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4-D诱导固氮螺菌在玉米根部结瘤及固氮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 2 ,4 -D诱瘤法诱导固氮螺菌在玉米根部结人工根瘤并且固氮。最佳的 2 ,4 -D诱瘤浓度为0 9mg/kg。用乙炔还原法和15N2 示踪法均测到了固氮酶活性 ;并且在用乙炔测定固氮酶活性时发现了 4h延迟期的存在。用 2 ,4 -D加固氮螺菌处理的玉米比未加 2 ,4 -D只用固氮螺菌处理的玉米可以忍耐更高的氧压 ,这说明 2 ,4 -D诱发的人工根瘤的形成为固氮螺菌提供了一个屏氧场所  相似文献   

2.
巴西固氮螺菌Yu62 glnB基因和glnZ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glnB基因编码的PⅠⅠ蛋白在巴西固氮螺菌的固氮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而glnZ是与glnB高度同源的基因,其产物PZ可能也在固氮调控中起作用。本研究用PCR法克隆了巴西固氮螺菌Yu62 glnB基因和glnZ基因。DNA序列分析表明glnB和glnZ这2个基因的编码区的长度都为336bp,编码112个氨基酸。将巴西固氮螺菌Yu62菌株与标准菌株Sp7的glnB基因和glnZ基因分别进行比  相似文献   

3.
1.建立了研究根瘤菌豇豆族1003菌系(Rhizobium SP·cowpea strain1003)自生固氮作用的简便方法。除选用甘露醇——酵母汁——洋菜(YMA)培养基原配方外,另加5μM Na_2MoO_4·2H_2O 和0.4mM(NH_4)_2SO_4加以改进。在此培养基中生长的1003菌系,其固氮酶活性约为每毫克(mg)菌体蛋白每小时(h)形成50毫微克分子(nmol)的乙烯(C_2H_4)。培养基中的甘露醇可用阿拉伯糖,葡萄糖和葡萄糖酸钠代替,而蔗糖却不利于该菌的生长和固氮。2.不同菌系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固氮活性不同。1003菌系在 YMA 培养基上的固氮活性(13.7)远比在 CS_7培养基上的(2.3)为高。但与此相反,生长在 YMA 上的32HI 菌系的固氮活性(0.4)却远比其在 CS_7的(36.2)为低。3.我们发现 CO_2对固氮酶活性有重要影响。1—3%CO_2可显著促进1003和32HI 菌系的固氮活性,比对照分别提高1.5和2.5倍。我们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根瘤菌本身有固定 CO_2的作用。供给有机碳基质是增加了可利用的碳源而未发现有 pH值的改变。CO_2影响根瘤菌固氮活性的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固氮类芽孢杆菌对小麦的增产效果,对实验室分离保存的4株固氮类芽孢杆菌菌株1-18、1-33、1-43及1-49,在固氮酶活性、吲哚乙酸(IAA)分泌量及接种小麦后的增产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这4株固氮类芽孢杆菌接种小麦后,比不接种固氮菌剂的对照增产5.1%~26.9%,其中菌株1-18的增产效率最高(增产26.9%),其次是菌株1-49(增产18.7%)。相应地,这2株菌株的固氮酶活性也比其他2株菌株高,菌株1-18固氮酶活性为1 043.6nmol/(mg·h),菌株1-49为969.5nmol/(mg·h),但分泌的IAA量低于其他2个菌株,菌株1-18分泌IAA量为24.95μg/mL,菌株1-49分泌IAA量为26.34μg/mL。结果说明用于本研究的固氮芽孢杆菌在固氮酶活性、IAA分泌量及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张晓勇  周俊 《新疆农业科学》1991,(3):114-115,128
盆栽实验表明,分属于固氮菌属(Azotobacter)、固氮螺菌属(Azospirillum)、克雷伯氏属(Klebsiella)、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的9株玉米联合固氮菌均能在玉米苗根际繁殖并有固氮作用,且能提高植株的含氮量和干重。但不同菌株的固氮活性和玉米的联合固氮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6.
为获取对当归和羌活生长具有促生作用的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以当归、羌活的根系为研究对象,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具有固氮、溶磷和分泌3-吲哚乙酸(IAA)能力的菌株。通过对菌株的固氮酶活性、溶磷能力及分泌IAA的能力进行测定,筛选出促生性能优良的菌株;进一步通过生理生化指标和16S rDNA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优良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表明,共筛选到12株具有固氮酶活性的菌株,其固氮酶活性为0.30~4.04 nmol C2H4·mL-1·h-1;6株溶解无机磷的菌株,溶磷量为290.98~420.33μg·mL-1;3株产IAA的菌株,IAA分泌量为10.38~18.63μg·mL-1。经鉴定,溶磷特性优良的菌株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错玫杆菌属(Falsirhodobacter),假单胞菌属为优势菌属。综合各菌株的促生特性,筛选出2株促生性能优良的菌株:WQP-5(...  相似文献   

