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圈养梅花鹿的人工饲养和繁殖的经验进行了总结,阐述了梅花鹿在南方地区圈养条件下的笼舍设置、饲料配比、日常管理等饲养繁殖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梅花鹿半散放饲养技术主要表现在饲养场选择、种群培育、饲养技术指标、放养区域内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从黑龙江省濒危野生动物救助繁育中心梅花鹿半散放饲养实践中,对上述指标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梅花鹿难产时有发生,而难产继发子宫全脱的现象却也偶有发生,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整复,极易导致母鹿死亡。现将鹿场遇到的2例梅花鹿难产继发子宫全脱的整复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三部落林场养鹿场饲养梅花鹿600头,其中母鹿185头,平时以青绿柞树枝叶、玉米秆作粗饲料,以玉米、豆饼等为主要精饲料进行饲喂,全群鹿营养中等,在去年产仔期,有2例梅花鹿先后出现难产并继发子宫全脱。 2 发病原因 能够引起子宫全脱的原因较为复杂,但主要原因是由于难产助产不合理造成的;其次是营养不良引发的。 2.1 胎儿过大 …  相似文献   

4.
梅花鹿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现已推广人工饲养,在人工饲养时,会遇到产仔后的母梅花鹿弃仔现象,如不及时处理,会影响仔鹿的成活率。对于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及预防提出以下建议:1发生原因1.1梅花鹿产仔时,如有人尤其是陌生人的靠近,会产生恐惧感,会抛弃仔鹿,拒绝让仔鹿吮乳。1.2外界环境干扰,如:噪音、巨大响声等。2处理措施2.1首要方法是让仔鹿能吃上亲生母鹿的初乳,因为初乳能增强仔鹿抗病能力,且能促进胎粪的排出,让母鹿与仔鹿单独在同一个产圈内,加深对仔鹿印象,仔鹿出于本能,会接近母鹿并…  相似文献   

5.
饲养母梅花鹿的目的是要求母鹿有健康的体质,有较高的繁殖力,繁殖出优良的后代。欲求母鹿能繁殖出优良后代,不仅与母鹿品种有关,同时与饲养管理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良好的饲养管理,才能使母鹿发挥出其优良的生产性能。根据母鹿在不同时期的营养需要及饲养管理特点,可将母鹿饲养管理分三个时期,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兴隆山保护区通过1990年有目地的引进梅花鹿,之后又进行了两次野外放生,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兴隆山保护区梅花鹿野外种群达60余头,是保护区人工养殖放生后恢复生物多样性的成功范例,针对当前的管理现状,提出了保护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的江西彭泽县境内,是目前国内唯一以南方亚种野生梅花鹿命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野生梅花鹿365只,是全国梅花鹿南方亚种最大的野外种群。桃红岭保护区首次开始使用远红外线技术是2014年9月,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监测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特别是梅花鹿的种群数量、栖息地环境、行为变化等方面的数据。通过近半年时间的实地监测应用,保护区  相似文献   

8.
人类经营利用野生动物具有很长的历史。近年来,人们成功驯养了梅花鹿、鸵鸟等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但大量猎捕野生动物的事件、法经营利用野生动物的现象仍  相似文献   

9.
《技术与市场》2007,(1):33-33
饲养母梅花鹿的目的是要求母鹿有健康的体质,有较高的繁殖力,繁殖出优良能后代。欲求母鹿能繁殖出优良后代,不仅与母鹿品种有关,同时与饲养管理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良好的饲养管理,才能使母鹿发挥出其优良的生产性能。根据母鹿在不同时期的营养需要及饲养管理特点,可将母鹿饲养管理分三个时期,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介绍了运用细胞色素b基因和12s核糖体RNA基因部分序列的系统学和核甘酸距离分析来鉴别降解的梅花鹿和马鹿样品。采用PCR和直接测序技术获得了8份嫌疑样品402bp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并与来自GenBank数据库27份同源的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进行比对。3份嫌疑样品与梅花鹿的核甘酸距离值相同(0.026±0.006),小于梅花鹿与东部马鹿间最小的核甘酸距离值(0.036)。并且梅花鹿和马鹿的系统学分析表明这些样品与梅花鹿聚为一枝,因此可以推测它们来源于梅花鹿。同样的方法得出另3份嫌疑样品来源于马鹿。该结果被387bp12s核糖体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学和核甘酸距离分析进一步证实。该方法是有效的,花费的时间少,能帮助减少同类野生动物案件的发生。图2表1参13。  相似文献   

