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首先探讨了我国麻类行业"十五"规划,其次谈到农工科贸一体化是21世纪我国苎麻行业走向现代化的唯一途径.还谈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以及我国台湾省早就实现农业机械化和产业化.八十年代作者和湖南省经济作物局刘长远局长协作,两年内建立九个良种区域化基地县,共45万亩,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九十年代末作者又主持另一个苎麻产业化项目,目前正在实施中.  相似文献   

2.
分析和综述世界持续农业的产生,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美国,日本,法国,印度和中国持续农业的近况,以及世界持续农业的发展趋势,以使读者对持续农业有所了解,思考如何保证中国农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花生是山东省主要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和出口创汇作物,花生生产肩负着持续增产保障油脂安全、节本降耗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多重任务和压力。依赖于过量化肥、农药等投入品来提高和维持产量的传统模式,不仅影响花生生产投产比,同时对环境和产品安全带来不利影响,已成为花生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未来花生生产要摒弃以往"产量至上"的生产理念,实施产量、效益、环境、产品安全协调统一的理想农业生产模式。本文基于这一思路,结合省情和花生生产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深、两减、三加快"的实现山东花生生产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对策,以期为山东及同类地区花生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新洋分公司对常年稻麦轮作模式进行了更新和提升,实现了小麦产量的历史性突破.主要经验在于:一是适期适量苗,抢早播,促匀苗壮苗,为足穗大穗奠定基础;二是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农机具及谷物临储通风技术,实现科技创新保发展;三是绿色防控,种子处理和封闭化除控制病原发展,压低杂草繁衍,降低抗药力;四是拾边地种植,高效利用土地,不断提高农业的有效种植面积和效益;五是精细管理,有效利用农闲时节,增产增收,切实提高农业生产者的利益.本文从生产实践出发,提出江苏农垦"新洋模式",理清从种子到粮食的各阶段重要农艺措施和创新的农业生产农机具及配套,力争为各地农业生产和经营者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湖南洞庭湖粮食主产区发展生态农业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方向.湖南洞庭湖区具有发展生态农业的资源环境优势、农业技术优势与主导产业优势,因此可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条件,做大做强粮食生产的生态农业产业,实现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0前言 "地下软松松,地上机声隆,天上飞喷忙,豆田绿葱葱",这是试验区内广大农户和农场职工对"大豆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实施现场及效果的描绘和赞许,也道出了课题新形成的现代化大农业"大豆工程化栽培技术"蕴含着的重大科技进步及寄希望之声,更展示了现代化大农业大豆生产的崭新图画及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7.
大麦新品种"花11"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花11"原名"花98-11",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中心与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采用类型育种法和小孢子培养技术共同选育出的大麦新品种,2006年2月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定名为"花11",认定编号为沪农品认麦(2006)第001号.近几年,"花11"经上海市海丰农场种子公司引种试验,表现较好,现由上海市海丰农场种子公司特约总经销.现将"花11" 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8.
秸秆还田是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对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控制病虫草害发生、改善土壤中的碳汇聚能力等有着积极作用,此外秸秆还田也被作为降低化肥施用量,实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寒地水稻栽培环境的特殊性,探讨研究寒地水稻秸秆还田方法、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可行性建议,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稻米产业由稻米生产、加工、物流、贸易等环节构成,是保证国民营养安全健康的民生产业.新时代,稻米生产要适应消费者由"吃饱"到"吃好"的转变,要适应供给侧改革和消费结构升级的需求,面向消费市场生产优质大米.稻米产业作为南通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南通稻米产...  相似文献   

10.
王汉武  李洵  李凤艳  梁青 《杂粮作物》2003,23(5):301-302
贵州宏福总公司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磷酸二铵生产基地,所产“宏福”牌磷酸二铵含N18%、P2O546%,水溶性好,有害元素含量低,价格也低于美国磷酸二铵。为了扭转农民对美国磷酸二铵的依赖,推进国产磷酸二铵的应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我们对国产“宏福”牌磷酸二铵与美国二铵进行了大量试验示范和研究,结果表明,生育期间各种作物施用国产二铵与美国二铵表现差别不大,从产量上看“宏福”二铵略高于进口美国二铵,但效益高于美国二铵。2001年、2002年连续两年,我们在内蒙古赤峰市所辖12个旗、县、区设置了大田作物的大量试验点,包括…  相似文献   

