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荷兰豆种子置于3℃下春化处理5、10、15 d后,从形态和生理角度对荷兰豆感受低温的特性进行了鉴定,研究了春化处理时间长短对荷兰豆种子发芽过程中内含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化处理10 d的荷兰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等指标均显著高于未春化处理及春化处理5 d和15 d的种子;种子的α-淀粉酶活性在春化处理10 d时达到最大值,其次为春化处理15 d,未春化处理种子的α-淀粉酶活性最低;种子的β-淀粉酶活性与α-淀粉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一致,但变化幅度较小;幼苗中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表现为春化处理10 d的荷兰豆种子最小.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荷兰豆种子在3℃条件下最适宜的春化处理时间为10 d.  相似文献   

2.
白菜型冬油菜萌动种子低温春化的生理生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菜型冬油菜萌动种子低温春化的可能性,以及萌动种子春化过程其生理生化状态和植株结实性等表型变化特征,为白菜型冬油菜人工加代繁育和加速育种进程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3个不同感温性的白菜型冬油菜品种为材料,于4℃对油菜萌动种子进行春化处理,春化处理过程中(0、20、30、40、50和60 d)测定萌动种子的硝酸还原酶、抗氧化物酶活性、渗透调节物、丙二醛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同时播种各春化处理萌动种子,观察记录种子形成植株的生育期进程、测定植株结实性能等。【结果】随着春化处理时间的增加,白菜型冬油菜萌发种子形成的植株春化率、初花期株高、成熟期株高、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角果长、角粒数、单株产量等总体呈逐渐升高趋势;春化处理前期(0—40 d),植株结实性能在不同品种间表现较明显差异,春化时间增加后(50—60 d),不同品种结实能力虽略有差异,但均无显著差异水平。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4℃条件下,强冬性冬油菜陇油7号萌动种子完全春化(春化率>95%)需处理76.9 d,陇油9号和天油4号分别为54.0和39.4 d。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春化率与株高、结实性能等各表型性状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与初花期株高、成熟期株高相关系数最大为0.947和0.985,表明白菜型冬油菜春化程度显著影响着植株株高、结实性能等。随低温春化时间增加,白菜型冬油菜萌动种子硝酸还原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过氧化氢酶活性呈不断降低趋势。与对照(未低温处理的萌动种子)相比,低温春化处理的陇油7号、陇油9号萌动种子GA3含量均明显降低,春化30 d的天油4号萌动种子GA3含量明显比对照增加。与对照相比,春化处理的冬油菜萌动种子IAA含量均明显增加(陇油9号春化40 d处理除外),其中,春化50 d的天油4号萌动种子IAA含量比对照增加197.0%。陇油7号春化处理的萌动种子ABA含量比对照明显增加。【结论】白菜型冬油菜萌动种子可以感受低温使其完成春化作用,品种春化所需低温时间取决于品种冬性强弱;低温春化过程中,白菜型冬油菜萌动种子生理生化状态发生了一些变化,并最终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及其结实性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菜型冬油菜萌动种子低温春化的可能性,以及萌动种子春化过程其生理生化状态和植株结实性等表型变化特征,为白菜型冬油菜人工加代繁育和加速育种进程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3个不同感温性的白菜型冬油菜品种为材料,于4℃对油菜萌动种子进行春化处理,春化处理过程中(0、20、30、40、50和60 d)测定萌动种子的硝酸还原酶、抗氧化物酶活性、渗透调节物、丙二醛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同时播种各春化处理萌动种子,观察记录种子形成植株的生育期进程、测定植株结实性能等。【结果】随着春化处理时间的增加,白菜型冬油菜萌发种子形成的植株春化率、初花期株高、成熟期株高、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角果长、角粒数、单株产量等总体呈逐渐升高趋势;春化处理前期(0—40 d),植株结实性能在不同品种间表现较明显差异,春化时间增加后(50—60 d),不同品种结实能力虽略有差异,但均无显著差异水平。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4℃条件下,强冬性冬油菜陇油7号萌动种子完全春化(春化率95%)需处理76.9 d,陇油9号和天油4号分别为54.0和39.4 d。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春化率与株高、结实性能等各表型性状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与初花期株高、成熟期株高相关系数最大为0.947和0.985,表明白菜型冬油菜春化程度显著影响着植株株高、结实性能等。随低温春化时间增加,白菜型冬油菜萌动种子硝酸还原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过氧化氢酶活性呈不断降低趋势。与对照(未低温处理的萌动种子)相比,低温春化处理的陇油7号、陇油9号萌动种子GA3含量均明显降低,春化30 d的天油4号萌动种子GA3含量明显比对照增加。与对照相比,春化处理的冬油菜萌动种子IAA含量均明显增加(陇油9号春化40 d处理除外),其中,春化50 d的天油4号萌动种子IAA含量比对照增加197.0%。陇油7号春化处理的萌动种子ABA含量比对照明显增加。【结论】白菜型冬油菜萌动种子可以感受低温使其完成春化作用,品种春化所需低温时间取决于品种冬性强弱;低温春化过程中,白菜型冬油菜萌动种子生理生化状态发生了一些变化,并最终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及其结实性能。  相似文献   

