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地膜降解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降解地膜残余组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为环境友好型地膜研发过程中选择对土壤环境有最小负效应的聚乙烯分子量和降解模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L9(34)设计试验,采用PCR-DGGE检测技术分析混入地膜粉末的土壤在3a后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土壤自身性质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因素。就聚乙烯因素而言,Mn=2 000(数均分子量,下同)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在以大残留量处理的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较之对照处理有明显变化;混入小分子量聚乙烯、大分子量大残留量聚乙烯的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丰富。不同处理的土壤微生物复杂系数分别增加了18.7%和2.6%。[结论]不同处理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有明显差异,且各处理组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与相应对照组相比,多表现出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不同年限施肥处理对旱地红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演替的影响,基于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设置的不同秸秆还田方式长期定位试验,采集种植玉米后第1年(Y2011)、第3年(Y2013)和第7年(Y2017)的土样进行分析。试验处理分为不施肥(CK)、化肥(N)和化肥+秸秆猪粪配施(NSM)3个处理,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旱地红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结果表明:(1)施肥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有效磷养分含量,NSM处理对土壤肥力的提升效果比N处理好,且随着施肥年限的延长,提升效果越显著;(2)与Y2011相比,Y2013和Y2017下CK、N和NSM处理的细菌α多样性均显著提高,且N和NSM处理细菌多样性显著高于CK处理;(3)主坐标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土壤细菌群落主要通过施肥年限聚类在一起,但同一施肥年限下不同施肥处理之间细菌群落结构没有显著差异;(4)土壤全磷是驱动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变异的最关键因子。本研究从细菌多样性增加的角度,为探索有机培肥下红壤肥力提升和生态系统健康管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土壤通报》2017,(1):79-85
酸沉降显著影响着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与系统功能,但对我国南方花岗岩发育的酸性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还知之甚少。因此,本文以酸沉降影响严重的亚热带地区花岗岩发育的剖面(0~100 cm)土壤为对象,采用不同酸度的HCl-NH_4Cl溶液(pH=3.5,4.5,5.5)对A层(0~12 cm)、B层(12~50 cm)与C层(50~100 cm)土壤分别进行分批次淋溶实验(Batch方法),探讨在此特定实验条件下酸溶液作用前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Miseq技术对土壤细菌16S r RNA基因进行高通量测序与分析发现酸溶液可以显著降低A层、B层和C层土壤的细菌多样性,pH3.5酸处理土壤的细菌多样性降低幅度最大,pH4.5酸处理土壤的降低幅度最小。HCl-NH_4Cl酸溶液可显著影响花岗岩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并导致土壤细菌的优势种群发生变化,其中,A层土壤细菌优势种群由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转变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B层和C层土壤细菌优势种群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转变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细菌相对丰度变化特征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pH3.5、pH4.5和pH5.5三种酸处理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但不同层次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对同一pH酸溶液的响应不一致,这是由A、B、C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性,从而对酸处理的响应不同所致。因此,HCl-NH_4Cl酸溶液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优势种群和多样性产生的显著影响与土壤的性质密切相关,并反作用于土壤发生、演变及生态系统演替。  相似文献   

4.
套作对黄瓜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设施蔬菜中的主要栽培种类黄瓜为研究对象,以毛葱、蒜为套作作物,利用T-RFLP(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技术对套作黄瓜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套作改变了黄瓜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和优势菌群结构。套种毛葱的黄瓜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高于套种蒜的黄瓜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在黄瓜定植前和拉秧期,套作处理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有比对照高的趋势,而在根瓜期和盛瓜期套作处理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有比对照低的趋势;毛葱的套作效果最佳,蒜套作次之。套作提高了黄瓜产量。  相似文献   

5.
栾璐  郑洁  程梦华  胡凯婕  孔培君  蒋瑀霁  孙波 《土壤》2021,53(5):991-997
为明确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特征,以南方典型旱地红壤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科学院鹰潭红壤生态实验站玉米单作系统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的长期试验,利用高通量测序明确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提升显著,以秸秆猪粪配施(NPKSM)提升效果最佳;2)常规化肥处理(NPK)对细菌多样性无显著影响,但秸秆还田(NPKS)、秸秆猪粪配施(NPKSM)以及生物质炭(NPKB)处理均显著提升土壤细菌多样性;3)速效磷(AP)和土壤有机碳(SOC)变化是影响细菌多样性指数的主要因素,而速效钾(AK)、pH、总磷(TP)以及总氮(TN)均显著驱动细菌群落结构变异。研究结果从培育红壤肥力与微生物多样性的角度,为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功能和土壤健康的协同提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土壤通报》2015,(6):1420-1427
为了研究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原状土整体搬迁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采用PCR-DGGE及其特异性条带克隆测序的方法,对同为小麦茬的搬迁前2010年和搬迁后2013年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细菌DGGE图谱中搬迁前后两个土层不同处理所有样品之间具有相似性,进一步对细菌DGGE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可得,细菌群落结构在两个土层各处理中搬迁前后变化不大。再对细菌DGGE图谱主成分分析结果可得,在0~20 cm土层细菌各处理的分布虽然搬迁前和搬迁后产生分异,但在搬迁前后两年中处理间的分布规律相似,在20~40 cm土层搬迁前和搬迁后细菌的MNPK和NPK处理分布规律发生了变化。研究说明,搬迁前和搬迁后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受到耕作方式、植被类型、土壤肥力等的影响远大于搬迁的扰动影响影响。  相似文献   

