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30%微囊悬浮剂在花生田喷雾处理,防除花生田蛴螬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适宜的使用剂量为100mL/667m2,花生收获时对蛴螬的防效在95%以上,对花生的保果效果在96%以上,均高于同等剂量辛硫磷30%微囊悬浮剂,对花生安全.  相似文献   

2.
不同药剂对花生蛴螬的防治效果试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验的4种杀虫剂对花生蛴螬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和速效性、持效性。收获后,毒死蜱30%微囊悬浮剂、辛硫磷30%微囊悬浮剂、毒·辛30%乳油和甲·克25%悬浮剂对花生蛴螬的防效均在82%以上。4种杀虫剂均可作为防治花生蛴螬的优良药剂。  相似文献   

3.
毒死蜱3%颗粒剂防治花生地下害虫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3%颗粒剂对花生地下害虫防效高,持效期长,相同剂量下防效高于辛硫磷3%颗粒剂,试验过程中,毒死蜱3%颗粒剂对花生生长安全,宜在花生花期施药,推荐使用剂量4.5kg-5kg/667m^2。  相似文献   

4.
15%毒死蜱颗粒剂(乐斯本)防治花生蛴螬药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防治花生蛴螬高效、低残留药剂,对15%毒死蜱颗粒剂(乐斯本)防治花生蛴螬进行了药效对比及用量试验,发现1 000、1 500、2 000g/667m2防效高于30%毒死蜱.辛硫磷乳油(邦得)和辛硫磷灌墩处理,荚果被害率最低,分别为10.84%、9.78%、8.86%;按防虫效果比较,15%毒死蜱颗粒剂(乐斯本)1 500、2 000g/667m2的防效与30%毒死蜱.辛硫磷乳油灌墩处理效果均达90%以上,比辛硫磷灌墩处理分别提高39.91和40.37个百分点。15%毒死蜱颗粒剂(乐斯本)1 000g/667m2即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且成本最低,花生荚果产量最高,纯增值495.1元,比辛硫磷和邦得纯增值分别提高147.6元和8.6元。因此15%毒死蜱颗粒剂(乐斯本)可替代高毒农药,一次施药即可控制蛴螬的危害,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金龟子绿僵菌CQMa128新制剂对花生蛴螬的田间防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金龟子绿僵菌CQMa128微粒剂和乳粉剂对花生蛴螬的田间防治效果,设计随机区组小区试验,采用绿僵菌微粒剂在花生播种期防治上一年的3龄蛴螬老熟幼虫;采用绿僵菌乳粉剂在花生幼果期防治当年的1~2龄蛴螬.同期调查绿僵菌新制剂的施用对蛴螬主要天敌臀钩土蜂的影响.金龟子绿僵菌CQMa128微粒剂(最适剂量375 kg/hm2)施药后30~40 d,平均校正防效为75.58%~80.03%;金龟子绿僵菌CQMa128乳粉剂(最适剂量7.5 kg/hm2)施药后15~20 d,平均校正防效为77.59%~86.46%.花生果荚收获期平均保果率达85.76%~87.13%,花生果荚鲜重平均增产量达832.5~916.4kg/hm2,控害保产效果显著.且绿僵菌新制剂的施用对臀钩土蜂的存活未见有明显不良影响.表明金龟子绿僵菌CQMa128新制剂能够时田间花生蛴螬进行持续有效的防控.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氟虫腈·毒死蜱18%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为对照药剂,测定了氟虫腈·毒死蜱18%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包衣花生种子后氟虫腈和毒死蜱在花生根际土壤和根系中的剂量动态及对花生蛴螬的防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包衣种子播种后微囊化可以显著延缓毒死蜱和氟虫腈在花生根际土壤中的降解,在相同剂量下氟虫腈·毒死蜱18%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处理中在花生根际土壤和根系中氟虫腈和毒死蜱含量均显著高于非微囊化制剂。在药种比1∶100或1∶50条件下,用氟虫腈·毒死蜱种子处理微囊18%悬浮剂对花生种子包衣即可在整个花生生育期对蛴螬有效控制,防治效果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种植模式对蛴螬种群的影响,对甘肃临洮小麦、玉米、马铃薯田蛴螬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蛴螬混合种群在不同种植模式作物田均为聚集分布;种植模式对蛴螬混合种群的数量有显著影响,轮作田中的蛴螬种群数量低于连作田,翻耕田蛴螬数量低于免耕田。免耕苜蓿连作田蛴螬种群数量最多,平均虫口密度10.59头/m2,玉米与小麦轮作田蛴螬种群数量最低,平均虫口密度1.26头/m2。田间药效试验表明,5%毒死蜱颗粒剂、48%毒死蜱乳油、40%辛硫磷乳油、3%辛硫磷颗粒剂、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防效较好,对蛴螬的相对防效在62%以上,且马铃薯的增产率达25%以上。  相似文献   

