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合作背景 1.1湖州蚕桑产业概况 湖州市是我国茧丝绸产业发祥地之一,南郊钱山漾古文化遗址出土的绢片、丝线,经考证,距今已有4700多年。长期以来,茧丝绸作为湖州的传统支柱产业,一直在湖州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农民增收,居民就业,出口创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茧丝绸文化历史悠久,并且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生产技艺的提高,茧丝绸天生丽质的特性被充分显露出来。茧丝绸产业不仅在农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形成了悠久灿烂的古丝绸文化。但是,传统的茧丝绸历史文化,在建设和谐社会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时却鲜受关注。为此,我们在阐述国际和国内茧丝绸产业环境的基础上,分析了淳安县茧丝绸具有文化底蕴丰厚、茧丝品质优异、蚕桑生产技术全国领先等基础优势和存在茧丝绸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强、茧丝绸从业人员减少和蚕桑产业规模下降等问题;认为保护和开发茧丝绸文化遗产有利于稳定从业人员、扩大民众的参与度、促进与普及茧丝绸文化和保护原生态自然环境,提出了打造杭州——丝绸元素时尚之都、延伸和完善丝绸的产业链条、建立全国蚕桑文化遗产基地、发展茧丝绸文化创意产业、借力多平台融合茧丝绸文化遗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茧丝绸业在中华民族传承了五千多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民族特色产业,也是我国极具资源垄断性优势的外向型产业。茧丝绸业在生态保护、扩大就业、繁荣市场、出口创汇、财政增收、区域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冯家洪 《蚕学通讯》2004,24(3):46-50
1 蚕桑丝绸产业的历史地位及其在合川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我国茧丝绸业是具有5000年历史的传统产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出口创汇做出过重大贡献,也是在国际市场上处于主导地位的产业.我国的茧丝绸年产量占世界年产量的70%,丝绸产品出口量占世界茧丝绸贸易量的80%以上,年出口创汇额达40亿美元左右,成为可主导世界茧丝绸原料的第一大国.我国加入WTO后,茧丝绸是重要的受益行业之一,面临巨大的市场需求与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严相顺  王玫  王根法 《广西蚕业》2011,(3):70-73,83
简要回顾总结了东台地区茧丝绸产业化经营的做法和体会,提出进一步发展茧丝绸产业的规划和措施及推动茧丝绸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丝绸生产和出口大国,在世界处于垄断地位。茧丝绸行业的迅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为国民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一曾经辉煌过的特殊产业,近几年来全行业都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7.
<正>习总书记"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为茧丝绸行业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国家八部委《关于进一步促进茧丝绸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的出台,为我国茧丝绸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四川省蚕桑茧丝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2年)为我省蚕桑茧丝绸产业发展勾画了路线图,四川省南充蚕种场紧紧抓住机遇努力实现向科研推广型转变,走产学研、育繁推一体化道路。一是着力发挥国家桑蚕改良中心四川  相似文献   

8.
茧丝绸商品主要销往国外市场,茧丝绸产业是传统的外向型产业,是我国加入WTO后少数可以主导国际市场的优势产业之一。种桑、养蚕、缫丝、织绸、深加工等是一个系统的可持续、可再生资源的产业,具有天然、生态环保、劳动密集型。  相似文献   

9.
陈伟 《四川蚕业》2007,35(3):1-3,6
为大力推进凉山茧丝产业的发展,凉山州组织有关人员前往江苏省海安县、东台市就蚕桑产业发展的做法及经验进行学习考察。在考察期间,听取了海安县、东台市政府、江苏省蚕种公司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的情况介绍,参观了鑫源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富安茧丝绸集团股份公司,民星茧丝绸股份公司,深人到桑园、茧站、工厂、蚕农家中进行参观交流。  相似文献   

10.
同志们: 我代表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对广东茧丝绸企业集团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 我国茧丝绸行业是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传统产业,是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过重要贡献的产业。中国丝绸产品是我同出口商品中能够左右国际市场走势的极少数商品之一。但近十多年来茧丝绸行业多次出现大起大落,尤其是1995年以后全行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丝绸大国,从古至今,茧丝绸行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了重大推动作用,欠发达省份把茧丝绸行为作为富民兴省的理想产业来抓,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是第四年了,受配额限制的时代即将过去,给茧丝绸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大的空间,可是作为茧丝绸行业最基础的产业--种桑养蚕,面对着农业激烈竞争,要改变传统的种养规模小,在家庭经济中所占比重不大,还是处于副业位置的耕作习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蚕桑必须快速发展,走集体化、专业化的发展之路,才能增强在农业产业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茧丝绸是我国传统的优势产业之一,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据统计,我国茧丝绸产品百分之七十五以上要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易,因此,国际茧丝绸市场的起伏涨落.都影响到我国整个茧丝绸行业的生产和经营状况。南宁地区的茧丝绸行业同样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它使南宁地区的种桑养蚕从1994年的鼎盛期滑了下来,到1996年上半年处于低潮。  相似文献   