4.
蓖麻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蓖麻俗称大麻子、老麻子,种子含油率高达48~52%,高油品种含油率可达55%,籽仁含油率为70%以上.现将其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一、豌豆、蚕豆能在0°—20℃以至20℃以上的温度下通过春化阶段。二、在这温度范围内10℃较0℃.适合,看来较高的温度比10℃.更为适合。三、种子春化处理在提早现蕾方面的效应,迟播较早播显著,晚熟品种较早熟品种显著。四、萌动种子在0°—10℃.人工春化处理条件下通过春化阶段发育需要20—25天以上。五、在植株状态和田间条件下比在萌动种子状态春化处理条件下进行春化阶段发育较为迅速,从春到夏田间通过春化阶段发育所需的时期随着播种期的延迟而缩短。六、对于豌豆蚕豆种子春化处理在提前现蕾方面的效应问题提出了「处理效应的大小决定于植株出土后必须补行春化阶段发育的时间和植株积累光照階段发育及形成繁殖器官所需特定营养物质的必要时间的相对长短」的假定。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研究选用甘蓝半成株杂种一代种子生产方式,利用自然低温进行幼苗春化处理,通过对秦甘80亲本播期、激素和摘心等处理,研究该品种杂种一代种子生产双亲花期调节关键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半成株露地越冬生产秦甘80杂种一代种子,父本8月2日、母本8月12日是最佳播种期,父母本春化抽薹率达到98%以上;用赤霉素对父本处理适宜浓度为300m g/L,在3月份连续3次处理植株顶端,可使父本初花期提前3~4d;对母本摘心处理可使母本初花期推迟2d左右,提高杂种纯度2.2%~3.5%。  相似文献   

7.
一、良种繁育技术1、采种根据生产目的,分清种类。果实去肉后将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于阴凉处风干后贮藏备用。2、种子贮藏及处理山杏种子需要较长的后熟期,需春化处理给予满  相似文献   

8.
月见草饼喂产蛋鸡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见草又名夜来香,其种子油可药用,具有防止血脂沉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月见草饼是月见草种子榨油后的副产品,尚未开发利用。国家饲料质量监测中心崔淑文已做过月见草饼饲喂肥育猪的试验,本试验目的在于观察用月见草饼饲喂产蛋鸡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11月见草饼的来源及营养成分由哈尔滨北华油脂公司提供的月见草饼,含粗蛋白18%以上,赖氨酸035%,蛋氨酸045%,精氨酸038%。12试验选择及饲养管理试验蛋鸡为哈尔滨北牧养殖场的34周龄海兰褐鸡。选用同一鸡舍产蛋率相近的360只产蛋鸡,分为对照组、试验1、试验2、试验…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经航天搭载后的2个种源地小桐子种子活力、植株生长状况、种子性状及单株种子产量.结果表明:航天搭载诱变对小桐子种子活力有抑制作用;对植株物候、结果力影响不明显,但对植株生长势及平均单株种子产量有明显促进作用;对种子形状、大小影响不明显,但扩大了种子含油率的变异幅度,处理中出现较多低含油率(小于30%)和高含油率(大于38%)的植株.此外还发现有树形、叶形发生变异的植株.  相似文献   

10.
月见草别名山芝麻,待霄草,夜来看,它的种子含油率高达22%左右,而且富含r- 麻酸,因此它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而且还可以调制香精及浸膏,在日用化工上也有很大前途。  相似文献   

11.
对4种转草酸氧化酶基因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苗期人工春化条件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春性和冬性半冬性转基因油菜移栽后,4~6叶期经适当低温处理后均可正常开花结实;转基因苗不移栽直接在试管中经适当低温处理也可以通过春化阶段;春性转基因油菜的春化处理时间长短与开花时间早晚有关,春化处理时间最长的,开花也最早,与开花株率关系不大;冬性半冬性转基因油菜的开花株率与春化处理时间长短呈正相关;4~6叶期转基因半冬性油菜通过春化阶段需时35~40d以上,转基因冬性油菜通过春化阶段需时50d,且适当延长春化时间能促进花期提前。  相似文献   

