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昆虫的生殖行为对其种群的繁衍起着重要作用。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各种昆虫种群的生殖行为形成,稳定的规律性。本文从蛾类昆虫的求偶、交配及产卵等行为以及与此相关的信息素等方面的研究报道介绍了此类昆虫生殖行为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黄色灯防治害虫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色灯防治害虫的原理是利用蛾类昆虫对绿黄波段(500~590nm)光敏感的特性,通过干扰蛾类害虫的日节律达到降低其种群密度的目的。本文简述了黄色灯防治技术在国内外发展及应用状况、黄色灯防治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黄色灯在防治蛾类害虫过程中对植物生理的影响,分析了黄色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未来黄色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昆虫的生殖行为对其种群的繁衍起着重要作用。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各种昆虫种群的生殖行为形成了稳定的规律性。本文从蛾类昆虫的求偶、交配及产卵等行为以及与此相关的信息素等方面的研究报道介绍了此类昆虫生殖行为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吉林省中西部地区蛾类昆虫的种类及组成,提供蛾类群落的多样性资料,本研究于2017年-2020年利用高空探照灯逐日诱集蛾类昆虫并分类,明确不同昆虫季节性种群动态,在此基础上对蛾类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共采集、鉴定蛾类昆虫18科227种,优势科为夜蛾科,种数占比达到49.34%。按为害植物类别,可分为农业害虫、林业害虫、果树害虫、蔬菜害虫等。蛾类昆虫4月始见,7、8月群落丰富度最高,7月群落多样性最高,群落均匀性随时间变化不明显。明确了不同月份优势度指数较高的种类。7、8月的蛾类群落相似性高,4、10月与各月的相似性低。本研究结果可为此区域蛾类害虫的监测预警与综合治理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杀虫剂对蛾类昆虫生殖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杀虫剂对蛾类昆虫求偶、性信息素合成及释放、定向行为、交配和产卵等生殖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经杀虫剂处理后,许多雌蛾的求偶行为受到抑制、性信息素含量降低,雄蛾对性信息素的反应和交配成功率下降,但药剂对产卵量和卵孵化率没有明显影响。而部分药剂可增强雄蛾对性信息素的反应,刺激雌蛾信息素含量异常增高和使活性组的比例发生漂移。  相似文献   

6.
昆虫的行为节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吴少会  向群  薛芳森 《江西植保》2006,29(4):147-157
本文主要阐述了昆虫中几种常见的行为节律和一些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论述了各行为节律的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有助于掌握昆虫种群的活动规律,为害虫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昆虫行为受内在的生物钟控制,但也受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光因子是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影响着多种昆虫的行为等.全球光污染面积逐年增大,光污染下害虫发生的时空格局如何变化值得密切关注,而害虫行为改变是最直观的表现.概述了光因子(光周期、光颜色和光强度)对蛾类昆虫交配率和产卵量的影响,并就影响结果进行了讨论,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宁夏灌区玉米平播密植模式下田间蛾类昆虫的组成及发生时序动态,对灌区玉米田进行灯诱监测,获得蛾类昆虫标本10科42种。明确了该种植模式下蛾类以夜蛾科(Noctuidae)和草螟科(Crambidae)昆虫为主要类群,优势种为旋幽夜蛾(Discestra trifolii)、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和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刀夜蛾(Simyra nervosa)为宁夏新记录的种类。8月下旬蛾类群落多样性水平最高,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及优势度指数依次为2.509 8、0.868 3、4.492 4、0.089 9。不同阶段蛾类群落相似性水平均很低,其中以7月上旬与7月中旬相似性水平最高,为0.526 3;相异性以6月中旬与7月上旬最高,为0.888 9。  相似文献   

9.
本文于2013年和2014年在北京市的农业植物疫情监测点,利用黑光灯诱集到大量蛾类昆虫。经对部分诱集昆虫制作标本并进行种类鉴定,发现中国新记录蛾类昆虫4种,包括夜蛾科3种及草螟科1种:鉴定为帕委夜蛾Athetis pallidipennis Sugi、蒲裳夜蛾Catocala puella Leech、蒙逸夜蛾Caradrina montana Bremer、边薄翅螟Evergestis limbata(Linnaeus)。该4种昆虫在北京的发现为中国昆虫分类学研究增加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10.
本书由章宗江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9月第一版,大32开本248页,定价0.80元。全书共分10章。第1~3章简要讨论了天敌昆虫的作用、形态特征和保护利用等问题;第4~10章以主要篇幅分别介绍了蚜虫、害螨、蚧虫、卷叶蛾类、食心虫类和潜蛾、刺蛾、夜蛾等的天敌昆虫104种与捕食螨类10种。每种天敌项下有寄主、形态、生  相似文献   

