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几种阔叶树木材单板的染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木材单板染色有利于改善木材视觉特性 ,可以实现模仿珍贵树种木材的色泽 ,提高装饰效果 .该研究选取毛白杨和泡桐等阔叶树种木材单板采用酸性染料进行染色实验 ,结果表明 :纺织工业用酸性染料可用于木材染色 ,也可以采用几种染料混合复合染色 ;木材染色前的不同处理方法影响木材的染色效果 ;染色单板的变形程度有较大差异 ,平整度与木材密度相关 ;染料浓度、染色时间和染色温度等对染色效果有较大的影响 ,不同树种单板应采用不同工艺  相似文献   

2.
无机质复合木材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论述了木材-无机质复合材料的基本内涵与分类,综合介绍近年来国内外无机质复合木材的制备,对无机质复合木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提出随着纳米材料在木材科学与技术中的应用,必将给无机质复合木材的研究带来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很多木材细胞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硅、草酸钙、碳酸钙等无机晶体,这些无机物质在木材中起到了提高木材本身机械强度、物理强度,克服木材自身缺陷(如:易腐性、易燃性、尺寸不稳定性、各向异性、变异性、不耐候性)等优点,在结构上这些无机物质与其木材本身构成了一种复合材料,即木材—无机质复合材料.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和发展,材料复合化已成为当代材料科学发展的前沿.生物矿化采用有生命的活立木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从“死”细胞变为“活”材料,为木材传统改性向木材生物改性发展找到了一个契入点.所以要实现木材/无机质生物矿化复合材料的人工模拟,大量地开发该新型材料,其关键还是探讨木材中无机硅石的分布、形态、以及含量等相关情况,从而获取生物矿化所形成的木材/无机质结构复合材料的形成机理,以此来指导木材的生物改性或木材/无机复合材的仿生模拟.因此文中主要对生物矿化木材中矿物质的形状、分布及其含量进行了探讨,以便成功地进行木材/无机质复合材料生物矿化的人工模拟.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山西平原林网绿化和以纸浆材为主要目的的用材林推广中良种缺乏的瓶颈,对不同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和普通毛白杨(对照)及沙毛杨的12个参试品种进行了树高、胸径、材积的常规对比试验;根据制浆造纸的需要,分析了木材基本密度变异、木材纤维形态变异、木材化学成分变异.按照材积生长、纤维长度、纤维长宽比、综纤维素质量分数、木材密度...  相似文献   

5.
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木材热学性质变异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对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木材的热学性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热学性质在无性系间存在显著差异 .比热系数、导热系数和导温系数的无性系重复力分别为 0 5 9,0 77和 0 6 2 ,表明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木材的热学性质受到较强的遗传控制 .热学性质与木材密度呈正相关 ,导热系数与木材密度达到极显著相关 ,木材密度与导热系数、导温系数和比热系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810 0 ,0 5 778和 0 0 938.  相似文献   

6.
高温热处理对木材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云杉(Picea asperata)和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为试验材料,通过蒸汽热处理,研究热处理条件变化对该3种木材的抗弯强度(MOR)、抗弯弹性模量(MOE)及顺纹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3种木材的MOR、MOE和顺纹抗压强度均降低;与对照样相比,毛白杨在180℃以下,云杉和樟子松在190℃以下,木材主要力学强度没有降低;毛白杨超过190℃,云杉和樟子松超过200℃,随着温度的升高,强度降低;毛白杨超过200℃,云杉和樟子松超过210℃强度降低的更快.总之,毛白杨热处理温度不超过200℃,云杉和樟子松热处理不超过210℃.  相似文献   

7.
木材中的纳米尺度、纳米木材及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总被引:33,自引:6,他引:33  
为将纳米科技导入木材科学与技术研究领域,把木材科学、木材-无机复合材料学研究水平提升到纳米尺度的研究阶段,该文基于木材细胞壁的层构造及其主成分的堆积模型,提出了木材中的纳米空隙构造、纳米构造单元、纳米木材等新概念,并尝试性地讨论了纳米木材的制备方法,以及0-2,0-3,2-3木材-无机纳米复合的可行性.作者指出:①木材中的纳米空隙预示着木材具有收容纳米微粒、纳米管、纳米棒等纳米结构单元的空间.②木材中的纳米结构单元从大到小可以划分为:纳米层、纳米CMF和Matrix 、纳米晶胞、纤维素分子链簇.理论上由这些单元可以组合成纳米木材.③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可以在0-2,0-3,2-3尺度上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8.
三倍体毛白杨木材化学成分和纤维形态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三倍体毛白杨是一种新生的速生丰产林树种,对其进行合理地加工利用至关重要.利用三倍体毛白杨木材制备刨花生产结构刨花板就是一种新的尝试.作者从化学成分和纤维形态两方面分析其作为刨花板原料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三倍体毛白杨木材是一种优良的刨花板原料.  相似文献   