7.
【目的】揭示马铃薯根际土壤固氮解磷菌类群,分析其固氮酶活性和溶磷能力,为利用新造地作物根际促生菌提供依据。【方法】以采自延安市安塞区新造地的马铃薯根际土壤为供试样品,采用Ashby培养基和无机磷培养基分离纯化马铃薯根际固氮解磷菌,以16S rDNA基因分析马铃薯根际微生物类群组成,以乙炔还原方法测定其固氮酶活性,以溶菌圈法和钼蓝比色法测定其溶磷能力。【结果】从延安新造地马铃薯根际土壤中分离并筛选到9株固氮解磷菌,经鉴定分别属于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红球菌属(Rhodococcus)、节杆菌属(Paenarthrobacter)、芽孢杆菌属(Bacillus)、贪噬菌属(Variovorax)、肠杆菌属(Kosakonia)和副球菌属(Paracoccus)等8个属;9株固氮解磷菌均具有固氮和溶磷特性,其固氮酶活性在11.88~95.08 nmol/h,其中菌株N34的固氮酶活性最高,且与其他菌株的固氮酶活性差异显著;9株固氮解磷菌株溶磷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溶磷能力为22.05~54.9 mg/L,其中菌株N46的溶磷能力最好,7 d累积溶磷能力达到54.9 mg/L。【结论】分离纯化得到的9株固氮解磷菌均具有一定的固氮解磷能力,可用于开发马铃薯功能菌肥。  相似文献   

8.
裂区设计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3个供氮水平下接种巴西固氮螺菌(Azospirillum brasilense)NO40,使分蘖期与灌浆期水稻根际及根内的固氮菌数量均比对照明显增加,而土体中的固氮菌数量未见明显变化;同时,接种该菌株可显著提高分蘖期与灌浆期水稻新展开叶的叶绿素含量及水稻株高,在低氮水平下使水稻单株干物重和单株籽粒产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下不同品种与根系分隔处理对大豆生物固氮酶活性和吸氮量的影响,为完善间套作系统下氮高效理论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根系分隔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根系分隔方式(根系不分隔、尼龙网分隔、塑料膜分隔)对强结瘤大豆品种‘NTS1007’和弱结瘤大豆品种‘南豆12’的根瘤固氮酶活性、地上部生物量及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NTS1007’的地上部植株总生物量与吸氮量、根瘤固氮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南豆12’,但籽粒的产量和吸氮量比‘南豆12’低48.9%、55.3%。根系不分隔下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地上部生物量及植株吸氮量显著高于完全分隔,在R1时期不分隔较完全分隔分别高26.11%、43.4%、18.5%;在R3时期较完全分隔分别高32.2%、46%、25.5%。  相似文献   

10.
玉米内生联合固氮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对玉米内生固氮菌进行分离、鉴定,并研究内生细菌与玉米的联合固氮活性。结果表明,从玉米中分离出5株具有联合固氮活性的菌株,分别为1株弯曲假单胞菌NFR19(Pseudomonas geniculata),2株产酸克雷伯氏菌NFL28与NFSt18(Klebsiella oxytoca),1株节杆菌NFR7(Arthrobacter sp.),1株纤维化纤维菌NFR10(Cellulosimicrobium cellulans)。研究首次分离出具有固氮活性的纤维化纤维菌,并证实节杆菌具有固氮活性。从环境中筛选新的玉米内生固氮菌资源,促进玉米生长,为玉米内生联合固氮细菌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非豆科作物和固氮微生物在协助菌影响下形成类根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果胶细菌处理禾本科,十字花科和葫芦科植物幼苗根系,根毛随着果胶细菌处理的时间而逐渐损伤,消除,然后,分别接种田菁根瘤菌,花生根瘤菌,扁豆根瘤菌,自生固氮菌和固氮螺菌;幼苗移栽20-25d左右,根素即被感染而结瘤。白菜结瘤率可达95%;黄瓜率为50%左右。根瘤的石蜡包埋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明显地见到从根瘤的外皮层细胞至靠近中柱细胞,均有细菌分布。菌株ORS571和147-3在白菜上形成的根瘤用  相似文献   