11.
桃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是果实中为害最大、发生面积最普遍的食心虫类害虫之一。应用昆虫信息素防治害虫作为一种生物防治技术,具有专一性强、无公害、不伤天敌等优点,国内外对其研究和利用日益受到重视,并在多种农林害虫的治理中得到了成功应用。本文就桃小食心虫分布、寄主、成虫行为的昼夜节律、性信息素的分离和鉴定、性信息素的人工合成及田间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气流场与粘虫迁飞关系作了分析,表明在900—950mb 层(即400—900米高度)气流场中有适于携虫的气流存在。在各类气象条件下,粘虫蛾发生突增的条件概率,其结果(在气流有利于携虫的前提下):无条件概率值为0.1665;各条件概率值分别为:在雷暴状况下发生突增的条件概率为 0.4000;在降雨状况下发生突增的条件概率为 0.2812;在冷锋区发生突增的条件概率为 0.3720;在暖锋区发生突增的条件概率为 0.2222;在气旋中心区发生突增的条件概率为 0.4000;在“一般性天气”发生突增的条件概率为 0.1166;因此,初步结论是:气旋中心区、冷锋区、与雷暴均显著地有利于扩迁粘虫蛾的降落,而降雨、暖锋区、虽然也有或多或少的有利倾向,但是不够显著。由于在“一般性天气”条件下亦有相对多的蛾量突增的现象发生,这表明很可能降落过程与运转过程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与粘虫本身的自主性降落有关。估计这很可能与粘虫蛾的“生物钟”反应有所联系。在本文中亦对各种气象物理事件对于扩迁粘虫蛾降落过程的可能作用机制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风洞中模拟形成高浓度性信息素Z7-12:Ac、Z9-14:Ac和 Z11-16:Ac 环境,研究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Smith)的求偶和交配行为,为进一步开发交配干扰技术提供技术参数和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剂量性信息素环境下,草地贪夜蛾雄蛾的暗期活动时间延后,而雌蛾的活动节律则没有变化,雌雄蛾之间产生了活动节律的时间差。同时,雌雄交配率和交配持续时间显著下降,交配日龄则显著延迟2 d。由于交配日龄延迟,产卵量及其孵化率也相应降低。性信息素喷射时间间隔对草地贪夜蛾性信息素释放滴度有显著影响,当间隔时间为5、10、20 min时,雌蛾释放的性信息素滴度显著下降,以5 min为最低。因此,高剂量性信息素环境不仅影响雄蛾对性信息素的定向,对雌雄蛾间化学通讯和交配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利用Y型嗅觉仪在实验室内测试了莲座期和开花结籽期欧洲山芥植株挥发物对小菜蛾雌成虫选择行为的影响,以阐明其对小菜蛾雌成虫的引诱作用。结果表明,欧洲山芥两个生长期挥发物对小菜蛾雌成虫具有相似的、较强的引诱作用,小菜蛾首先选择欧洲山芥植株气味源的虫数显著多于首先选择甘蓝植株气味源的虫数,小菜蛾在与欧洲山芥植株相连接的侧臂前臂持续活动的总时间占总观测时间的百分比显著高于与甘蓝植株相连接的一侧(df=1,P<0.05)。  相似文献   

