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水稻纹枯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通过介绍水稻纹枯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危害情况,并综述水稻纹枯病生物防治及利用研究进展,指出水稻纹枯病生物防治中存在拮抗微生物筛选困难、防治效果不稳定、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及稻鸭共养模式抑制水稻纹枯病发生的作用机理不明等问题;提出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提高拮抗微生物筛选效率,加强对影响水稻纹枯病生物防治稳定性的因素、基因工程安全评价体系、稻鸭共养生态系统抑制水稻纹枯病发生的因素及机理方面的研究等策略.  相似文献   

2.
水稻病虫害的种类很多,是威胁北方稻区生产的重要方面之一,在我省目前危害水稻生产比较严重或比较普遍的病虫害有20余种,但危害我省水稻生产的主要是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和二化螟虫。常称为“三病一虫”。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高效药种,于2012年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己唑醇SC和30%苯醚·丙环唑EC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防效较为理想,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达78.52%~79.05%,对稻曲病的防效均为97.06%,同时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4.
稻鸭共作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稻田养鸭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控效果,进行了稻鸭共作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在稻鸭复合生态系统中,水稻纹枯病平均病蔸率为22.22%、平均病株率为8.06%、病情指数为17.95,与常规用药处理区相比,病蔸率下降6.34%、病株率下降6.12%、病情指数下降O.89。表明稻田养鸭可以基本控制纹枯病的危害,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最近.瑞士先正达公司开发出用于防治水稻病害的广谱性杀菌剂“爱苗”,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相当于或优于目前的常用杀菌剂.对水稻鞘腐病、稻粒黑粉病.稻曲病等多种穗期病害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对水稻还具有较强的生长调节作用,能促进籽粒灌浆,增加实粒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加产量,并能改善稻水品质。  相似文献   

6.
水稻纹枯病国内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鼎  王晖 《北京农业》2012,(21):260-261
水稻纹枯病(Rhizctonia solani)水稻纹枯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俗称烂脚病,花脚杆,云纹病.我国各稻区均有分布,但以长江以南稻区发生普遍,早、中、晚稻皆可发生,引起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降低,甚至植株例伏枯死.本文通过分析水稻纹枯病的危害、特性、侵染、规律和防控措施,为水稻纹枯病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纹枯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各个产稻区。在我国水稻生产中,受氮肥施用过量等因素的影响,水稻纹枯病的发生面积也在逐年扩大,尤其在我国华南、华东、华中稻区,水稻纹枯病对水稻高产、稳产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从介绍水稻纹枯病病症、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入手,对其生物防治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 近年来,由于各稻区水稻密植程度普遍增加,施肥水平不断提高,致使纹枯病发生很普遍。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病虫测报处“2001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今年水稻纹枯病发生程度重于2000年,发生面积将达1.67亿hm~2。纹枯病能削弱根系的吸收能力,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稻株节间折断致使茎杆倒伏,减少营养物质积累,发生轻时影响谷粒灌浆形成大量秕谷,发生严重时使水稻不能抽穗或引起倒伏,甚至使稻株枯死腐烂,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地块可减产50%以上。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云南省保山市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病害已成为危害水稻高产的病害。通过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药剂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探索了一套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病害的新途径,使水稻高产、丰收。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开展了5种不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2.5%苯甲·嘧菌酯SC 50mL/667m2、75%肟菌·戊唑醇WG 20g/667m2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均有较好的防控效果,且对水稻生长安全,能有效提高水稻产量,可在水稻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辽北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防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进行了防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以全防病处理作为对照,产量损失率表现为全不防病不防纹枯病不防稻曲病,分别为5.53%,5.11%和2.79%;在孕穗期和乳熟期时,防治纹枯病有助于降低纹枯病的病情指数;不防治稻曲病的穴发病率、穗发病率、结实减退率及产量损失率因品种不同差异较大。生产中应重点对水稻纹枯病和个别品种稻曲病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2.
王文彬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4):137-137,150
宣城市宣州区“四稻”混栽,以及直播抛秧面积增加,致使水稻纹枯病危害逐年加重,已成为该区水稻主要病害。笔者经过多年调查研究,分析了纹枯病发病较重的原因和发生趋势,提出了纹枯病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23%满穗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纹枯病[Pellicularia sasakii (shirai)S.]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俗称"烂脚秆”"花脚秆”"烂脚瘟”等.近年在黑龙江省五常市、宁安市、海林市、肇东市、肇源市、哈尔滨市等南部稻区大面积发生,发生面积约30万hm2,危害十分严重.纹枯病主要影响水稻灌浆,一般产量损失6%~25%,严重时水稻植株倒伏,产量损失50%以上.目前生产上防治纹枯病的常用药剂5%井岗霉素水剂,在黑龙江省已经连续使用近10年,药效不稳定,另外5%井岗霉素水剂冬季储存不方便.故生产上急需新的对水稻纹枯病特效药剂.  相似文献   

14.
为了验证爱苗对纹枯病和稻曲病的防效,于2011年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渔沟镇进行了30%爱苗EC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试验。结果表明,适期使用30%爱苗EC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分别达83.36%和97.72%。且30%爱苗EC具有良好的壮苗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5.
水稻纹枯病是世界性三大病害之一。近年来,水稻纹枯病在我国稻区大面积发生,对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水稻纹枯病抗性资源的发掘、抗性QTL定位以及抗性相关基因的利用是抗病育种的基础。本文简单介绍了水稻纹枯病的危害以及病原菌的分类与特性,对水稻纹枯病菌的致病机制、抗性种质资源的鉴定、抗性QTL定位以及抗性相关基因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水稻纹枯病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今后水稻纹枯病抗性育种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水稻纹枯病是湘乡市稻主要病害,其危害造成的损失居水稻各种病害之首。近年来,随着栽培措施与品种结构的变化,其发生为害出现了发病早、流行期长、危害程度加重、垂直发展速度加快等新特点。为此,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关键应是:提高施药时间,选择高效、长效农药品种,提高纹枯病防治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17.
水稻品种、生育进程、栽培方式、施肥量及灌溉模式与姜堰区水稻纹枯病发生关系密切。姜堰区水稻纹枯病的发病高峰集中于拔节长穗期和抽穗灌浆期,发病高峰时间在8月上、中旬及8月底至9月上旬。抛秧稻的纹枯病丛发病率、株发病率及病情指数极显著高于手插、机插与直播栽培方式,手插秧方式极显著高于直播与机插栽培方式,人工撒直播方式极显著高于机械直播方式。随着栽插密度与氮肥施用量的提高,水稻纹枯病发病率显著提高;干湿交替灌溉可减轻纹枯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水稻纹枯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主要产稻区,是水稻3大病害(稻瘟病、白叶枯病及纹枯病)之一。介绍了水稻纹枯病的病原、发生原因、症状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成都市青白江区水稻纹枯病是该区水稻的常发病害,常年发生面积达6667hm^。近年稻曲病发生为害加重,2009年发生面积达到5333hm^2。本文通过几种农药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的防治试验,选择到目前适宜该区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促进水稻增产较为理想的药剂——30%爱苗EC、30%嘉润EC。  相似文献   

20.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我国粮食作物的首住。水稻纹枯病是水稻上发生最普遍的一种病害。我国南北稻区均有发生,但以长江流域和南方稻区发病严重。一般减产5%-10%,重者达50%以上,甚至植株倒伏枯死,完全失牧。防活水稻纹枯病,确保水稻的正常生育,是获得水稻高产稳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