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探索庄浪县不同马铃薯品种发病情况与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预警监测代次的关系,验证马铃薯晚疫病物联网技术的准确性,2021年开展了晚疫病预警监测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晚疫病田间发病程度与预警监测侵染代次呈正相关;晚疫病预警系统监测的侵染情况与不同品种田间发病趋势的吻合程度较高,能够有效预测田间不同品种的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不同预警系统对四川省雅安市冬作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的效应,以雅安市雨城区薯农自行防治和不防治作为对照,研究比利时诶诺省农业应用研究中心晚疫病预测预警系统和中国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对雅安冬作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2种预警系统均能达到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效果,2种预警系统的试验小区未明显感病,而两个...  相似文献   

3.
比利时CARAH马铃薯晚疫病预测模型在宁夏南部山区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寻找适合宁夏南部山区应用的马铃薯晚疫病预测模型。[方法]采用比利时CARAH预测模型于2006年、2007年对宁夏西吉县马铃薯晚疫病进行预测并对田间发病情况进行观察,研究该模型的应用效果。[结果]采用比利时CARAH模型预测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更接近实际的情况,预测结果与田间实际发病观察结果时间误差仅2~3 d。从有效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角度来看,宁夏南部干旱山区应采用4 h湿润持续期评分的标准进行预测,它能更准确的反映田间病害发生情况,利用其预测结果指导田间防治更准确及时。[结论]比利时CARAH马铃薯晚疫病预测模型是适合预测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理想模型,可以直接应用于生产中。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晚疫病监测水平和预警能力,进一步总结、评价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的使用效果,为推广应用奠定基础,我县在马铃薯主产区开展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与田间晚疫病同步监测试验,系统监测晚疫病发生情况与大田调查情况基本吻合,马铃薯晚疫病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晚疫病是贵州马铃薯产区危害最严重的病害,是影响贵州马铃薯产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利用预警系统对晚疫病发生情况进行预测,适时防控是保障马铃薯良性发展的技术关键,应用比利时CARAH马铃薯晚疫病预警模型,对威宁县麻乍镇马铃薯基地晚疫病发生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经连续3年(2013~2015年)的应用,预测结果较为准确。在侵染曲线达到第3代首次侵染积4~6分时开始药剂防控,可提前中心病株出现3~7天,可用于指导田间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根据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气象站观测资料和大田调查,分析了彭阳县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特点,针对其发生特点,提出了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2012年马铃薯晚疫病在甘肃省平凉市大发生,发生程度是近10年来最重的1年.从生态环境、病原菌、栽培品种、栽植方式、监测及防控等方面对该次马铃薯晚疫病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消灭初侵染源、引进推广抗病品种、加强晚疫病数字化预警系统建设、健身栽培、流行期化学防治及监督管理等防控措施,从而降低马铃薯晚疫病损失,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6—2012年临洮县马铃薯晚疫病病情,分析总结了影响发生程度的主要因子,建立了临洮县马铃薯晚疫病的预测模型。临洮县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程度决定于7、8月份降水量和降水次数,不同品种间存在着明显的抗病性差异,晚疫病的发生程度与始见期及气温高低没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将严重影响马铃薯产品品质、经济效益。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各马铃薯种植地均发生过晚疫病,轻则减产5%-10%,重则达到20%-50%,甚至是绝收,晚疫病已成为侵害马铃薯种植的主要病害。而且发病后易传染给茄子、辣椒、番茄,影响其他农作物产量。因此,为确保马铃薯产量,降低晚疫病为害程度,应积极针对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机理,采  相似文献   

10.
利用Davis提供的气象数据,依据比利时马铃薯晚疫病Conce记分参数,基于Excel程序的统计、绘图功能,建立了2010年庄浪县马铃薯晚疫病CARAH预报模型,经检验与实际发生拟合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四川马铃薯晚疫病绿色防控与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绿色防控马铃薯晚疫病,2012-2015 年将四川省通过审定的马铃薯(Cucumis sativus)抗晚疫病新品种在昭觉县、布拖县和盐源县等10 个县进行品种比较展示试验,结果表明,抗病品种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明显低于主栽品种‘米拉’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产量明显高于‘米拉’的产量,抗病品种增产、增收。在防治晚疫病方面,抗病品种可以减少用药量25%左右。2014 年,引进比利时CARAH模型,在叙永县设置马铃薯晚疫病预测预报试验点(观察圃),采用Hobo测量仪定时收集气象数据,探索马铃薯晚疫病的预测预报。田间调查的晚疫病初次发病时间是5 月30 日,CARAH模型分析得到的初次发病时间是5 月31 日,两者结果基本一致。2015 年,将晚疫病预测预报扩展到四川省7 个县市,结果表明CARAH模型可以用于晚疫病的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2.