8.
我们选用美国氰胺公司生产的百垄通 24%水剂 (下称百垄通 )防除花生田杂草试验,结果药后 32 d对香附子的株防效 64%以上,对其他杂草的株防效 95%以上,总草鲜重防效 97%以上。药后 114 d对香附子株防效 96%以上,对其他杂草株防效 95%以上,总草鲜重防效 97%以上。花生田 1次使用可有效防除禾本科、莎草科和绝大部分阔叶杂草,对香附子有特效,并可抑制香附子块茎的再生。  百垄通用量 30 ml/667 m2以下,对花生生长无明显影响,但 60 ml/667 m2对花生有明显控高作用。对花生茎、叶,即使超过推荐用量 (20~ 30 ml)的 2~ 3倍,…  相似文献   

9.
白僵菌20亿/克粉剂防治花生蛴螬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生物农药白僵菌20亿/克粉剂在花生播种期施用全生育期可有效防治花生蛴螬,用1.5kg/667m^2收获期防效达98.31%,且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的微胶囊化及其对蛴螬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复配微囊悬浮剂(CS),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微胶囊化过程的影响,并考察了产品对蛴螬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SUR-1(植物皂素和明胶等比例组合物)是较为理想的成囊助剂,当其质量分数为0.2%时两种农药的包覆率可达98%以上,囊形均匀、圆滑,囊径和囊壁厚度适中,但其用量不宜过高,当其质量分数为0.4%时,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的包覆率分别仅有74.2%和68.1%,同时,释放速率也显著下降。20%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CS在有效成分含量(下同) 600 g/hm2用量下,对蛴螬60 d的防效可达70%以上,而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在土壤中的降解较为迅速,当施药剂量分别为1 440和33.75 g/hm2时,60 d的防效分别仅为32.3%和2.5%。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拌种防治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Faldermann)]安全有效的药剂和剂型,通过田间试验及对花生籽粒中农药残留和品质检测,对参试药剂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拌种可达到全生长季控制花生田金针虫的危害,防虫、保果效果和产量增加分别为98.53%、97.30%和33.33%,显著高于毒死蜱、吡虫啉、阿维菌素;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拌种防虫、保果效果分别为72.18%、79.96%,优于吡虫啉和阿维菌素;吡虫啉70%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保果防虫效果优于10%微囊悬浮剂;复配剂42%氟虫腈·吡虫啉悬浮剂和16%阿维·毒死蜱微囊悬浮剂防虫、保果和产量增加分别与氟虫腈和毒死蜱相当,无显著差异。所有参试药剂拌种对花生出苗率、花生生长和品质无不良影响,产量增加明显,花生籽粒中农药残留低于国内外农药残留限量。因此,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是拌种防治花生金针虫安全有效的理想药剂,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也可作为拌种防治花生金针虫安全有效的药剂之一。  相似文献   

12.
利用播种期拌种和撒毒土的方法,开展了5种农药对花生田蛴螬的田间药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几种毒死蜱药剂对蛴螬的防治效果为61.95%~86.39%,以毒·辛30%微囊悬浮剂防治效果(86.39%)最好,吡虫·毒死蜱30%微囊悬浮剂(79.74%)次之,毒死蜱5%颗粒剂防治效果(61.59%)最低。从不同剂型防治蛴螬的效果来看,微囊悬浮剂显著好于颗粒剂。几种毒死蜱药剂对花生均有增产效果,分别较对照增产11.60%~21.65%,其中毒·辛30%微囊悬浮剂处理的产量最高(3 539.823kg/hm2),毒·辛8%颗粒剂、吡虫·毒死蜱30%微囊悬浮剂、毒死蜱15%颗粒剂增产效果相当,毒死蜱5%颗粒剂增产最低。在花生蛴螬的防治中,应该逐年提升毒死蜱微囊悬浮剂的使用面积。  相似文献   

