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贝汉卫13日表示,在处理禽流感方面,中国已采取了严格措施,目前并无迹象显示,在中国内地发现的禽流感病毒会传染给人类。贝汉卫在出席太平洋盆地经济理事会国际年会时表示,在中国发现的禽流感病毒与越南的不同。在越南发现的禽流感病毒会传染给人类,并不断变化,现在已出现群体感染。但在中国发现的禽流感至今没有人类受感染个案。  相似文献   

2.
孙皓 《中国家禽》2004,26(4):39-41
一般情况下,禽流感病毒并不容易使人发病。尽管出现过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发病的事例,但实属罕见。据专家分析和研究,禽流感病毒通过一定渠道传染给人体已经是不争的实施,但是远不能证明禽流感病毒已经突破了“种间隔离”。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途径主要是接触感染,目前我国尚未发现由于吃鸡肉和鸡蛋而受感  相似文献   

3.
世界卫生组织5月19日在日内瓦发布报告称,研究发现H5N1禽流感病毒可能正在发生变异,禽流感病毒对于人类健康的危险性正在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4.
尽管目前人禽流感只是呈地区性小规模流行,但人类对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而且人类在感染HSN1型禽流感病毒后出现高病死率。因此卫生部近日印发了新修订后的《人禽流感诊疗方案(2005版)》。  相似文献   

5.
《山东饲料》2005,(11):38-38
H5N1病毒是多年来最具毒性也最致命的禽流感病毒。它是从鸟类传染给人类的第一种H5类型的病毒。如果H5N1病毒变异为可以人传人的形式的话,全球上百万人将因此送命。怎样在禽流感疫情中生存下来?首先,我们要了解更多关于禽流感的科普知识。  相似文献   

6.
《中国动物保健》2004,(2):19-19,11
目前,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禽流感流行,1月27日,中国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最终确诊发生在广西隆安县丁当镇的禽只死亡为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病毒的人类感染问题引起了世人的关注。许多人在问,禽流感病毒是一种什么病毒呢?禽流感究竟会不会在人类中流行呢?  相似文献   

7.
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和免疫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禽流感病毒的病原、基因结构及其对禽类、人类的致病机理和危害,探讨了感染病毒后宿主的反应、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一定程度上概述了禽流感病毒的固有特点和规律,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禽流感的爆发,给全世界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禽流感病毒(AIV)更是危害人类和养禽业的重要病原。目前,禽流感病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子生物学方面,本文就禽流感病毒的形态结构、基因组结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结构和功能及遗传变异等分子生物学方面进行了综述,对今后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牧业资讯坊》2005,(9):4-4
世界卫生组织19日在日内瓦发布最新评估报告,对近来禽流感疫情大面积扩散表示担忧,并要求各国卫生部门提高警惕,防止禽流感病毒发生变异祸害人类。  相似文献   

10.
《牧业资讯坊》2005,(1):16-16
日本和韩国12月22日同时拉响禽流感警报。日本卫生部门当天宣布该国一名养鸡场的工作人员感染了禽流感病毒,这是日本国内首次发现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病例。同日,韩国宣布在汉城附近的养鸭场发现疑似禽流感病例,并宰杀了9000只鸭子。  相似文献   

11.
禽流感病毒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健康禽和人类,为此卫生琦疫等相关从业人员进入疫区必须穿上严密的防护服,戴手套、口罩和防护镜等,工作时必须坚持规范操作,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只有这样才可能避免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避免被禽流感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2.
新华网北京9月3日电(记者朱玉、周婷玉)尽管目前人禽流感只是呈地区性小规模流行,但人类对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而且人类在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后出现高病死率,因此卫生部近日印发了新修订后的《人禽流感诊疗方案(2005版)》。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动物检疫》2006,23(7):14-14
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鸟类学专家、生物学家和兽医等5月31日在罗马召开的禽流感国际会议上达成共识:目前对禽流感的研究仍不深入,防控禽流感需要国际社会进一步加强合作。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兽医官多梅内什在当天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到目前为止,各国对禽流感的研究还很有限,存在着一些空白,人类距离全面深入了解禽流感病毒的病源、传播和变异等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这就需要国际社会继续加强合作,及时交流各自掌握的信息和经验,共同揭开这一谜团。  相似文献   

14.
禽流感诊断和预防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禽流感流行的特征、对养禽业的危害、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总结了禽流感诊断技术如单克隆抗体诊断技术、竞争性ELISA法、rNP-ELISA法、RT-PCR法、RFLP亚型分型法等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全病毒灭活禽流感佐剂疫苗预防禽流感的效果和缺点,概述了在禽流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等的实验研究突破和临床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家禽》2004,26(24):23-23
据日本《读卖新闻》12月18日报道,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化验结果表明、,曾在今年2月禽流感肆虐的一家养鸡场工作的5名人员,在禽流感病毒化验中呈阳性反应。据报道,这可能是日本国内首次发现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病例。  相似文献   

16.
《中国禽业导刊》2005,22(23):40-41
人禽流行性感冒(以下称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在1981年,美国即有禽流感病毒H7N7感染人类引起结膜炎的报道。1997年,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发生H5N1型人禽流感.导致6人死亡.在世界范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近年来,人们又先后获得了H9N2.H7N2、H7N3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证据,荷兰、越南、泰国、柬埔寨、印尼及我国相继出现了人禽流感病例。尽管目前人禽流感只是在局部地区出现,但是,考虑到人类对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人类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后的高病死率以及可能出现的病毒变异等,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该疾病可能是对人类存在潜在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7.
通过综述感染人类的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起源及演化关系,表明感染人的A/Hongkong/97(H5N1)株及目前流行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能起源于禽源的A型流感病毒株(A/Goose/Guangdong/1/96)。自1996年以来,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基因型经Gs/Gd,A,B,C,D,E,V,W,)X0—X3,Y,Z和Z^+不断的演化为目前流行的基因型Z。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H7和H9亚型)在禽,特别是水禽体内的重组或重配而相互传播,并随候鸟的迁徙而传播不易消灭,H5N1亚型的禽流感在不同地区的不断暴发与流行已严重威胁着养禽业的发展及人类的健康,需要进行长期监控。  相似文献   

18.
禽类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es)与人类流感病毒都属于正黏病毒科,二者关系密切。一方面,禽流感病毒为20世纪暴发的3次人类流感大流行提供丁所必需的基因。另一方面,禽流感病毒也可以直接感染人。例如:1997年香港和2004年初的泰国、越南H5N1亚型禽流感导致多人死亡。H9亚型流感病毒1966年首次从北美的火鸡分离。H9亚型禽流感虽然尚未有导致人类死亡的报道,但是该亚型病毒对动物和人的威胁正在增加。  相似文献   

19.
《水禽世界》2005,(6):46-46
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陈化兰5月25日表示,由这个实验室负责研制的H5N1亚型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亚型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载体活疫苗已经取得成功。新型疫苗能够彻底切断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通过水禽向家禽、哺乳动物和人类传播的传播链。  相似文献   

20.
禽流感的爆发,严重影响养禽业的发展,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高致病性禽流感对人类的健康已经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针对目前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抵抗力、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临床特征及疫苗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对今后进行防控禽流感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