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甜玉米果穗高品质的高产稳产早种栽培技术进行了本试验。过去采用除去分蘖法,而现在以山梨县为主在全国推广了不除分蘖的栽培技术,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一、提早上市栽培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栽培甜玉米的目的当然是收获主茎着生的第一果穗,故以每株确保收获1个外形较好和品质较佳并具一定长度的果穗为主。因而在评  相似文献   

2.
为改变敦煌市农业种植结构单一的状况,在2000年引进试种早拱棚甜瓜取得成功的基础上,2001年又设计实施了早熟小拱棚甜瓜套种棉花试验,即在旱塘地膜甜瓜种植沟的上面,再拱上棚膜进行提温保暖,形成双膜栽培模式.同时在甜瓜株与株之间点种一穴棉花,让棉花和甜瓜同时播种,提前发育,提早成熟,提早上市,以达到增加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小拱棚栽培技术,可使草莓提早上市,延长生长周期,提高产量与效益。其技术要点是:选择优良品种、营养钵假植育苗、双行种植、小拱棚薄膜覆盖、科学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4.
《中国马铃薯》2017,(6):331-334
甘肃白银地区早熟马铃薯,因早春低温普遍采用地膜覆盖种植,成熟时间在7月中下旬,上市晚且效益低,而生产中零星种植的大拱棚地膜覆盖种植和小拱棚单、双垄覆膜种植,因配套大芽移栽技术,上市早且效益较好。为了弄清这几种种植模式的增收优劣,开展了系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5种早熟马铃薯种植模式与当地主要栽培地膜直播相比,均有明显的增收效果,不同种植模式间的增收大小顺序为:大拱棚直播大拱棚移栽小拱棚双垄移栽小拱棚单垄移栽地膜覆盖移栽地膜覆盖直播。  相似文献   

5.
甜玉米的栽培方式与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玉米的栽培方式与品种千野浩二维卡拉型甜玉米品种问世已将近10年。因为较以往的黄色品种甜味强、种皮软、口感和食味均优良,所以得到了消费者和市场的高度评价,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栽培方式也发展到温室栽培、双层拱棚栽培、单层拱棚栽培、地膜覆盖栽培、普通栽培、...  相似文献   

6.
针对咸宁气候特点和市场需求,进行双膜小拱棚栽培和单膜覆盖栽培比较试验,比较其生育性状、冻害、发病率、块茎数量性状、产量、生产成本及效益。试验结果表明,双膜小拱棚栽培不仅能提早季节,抢占市场,增加效益,而且能有效地防止低温危害,减轻春季雨水多造成烂薯缺苗以及病害流行。  相似文献   

7.
以中熟加工型马铃薯品种大西洋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春马铃薯的地膜覆盖栽培、敞土常规栽培、地膜加小拱棚覆盖栽培、稻草覆盖栽培、稻草加地膜覆盖栽培、稻草加小拱棚覆盖栽培和稻草加地膜加小拱棚覆盖栽培,共7种不同栽培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稻草加地膜覆盖栽培无论是在出苗速率,还是在植株生长势、抗病性以及产量和商品薯率等综合方面明显优于其它几种栽培方式,与敞土常规栽培(CK)相比,增产明显,达到了324.2%;其次是稻草加小拱棚覆盖栽培,增产220.3%;而地膜覆盖栽培和稻草覆盖栽培,增产则较小,分别增产42.0%和27.1%。  相似文献   

8.
1 前 言我县马铃薯露地栽培常年上市期为 6月份。此时上市迟而集中 ,销路不畅 ,价格低 ,效益差。为改变这一状况 ,近年来我县不少地方采用大棚、小拱棚、地膜、草帘等多种覆盖栽培 ,其中大棚栽培马铃薯的收获上市期可到 3月底~ 4月初 ,提前了6 0d左右 ,平均每 6 6 7m2 产量达 12 5 0kg ,高产的可达 2 0 0 0kg以上 ,一般产值可达 375 0元。2 主要栽培技术2 1 选用良种优质品种和优质种子是早熟丰产的基础 ,因此要求选择适宜本地栽培的优质、高产、早熟的马铃薯品种 ,如早大白、克新一号等。调种时应选用脱毒种薯。2 2 二段催芽…  相似文献   