马光恕  徐晓东  廉华  王彦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745-6746,6749
[目的]研究银法利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68.75%银法利叶面喷施,并测定病情指数、病烂薯率及产量等指标。[结果]105ml/hm2银法利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显著,68.75%银法利与70.0%安泰生混合施用能显著降低马铃薯烂薯率,且增产增收效果显著。[结论]为银法利的大面积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The possible spread of late blight from volunteer potato plants requires the removal of these plants from arable fields. Because of high labour, energy, and chemical demands, a method of automatic detection and removal is needed. The development and comparison of two colour-based machine vision algorithms for in-field volunteer potato plant detection in two sugar beet fields are discussed. Evaluation of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methods gave closely matched results within fields, although large differences exist between the fields. At plant level, in one field up to 97% of the volunteer potato plants were correctly classified. In another field, only 49% of the volunteer plants were correctly identifi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ields were higher tha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ethods used for plant classification.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冬种马铃薯晚疫病流行动态及防治药剂筛选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8~2009年对福建省福州市和长乐市两个冬种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观测点进行了系统调查,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病因素和田间病害流行动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和田间防治效果对6种常用防治疫病的杀菌剂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时期在2月中旬至4月下旬,初始病情、日平均温度和日平均相对湿度是影响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的重要因素,若日平均温度18~23℃,且相对湿度超过85%,一般在3~7 d后有晚疫病发生、流行,烯酰吗啉、氟吗啉、氟吗啉.锰锌、银法利和克露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显著,防治效果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5.
转无毒基因马铃薯抗晚疫病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危害全球马铃薯生产的严重病害.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把外源基因导入植物体内以增强抗病性被证明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应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将具有能激活植物自身防御系统的无毒基因与适合于植物背景、非专一性的病原物诱导启动子组合成嵌合基因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中.通过农杆菌或基因枪的介导转化植物,可筛选出高效广谱的抗真菌和细菌病害的转基因植株.本研究从病原细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中获得的无毒基因avrD(0*93kb)和从病原真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中获得的无毒基因Elicitin(0.294kb)分别与非专一性病原物诱导启动子Pill和BG组成含2个嵌合基因(Pill-avrD,BG-Elicitin)的植物表达载体pYH144和pYHEt.通过农杆菌LBA4404介导转化马铃薯,其中用pYH144载体转化2个品种(克新1号,2号),用pYHEt载体转化3个品种(Desiree,克新2号,4号),通过组织培养分别获得潮霉素(HygromycinB)标记的转基因马铃薯试管苗.将转基因试管苗扩繁,应用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生产技术获得转无毒基因微型薯,在温室(15~25℃和湿度高)条件下,观察转无毒基因马铃薯植株中对晚疫病菌自然感染的抗性.1998年和1999年(每年的3-5月)的温室试验初步表明用avrD和elicitin基因分别转化的转无毒基因马铃薯植株都具有较明显的对晚疫病菌侵染的抗性,大部分转基因植株不表现或表现轻微的感病症状,对照植株(未转化)则表现明显的感病症状.转基因植株生长正常,且在感染后期(恢复期)生长良好.对照植株在恢复期生长弱和缓慢.在获得较多数量的转无毒基因马铃薯微型种薯的时候,将进行人工接种晚疫病菌和田间种植试验,从中筛选出抗真菌病和细菌病的转基因马铃薯株系.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晚疫病已成为祁连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当土壤空气湿度大、品种抗性差、种薯带菌、栽培种植管理不当等会引起该病的流行,及时采用合理的农业防治、药剂防治措施,可有效的防治马铃薯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马铃薯晚疫病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数据为检索对象,对1980~2008年的马铃薯晚疫病研究文献采用计量学的方法,从年度载文、核心作者群、合作度、主要产出单位及区域、研究领域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而揭示了我国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中国马铃薯晚疫病的研究进展和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轻微感染的种薯可以越冬,第二年播种后产生病苗,形成中心病株,再向周围蔓延,形成发病中心;1996年中国首次报道发生A2交配型,以后在马铃薯主产区陆续发现A2交配型,其发生频率北方高于南方;对人工培养基上卵孢子产生的条件,病菌的薯片培养法和液态氮的保存效果,也进行了初步研究;影响晚疫病开始流行的气候条件主要是温度和湿度,但是在我国复杂的地理气象条件下,温、湿度在各地的作用是不同的,在春旱地区,湿度是限制因素,在潮湿多雨的地区,湿度是限制因素;经过多年的试验,初步建立了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晚疫病流行的灰色预测模型,可以对当地晚疫病的流行进行长期预测,回测准确;抗病育种的研究,目前倾向于水平抗性的筛选,已评价出一批对晚疫病具有水平抗性的优良无性系,利用这些无性系,有希望培育出具有水平抗性的有推广价值的高产品种;对马铃薯块茎晚疫病鉴定方法,马铃薯抗晚疫病的遗传工程也开展了研究,并取得良好进展;室内菌株测定和田间试验,均证明抗瑞毒霉菌株的存在,导致瑞毒霉防效降低,但是它的复配药剂瑞毒霉锰锌仍保持很高的防效;中国在近几年已研究出一种新的杀菌剂氟吗啉,具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克露、普力克、瑞毒霉以下问题的研究和调查:消灭或控制带病种薯内病菌的方法;卵孢子在流行中的作用;消灭土壤内或残株内部孢子的方法;开展晚疫病菌对农药抗性的监测;加强长、短期测报技术的研究,成立全国或地区晚疫病测报中心;春秋二作区,不同地区的温室和网室网疫病发生的特点;品种抗病性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