11.
热区的宏观经济环境对热带农业有着直接影响,热带作物产业的发展壮大与其密不可分。对近年来广西热区宏观经济环境进行分析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发展对策,为广西热区的热带农业发展提供思路,进而促进广西热区热带农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回顾"十二五"期间福建省茶叶科学研究在科技成果、发明专利、承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论文发表、创新平台与工程中心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简要分析福建茶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围绕"十三五"福建茶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的关键技术需求,提出了应加强茶树种质资源挖掘利用、茶园化肥农药减施增效、主栽品种配套加工与质量控制等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基础研究,争取在茶树育种材料创新、特异新品种选育、茶园高效生态低碳栽培、假眼小绿叶蝉绿色防控、茶叶加工品质工程控制等方面取得一批具有突破性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安溪县茶叶农残控制的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产业是福建安溪县的支柱产业,2011年,全县茶园面积60万亩,茶叶总产量6.5万吨,涉茶总产值9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6%以上来自茶业.2009~2011年,安溪县持续名列"全国百个重点产茶县"第一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质量安全问题倍受关注,直接关系到安溪县茶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安溪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质量安全作为茶业发展的生命线,放在发展的首要位置抓紧抓好.现将安溪县茶叶农药残留控制对策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955年以来,北美春小麦区再没有发生过秆锈病大蔓延(A. P. Roelfs,1978).秆锈病(致病菌:Puccinia graminis Pers. f.sp. Tritici)的有效控制是将根除伏牛花与利用寄生植物抗性相结合的结果.尽管上述地区秆锈病已被持续有效地控制了29年,但对于这种锈病的"专化"抗性或"垂直"抗性而言,一般则很难称其为持久抗性.有关解释小种专化抗性的研究不多,说法不一,总的认为,多基因抗性和特定的基因组合是持久抗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1 安溪茶业的发展现状 安溪是我国乌龙茶主产区,1998年全县茶园面积达1.53万hm2,茶叶产量1.3万t,约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1/4,福建省乌龙茶的1/3.1998年茶叶总产值4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1/4,创税利3000多万元,占县财政收入的18%左右.农民人均收入中仅茶叶收入就占20%以上.1995年3月,国家农业部、中国农学会授予安溪县"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6.
翟洪民 《江西棉花》2007,29(1):39-39
2001~2006年作者在枣庄市山亭区进行了棉花苗期主要病虫综合防治试验,通过落实"三改一放"优化农艺措施,连续5年基本上控制了病虫危害.棉蚜的防治效果为89.5%~97.7%,苗病的控制效果在98.8%以上.棉田节省农药费225~300元/hm2,省工195~120个/hm2,还缓解了三夏生产期间的劳力紧张状况.现将该棉花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2008年7月6日~12日,由农业部脱毒马铃薯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主办的"首届全国马铃薯种薯质量检测技术培训班"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18.
新消息     
0076 小麦根腐病研究获得重大进展——美国《农业研究》杂志的编辑Lioyd E.Mclaughlin在今年头期卷首报道:美国农业部研究局对世界主要粮食作物的根系病害做出重大贡献的植病学家James Cook命名为1985年度杰出的科学家,这是该机构授予下属科技人员的最高奖励.Cook在农业研究局根系病和生物控制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并与普尔曼的华盛顿大学合作研究了二十年,才使人们接受了Cook认为当前小麦生产水平仍低于潜在产量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2003年"春菜--一季杂交晚稻"栽培模式在麻阳示范6.67 hm2,每公顷纯收入达5.4万元,是双季稻栽培的7倍.该模式是城郊农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最佳模式之一,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1999年罗源七境茶场开发研制的"七境扁针"分别在福州市九九茶叶鉴赏会上获二等奖和福建省九九名茶鉴评会上获省名茶称号,产品深受美国客户的欢迎.七境扁针是在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了条形平扁较直,色泽深绿,香气高爽、浓长,滋味鲜浓,汤色、叶底绿亮的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