9.
适期早播双膜覆盖栽培菜用花生,可以有效地提早鲜果上市时间,提高花生种植效益。试验以不同播期处理研究提早播种对花生生长发育,鲜果产量、产值以及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初步明确、泰州及相近地区早春双膜覆盖栽培菜用花生,最早播期为3月14,安全播期为3月24日,适宜播期为3月20日前后。  相似文献   

10.
《茶叶》1985,(3)
1984年世界茶叶出口贸易总量比上年增加6.2万吨,2月份后新茶陆续上市,所以从2月份起国际市场红茶价格逐月下跌,1月份每公斤为278.3便士,6月份为128.1便士,下降了  相似文献   

11.
小拱棚覆膜春季提早直播栽培技术根据豇豆的生长对温度、光照、水份和养分的要求,在豇豆播种后,搭建小拱棚覆盖薄膜防寒保温保湿育苗,并配合选择适合生产外销嫩豆荚的良种,精细整地并施足基肥,适时播种,加强田间管理,搞好病虫害防治和适时采收等技术措施,提早一个季节播种,生产出优质豇豆外销北方市场,抢占市场先机,获得了较高的市场销售价格,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郭辉 《江西棉花》2006,28(6):46-46
1 棉花-西瓜 以二 一式、三二式双膜覆盖模式为主。二一式模式每150厘米为一种植带,3月下旬首先按宽35厘米,深15厘米整好沟,按株距60厘米点种西瓜,4月20日前后按小行距50厘米、大行距100厘米播种两行棉花,6月上旬前西瓜可上市。三二式双膜覆盖即每300厘米一带,3月上旬按小行距60厘米、大行距240厘米整成宽100厘米的瓜畦,上盖地膜,按株距50厘米点种或栽种瓜苗,盏小拱棚。4月中旬去掉拱棚后在西瓜大行内按60厘米两小行,180厘米一大行播种3行棉花。西瓜6月上旬收摘,瓜棉共生期50天。  相似文献   

13.
甜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甜玉米是玉米种中的一个亚种(Zea mays saccharata)。生产上主要应用有普通甜玉米、超甜玉米和加强甜玉米三大类型。对甜玉米优质高产的栽培提出了7项关键技术措施。即:①选择优良对路品种;②隔离种植,防止串粉;③适期精细播种;④合理密植提高分蘖、分枝;⑤施足基肥,分期施肥;⑥防止病虫害。保证品质;⑦适时采收,及时上市。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人参业自1989年价格大幅度下跌至今有六年.六年来,人参的栽培面积较1989年高峰期下降了55%,做货面积减少37%,水参总产量减少30%.1994年我国的人参业开始复苏,95年水参和成品参价格均已大幅度上涨,水参价格超过1988年高峰期,从而使我国人参业有大病初愈之感觉.在人参栽培业滑坡的同时,西洋参的栽培业却生机蓬蓬地发展起来,自1990年开始,栽培面积以很快的速度发展,有栽培人参的地方均有西洋参,并大有取代人参之势.我国人参主产区的吉林省集安市部分村屯人参就已绝种,全部用西洋参取而代之.然而在西洋参栽培面积迅速扩大的同时,其市场价格却成倍地下降.所以,我国的西洋参业亦有重蹈人参覆辙之忧.我们认为产生上述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1989年人参价格大幅度下跌是生产过剩造成的.我国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各行各业都迅猛地发展.各级政府为尽快地使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在贷款、参业用地,栽培技术等方面都积极地扶持参农大量栽培人参加之高额利润的刺激,参农栽培人参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栽培面积成倍地增长,从而造成了产大于销,价格下跌的局面.二、五年时间方有起色,这是由人参生  相似文献   

