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鼓泡塔反应器分别在不接种污泥、接种厌氧污泥和接种好氧污泥条件下进行了猪场废水脱氮与沼气脱硫耦联反应器运行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两个月驯化后三个反应器都有良好的氮硫去除效果,Nox--N(硝氮亚硝氮之和)的去除率90%以上,硫化氢的去除率达80%以上,说明废水脱氮与沼气脱硫已经得到了很好耦联.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不同种类的光能型沼气生物脱硫反应器,并指出了该研究领域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此类反应过程需要辐射能,当单质硫颗粒出现后,液相趋于混浊且透光率明显下降,从而干扰微生物代谢活动;另外,分离单质硫颗粒则需要动力或药剂消耗,从而增加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3.
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其中含有的硫化氢危害巨大,使用前必须脱除.与其他脱硫方法相比,生物脱硫具有污染少、低能耗、高效率等特点,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中,光合细菌脱硫由于水力停留时间长,需光照,生成的硫颗粒影响透光率等不利条件,影响了脱硫效率,制约了其本身的发展,因此研究高效的生物反应器成为光合细菌脱硫的关键.为此,对光合细菌脱硫的生物反应器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外循环反应器并进行了清水试验,为进一步进行脱硫试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利用化能微生物去除沼气中硫化氢的工艺因其具有不需要化学催化剂、不需要辐射能、去除效率高和无二次污染等光合细菌脱硫和物化法脱硫不具备的优点,而逐渐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化能型沼气生物脱硫反应器的运行需要较大能耗,这就成为限制该类反应器进一步推广的主要原因.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化能型沼气生物脱硫反应器发展的情况,为今后该类反应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6.
大运行体系建设优化了调度功能结构,推进了调度业务模式转型,实现了调度工作的标准化、调控一体化。通过一次实际的大型操作,从停役方案的优化,启动方案的优化,调控操作的优化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大运行模式下调度操作优化的实践,为县调大运行的操作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实际案例。  相似文献   

7.
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其中含有的硫化氢是一种有害气体,使用前必须进行脱除.工业上脱硫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主要可分为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目前,这些方法在沼气脱硫中应用较多,但是还存在着许多缺点.生物脱硫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硫化物转化成单质硫予以脱除,具有运行成本低和无二次污染的特点,有着极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9.
硫化氢是沼气以及一些工业气体中的有害成分,它不但可以导致管道和设备的腐蚀,而且还会危及人们的健康.近年来在微生物学以及电解电化学领域的研究成果给脱硫技术创新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几种脱硫技术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并已经显示出其竞争性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泗洪酒厂引澳沼气工程改造经验和运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洪  曹继安 《中国沼气》1992,10(1):32-34,23
一、“引澳”工程概况江苏泗洪酒厂为治理酒精废水污染,于1984年10月引进了澳大利亚贝森国际公司一套废水处理装置。工程由酒厂委托省能源技术开发公司承建,外商提供图纸、设备及现场指导。原设计为中温发酵(35℃~38℃)日处理废水150m~3,日产沼气4300m~3,出水 COD/小于100mg/L。整个工程于1986年  相似文献   

11.
SBR处理猪场沼液运行工况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场废水厌氧发酵后的沼液具有较高浓度的腐殖酸等难降解有机物,虽然其有机物浓度明显下降,但在后续好氧处理中更难为微生物生长利用.文章拟通过SBR处理猪场沼液运行工况优化研究,以期改进处理效果,为规模化猪场沼液达标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韩芳 《中国沼气》2012,30(3):50-53
为优化沼气的净化技术和储存方式,文章对3座有代表性的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的沼气净化技术及储存方式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采用生物—化学联合工艺处理高H2S浓度的沼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沼气净化技术;北方地区宜采用干式储气柜;远距离输气适宜采用高压干式储气系统;沼气发电的工程采用干式双膜贮气罐更适合。  相似文献   