7.
梁鹏飞  郭全恩  曹诗瑜  南丽丽 《土壤》2023,55(1):140-146
针对兰州新区城市绿化带土壤盐分含量高严重影响苗木和草坪成活率的问题,以兰州新区绿化带盐渍化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温室盆栽法,以不施肥为对照(CK),研究了添加禾康(T1)、乳酸菌(T2)、磷石膏(T3)、炭基肥(T4)、免申耕(T5)和磷酸脲(T6) 6种盐碱土改良剂对草坪根际土壤化学、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施用6种改良剂均能降低草坪根际土壤pH,提升有机质、速效磷、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及碱性磷酸酶、脱氢酶活性;显著降低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Chao1和Shannon-wiener);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均以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芽单胞菌门和酸杆菌门为主,其中T4、T6处理显著提高了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T2处理显著增加了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T1处理显著提升了芽单胞菌门和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冗余分析和Monte Carlo置换检验结果显...  相似文献   

8.
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稻虾共作模式下0 ~ 60 cm土层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明确该模式下稻田土壤细菌的群落特征,旨在为研究稻虾共作模式下稻田土壤养分循环提供理论依据。依托湖北省潜江市白鹭湖农场15年定位试验,采集0 ~ 10 cm、10 ~ 20 cm、20 ~ 30 cm、30 ~ 40 cm、40 ~ 50 cm和50 ~ 60 cm土层土样,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并研究土壤细菌群落特征与土壤理化性状的关系。与中稻单作模式相比,长期稻虾共作模式显著提高了0 ~ 10 cm和20 ~ 40 cm土层有机碳(TOC)含量、0 ~ 30 cm土层全氮(TN)含量、0 ~ 20 cm和30 ~ 40 cm土层全磷(TP)含量以及10 ~ 40 cm土层有效钾(AK)含量。长期稻虾共作模式后土壤细菌的群落组成发生了改变,显著提高了土壤中绿弯菌门、拟杆菌门、硝化螺旋菌门和芽单胞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了蓝细菌门、放线菌门和疣微菌门的相对丰度;同时,稻虾共作模式显著提高了10 ~ 20 cm和30 ~ 50 cm土层细菌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但降低了0 ~ 10 cm土层细菌的丰富度。相关性分析表明,TOC、TN、AP和AK是影响稻虾共作模式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主要因素。长期稻虾共作模式改变了稻田土壤理化性状,改变了土壤细菌的群落组成,提高了深层土壤的细菌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刘思  徐国前  张军翔 《核农学报》2020,34(12):2865-2871
为探究葡萄枝条覆盖对葡萄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在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的5年生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葡萄园,设置葡萄枝条覆盖、玉米秸秆覆盖和清耕(CK)3个处理,2年后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并分析其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葡萄园土壤样品中共检测到56个细菌门类。3个处理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为丰度大于10%的主要优势菌。其中,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酸杆菌门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而绿弯菌门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由线性判别分析(LDA)可知,玉米秸秆覆盖处理优势菌主要有7种,而葡萄枝条覆盖处理只有1种优势菌。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覆盖处理均可以增加土壤细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其中以玉米秸秆覆盖处理整体效果较好。本研究为葡萄行内覆盖技术的应用及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酿酒葡萄的可持续栽培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不同种植方式减缓西兰花的连作障碍,本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和比较了浙江省台州湾滨海滩涂地西兰花种植区单季稻-西兰花水旱轮作、南瓜-西兰花旱旱轮作和西兰花连作3种种植方式对西兰花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3种种植方式西兰花根际土壤共获得28门、92纲、167目...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茶园土壤碳(C)、氮(N)、磷(P)、钾(K)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福建省福鼎市茶叶主产地茶园为研究对象,系统测定和分析土壤养分与计量比,分析其对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茶园土壤C、N、P、K含量均值分别为18.39,1.96,0.91,15.57 g/kg,土壤C∶N、C∶P、C∶K、N∶P、N∶K、P∶K均值分别为9.24,30.96,1.24,3.32,0.13,22.39;(2)土壤中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Acidobacteria);优势菌属为Paludibaculum、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不同茶园土壤中细菌群落组成及结构相似,但细菌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p<0.05);(3)属水平上茶园土壤细菌与养分及其计量比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K与热脱硫弧菌属(Thermodesulfovibrio)、盖氏菌属(Gaiella)呈显著正相关(p<0.01),P与梭菌属(Clost...  相似文献   