13.
九种农药对稻田蜘蛛的影响及其对飞虱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护稻田蜘蛛,高效防治飞虱,对9种农药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药后2 d,阿维菌素高剂量(750 ml/hm2)和低剂量(375 ml/hm2)处理均对稻田蜘蛛的杀伤力大,处理区蜘蛛比对照区减少89%;药后7 d,阿维菌素2种剂量处理和毒死蜱高剂量处理对稻田蜘蛛的杀伤力大,处理区蜘蛛均比对照区减少58.8%以上;药后13 d,阿维菌素2种剂量处理和氯氰菊酯处理对稻田蜘蛛的杀伤力大,处理区蜘蛛均比对照区减少57.6%以上;药后28 d,农药对稻田蜘蛛的杀伤力不明显。药后2 d,毒死蜱高剂量处理区对飞虱的防效最好,达87.9%;药后7d、13d、28d,吡蚜酮处理区对飞虱的防效最高,分别达89.7%、90.8%、72.4%。综合表明:吡蚜酮为稻田防治飞虱最优品种,不但防效高,而且对蜘蛛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防治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的有效药剂,用浸虫法测定了7种药剂对暗黑鳃金龟幼虫的毒力,分别采用浸虫法、浸叶法、药膜法测定了7种药剂对其成虫的毒力,并通过大田试验作了进一步验证。浸虫法测得高效氯氟氰菊酯对成虫的毒力最高,LC50值为1.38 mg/L;浸叶法测得辛硫磷毒力最高,为42.05 mg/L;药膜法测得毒死蜱毒力最高,为18.51 mg/L。其中,高效氯氟氰菊酯毒力值变化最大,浸虫法毒力是浸叶法毒力的61.86倍;氯虫苯甲酰胺、氟虫腈在3种生测方法中毒力相当,但均较低。丁硫克百威对暗黑鳃金龟幼虫的毒力最高,LC50值为7.29 mg/L。田间试验结果显示,35%辛硫磷微囊悬浮剂4 500 g/hm2(有效成分,余同)防效达80.66%,对花生的保果、增产幅度分别为77.90%、17.56%;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2 250 g/hm2、20%丁硫克百威乳油3 000 g/hm2与辛硫磷防效相当,且显著高于其它药剂。因此,选用以上药剂于7月中下旬花生封垄前田间灌墩可以有效减轻暗黑鳃金龟为害。  相似文献   

15.
室内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毒死蜱微球和毒死蜱乳油在水中的消解动态及其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 3龄幼虫的持续毒杀作用。结果表明:毒死蜱微球在水中的消解速率比乳油慢,半 衰期比乳油的长,高浓度微球和乳油的消解半衰期均长于低浓度下的消解半衰期。有效成分为1.2、 12和24 mg/L的毒死蜱微球和毒死蜱乳油在水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9.4±2.1) d、(27.8±1.6) d、(31.0±1.7) d和(12.8±1.0) d、(16.1±0.9) d、(19.7±1.1) d;毒死蜱微球对白纹伊蚊3龄幼虫的毒杀作用强于乳油且持效期长,1.2 mg/L的毒死蜱微球水解85 d后处理白纹伊蚊3龄幼虫的死亡率高达76.6%,高于相同浓度、相同条件乳油的处理(53.3%),具有良好的持效性。  相似文献   

16.
4种杀虫剂对花生蛴螬的防治效果及农药残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35%辛硫磷微囊悬浮剂、25%毒死蜱微囊悬浮剂、10%二嗪磷颗粒剂、3%辛硫磷颗粒剂4种常用防治蛴螬杀虫剂在播种期和开花下针期使用对花生的保果效果和防虫效果。结果表明:25%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和35%辛硫磷微囊悬浮剂播种期使用的保果效果与防虫效果均优于开花下针期;而10%二嗪磷颗粒剂、3%辛硫磷颗粒剂开花下针期使用的保果效果和防虫效果均优于播种期。花生收获后对果仁的农药残留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剂量下,各农药处理后花生仁中的农药残留水平均在0.01 mg/kg以下,符合日本肯定列表对各类农药残留限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三种增效剂对甜菜夜蛾防治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甜菜夜蛾 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近年来在我国很多地区爆发成灾 ,发生区域南至广东、台湾、福建 ,北到东北地区 ,而且其与棉铃虫 ( H 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一样 ,都是杂食性害虫 ,寄主植物十分广泛。甜菜夜蛾爆发的原因很多 [1 ] ,其中对常规化学农药的高抗性是重要原因之一 [2 ]。利用增效剂增强农药对抗性害虫的防治效果是害虫抗性治理的主要措施之一 ,如增效醚 ( PBO)、MGK2 6 4被推荐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混合使用防治对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有抗性的田间小菜蛾 [3] 。本试验利用采自田间的甜菜夜蛾种群 ,测定了 …  相似文献   

18.
花生播种期施用绿僵茵防治蛴螬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anisopliaeM202.1菌株对花生蛴螬的防治效果。室内生物测定表明,在含有绿僵菌5×10^6、10×10^6和20~10。孢子.g^-1土壤中,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parallela幼虫死亡率分别为22.4%、41,1%和74.4%,高浓度下LT50为11.9d。盆栽试验中,在播种花生时进行土壤施菌。施药处理,并在花生开花时进行接虫对比处理,结果显示:对照土壤中接虫处理的蛴螬为害可造成花生好果数减少29.2%,果重减轻26.1%,虫果增加率达28.1%;土壤施菌后接虫条件下虫果增加率为20.7%,比对照减少7.4%;但不论接虫与否,花生好果数及果重与对照土壤不接虫处理的差异均不显著;辛硫磷处理对蛴螬有较好的直接控制作用,但使花生结荚数减少;1/2剂量绿僵菌加1/2剂量辛硫磷混合处理不能很好控制虫害。田间试验显示,播种时绿僵菌能有效控制蛴螬为害,收获期花生的好果数和果重都提高40%左右,显著高于对照,虫果率降低10.9%;绿僵菌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辛硫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