9.
木材中的纳米尺度、纳米木材及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将纳米科技导入木材科学与技术研究领域,把木材科学、木材-无机复合材料学研究水平提升到纳米尺度的研究阶段,该文基于木材细胞壁的层构造及其主成分的堆积模型,提出了木材中的纳米空隙构造、纳米构造单元、纳米木材等新概念,并尝试性地讨论了纳米木材的制备方法,以及0-2,0-3,2-3木材-无机纳米复合的可行性.作者指出:①木材中的纳米空隙预示着木材具有收容纳米微粒、纳米管、纳米棒等纳米结构单元的空间.②木材中的纳米结构单元从大到小可以划分为:纳米层、纳米CMF和Matrix 、纳米晶胞、纤维素分子链簇.理论上由这些单元可以组合成纳米木材.③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可以在0-2,0-3,2-3尺度上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10.
三倍体毛白杨及杉木苯酚液化物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搞清酸性条件下三倍体毛白杨和杉木苯酚液化物的结构,该研究对两种木材分别进行了液化处理,并对液化物进行了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光谱(1H-NMR、13C-NMR和31P-NMR)以及电子扫描电镜(SEM)的测定分析.FTIR和NMR的分析结果表明,液化后的毛白杨和杉木均发生了结构上的明显变化,出现了纤维素和木素的基本活性结构单元,表明液化处理使木材发生了降解、酚化等化学反应.SEM测定结果表明,木材液化物中含有未完全液化的微小木材组织碎片,两种木材液化物中残存的这种物质的大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热处理木材吸湿性及尺寸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云杉(Picea asperata)和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为试验材料,通过蒸汽法进行热处理后,与未处理材相比,毛白杨的吸湿率降低28.8%~41.9%;弦向吸湿膨胀率降低20.9%~51.7%。云杉吸湿率降低19.5%~31.4%;弦向吸湿膨胀率降低22.2%~50.8%。樟子松吸湿率降低27.7%~34.4%;弦向吸湿膨胀率降低22.8%~50.0%。结果表明,热处理能够极大地降低木材的吸湿性,同时提高木材的尺寸稳定性,解决了室外用木材的吸水性强及尺寸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给瘤材的定向培育和合理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自然生长的、带有树瘤的毛白杨、旱柳、洋槐为试验材料,对各树种的正常材和瘤材的pH值、酸碱缓冲容量、与脲醛树脂胶固化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种树种的正常材和瘤材均呈弱酸性,毛白杨和旱柳瘤材的pH值、酸缓冲容量、与UF胶固化时间,均比正常材小,而洋槐正相反。瘤材与正常材各指标的差异显著性,根据各树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以北方重要的造林绿化树种毛白杨和皂荚的1 a生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在自然干旱胁迫条件下,研究了毛白杨和皂荚幼苗的叶片含水量、水势、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自然干旱胁迫条件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毛白杨和皂荚幼苗的叶片含水量和叶片水势均呈降低趋势,叶片脯氨酸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呈增加—降低—增加的波动趋势;胁迫12 d时,皂荚幼苗叶片含水量和叶片水势的降低幅度均>毛白杨,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增加幅度>毛白杨,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幅度<毛白杨;毛白杨和皂荚幼苗的叶片水势与叶片含水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叶片脯氨酸含量与叶片水势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三倍体毛白杨AS-AQ法制浆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在对三倍体毛白杨的化学组成和纤维形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着重进行了对其碱性亚钠 蒽醌法制浆特性的研究 .研究表明 :在相同蒸煮条件下 ,三倍体毛白杨较普通毛白杨细浆得率高 ,卡伯值低 ;浆张强度较普通毛白杨好 .三倍体毛白杨的碱性亚纳 蒽醌法浆 ,卡伯值在 18左右时 ,细浆得率达到 53 %以上 ,而且浆张强度较好 .所以 ,三倍体毛白杨是优良的纸浆材 ,而且较适合于用碱性亚纳 蒽醌法制浆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桑天牛危害对毛白杨材质的影响,对危害前后及不同危害程度的毛白杨材质进行了分析,主要测定了木材含水率、横纹抗压强度(径向、弦向)、热水抽出物及pH值。结果表明:毛白杨受桑天牛危害后,木材含水率相对增加17.7%,弦向和径向横纹抗压强度分别降低17.6%和22.7%,木材的热水抽出物及pH值分别增加62.6%和7.8%。健康材与危害材的各指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毛白杨是黄河流域一带的优良树种,主要分布在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和甘肃东南部。通过树干解析得出:所调查的毛白杨生长良好,植株在10-12 a时,高度增长速度最快,12 a以后生长速度有所减缓;直径在10 a以后生长迅速,16 a时直径达到26.6 cm;在材积生长过程中,16 a的植株还未达到成熟龄,连年生长曲线和平均生长曲线没有交点,目前正处于生长旺盛阶段。回归分析表明,毛白杨的树高、直径、材积生长与年龄变化之间相关性紧密。  相似文献   

17.
染料与木材结合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探索染料在染色木材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染料分子与木材分子的结合形态,该研究选用毛白杨做试材,用两种酸性染料通过真空浸注方式对其进行染色,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木材染色前后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加入其他助剂的情况下,两种染料对毛白杨染色没有出现新的吸收峰,没有新的官能团产生;染色过程中木材发生了物理和化学变化,其部分官能团的吸收强度发生了改变,染料分子的部分官能团占据了木材中的部分官能团的位置,也存在覆盖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木材密度二维分布图的实现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研究利用X射线测定三倍体毛白杨木材各无性系气干密度 ,通过适当的数学模型 ,利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对木材密度的分布进行可视化分析 ,得到了木材横切面密度二维分布图 .图形清晰 ,直观性强 ,并可做各种角度、各种颜色、空间与平面、局部与整体的各种变换 ,这对于深入了解木材材性是十分有益的 .该文同时分析了三倍体毛白杨各无性系木材密度的差异与变化率等特点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