12.
月见草种子的无菌萌发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月见草的组织培养提供无菌外植体。[方法]以月见草种子为材料,经过不同的表面除菌方法处理后,接种于不同的培养基上,培养10 d后统计种苗的污染率、发芽率。[结果]经70℃热处理48 h后,用70%乙醇(40 s)+0.1%HgCl2(10 min)+吐温80进行表面除菌效果最好,污染率最低;在VW+1.0 mg/L6-BA+0.5 mg/LNAA+0.05%AC培养基中培养,月见草种子的萌发率最高,达到93%,萌发后幼苗的生长状况最优。[结论]该试验建立了优质、高效的月见草种子无菌萌发体系,为月见草资源的持续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溜蓖麻六号     
产量表现:一般单产300 kg/667m2左右,新疆高产栽培450kg以上.单株生产潜力1kg以上.2005年通过国家鉴定. 特征特性:从播种到主穗成熟90天左右,无限生长.株高220cm,一级分枝3~4个,单株成穗7~8个.果穗宝塔.形,主穗长75~90cm,蒴果有刺,着生密集,种子椭圆形,有棕褐色花纹,百粒重40g左右,出仁率75.4%,种子含油率;50.28%,种仁含油率64.46%.  相似文献   

14.
月见草优良品系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月见草变异丰富,类型多样,经系统选择培育出株型较矮,分支少,生育期中熟品系C5,种子产量3.7kg/19.5m2,含油率26.58%,γ-亚麻酸14.3%。  相似文献   

15.
珍稀油料树种琴叶风吹楠种子含油量及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双版纳采集并且经过风干处理的琴叶风吹楠种子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油脂,测定种仁含油率,并对所提取的油脂进行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其中的脂肪酸成分及含量.结果表明,34株琴叶风吹楠种子种仁舍油率为52.48%~71.09%,平均62.97%,属高含油量种子,不同单株间含油率存在极显著差异;种子油中含有17种脂肪酸,含量较高的几种酸分别是十四烷酸(70.19%)、十四碳烯酸(20.37%)、十八碳烯酸(3.95%)、十六烷酸(2.30%)、十八碳二烯酸(1.20%)、十二烷酸(0.63%),其他酸含量极低.油脂中饱和脂肪酸占73.51%,远高于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是一种良好的工业原料植物.不同单株间含油量及成分存在差异,有望从中选出含油率高、特定成分高的单株.  相似文献   

16.
影响月见草种子发芽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月见草种子经低温处理后,在不同温度下发芽率的变化为:随着低温处理的时间越长及萌发温度逐渐升高,发芽率逐渐提高,发芽时间逐渐缩短,处理间达显著差异。当温度达25℃时,月见草种子经低温处理后萌发率差异不显著,种子萌发的含水量不少于40%。  相似文献   

17.
以采自云南双柏县的膏桐种子为试材,测定种子千粒质量、出仁率、种仁千粒质量、种仁含油率、种子含水量、自然虫蛀率、不同处理和不同贮藏温度下发芽率和发芽势等指标。结果显示,双柏县膏桐种子千粒质量为556.25 g,出仁率为75.09%,种仁千粒质量为382.53 g,种仁含油率为55.90%,种子含水量为5.98%,自然虫蛀率为24.91%,不同处理和贮藏温度对种子萌发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施本规范,东北地区大豆精量半精量播种率85%以上,种子包衣率75%以上.规范实施地区高油品种应用率100%,亩产150kg左右,商品大豆含油率17.5%以上.本规范适用于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四盟的春大豆种植区.  相似文献   

19.
月见草新品种“绿禾10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月见草新品种"绿禾101号"是从二年生野生月见草资源混合群体中选育出的一年生月见草品种。该品种经过2年吉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287.6,2300.6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公选1号"增产7.2%和6.8%。"绿禾101号"品种丰产性好,含油率高,抗倒伏性强。2009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  相似文献   

20.
为了增加不结球白菜人工加代的代数和提高蕾期人工自交授粉效率,选取弱冬性(早)、半冬性(中)、强冬性(晚)三种抽薹性状的材料,进行不同的春化处理和授粉前处理。结果表明:种子萌发12h后放入4℃冰箱培养30d,春化效果最好,均能抽薹;冬性弱、中材料抽薹率可达到100%,冬性强的材料也能达到41.8%以上。通过保留一个主薹和10个侧薹,并将侧薹花枝的幼嫩花蕾去除,10d后进行蕾期人工授粉,其授粉效率最高,收获的种子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