12.
王瑞昕  杨静  方正  张思宇  周鑫斌 《土壤学报》2021,58(6):1574-1584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根际土壤硒组分、籽粒硒积累以及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的各生育期,好氧和干湿交替较淹水灌溉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pH和氧化还原电位(Eh),土壤可溶性和可交换态硒含量增加,从而提高了土壤硒的有效性。水稻成熟后,不同部位的含硒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根(1.38~2.22 mg·kg-1)、叶(0.55~0.85 mg·kg-1)、茎(0.53~0.61 mg·kg-1)和籽粒(0.15~0.53 mg·kg-1)。水稻籽粒含硒量以干湿交替灌溉最高,淹水灌溉最低,二者含硒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干湿交替灌溉的水稻产量显著高于常规淹水灌溉,且较淹水灌溉提高了7.83%,较好氧灌溉提高13.51%。水稻根际土壤优势菌为变形菌门、绿弯菌门、拟杆菌门、酸杆菌门、Patescibacteria和芽单胞菌门,变形菌门是不同水分管理方式下水稻根际土壤中丰度最高的细菌,水分管理措施显著影响其丰富度,干湿交替和好氧灌溉中变形菌门的丰富度明显高于淹水灌溉。从纲水平看,Gammaproteobacteria的丰度与土壤有效硒含量呈正相关,故Gammaproteobacteria丰度的增加可能是土壤硒生物有效性增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综上,干湿交替灌溉不但能提高水稻产量和稻米硒含量,且较正常淹水管理节约用水,在水稻生产中,是一种优先推荐的水分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尽管六六六已被禁用多年,但由于难降解、易持留的特性,其在土壤中检出率仍较高。残存的六六六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组成结构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相关认识仍待深化。采用小麦盆栽试验,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模拟研究了不同施药浓度(0、600、1 500 g·hm–2)下六六六对旱地红壤和紫色土中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的影响。α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在培养初期,施用六六六显著提高红壤细菌群落多样性,而对紫色土无显著影响;但随培养时间延长,在第42天时细菌群落多样性均恢复至对照组(CK)水平。细菌群落组成分析显示,红壤中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分析OTUs(可执行分类操作单元)丰度发现,六六六提高了红壤放线菌门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的多样性和丰度,从而导致红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上升;紫色土中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六六六增加了红壤中固氮菌Bradyrhizbium(慢生根瘤菌)丰度,600和1 500 g·hm–2六六六处理组较对照分别增长了150%和180%;紫色土中,...  相似文献   

14.
土壤微生物种群类型,对土壤质量和作物生长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寡糖对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影响特征,有助于正确、高效及安全使用寡糖。本研究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土壤培养,土壤施加50mg·L−1的壳寡糖(CSOS)和纤维寡糖(COS)溶液,以清水(CK)为对照处理,培养6d后取样,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壳寡糖(CSOS)和纤维寡糖(COS)处理均显著改变细菌、真菌的群落结构,提高细菌的物种观测数。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优势细菌门,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为优势真菌门。通过组间群落组成比较分析可知,壳寡糖(CSOS)和纤维寡糖(COS)处理均不同程度降低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增加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壶菌门(Chytridiomycota)以及有益菌属溶杆菌属(Lysobacter)、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Haliangium、芽球菌属(Blastococcus)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的相对丰度,但与纤维寡糖(COS)相比,壳寡糖(CSOS)处理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变化幅度更大。此外,壳寡糖(CSOS)和纤维寡糖(COS)处理在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上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壳寡糖(CSOS)处理有益菌属Talaromyces的相对丰度增加195%,纤维寡糖(COS)处理有益菌属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的相对丰度增加215%。综上,壳寡糖和纤维寡糖处理均能优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其调控差异性有助于理解不同寡糖的调控机制,推动寡糖的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5.
利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子午岭土壤可培养微生物对植被演替的响应。结果表明:(1)土壤细菌、真菌及微生物总数量按退耕地→草地→灌草地→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ica)林→辽桦混交林方向递增(p<0.01);放线菌数量呈波动性变化,较高值出现在灌草地和辽东栎林。(2)演替的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综合性指标Shannon—Wiener指数呈波动性变化;真菌数量变化对土壤微生物Shannon—Wiener指数影响较大。(3)随着演替的进行,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1);固氮菌数量略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最大值出现在辽桦混交林;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在辽东栎林和辽桦混交林最高。研究表明,植被演替对土壤微生物3大类群及主要功能群数量影响显著,促进了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增加;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化趋势并非总是与植被进展演替方向一致,其大小与植被类型有关,并依植被组成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6.
土壤微生物是草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环境变化很敏感,能较早指示生态系统功能变化。本文就放牧对草地植被、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土壤微生物研究方法现状进行了总结,最后就对草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若尔盖高原湿地植物群落(乌拉苔草、木里苔草、花葶驴蹄草、藏嵩草)结构特征、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长期变化特征及其二者之间的演化关系,为该地区的植被恢复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借鉴.[方法]结合室内样品分析,连续4 a(2016-2019年)观测了不同植物群落地上和地下各个指标的动态特征.[结果]①对于a多样性,2...  相似文献   

