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将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直接用于海水淡化已经成为新能源利用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总结风能海水淡化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风能海水淡化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风力发电与反渗透海水淡化耦合系统,并对该系统的关键技术,系统组成和工艺流程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
能源、环境是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迫切要解决的问题。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可再生、洁净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都将清洁能源的发展作为21世纪的首要选择。而风能和太阳能是最普遍的自然资源,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本文选择了运用风能和太阳能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对锡盟地区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进行了统计,并分析了风光互补发电设备的应用情况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3.
刘亮 《湖南农机》2013,40(1):105+107
相比其他能源,风能分布广泛而且永不枯竭,对于交通偏远的地方尤为重要;风能更干净,无污染.而且我国沿海地区和西北部风能能源巨大;我国风能的利用远远低于欧洲国家,装置、技术各个环节都落后于他们,因此风力发电在当代新能源利用显得极其重要.而文章所提到的一种偏心式风力发电机,可以有效地,最大化地利用风能,而且能够在一台风机上实现多种不同功率发电机输出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风能是一种极为丰富的能源,从理论上讲,地球上1%的风能即可满足全世界的能源需要。风能又是一种清洁能源。在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尤为可贵。另外,风能不受任何人的控制。这些都是常规能源所无法比拟的。但风能也有不足之处,利用风能发电比用水力发电困难得多...  相似文献   

5.
风能是非常重要并储量巨大的能源,它安全、清洁、充裕,能提供源源不绝,稳定的能源。目前,利用风力发电已成为风能利用的主要形式,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而且发展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6.
风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蒸汽机出现之前它是仅次子薪柴而被人类依靠的主要能源。蒸汽机和内燃机的利用虽然使其一度逊色,但是七十年代初期以中东石油禁运为转机,许多国家又对风能的开发利用予以足够的重视。他们给予了大量的投资,重视应用理论和测试技  相似文献   

7.
一、风能利用现状.人类利用风能作功,据考至少已有1700年的历史,风力提水用于盐业生产及农田灌溉也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热机出现以前,风力排灌对农业生产曾发挥过积极作用。自热机问世以来,以其功率大,工作稳定,作业效率高等优势,几乎垄断了整个动力机械。风力机械因其体积大当风速一定,功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风轮直径)受风能风速、风向变化及灾害性大风)白勺制约等缺点,而无法与热机抗衡,风能这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廉价能源逐渐被人们所忽视,未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近年来,世界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加剧,推动了风力机械的改进和发展。今天有必要对风能这一古老的可再生性能源重新评价,进行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8.
实施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能源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础。当前持续出现缺煤、缺电、缺油的能源“三荒”,给我国的能源发展敲响了警钟。为解决能源瓶颈就必须实施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能源战略。本文详尽分析了我国能源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深入研究了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和氢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价值,提出了发展建议,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前景作了预测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王霁雪  王静 《农电管理》2004,(11):43-44
几个世纪之前,我国就已经将风能利用于磨坊和提水,目前世界范围内由风能转换成其它能源,仍然是由不同类型的风力机械来完成。而风能及其在世界各国的开发利用,受各国不同的风资源及其改革的影响、发展很不平衡。  相似文献   

10.
可再生能源是清洁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的资源,它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  相似文献   

11.
垂直轴风力机流场属典型的非定常大分离流动,因其气动性能复杂,采用工程气动模型会有较大误差.为了研究垂直轴风力机动态失速与翼型附着涡的形成与发展,针对4种不同厚度的NACA对称翼型系列,基于Fluent软件的滑移网格技术,并选用S-A湍流模型和基于压力的Simple算法对H型垂直轴风轮流场进行瞬态CFD计算,得到了风轮旋转中动态失速相位角范围,较好地解释了小叶尖速比下翼型多处于动态失速区的流动机理.同时,提出了升阻系数计算方法,计算得到了该4种翼型系列的叶片扭转力矩、风力机功率和风能利用系数随叶尖速比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风力机运行中翼型的动态与静态特性存在较大差别,翼型厚度对风力机扭转力矩、功率和风能利用率具有较大影响.故在进行垂直轴风力机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垂直轴风力机的翼型厚度等几何参数与旋转等动态参数对其气动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不可再生能源数量的减少,人们将目光投向了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风力的开发,以风力发电为重点,对其进行远程监控是势在必行的.实施远程监控主要有现代远程监控与诊断模式,系统由四个重要组成层次.远程监控目的就是确保发电设备的安全性以可靠性及提高发电能力.  相似文献   