11.
路就在脚下     
《技术与市场》2001,(10):32
1995年,因机构改革,在山东淄博市淄川区移民办公室干财务的李玲下岗了。当时,她已经39岁,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状况,她必须重新振作起来,但既不懂技术,又缺乏资金,成了摆在她面前的一道难坎。几经选择与考察,她利用寨里镇南沈村闲置的养殖场建起了养鹿场。90只梅花鹿,90只狐狸,面对从未接触过养殖的李玲,悉心从头学起。有人说她胆子也太大了,哪有一次性购进这么多的。但她知道,没有规模,哪来的高效益?必须走好第一步,根据当时的市场行情,养殖梅花鹿、狐狸风险小,且饲养成本低,抗病能力强,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要饲养昆虫?据昆虫学家估计昆虫至少有100多万种,其中有大量的害虫,有的我们已经认识了,并掌握了一些防治方法;有的我们还不认识,也还不知道如何防治。当某种新害虫严重为害时,人们首先会急切地提出:这种害虫怎么防治呀?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通过饲养昆虫,详细观察,反复试验,了解他的生活史和生活习性,以便在防治中利用其生活中的弱点,达到防治虫害的目的。例如杨树上常见的食叶害虫白杨叶甲(Chrysomela populiLinnaeus),通过饲养观察和试验发现,他的初孵幼虫有群集性,且抗药性弱,这就为我们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在位于木兰围场的河北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由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河北省林业局联合主办,河北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承办的河北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梅花鹿放归自然仪式在河北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顺利举行,6只麋鹿和12只梅花鹿被成功放归自然。  相似文献   

14.
森林生态旅游、狩猎将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辽宁冰砬山一带原是清朝初期皇家“盛京围场”之腹地,这里曾是东北虎、豹、梅花鹿、野猪、黑熊、狍子等野生动物的乐园。1895年在冰砬山下建立的第一个“皇家鹿苑”开辟了梅花鹿人工饲养的先河,至今兴盛不衰。为使冰砬山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恢复“皇家围场”原貌,拟在冰砬山规划建设狩猎场。对狩猎场建设的可行性、猎期和猎取量、狩猎场的管理、狩猎场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梅花鹿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梅花鹿从其种群生态、栖息地、食性、活动习性等生态学研究进行了概述,指出目前国内学者对梅花鹿生态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栖息地的研究,并且阐明栖息地的减少与恶化是梅花鹿的种群濒危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提高梅花鹿种群的密度与数量是今后梅花鹿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正>白雪皑皑的冬季,小麂在雪地里艰难地觅食(下)。待到花红草绿的季节,小麂们觅食容易多了(右)。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的江西彭泽县境内,总面积1.25万公顷,是目前国内唯一以南方亚种野生梅花鹿命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野生梅花鹿365只,是全国梅花鹿南方亚种最大的野外种群。桃红岭地区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仅已查明的鸟类有73种,兽类有42种,其中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  相似文献   

17.
我随林业部赴朝鲜野生动物考察组,在参观考察期间,参观了3处野生动物饲养场,使我们学习到了朝鲜人工饲养野生动物的经验和饲养技术,很值得借鉴。朝鲜在70年代就开始了对野生动物的人工饲养工作,朝鲜党和政府对发展野生动物饲养业非常重视,目前已经积累了很多较丰富的经验。仅我们参观考察的江东郡烽火山鸟类牧场(即饲养场,位于平壤市郊)、平壤市龙城区龙城鹌鹑牧场、黄海南道信川梅花鹿牧场,在建设期间,国家都给予了大量投资。由于国家的重视,野生动物饲养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受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委托,我院承担了梅花鹿繁育利用产业发展的课题,分别对全国主要梅花鹿养殖地区梅花鹿目前的生存状况和繁育利用产业政策进行研究,分析了梅花鹿繁育利用的产业前景。亦通过对黑龙江省梅花鹿养殖企业的调研,了解企业目前的经营现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鹿群质量,提高以鹿茸产量为主的经济效益,强化科学饲养,解决多年近亲繁殖种质严重退化问题。1993年承担了“鹿种改良与科学饲养技术研究”课题,到1997年获得显著成果。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1 研究地点概况南甲山林场养鹿场,位于河北省北部承德县境内,地处燕山山脉东段,燕山山槽与内蒙古背斜过度带,年平均气温8~9℃,年日照2900h,降水量600~700mm,是鹿的适生区域。该鹿场1972年建立,现繁养马鹿占2/3,梅花鹿1/3。鹿场环境,青山溪流,景色秀丽,柞树为主阔叶次生林、灌木林和各类草本植物,农作物(玉米秸秆)等饲料资源丰富。2 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述梅花鹿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以及阿尔山市国有林区梅花鹿资源现状。重点阐述了梅花鹿资源的保护和繁育措施,以利于该地区梅花鹿种群数量的递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