12.
以棕色固氮菌和肺炎克氏杆菌的nifL基因较保守的N-端区设计了一对PCR引物,对巴西固氮螺菌总DNA进行扩增。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扩增片段与棕色固氮菌nifL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47.2%,与肺炎克氏杆菌nifL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49.1%。由此看来,巴西固氮螺菌与肺炎克氏杆菌和棕色固氮菌的nifL基因同源性很低。  相似文献   

13.
为了开发生产紫杉醇的新途径,以中国红豆杉根、茎、叶为试验材料,对其中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从中国红豆杉中共分离出10株内生真菌,在PDA液体培养基中发酵后经薄层层析法检测,出2株能够产生紫杉醇,对产紫杉醇的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表明,其中一株为青霉属,另一株为芽枝霉属。  相似文献   

14.
番茄拮抗内生细菌102菌株的分离及其防病促生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峙拮抗与盆栽试验,进行了番茄内生细菌的筛选与初步鉴定,并研究了内生细菌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与促进番茄生长的作用。结果表明:从健康番茄植株体内分离获得了对番茄青枯病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102菌株,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土生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terrigena);该菌株能在番茄植株体内定殖,对番茄青枯病室内盆栽防治效果达55.6%,并显著促进番茄植株生长,提高番茄产量。  相似文献   

15.
从棉花根、茎、叶部组织中分离到19株对棉花黄萎病菌大丽轮枝菌有枯抗作用的细菌,其中抑菌圈直径大于20mm的菌株1株.直径10~20mm之间的菌株5株,直径小于10mm的菌株13株.分离自棉花叶部组织的LC-04菌株对大丽轮枝菌V-190菌株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通过时LC-04菌株菌体形态、菌落特征的观察和一系列生理生化试验分析,该菌株鉴定为类芽孢杆菌属细菌.  相似文献   

16.
从菠菜(Spinacia oleracea)根瘤上分离到一种细菌内生菌84G,获得纯培养。该菌系好气性、快生型,能固定大气氮。回接试验表明,该菌能感染菠菜幼根,接种后15~25天结根瘤,根瘤的固氮酶活力达4.01μmol C_2H_4/g·鲜重·h。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NJ-18与作物互作关系,并观察外源导入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的NJ-18菌株在小麦根部的定殖能力。【方法】首先使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消解NJ-18的质粒,然后采用化学法导入gfp分子标记,并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该标记菌株在小麦根部的定殖能力。【结果】获得了NJ-18的质粒消解菌株C136,并采用化学方法成功将外源基因导入野生型菌株NJ-18及其质粒消解菌株C136,C136的转化效率可达到3.42×105 cfu/μg质粒DNA,是NJ-18转化效率的10倍左右。对比NJ-18与C136的生物活性发现,C136能够保持原有的抑菌活性;但是C136的生长曲线第一峰值出现的时间滞后12 h,第一峰值被抑制了29.4%;NJ-18-GFP能够附着在病原菌菌体上,导致其菌丝呈现膨大、畸形等;接种7 d后能够在小麦根部表皮和中柱稳定定殖。【结论】枯草芽孢杆菌NJ-18菌株的转化方法宜选用化学法;该菌株能够在小麦根部定殖。  相似文献   

18.
南瓜苗期腐烂病病原鉴定及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组织分离法,从温室大棚内发生南瓜苗期腐烂病的植株中分离得到一株菌株。采用南瓜茎人工接种试验进行致病性测定,确认该菌株为病原菌。经形态学鉴定,初步将该病原菌鉴定为瓜枝孢霉(Cladosporium cucumerinum),编号为Cc-1。孢子萌发试验及温室防病试验结果表明:62.25%腈菌唑·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与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对真菌Cc-1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均高于90%,温室防治效果分别为76.11%与75.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