13.
海南太阳能和风能资源非常丰富,如果加以充分利用,可为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做出贡献。详细介绍渔场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设计步骤和设计方式,探索海南渔业发展的新思路,为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周会平 《农业工程》2013,3(1):28-30
概述了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必然要求,并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工程设计与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在农村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加强农村地区的节能减排工作和大型风力发电机发展迅速而小型风力发电机推广应用进展缓慢的情况,概述了我国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状况和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诸多优点;结合我国部分地区风能资源状况和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在农村推广应用的可行性研究;同时,提出了小型风力发电机在农村推广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解决方法及建议。通过分析提出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在农村地区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并展望了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在广大农村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基于涡致振动原理设计了一种风力型压电俘能器,通过串列配置的双绕流圆柱增加进气道内流场的压强波动,以Helmholtz共振腔作为尾流区域的风压谐振放大装置,利用PVDF压电薄膜直接将湍流引起的持续性压强波动转换为电能。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方法,分析了在不同风速下压电俘能器内部流场的流体动力学行为。数值分析及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风速下,当耦合因子L/D=2.2时,双绕流圆柱引起的压强波动最大,可达到单绕流圆柱的2倍;Helmholtz共振腔内气体在振荡流的作用下产生谐振后,腔内气体压强的幅值随风速的增加而增大,但振动频率均相同且为共振腔的固有频率。  相似文献   

17.
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提高了风能的品位,改善了风能的不稳定性,其能量转换规律具有特殊性.通过采用车载法对200W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相似模型的流场进行测试,运用皮托管和数字压力计测试了各断面特征点的总压和静压,获取了能量转换特性.实验表明:在自然风场风速为10m/s,12m/s和14m/s时,中央圆筒的3个断面的能量分别增至相同面积的前方来流风能的2.49倍、2.27倍和2.20倍.  相似文献   

18.
针对风能、太阳能提水设备变频控制器冬季供水易冻损的情况,通过保温柜原理、技术、结构的分析,完成了户外变频控制器保温柜的设计,开发新型户外变频控制器保温柜,利用模型模拟及试验验证的方法,分析保温柜的保温效果,并进行试验分析研究.研究显示,自限温伴热带长度与环境温度的线性模型为L=-0.062T+0.65,标准差为0.804,精度较高,确定保温柜理想加热模式是自限温伴热带长度为2.2 m,加热时间为25 min,分析显示,保温柜利用自限温伴热带可有效提高柜内温度,保障控制器的正常启闭,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对提高风能、太阳能提水设备在高、寒、荒偏远地区冬季的供水保证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把握农业作业机械无级变速与电传动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行业走向,从农机无级传动技术的发展历程、应用现状、发展瓶颈及发展趋势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与总结。首先,回顾农机无级变速与电传动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对典型农机无级变速与电传动系统的原理进行介绍;其次,概括农机无级变速与电传动的应用现状,并列举部分典型的农业作业机械;最后,针对动力与传动的协同发展、小功率无级传动系统的研发以及技术成本之间的平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无级变速与电传动的后续研究提出建议,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电传动在可预见的未来尚不足以在农机领域取代无级变速,两者有相互融合的可能性;电传动在农机中的应用进程主要取决于电池和电机技术的持续变革;电传动的能源获取方式将是多样化的,太阳能、风能、再生能量等均有可能为农机提供动力;无级变速与电传动技术有可能在无人驾驶农机中取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基于发电厂的风力发电机设计理念,以风电场年发电量和发电质量作为优化目标,采用伸缩式叶片结构,在低风速下伸展叶片以提高风机输出功率,在高风速下收缩叶片,结合变桨实现输出功率调节;将额定风速、伸展时最大叶片长度、收缩时最小叶片长度和叶片中心半径作为优化变量,建立风机系统优化模型,运用遗传算法获取风机最优设计参数.结合风机设计实例,验证了风机系统优化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