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RKY 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生长发育各个阶段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运用电子克隆和RT-PCR 结合的方法获得1个紫花苜蓿WRKY 转录因子家族成员的cDNA 序列,命名为MsWRKY56。该序列长1267bp,包含1个951bp的最大开放阅读框,编码317个氨基酸;构建该基因的瞬时表达载体,通过基因枪轰击洋葱表皮的方法对编码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研究,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蛋白定位于细胞核,符合转录因子的亚细胞定位特征,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杜超  孙晓梅  王迎春  郑琳琳 《草业科学》2018,35(6):1416-1424
MYB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抵抗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基于转录组测序数据,从珍稀泌盐盐生植物长叶红砂(Reaumuria trigyna)中克隆一个MYB转录因子基因,命名为RtMYB1。RtMYB1基因具有780bp的ORF(open reading frame)序列,编码23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RtMYB1能够被盐、冷、高温、紫外照射(UV)和干旱(PEG)5种非生物胁迫诱导表达,这表明RtMYB1基因可能参与长叶红砂响应非生物胁迫的调节途径。本研究为深入了解长叶红砂的抗逆机理及发掘优异的抗逆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减蛋综合征病毒33K蛋白基因克隆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纯化的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DNA经HindⅢ水解、0.8%琼脂糖电泳后,回收各DNA条带并克隆至pBluescriptKS载体,建立了EDSV基因文库,对33K蛋白基因进行了分析。本研究证实,EDSV33K蛋白基因含有2个外显子,与羊腺病毒(OAV)33K蛋白比较,N端编码产物的同源性为30.8%,C端的为60%。用RT-PCR扩增33KmRNA和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证实,EDSV33K蛋白含有82碱基(nt)的内含子,去掉内含子33K蛋白基因能形成完整的ORF,其编码产物由177氨基酸(aa)组成,推测分子质量为2.06×104,与人5型腺病毒和OAV的同源性分别为28.1%和44.7%。  相似文献   

4.
根据已发表的牛传染性敢管炎病毒(IBRV)TK基因和gB基因序列,应用Oligo4.1程序设计两对引物PTK1和PTK2及PB1和PB2,分别对已构建的TK基因缺失(TK)IBRV以及IBRVLA株、洛精、美精、BarthaNu/67株、B7株、云南-1和云南-2分离株进行了PCR扩增,结果显示7株IBRVDNA用引物PTK1和PTK2扩增产生457bp的特异性片段,而TKIBRV只出现110bp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研究鲈鱼视黄酸受体 α(RARα)和视黄酸受体 γ(RARγ)的结构及其基因的组织表达特点。采用反转录 PCR和 cDNA末端快速克隆(RACE)技术,从鲈鱼肝脏中克隆得到RARα和 RARγ全长 cDNA序列。检测鲈鱼肝脏、肌肉、心脏、眼、肠、肾脏、脂肪、脾脏、鳃和大脑 10个组织中 RARα和 RAR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1)鲈鱼 RARαcDNA全长2094bp,5′端和 3′端的非翻译区分别为 124和 608bp,开放阅读框为 1362bp,推测编码 453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 50.64ku,理论等电点为 8.20。2)RARγcDNA全长 1671bp,其中包括 36bp的 5′端非翻译区、129bp的 3′端的非翻译区和 1506bp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 501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 56.20ku,理论等电点为 4.96。3)鲈鱼 RARα和 RARγ都具有典型的核受体结构,两者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 63.1%。鲈鱼的 RARα和 RARγ与红鳍东方有较高的同源性,分别为96.9%和 95.2%。4)RARα和 RARγ基因在所有检测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 RARα基因在心脏和大脑中表达较少,在眼、鳃和肠中表达较高,而 RARγ基因仅在鳃和脾脏中有较高表达。总之,本试验成功克隆了鲈鱼 RARα和 RARγ的全长 cDNA;鲈鱼 RARα和 RARγ有着典型的核受体结构,在各组织中广泛分布。  相似文献   

6.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A节段编码序列cDNA原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克隆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Harbin毒株的A节段编码序列cDNA基因进行了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克隆的A节段基因共310bp,包括两个完整的阅读框架ORFA1和ORFA2分别编码1012氨基酸的前体蛋白VP2-4-3和145氨基酸的VP5,两者有部分重叠。  相似文献   

7.
鸡IL-2基因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参照Sundick发表的鸡白细胞介素2(IL-2)cDNA基因序列,利用在行设计合成的1对引物,从ConA活化的5周龄HWL-SPF鸡脾细胞中,扩增出长445bp的鸡IL-2cDNA基因,以PUC119为载体,克隆了扩增片段,经酶切鉴定及DNA序列测定,确认为鸡IL-2基因,该序列与Sundick报道的结果一致。对氨基酸的比较发现,鸡IL-2与牛IL-2  相似文献   

8.
对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克隆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Harbin毒株的A节段编码序列cDNA基因进行了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克隆的A节段基因共3101bp,包括两个完整的阅读框架ORFA1和ORFA2分别编码1012氨基酸的前体蛋白VP243和145氨基酸的VP5,两者有部分重叠。A节段编码序列基因的克隆成功为分子流行病学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采用蛋白酶K法从母牛肝中提取染色体DNA,将其纯化后作为PCR扩增模板。以引物设计软件从牛β-酪蛋白基因上游600bp至第1个外显子设计引物,引物长度19nt,跨度637bp。扩增产物电泳结果显示,在分子量Marker657bp带附近,出现一明显亮带,这一结果与设计产物大小基本一致。用低温冷冻法纯化PCR产物,煮沸裂解法提取载体pBluescriptⅡKs+质粒,EcoRV酶切质粒DNA,T4DNA连接酶连接PCR扩增片段和质粒DNA。将重组质粒DNA转化到JM101大肠杆菌中,经筛选、酶切、测序鉴定,结果表明所克隆的片段为牛β-酪蛋白基因上游调控序列。  相似文献   

10.
禽呼肠孤病毒S1基因的扩增克隆与鉴定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RT-PCR)技术,扩增出禽呼肠孤病毒(ARV)S1133、1733长为540bp的S1基因片段。将扩增到的2个毒株的S1基因通过粘端连接分别克隆到pBluescriptⅡKS+质粒中,用PCR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鉴定,表明获得2种重组质粒ARV S1133 S1-pBluescript、APV 1733 S1-pBluescrp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