15.
王艳  郭金萍 《中国棉花》2005,32(3):39-40
吐鲁番地区作为新疆主要的棉产区之一 ,由于气候、地理条件特殊 ,夏季极端炎热干旱 ,棉花栽培与其它棉区有着较大的差异。近年来 ,随着农产品价格的下跌 ,技术部门不断探索新的增收措施 ,瓜棉套作以其一份地二份收成的显著增收效果而成为一项重要的增收措施 ,2 0 0 2 - 2 0 0 4年 ,在吐鲁番地区迅速推广普及 ,种植面积达 40 0 0 hm2 ,平均每公顷产商品哈密瓜 1 .8万公斤 ,产值 2 .1 6万元 ,每公顷产子棉 45 0 0 kg,相当于单作棉花产量水平 ,产值 1 .89万元 ,合计年产值 4.0 5万元。1种植方式哈密瓜采用拱棚栽培 ,于 3月 1 0日左右播种 ,株距…  相似文献   

16.
夏大豆品种中黄4号春播:『花而不实』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黄 4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选育的夏大豆品种 ,在北京 6月中旬播种 ,9月下旬成熟 ,生育期 94天左右。该品种不仅具有较好的农艺性状 ,而且鲜荚食味好 ,可兼作菜用大豆。一、“花而不实”现象1 997年 ,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为发展菜用大豆生产 ,引入“中黄 4号”大豆品种。为提早上市 ,不少农户采用地膜覆盖等方式 ,在 4月上中旬播种。由于管理得当 ,大豆生长良好 ,6月上、中旬进入开花期。但开花后迟迟不结荚 ,原有的花朵也不断脱落。农民们提早出售毛豆的计划化为泡影。 7月 1 0日 ,笔者前去考察时仍未见结荚。部分专家…  相似文献   

17.
氯氰菊酯在甜玉米上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玉米由于自身特性及气候、栽培等因素,虫害严重,甜玉米农药残留是限制甜玉米市场消费增长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选用甜玉米品种佛甜2号,药剂为大田生产常用药剂—高效氯氰菊酯,研究甜玉米中后期施药次数、施药量对甜玉米子粒农药残留量的影响及农药降解规律。结果表明,氯氰菊酯在甜玉米上的残留量随时间的延长迅速减少,消解曲线均为指数方程;在叶上的残留量远远高于其他部位,在茎、苞叶、穗轴和子粒中的残留依次降低;残留量与喷药次数、喷药量密切相关。收获期甜玉米子粒、穗轴上的农药残留低于检出限量,苞叶上的残留量低于国际标准,收获后3 d甜玉米秸秆上的农药残留量低于相应国家饲料标准;采收期前15 d左右,以常用剂量的两倍进行氯氰菊酯喷雾,穗轴、子粒中均无氯氰菊酯农药残留检出,不会影响甜玉米子粒的食用安全性;收获后3 d,秸秆做青贮饲料和穗渣做食用菌培养材料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超甜玉米美甜9号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超甜玉米美甜9号综合农艺性状介绍及相应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总结,为甜玉米栽培者提供了一条科学合理的栽培途径。  相似文献   

19.
赵清 《大豆科技》2006,(1):44-45
由于禽流感疫情的发展,现阶段整个大豆市场大豆价格继续呈现缓慢下跌格局。从当前豆粕价格走势来看,豆粕市场依然处于禽流感疫情和新季大豆集中上市的双重压力之下。1禽流感疫情使国内养殖业遭遇沉重打击,豆粕价格继续下跌国内禽流感疫情自10月份疫情爆发以来,已蔓延至新疆、西  相似文献   

20.
从2月底到3月10日,由于气温比往年提高,浙江、福建等地春茶上市时间也比去年提早。但由于四川、云南和广西的春茶在3月初就已经开始大量上市,抢占江苏和浙江绿茶市场,造成浙江春茶价格走低。根据新昌浙东名茶市场提供的消息说“:今年浙江本地新茶上市价每市斤在500元至600元之间,而外地新茶也就在100元至200元之间,都比去年跌了20%。”而在嵊州茶叶市场“,大部分茶树还未发芽,茶叶收购价却已经跌到百元以下。”往年同期,每斤茶叶的价格应该在150元左右,现在只有80多元,价格明显低了。分析浙江茶叶价格走低的主要原因是四川、贵州等地茶叶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