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破伤风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创伤传染病。该病死亡率高,绵羊可达90%以上,尤其是羔羊死亡率,高达95%~100%,严重威胁着养羊业的健康发展。1.发病情况。一些养殖户在进行公羔去势前,未对去势场地进行清扫和消毒,即对自养公羔进行去势手术,造成公羔去势后感染破伤风并大量死亡。2.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正>成年公羊的去势常用于淘汰的试情公羊和羊群中疏于去势的公羊。据各地兽医人员反映和我们自己实践,成年公羊去势后死亡率达15%~80%,损失很大。公藏羊也不例外,我们试验中去势公藏羊20只,死亡3只,死亡率达15%。现将我们所做的一批成年公藏羊手术结果和近年来采取的防止受术公藏羊死亡的措施,介绍于下。1试验动物公藏羊,20只,其中试情公藏羊14只(3~5  相似文献   

3.
<正>一、选好羊1.选好品种。首先要选购国外的肉羊良种与本地羊或小尾寒羊杂交的后代,其次要选购我国的一些优良的地方品种,如乌珠穆泌羊、东北细毛羊等,这样的羊肉质好、生长快、饲料报酬高。2.选购未去势的公羔。未去势公羔的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均高于去势的羔羊,尤其是小尾寒羊更是如此。公羔去势后,生长激素受损,生长缓慢且肉中易积累脂肪,肉质差。3.选购断奶重大的羔羊。羔羊的育肥终重与断奶重有关,一定要选断奶重大的羔羊。  相似文献   

4.
1编号耳标有铝制和塑料制的。在羊只的右侧耳上打耳标,编号以5~6位数为好。头一个号为年号,如羊的品种多,第二位为品种号,第三位为种公羊号,其他为羔羊顺序号。公羔编单号,母羔编双号。一年一编,不搞逐年累计号。死亡羊耳号立即注销,不准许给其他羔羊。左耳搞刺墨耳号,为终年耳号。2公羔去势对不能作种用的公羔应去势,去势时间以羔羊出生后2~3周为佳,主要有以下3种去势方法。钳夹去势法:用特别的去势钳,在阴囊上部用力紧夹,将精索夹断,睾丸则会逐渐萎缩。结扎法:用橡皮筋在阴囊上部结扎,阻断血流,约10天后阴囊和睾丸萎缩自然脱落。手术法:…  相似文献   

5.
凡不做种用的公羔都应去势。去势的羊性情温顺,便于管理,生长速度较快,肉膻味小,且细嫩。羊去势应选择晴朗无风的早晨进行。1去势前检查和准备去势前仔细观察羊群,对个别精神不振,粪尿不正常的羊,暂缓去势,等恢复正常后再进行。去势场地要进行清扫、消毒。准备好手术刀、剪毛剪、止血钳等器械,以及0.1%新洁尔灭溶液、5.0%碘酊、75.0%酒精棉球、消炎粉、止血药等。2保定常用的保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抱起法。适用于羔羊。保定人员坐在凳子上,将羔羊抱起,将羊背夹在两腿间,使羊头在上,臀部在下,臀部朝向术者;②倒提法。适用于育成羊。保定…  相似文献   

6.
及时去势 用于育肥的羔养一般应在1~3周内去势.此时去势,使羊性情温顺、便于管理、更易育肥,并利于提高肉的品质,肉质细嫩、少膻味. 常用去势法有两种:一是去势钳法.用特制的去势钳,在公羔上部用力紧夹,将精索夹断,之后睾丸会逐渐萎缩.此法因不切伤口,无失血、无感染.另一种是结扎法.公羔1周龄时,将睾丸挤在阴囊里.用橡皮筋或细绳,在阴囊上部即精索部位紧紧缠结,使其血液循环受阻,20~30天后,阴囊和睾丸萎缩,自然脱落.  相似文献   

7.
1 去势去势以公羔产后2~3周为宜,如遇天冷或体弱羊,可适当推迟。去势和断尾可同时进行。去势方法有如下三种,可任选一种使用。1.1 去势钳法用特制的去势钳,在阴囊上部用力紧挟,将粗索挟断。睾丸逐渐萎缩。此法不切伤口,无失血,无感染的危险,但使用不普遍。1.2 刀切法?..  相似文献   