18.
蚯蚓粪对温室黑土土壤酶活性及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通报》2014,(4):835-840
试验研究了蚯蚓粪对黑土土壤酶活性、细菌数量及多样性的影响。共设5个处理:处理1,对照(CK),不施肥;处理2,蚯蚓粪7.5 t hm-2;处理3,蚯蚓粪15 t hm-2;处理4,蚯蚓粪30 t hm-2;处理5,蚯蚓粪60 t hm-2。结果表明,蚯蚓粪对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有促进作用,但因酶类型的不同略有差异;随着蚯蚓粪施用量的增加,土壤细菌数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表现为递增趋势。各处理对土壤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的影响显著高于对照,但各处理间均匀度指数无差异。聚类分析表明,处理3(蚯蚓粪15 t hm-2)与处理4(蚯蚓粪30 t hm-2)的土壤细菌DGGE图谱相似性达93.8%,并聚成一簇,说明处理3土壤细菌种类与处理4相似性最高,处理3与处理4对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影响均无显著差异,但条带数显著增加;处理4与处理5(蚯蚓粪60 t hm-2)相似性达到78.1%,与处理1和处理2(7.5 t hm-2)的相似性只有57.3%,说明蚯蚓粪的施入导致土壤有益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增加,提高土壤细菌多样性,从而使土壤酶活增强。  相似文献   

19.
以4个西藏高海拔(4 056~5 015 m)高原土壤为材料,经室内恒温短期碳源富集培养后,建立4个土壤可培养细菌库.采用细菌16S rDNA的序列分析技术测定供试土壤可培养细菌库的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从XZ02、XZ06、XZ08和XZ12共4个土样的细菌库中,分别获得21,37,31,32个细菌的16S rDNA序列,共产生45个OTU类型.不同样品产生的OTU类型个数和种类有差异,不同样品之间存在共有的优势OTU,但比例不同.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XZ08的Shannon-Wiener指数(H’)和物种丰富度指数(dMa)均为最大,XZ02的辛普森指数(Simpson index,Ds)和物种均匀度指数(E)均为最大,表明不同土壤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指数大小不同;PCA分析表明,XZ06和XZ12群落结构相近,XZ02和XZ08与其群落结构差异大.典型OTU进化定位分析表明,4个土样的细菌主要分布在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中,XZ02和XZ12以芽孢杆菌为主,而XZ02和XZ12以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为主.不同采样点土壤的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分布上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20.
王珏  杜琴  彭双  林先贵  王一明  李军营  戴勋  谢新乔 《土壤》2021,53(5):998-1007
摘 要 :施肥对维持烟草土壤微生物生态平衡和改善土壤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无机化肥、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料长期施用后,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响应差异尚不明确。基于此科学问题,应用定量PCR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施用有机肥(YJ)、有机无机肥(YW)和无机肥(WJ)3年后,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结构、数量和功能的变化。结果显示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其中WJ和YJ处理降低了土壤pH值,但YJ处理能显著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而YW处理在维持土壤pH的同时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和有机质含量。土壤细菌数量、群落结构和功能也相应的发生变化,YJ和YW处理土壤中的细菌16S rRNA基因拷贝数显著高WJ,YW处理的土壤细菌群落alpha多样性最高。主坐标分析和ANOSIM检验进一步表明,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最主要因素是土壤pH。此外,施肥3年后土壤中部分益生菌相对丰度也发生明显的变化,YW处理土壤中Gemmatimonadaceae、Micrococcaceae和Haliangiaceae等植物促生菌的丰度显著较高,YJ处理土壤中Intrasporangiaceae、Xanthomonadaceae、Chitinophagaceae、Burkholderiaceae等具有固氮或生防功能的细菌丰度较高,YW和YJ处理均增加了固氮菌Rhizobiaceae的丰度。细菌群落结构的改变进一步影响了细菌群落的功能,YW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细菌群落的硝化功能。本研究结果可为烟叶生产中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