15.
草地螟成虫对不同光波和光强的趋光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室内测定昆虫趋性行为,研究了不同波长单色光和白光刺激下草地螟成虫趋光反应及其与光强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一定时间暗适应后的草地螟成虫对单色光和白光刺激均具有趋光行为反应,在340~605nm波长范围内,其趋光反应率表现为大小较复杂的几个峰,其中最为主要的两个峰值分别在紫外区360 nm和近紫外的400 nm区;在试验的光强度范围内,草地螟成虫趋光反应率随单色光和白光光强度的增强而升高;性别、蛾(日)龄对其光谱、光强反应曲线均有一定影响,雌性较雄性的趋光反应率高,初羽化(1日龄)成虫趋光反应较不明显,随着蛾龄的增加,成虫趋光反应率明显升高,10日龄时雌蛾还具有明显的趋光行为。这些数据为草地螟诱虫灯具的研发、推广应用以及诱杀效果的科学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诱虫灯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诱集效果,在室内测试了草地贪夜蛾雌雄成虫对390~550 nm 10种不同波长光源的趋光行为反应,以及光刺激对其4种视蛋白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雌蛾和雄蛾对10种波长光源的趋光率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雌蛾对绿光区510、520 nm和550 nm的趋性较高,趋光率分别为68.5%、65.0%、63.5%;雄蛾对绿光区520 nm及紫光区420 nm的趋性较高,趋光率分别为69.0%和60.5%。雌雄成虫对510 nm和550 nm的趋光率存在显著的性别间差异,但其他供试波长处理下,雌雄成虫的趋光率均无显著的性别间差异。520 nm光源刺激下,雌蛾和雄蛾均表现为3日龄(雌:65.0%;雄:69.0%)和5日龄(雌:59.1%;雄:61.4%)的趋光率最高,而1日龄(雌:41.4%;雄:24.1%)的趋光率最低。雄蛾受520 nm光刺激20 min后,其紫外光敏感蛋白(UV-opsin)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是对照组的3.61倍;但长波敏感蛋白1(LW-opsin1)、长波敏感蛋白2(LW-opsin2)...  相似文献   

17.
棉铃虫一代成虫在渤海海面迁飞的考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6~1997年华北地区一代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bner))成虫发生期间,乘客轮在渤海考察了棉铃虫的迁飞动态。在距海岸线20~80km处发现大量的棉铃虫、粘虫和龟纹瓢虫等昆虫向辽宁方向迁飞。对棉铃虫迁飞行为的观察结果表明,棉铃虫成虫于傍晚19:30左右起飞,凌晨4:00~5:00降落,共计在空中大约飞行8.5~9.5h。捕获的棉铃虫雌成虫卵巢发育1级占96%、2级占4%,交配率4%,具有迁飞昆虫的典型生理特征。  相似文献   

18.
合成性诱剂对粘虫雄蛾的引诱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合成性诱剂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雄蛾的引诱活性。在北京第二代粘虫发生期间的试验表明,顺—11—十六烯醛对粘虫雄蛾有很强的引诱活性。在顺—11—十六烯醛中加入少量顺—11—十六烯醇乙酸酯(1—10%),能显著地提高诱蛾活性。同时表明在日本活性很高的粘虫诱芯(顺—11—十六烯醇乙酸酯及顺—11—十六烯醇比例为8:1或9:1)在中国北方诱到的粘虫雄蛾数量极少。在中国北方第三代粘虫发生期,以顺—11—十六烯醛和顺—11—十六烯醇乙酸酯(9:1或9.5:0.5)为组分的诱芯对粘虫雄蛾也显示了较弱的引诱活性。  相似文献   

19.
昆虫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颜色视觉能力,是其直接获取外界信息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其中,紫外视觉在昆虫颜色视觉系统中普遍存在,通过紫外光感受器可以感知并辨别周围环境中光源或物体反射的特定波长紫外光,提高颜色辨别能力。自19世纪80年代证实昆虫具有紫外敏感性以来,陆续发现蜜蜂、蝴蝶、果蝇和蛾类等许多昆虫具有良好的紫外视觉能力,利用颜色、对比度和偏振光等紫外光特性调控昆虫的定向导航、觅食、种内通讯和昼夜节律等行为活动,对于其生存、繁殖和生态适应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紫外敏感视蛋白是昆虫紫外视觉形成过程中的一类重要分子,不仅可以独立介导趋光性等特定波长行为,还可纳入整个颜色视觉系统,与其他视蛋白协同调控昆虫的颜色视觉,从而将紫外光当作一种基本颜色进行辨别。该文系统综述了昆虫紫外视觉的发现、特性、功能和感知机制,鉴于当前国内在相关领域研究的薄弱和局限性,建议今后可在解析植物-害虫-天敌生态系统中的紫外光特性、探究紫外光-B紫外视觉的生态学意义、揭示紫外敏感视蛋白基因的分子进化机制以及阐明昆虫避免或修复紫外光所致视网膜损伤相关适应机制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