴灌糯玉米品种筛选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合六师及新疆北疆范围内膜下滴灌种植糯玉米主栽新品种。以‘晋糯10号’、‘晋单糯41号’、‘晋糯8号’、‘花1’、‘晋糯5号’和‘晋鲜糯6号’为试材,于2012—2013年连续对6个糯玉米品种进行对比试验,对其生育期、品质、鲜穗和干粒产量等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筛选出适合新疆北疆膜下滴灌种植糯玉米新品种。结果表明,‘晋糯5号’品质好,产量高,产鲜穗30168.15 kg/hm2,产干粒11100 kg/hm2,在参试的品种中位居第一。通过试验研究得出最终结论,‘晋糯5号’,是适合在北疆膜下滴灌种植的糯玉米的新品种,同时在山西玉米所选育的糯玉米品种适宜在新疆北疆种植。  相似文献   

18.
渝彩甜糯1号(sy205)是重庆市农科所针对糯玉米虽然糯性好,但甜度不够,甜玉米却无糯性,市场需要又甜又糯的鲜食玉米的现状,采用部分基因修饰的方法,育成的含甜糯双隐基因的加甜型糯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以自选甜糯双隐基因自交系WU2608为母本,自选糯玉米自交系S181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具有品质优、产量较高、熟期较早、适应性广等特点。2004年12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闽玉糯3号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以自交系0523为母本、自交系056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糯玉米杂交新品种.于2011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闽审玉2011004)。  相似文献   

20.
侯本军  林力  王敏芬  肖云  白翠云 《种子》2017,(6):117-119
根据2013-2014年国家东南区鲜食糯玉米区试结果数据,分析了鲜玉糯4号的品质、理化及皮渣率、产量、植株、穗部及抗病性等性状.结果表明,鲜玉糯4号各项指标均达标.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国审玉20150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