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青杨为吉林省东部林区的乡土速生用材树种,与紫穗槐进行混交造林,大青杨生长速度明显提高。本文介绍了大青杨与紫穗槐混交造林的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大青杨HL系列无性系是由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优良无性系,该无性系为25个优良个体的混系.根据现代单一树种造林需多无性系混造的要求,采用该无性系营造纯林是安全的.本文从大青杨HL系列无性系育苗及造林方面全面介绍了其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3.
银中杨在黑龙江省南岔林区表现了良好的适应性,虽然扦插育苗成活率偏低,但通过覆膜可明显提高成活率;造林成活率与本地乡土树种大青杨无明显差异,而在苗期和造林早期,生长量显著高于大青杨;耐寒、抗病虫害性能与大青杨相当。  相似文献   

4.
银中杨在红石林区表现出优良的适应性,虽然扦插育苗成活率偏低,但通过覆膜可明显提高成活率;造林成活率与大青杨无明显差异;苗期和造林后早期,生长量显著高于大青杨;耐寒、抗病虫害性能与大青杨相当。  相似文献   

5.
通过应用大青杨优良无性系根苗、干苗及不同根龄苗木在不同迹地类型上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根苗造林成活率、生长量好于干苗。所以,营造大青杨工业原料林、丰产林应使用根苗造林;使用根苗造林与干苗相比,成活率提高28%以上,生长量提高10%以上;不同根龄造林,各项生长指标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6.
大青杨是东北地区重要的造林先锋树种,也是优良的经济树种具有速生、丰产等特性,是建筑、造纸、包装等常用材料,尤其是造纸行业的重要材料。介绍了其形态特性、生境、分布等。重点阐述了其育苗技术和造林技术,为相关生产和大青杨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同一造林地3种不同坡位的大青杨(Populus ussuriensis)人工林生长情况进行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3处位置即坡下位、中位、上位(海拔分别为700m、750m、800m)的大青杨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均有显著性差异;中位(海拔750m)处树高和胸径生长量最高,极大值均出现在此区域。因此,建议营造大青杨人工林应尽量选择坡中位。  相似文献   

8.
阔叶红松林的伴生乡土杨树--大青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几十年大青杨人工造林典型试验与杨树引种,证明大青杨在林区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巨大的丰产能力,是调整林分结构,营造速生丰产商品林的良好树种。文中提出的丰产栽培主要技术,对营造大青杨人工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青杨群体变异及其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大青杨种内群体间变异十分丰富,为了选出最佳群体,直接用于造林,进行了全分布区群体选择的研究。本试验在大兴安岭地区对9个产体群体的大青杨做了生长、生根、抗寒、抗锈病的主要经济性状的测定,然后进行综合评定,选择出最佳群体。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大青杨初植密度试验,掌握了初植密度和胸径、单株材积、单位面积蓄积量等生长指标之间的关系,了解了施肥对树木生长的影响,确定了培育大青杨纸浆材的适宜初植密度是1111~1667株·hm 2。  相似文献   

11.
大青杨是我省主要的速生丰产阔叶树种之一,目前已有大面积成林,今后还将大面积营造大青杨人工林,为此我们编制出数量化地位指数的得分表,供营造大青杨人工林选择最适宜的造林地提供依据。编制本表所需要的标准地资料,是1985年在我省东部林区(延边和吉林地区)的大青杨分布区内的5个林业局,11个林场,按不  相似文献   

12.
从1984年起,笔者对南酸枣进行了造林对比试验。通过试验对该树种的造林立地、造林时间、造林方法得出了结论。并在同时进行了施肥对比试验,证实了施肥的效益。从混交情况看,南酸枣套种紫穗槐是一种很好的造林方式。  相似文献   

13.
根据长江滩地立地条件,试验分析了低湿滩地苏柳无性系人工林密度效应,不同规格苗木造林后期生长情况,插干、修枝、施肥的效果。由此提出推广滩地柳树插干造林,造林密度不应低于1677株/hm2,造林苗高2.5m~3.5m和要因地施肥等造林、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大青杨苗木水份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青杨早期速生,且成熟早,是黑龙江省东部山区营造速生丰产林的主要树种之一。但每年造林后均有一部分幼树主梢干枯,甚至有时地上部分(全株)死亡,而从余下的枝干或根部重新萌新芽,遇有灾害天气(春旱)或苗木地下部裸露过长,无法保证造林质量。解决的办法是:通过研究秋至初春这段时间内大青杨苗木内部水分动态,找出一种有利于提高造林质量并保障幼树正常生长的方法,以确保速生丰产林的营造。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大青杨优良无性系7号杨在退耕还林地上造林试验,结果表明:7号杨根苗树高、地径、胸径分别超对照中黑防67.2%、53.4%和81.3%;7号杨扦插苗树高、地径、胸径超过对照A5杨104.4%、104.5%和119.3%;无性系7号杨根苗造林效果好于扦插苗;根苗造林可提高成活率25~3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杉木新造幼林不同施肥方案的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杉木新造幼树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经多目标决策分析确定,造林前施基肥钙镁磷600 kg.hm-2、造林当年追肥施复合肥180 kg.hm-2为最佳施肥方案,其次为施基肥钙镁磷600 kg.hm-2、追肥施尿素180 kg.hm-2。生产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下游滩地柳树无性系造林经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长江滩地立地条件,试验分析了低湿滩地苏柳无性系人工林密度效应,不同规格苗木造林后期生长情况,插干、修枝、施肥的效果。由此提出推广滩地柳树插干造林,造林密度 低于1677株/hm^2,造林苗高2.5-3.5m和要因地施肥等造林、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18.
应用伊春林科院在20个世纪90年代选育出的大青杨优良无性系,在营造评比试验林,从中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生长的优良无性系。经过3年的栽培试验,从中筛选出了最佳无性系为7号,其次为5号。无性系7号杨造林3年,树高、地径、胸径分别超过普通大青杨85.6%、91.4%、220.9%。  相似文献   

19.
杨树山地引种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择适宜山地造林的杨树品种,1980年从省内外引进6个杨林品种,以乡土树种山杨、大青杨为对照,在吉林松花湖进行引种造林试验,经对其10年生生长、形质、抗性进行综合评定,选择出鞍山杂杨、白林1号、山海关杨可在吉林地区山地造林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1994年春在带岭地区建立大青杨基因库,共收集22个产地312个单株,定植后5年调查结果表明,从22个产地中选出生长快、抗性强的5个产地,44个优良单株,这些优良个体可直接扩繁和区域化造林试验,大青杨产地不同,封顶、叶变色、落叶早晚不一,抗病害能力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