8.
及时去势   用于育肥的羔养一般应在1~3周内去势.此时去势,使羊性情温顺、便于管理、更易育肥,并利于提高肉的品质,肉质细嫩、少膻味.   常用去势法有两种:一是去势钳法.用特制的去势钳,在公羔上部用力紧夹,将精索夹断,之后睾丸会逐渐萎缩.此法因不切伤口,无失血、无感染.另一种是结扎法.公羔1周龄时,将睾丸挤在阴囊里.用橡皮筋或细绳,在阴囊上部即精索部位紧紧缠结,使其血液循环受阻,20~30天后,阴囊和睾丸萎缩,自然脱落.   ……  相似文献   

9.
<正> 李氏杆菌病是由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散发性传染病,常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多在冬季和春季流行,李氏杆菌病不仅可引起羊、猪、兔发病,也可引起家禽发病。1 发病情况2006年3月份,吉林省九台市兴隆镇新立村一养殖户饲养的绵羊突然发病。发病绵羊13只,死亡2只,发病率16.3%,死亡率15.3%。发病后畜主曾给病羊注射过青霉素,但没有效果。2 临床症状突然发病,病羊体温升高,多在39℃~45.5℃,以急性脑膜  相似文献   

10.
1 发病情况  1 998年我县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经调查 ,1 998年 8月至 1 999年 4月 ,全县 31个乡镇 ,发生牛羊东毕吸虫病有1 7个乡、镇 ,1 36个村 5 40 6 9户 ,发病羊数 2 5万只 ,发病率为 49% ,因该病死亡羊 1 .5万只 ,死亡率为 9.94% ;牛发病 3.2万头 ,发病率为 2 0 .8% ,因该病死亡牛 1 1 80头 ,死亡率为 7.8% ,给我县畜牧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2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2 .1 临床症状 羊比牛发病多。羊慢性型经过多 ,而急性型少 ,幼畜或从外地新引进的羊初次感染本病时大多数出现急性发作 ,2~ 3岁的羊死亡率高 ,成年羊有一定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1.
羔羊梭菌性心肌炎是由厌气性梭菌引起的一种以急性死亡、急性局灶性广泛性坏死和出血性心肌炎为特征的疫病。 1流行病学 该病主要发生于冬末至春季,多发于牧草丰茂时期。发病羊多在1岁以下,死亡率为3.2%~7.0%。病羊多未进行过破类及羊三联肠毒血症猝疽及快疫(羔痢)的预防,且大多数病羊发病时进行过剪毛、断尾、去势。本病多发于冬季长期圈养的羊只。  相似文献   

12.
一、及时去势。用于育肥的羔羊一般应在1~3周内去势,此时去势利于提高肉的品质,使肉质细嫩,减少膻味,并使羊性情温顺,便于管理,容易育肥。常用去势法有两种:一种是去势钳法,用特制的去势钳,在阴囊上部用力紧挟,将精索挟断,以后睾丸逐渐萎缩。此法因不切伤口,无失血无感染的危险。另一种是结扎法,公羔1周龄时,将睾丸挤  相似文献   

13.
家畜去势和绵羊羔断尾是畜牧业中的一项重要的管理技术,每年春夏两季牧区都有大批种用家畜要进行去势,春夏季的绵羊去势、公羔断尾更为集中,数量也很大,手术过程中或术后处理稍有不慎,常发生术后并发症或继发症,出现出血、感染化脓,厌气菌感染引起破伤风、恶性水肿等,甚至死亡。1977年以来,我们用“三合粉”先后对石河子农八师农科所试验连羊群、145团3连羊群进行了羔羊断尾去势防感染试验观察,均取得满意效果。这两群羊每年因羔  相似文献   

14.
山羊痘病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它的主要特征是在无毛或少毛部位发生不同程度的特异性痘疹。黑龙江省鸡东县3个乡镇先后发生了此病,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2002年4月在我县暴发了山羊痘病,本病的发生是从外地购入山羊混入羊群而引起的。据调查有3个乡镇发生了本病,1800只羊发病968只,死亡325只,发病率40.8%,死亡率18%。发病迅猛,流行快,波及面广,可造成病羊死亡,妊娠母羊流产或丧失生殖能力。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2临床症状本病的潜伏期6~8天,病羊体温升至41~42℃,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结膜潮红,有…  相似文献   