13.
猪场废水厌氧发酵后的沼液具有较高浓度的腐殖酸等难降解有机物,虽然其有机物浓度明显下降,但在后续好氧处理中更难为微生物生长利用。本文采用常规的SBR工艺处理猪场养殖废水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液,重点考察SBR工艺处理猪场沼液的可行性,以期为猪场废水资源化与达标处理探索出一条经济高效的厌氧发酵-兼氧/好氧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4.
沼气循环厌氧颗粒污泥床反应器的运行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厌氧絮状污泥接种,投加少量颗粒活性炭(GAC),处理高浓度自配水的上流式厌氧生物反应器在无沼气循环下,经18天运行即实现了污泥颗粒化,按反应区容积计算的有机负荷(OLR)达到15 kgCOD·m-3d-1,COD去除率为87%;启动沼气循环,在气体上升流速约2.1 m·h-1的条件下,几乎所有颗粒污泥在2天内发生解体;但继续沼气循环,经过在OLR约为36 kgCOD·m-3d-1下连续运行49天反应器内又重新形成了颗粒污泥;随后,反应器的OLR迅速提高到并保持在90kgCOD·m-3d-1左右,稳定运行18天,COD去除率在95%以上;沼气循环可强化反应器内的混合程度,使其离散系数D达到0.368.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以软体沼气工程聚乙烯土工膜为研究对象,对其技术性能和产品成本进行比对分析,以期为软体沼气工程膜材料提供理论参考与建议。研究材料为工程上常用的1.0~2.0 mm厚度的普通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GH-1)、环保用光面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GH-2S)、环保用单/双糙面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GH-2T)和低密度聚乙烯土工膜(GL-1)。研究结果表明,2.0 mm厚度的不同型号土工膜材料成本是1.0 mm厚度土工膜的1.6~2.0倍;膜拉伸屈服强度以GH-2T为最高,而膜拉伸断裂强度和平均抗穿刺强度则以GH-2S为最高;膜的厚度与膜的抗老化、抗紫外线及使用年限无显著相关性。综合分析认为,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GH-2S材料成本适中,在抗拉伸性能、抗穿刺强度、抗紫外线和抗老化能力及使用年限方面具有不同程度的优势,可为软体沼气工程首选膜材料。  相似文献   

16.
能源草厌氧发酵产气性能与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象草和杂交狼尾草等5种能源草为发酵原料,采用中温批式厌氧消化工艺,研究能源草发酵前后理化特性变化和发酵产气性能,并对累积产气动力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能源草的发酵产气性能与原料特性之间有较大的关系,其产气率与木质素成负线性相关。杂交狼尾草由于刈割时生长时间较长,使得木质素质量分数(24.88%)较高,其产气性能较差,实际产甲烷率仅为理论产甲烷率的26.95%,而华南象草刈割时木质素质量分数(15.82%)较低,其产气性能较好,VS累积产气率为379.58 m L/g,VS产甲烷率为228.55 m L/g,生物燃气中甲烷体积分数为60.21%。对累积产气曲线拟合,发现采用修正Gompertz方程能较好模拟能源草发酵累积产气率的变化过程。该研究可对能源草的能源化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沼液回流对推流式厌氧反应器(PFR)厌氧消化效率的影响,文章采用有效容积为36 L的PFR,以牛粪为底物,进料浓度TS为7~10%,发酵温度38℃±1℃,水力停留时(HRT)为20 d条件下连续运行100 d。结果发现:50%的沼液回流能够提升反应器产气效率,在沼液回流运行期,日产气量最高达到57.92 L·d-1,容积产气率为1.58 L·L-1d-1,甲烷含量为68.9%。平均挥发性有机物产气率为433.03 L·kg-1 VS (干物质产气率为366.99 L·kg-1 TS),相比于未回流沼液运行期提升42.46%,底物转化效率提高了17.84%。通过对沼液回流运行期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可以看出,细菌主要以Firmicutes和Bacteroidetes具有降解纤维类及大分子的水解酸化菌为主。古菌则以Methanothrix和Methanospirillum为绝对的优势产甲烷菌为主。该研究结果可为以牛粪为原料的大型沼气工程提高整体效率和能量输出提供基础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8.
一体化秸秆沼气发酵反应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秸秆沼气发酵过程中存在的秸秆亲水性差、易结壳及进出料难等问题,设计了秸秆沼气发酵反应器。反应器采用两相分离发酵一体化结构,通过沼液循环回流,使秸秆始终处在高水分区域环境,营造良好的厌氧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同时在固液两相分离和沼液回流过程中使秸秆在反应器内形成上下流动的状态,从而达到自动搅拌和秸秆破壳功能。另外,在进料口处设置预处理罐,对进料口进行水封,并对物料进行预处理。该反应器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操作方便、节省动力,实现了预处理、自动破壳及两相一体化秸秆高效发酵沼气的功能,对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带动秸秆沼气工程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自制沼气发酵装置,以沼气产气量,甲烷含量,COD去除率为响应指标,通过L9(34)正交实验,对沼气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配置,得到理论最优条件为:发酵原料池外堆沤,间隔5 d投料,接种沼气池污泥,接种量为30%;实际最优条件为:发酵原料不堆沤,投料间隔时间为9 d,接种沼气池污泥,接种量为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