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施退耕还林是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行的一项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一项主要政策措施。工程建设范围包括24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854个县(市、区、旗),按2001年至2005年退耕还林666.67万hm2,2001年至2010年退耕还林1466.67万hm2,并相应地安排宜林荒山荒地造林面积。总投资约需3580亿元。工程完成后,预期新增林草植被面积3200万hm2,工程区林草覆盖率增加5个百分点;控制水土流失面积8666.67万hm2,防沙固沙控制面积10266.6万亿hm2。它的实施将会给我国生态建设带来极大的改观。另外退耕还林工程也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程,…  相似文献   

2.
王铁路 《中国林业》2013,(15):45-45
退耕还林工程是迄今为止我国政策性最强、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改革开放,特别是林业重点工程实施以来,新疆阿勒泰地区不仅天然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平原人工造林步伐也不断加快,尤其是退耕还林工程得到了长足发展。各县市依托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发展沙棘等小浆果,实行林草问作,发展林下养殖、种植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近年来,阿勒泰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在取得成绩的同时,  相似文献   

3.
在中西部地区大规模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中西部生态环境状况。站在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高度,着眼于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晋西黄土丘陵区主要由黄土残垣沟壑区和丘陵沟壑区两大地貌类型组成,是华北地区生态极度脆弱区,在该区实施退耕还林,以粮食换林草,  相似文献   

4.
退耕还林功不可没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从1999年后季启动试点,经过7年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成效。  相似文献   

5.
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植被、改善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而实施的重大举措,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系统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涉及面广、质量要求高、操作难度大,总结退耕还林实践中的  相似文献   

6.
退耕还林中林草模式效益评价与物种的选择与配置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过程中,科学合理地选择退耕还林模式、有效地利用坡耕地资源,对山区生态状况的改善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文章通过对林草模式效益的评价以及对目前林草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探讨林草模式下林草长期共存的生态经济链发展方向、树种(竹)与草种选择和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7.
退耕还林五年历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以恢复林草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为主导目标的生态建设工程,它的实施对象几乎包括了我国所有的生态重要区域和生态脆弱区域,如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的重点水土流失区和风沙危害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西南石漠化地区,以及其他一些生态重要地区,涉及我国2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退耕还林的前因后果(一)生态需要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源于我国脆弱的生态环境。生态问题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6.9%;沙化土地面积1…  相似文献   

8.
《国土绿化》2019,(9):1-1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改善生态环境,把生态承受力弱、不适宜耕种的坡耕地退耕,种上树和草,恢复林草植被。四川、陕西、甘肃3省率先开展了退耕还林工程试点,由此揭开了我国退耕还林的序幕。20年沧海桑田,20年惊天巨变。退耕还林还草20年,中央累计投入5112亿元,该项工程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最大、政策性最强、群众参与程度最高、农民得实惠最多、生态效益最为显著的重大生态工程。  相似文献   

9.
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为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工程,也是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致富,优化产业结构的一项重大举措。这项工程的关键点就是:“国家要生态、农民要效益”。在实施这一工程中,如果不能使两者很好结合,不但退耕还林的目标不能实现,而且会造成工程的失败。因此,我们在工程建设中,特别是在农民退出的耕地上造林,  相似文献   

10.
1998年长江等中下游地区发生特大洪灾后,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植被、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在全国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工程涉及范围之广、投资规模之大、影响程度之深,是新中国生态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也由此拉开了新世纪我国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序幕。甘肃是全国首批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重点省份之一。从1999年试点到2013年,经  相似文献   

11.
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工程。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大力培育和发展后续产业是确保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到期后真正实现“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工程.分析了丁当镇在退耕还林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刘建兴 《中国林业》2012,(12):57-57
自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试点工程至2010年,全国退耕还林工程已投入资金2675亿元,累计完成任务4.27亿亩,按照目前已完成的面积和投资标准计算,国家总投入将达4353亿元。退耕还林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退耕还林工程是迄今为止我国政策性最强、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使我国森林覆盖率增加近3个百分点,对改善生态环境、农民增收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如何确保工程成果,使其对改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退耕还林工程既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重大生态工程,工程实施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省黔南州为研究对象,在认真总结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践采取主要做法及成效的基础上,分析了工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大力推广公司+农户+基地的管理模式”“整合涉农资金,强化示范推广”“加强后续管护,确保工程建设见成效”“加大退耕还林政策扶持和后续产业的投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下步的工程实施建议,旨在推动全州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5.
永顺县退耕还林工程成效评估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顺县退耕还林工程在退耕还林工程的林种搭配上,积极探索林果、林茶、林药、林草、林油、林纸结合等模式,按经济林、兼用林、生态林2∶5∶3的比例规划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同时,探讨了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取得的成功经验,旨在完善退耕还林后续政策,确保工程成效。  相似文献   

16.
退耕还林工程是上世纪末中国政府采取的改善我国环境状况、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措施。退耕还林工程1999年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先期进行试点示范,2000年和2001年,试点范围分两次扩大到20个省区市的224个县。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目标内容为:通过国家向退耕户提供粮食和适当的现金补助、苗木补助的办法,实现退耕地和一部分荒地林草植被的恢复。为了加强对试点期的工程实施情况的总结,受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委托,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学院以四川省天全县、云南鹤庆县、甘肃定西县、青海达日县、陕西安塞县和内蒙古卓资县…  相似文献   

17.
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植被、改善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而实施的重大举措,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系统工程。清水河县于2000年被列为国家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县,时至今年,这项工程已实施了九个年头。九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  相似文献   

18.
冷宇 《中国林业》2010,(11):33-33
<正>实施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生态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支持。工程实施后,成效十分显著,既增加了林草植被,减少了水土流失,又还出了一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将在今后10年内大规模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按照规划,到2009年,全省退耕还林(草)547万亩,荒山造林种草1093万亩。增加林草植被1640万亩,减少水土流失面积11256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20.
<正>8月,陕西省延安城区以东30公里的薛张流域,满山披绿,生机盎然。山上种植着阔叶林和针叶林,山腰经营着梯田和苹果园,山下则是鱼塘和大棚。"退耕前,流域内全是荒山荒坡。"延安市宝塔区冯庄乡乡长杨树伟感慨道。如今,当地林草覆盖率已由退耕还林还草前的18%增长到90%以上。自1999年启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我国加快了国土绿化进程,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退下来田、还以林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