15.
本团是破伤风病多发区,每年的家畜去势中都有术后破伤风病发生。据1987年以来畜禽疫病统计,公牛去势发病率10.45%(4.3%—16.6%),羔羊去势、断尾发病率23%,公驴去势发病率33.3%.表现为全身或部分肌群持续性痉挛,牙关紧团,颈、背、腰僵直,头、尾高举,四肢僵硬如木马,手术创内多流出污秽不洁的脓液。多以死亡告终。虽然大家畜去势在术前一周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可得以控制,但猪、羊的去势和羔羊断尾后破伤风病发生的问题一直未能很好解决。我们看了《甘肃畜牧兽医》1988年1期周自动同志撰写的“三合粉在家畜去势和羔羊断尾中的防  相似文献   

16.
去势亦称阉割,公羊或公羔去势后,性情温顺,易于管理,肉质细嫩,肉味鲜纯。那么,不同去势方法对羊只生产性能的影响又如何呢?本试验采用新法去势与传统方法相对比,研究了不同去势方法对羊只生产性能的影响。 一、试验方法 1.时间及地点:1990年5月1日至1991年12月1日,在敖汉旗韩国宝家庭牧场和旗绵羊育种站进行。  相似文献   

17.
<正> 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经消化道感染引起的,主要发生于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2006年4~6月间,丰润区王官营镇王官营村的张某从滦南县引进13头奶山羊,第2天开始发病,4天之内发病5头,死亡3头。发病率占61.5%,死亡率占23%;火石营镇火西村的李某新引进奶山羊25头,4天内先后发病12头,死亡9头,最后该群羊总发病头数22头,发病率占88%,死亡17头,死亡率占68%。现报告如下:1 临床症状重病羊卧地不起,腹部臌胀,回头顾腹,磨牙抽搐,口吐白沫,呻吟,不到半小时就死亡。病情稍缓者,行动迟缓,步态失调,腹痛,粪便混有粘液和血丝,腹泻少见。腹部臌胀,磨牙抽搐,有的体温升高至41~42℃,当体温下降时,很快死亡。奶山羊在死亡前都很正常,常见膘情较好的奶山羊突然死亡。2 剖检病变两群总共剖检4只死羊。均发现病羊尸体腐败臌胀,剖检前可视黏膜暗紫色。肠道充满气体。真胃、幽门、胃底部、  相似文献   

18.
20 0 1年 6月初 ,乐清市南岳、南塘等乡镇饲养的山羊暴发一种以流鼻涕、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口腔、乳房、阴部等无毛或少毛处发生丘疹乃至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 ,血清学检查 ,确诊为山羊痘。1 流行病学调查 乐清市农民以养本地山羊为主 ,还有部分黄羊和波尔山羊等。本地山羊比黄羊易感染山羊痘 ,幼羊比成年羊易感性强。未预防接种羊群发病率 50 %~ 90 % ;死亡率 30 %~ 90 %。发病高峰在首例病羊发病后 1 5~ 2 0 d,死亡高峰在 2 0~ 35d,整个羊群病程可达 50 d左右。最早的传染源可能与引种…  相似文献   

19.
在牲畜上交屠宰季节,笔者前往宰场进行检疫,看见上交羊只中未经去势的“臊羊”占很大的比例。据场方介绍,每年上交的羊中未经去势的公羊约占1/5以上。这种现象牧区很普遍,应当引起检疫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公羔不去势,不仅它本身生长发育缓  相似文献   

20.
依安县某镇养羊场为了改进绵羊品种 ,于 2 0 0 3年 6月 2 0日从山东省引进小尾寒羊 5 0只 ,运回羊场后按常规饲养 ,未见异常。至 2 4日早突然发病 ,经诊治和采取紧急防制措施 ,至 2 7日整个羊群共发病 1 8只 ,发病率 36 0 % ,死亡 8只 ,死亡率4 4 4 %。1 临床症状  病羊体温升高至 4 1℃以上 ,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或废绝 ,呼吸加快 ,伴咳嗽和张口呼吸 ;鼻腔中有黏液流出 ,有的出血 ;眼结膜发绀 ,两眼有黄色分泌物。病初便秘 ,后期腹泻 ,有的病羊排水样稀便 ,病羊多严重腹泻后身体虚弱而死 ,病程 3天内死亡。2 病理变化  剖检病羊 ,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