13.
简要回顾总结了东台地区茧丝绸产业化经营的做法和体会,进一步发展茧丝绸产业的规划和措施,推动茧丝绸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蚕桑茧丝绸是我国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它的主产品是茧丝绸及其制品。近年在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的推动下,蚕桑茧丝绸资源综合利用学科和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就我国蚕桑茧丝绸资源综合利用的重点领域和发展动态进行分析,以期为学科和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1蚕沙资源化利用蚕粪是蚕幼虫饲养阶段产生的较大量的资源,据估算,蚕食下桑叶干物的62.5%以蚕粪的形式排出。干燥的蚕粪又称为蚕沙,自古入药,由于中医药临床中仅作为中药材配方使用,使用量有限,  相似文献   

15.
杭嘉湖地区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域环境,茧丝绸产业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是个既传统又新兴的优势产业.桐乡是这个产业的"一枝花",是杭嘉湖地区的"代表作",是全国茧丝绸重点产区,蚕茧、白厂丝产量居全国县市级首位.茧丝绸产业在桐乡农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占种养业中的三分之一比重,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茧丝绸产业是最早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业,从栽桑养蚕到缫丝织绸,从生产、加工到经营形成了紧密型产业链,提升和拉动了整个产业久盛不衰.当前在新一轮经济结构和农业结构调整的冲击下,茧丝绸产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我们对稳定和发展茧丝绸产业作了调研,着重对蚕桑这个基础产业作剖析.蚕桑这个产业源头,受市场的波动而波动,受人为的影响而影响,对茧丝绸整个产业有着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因此茧丝绸产业发展攻略关键是攻源头.  相似文献   

16.
蚕桑业是跨动、植物两大领域,生产链条长的产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征。中国拥有悠久的种桑养蚕历史,灿烂辉煌的丝绸文化、加上成熟的生产技术以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因而中国在世界茧丝绸市场上具有巨大的比较优势。茧丝绸产业也是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唯一具有市场控制能力的产业。我国加入WTO之后,由于贸易条件  相似文献   

17.
全面实现科学发展观 推动金寨县茧丝绸产业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峰林 《中国蚕业》2010,31(3):42-45
在概述金寨县茧丝绸产业发展的历程及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通过对金寨县茧丝绸产业优势的分析,提出了加强产业基础投入、扩大桑园面积,整合茧丝绸企业资源、创新运作机制,健全技术服务网络、开展技术培训,推广优良桑蚕品种、建好科技示范园,执行优茧优价政策、搞好蚕茧收烘工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等促进金寨县茧丝绸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陈健 《四川蚕业》2003,31(2):1-3
茧丝绸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茧丝绸业迅猛发展,成为世界茧丝绸生产和出口大国。从九十年代初起,由于受宏观失控,茧丝产量增长供过于求,以及世界经济不景气、消费不旺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整个茧丝绸业持续低迷,整体竞争力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
<正>习总书记"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为茧丝绸行业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国家八部委《关于进一步促进茧丝绸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的出台,为我国茧丝绸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四川省蚕桑茧丝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2年)为我省蚕桑茧丝绸产业发展勾画了路线图,四川省南充蚕种场紧紧抓住机遇努力实现向科研推广型转变,走产学研、育繁推一体化道路。一是着力发挥国家桑蚕改良中心四川分中心平台效应,筑巢引凤,产学研相结合,目前已形成同西南大学、中国蚕业研究所、四川省蚕业研究  相似文献   

20.
总结经验教训 促进我国茧丝绸产业平稳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2009年的蚕桑大幅度减产等生产情况,总结了蚕桑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茧丝绸行业体制改革,实现其一体化管理和市场化运行;加强宏观调控,确保茧丝绸生产平稳发展;完善茧丝绸科研、教育设置,增强我国控制世界市场的后劲;增加对蚕桑生产的投入,确保其事业不断发展;促进蚕农合作社迅速发展壮大,增强蚕桑生产抗风险能力等有效措施,促进我国茧丝绸产业健康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