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豆科牧草种子丸衣化接种根瘤菌技术及其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近几年对豆科牧草种子丸衣化接种根瘤菌的试验研究,总结出在云南种植豆科牧草所采用的红三叶、白三叶等品种进行接种根瘤菌时对丸衣材料、粘着剂的选择和具体接种制作丸衣的技术;采用此技术在牧草种植中所获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是种植豆科牧草必不可少的一项农业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牧草种子丸衣化就是在种子表面均匀地包上一层物质,从外表看不出种子,简称包衣种子或球化种子、种子丸。经包衣处理的种子,播种后能在土壤中建立一个适于萌发的微环境。同时,在播种牧草时,对难以用播种机播种的某些小而带芒的禾草种子,在丸衣化过程中使种芒脱落并加重种子的重量,便于通过排种管进行播种,防止漏播造成缺苗断垄。豆科牧草种子丸衣化能减轻不良环境因  相似文献   

3.
<正> 牧草的播种,特别是地表撒播,由于其发芽不齐以及初生期生长不良,牧草幼苗多稀疏瘦弱。为解决这一问题,搞丸衣化种子是很有必要的。以前,矢野和广田对意大利黑麦草种子丸衣的制作和草地建设中地表播种法的  相似文献   

4.
豆科牧草种子丸衣化接种根瘤菌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豆科作物种子接种根瘤菌,能确保幼苗形成有效的根瘤,及时地为作物提供氮素。常见的接种方法有粉施法、泥浆法、颗粒吸附剂法、种子预接种法、土壤接种法和种子丸农化接种法。但是,对于用飞机播种的豆科牧草种子来说,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是种子丸衣化接种法。所谓种子丸衣化接种,就是用粘着剂把根瘤菌剂粘附在种子上,然后在种子上再包  相似文献   

5.
豆科牧草接种根瘤菌技术,是在种植豆科牧草时,将牧草种籽进行丸衣化接种根瘤菌技术处理,使豆科牧草幼苗提早形成有效根瘤,增强其固氮能力,进而提高牧草产量和营养品质,增加养畜效益。  相似文献   

6.
多年生牧草种子一般都较小,而且很轻,既不易萌发,又不易控制播种量。牧草种子在经过常规的清选,擦破种子、去芒、浸种等措施后,若能进行丸衣化处理,可以增加种子重量,控制播种量,另外可使牧草种子出苗率提高12%以上。市场上丸衣牧草种子很少见,且价格偏高。丸...  相似文献   

7.
1982-1995年对九种豆科牧草进行丸衣化接种根瘤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各草种幼苗期接菌区比对照区结瘤率提高35.3%-50.0%;当年产草量提高21.4%-166.7%;翌年产草量提高23.7%-73.3%;种子产量提高16.1%-50.9%。  相似文献   

8.
生物固氮技术在退耕还林还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需要大面积播种豆科灌木和豆科牧草。接种根瘤菌是解决大面积人工林、草场“氮缺乏”问题的有效措施。在贫瘠的土地上豆科植物接种根瘤菌可增加生长量15%~50%,每年可增收干草750~1200kg/hm2。豆科根瘤菌接种的技术关键包括优良菌种、优质菌剂选择和种子丸衣化接菌技术。目前,国家农业微生物菌种中心保藏着几百株豆科根瘤菌菌种;国内根瘤菌剂生产企业可以生产锦鸡儿、沙打旺、苜蓿、三叶草等十几种根瘤菌剂产品;丸衣接种技术在我国推广应用面积已超过133.33万hm2。根瘤菌接种技术在退耕还林还草中的作用是其他技术无法替代的,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紫花苜蓿和沙打旺包衣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内利用种子丸衣化技术处理2种豆科牧草在土壤含水量较低的砂土上做盆栽试验。试验证明,利用硅藻土作填料的包衣配方,在干旱条件下萌发后能够提高丸衣化牧草种子的出苗率。试验结果表明,配方中含5%和2%吸水剂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种子发芽时间均比对照提前2~4 d,配方中含5%吸水剂的紫花苜蓿和沙打旺种子出苗率均高于对照,紫花苜蓿增加50%,沙打旺增加37%。配方中含5%吸水剂的包衣种子出苗率最高,而含2%吸水剂的包衣种子配方最实用。  相似文献   

10.
1982-1992年对七种豆科牧草进行丸衣化接种根瘤菌的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各草种幼苗期接菌区比对照区结瘤率提高50%-1330%;当年产草量提高21.4-166.7%;翌年产草量提高27.9%-73.3%,种子产量提高29.3%-50.9%。  相似文献   

11.
用作牧草播种用的种子,要实现播后种子发芽率高和出土幼苗达到生长健壮的要求,就必须在播前对牧草种子进行严格选种、浸种、消毒,对禾本科牧草的种子还应当进行去芒,豆科牧草的种子需要去壳,有的种子还需要进行根瘤菌接种等处理。这些处理措施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牧草种子播后发芽率,保证播种质量,实现—播苗  相似文献   

12.
生物固氮技术在退耕还林还草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我国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需要大面积播种豆科灌木和豆科牧草。接种根瘤菌是解决大面积人工林、草场“氮缺乏”问题的有效措施。在贫瘠的土地上豆科植物接种根瘤菌可增加生长量15%-50%,每年可增收干草750-1200kg/hm^2。豆科根瘤菌接种的技术关键包括优良菌种、优质菌剂选择和种子丸衣化接菌技术。目前,国家农业微生物菌种中心保藏着几百株豆科根瘤菌菌种;国内根瘤菌剂生产企业可以生产锦鸡儿、沙打旺、苜蓿、三叶草等十几种根瘤菌剂产品;刃衣接种技术在我国推广应用面积已超过133.33万hm^2。根瘤菌接种技术在退耕还林还草中的作用是其他技术无法替代的,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中国豆科牧草根瘤菌大面积应用13年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1年以来,筛选出了几十种豆科牧草根瘤菌菌种,并在我国南方和北方建立了根瘤 菌剂生产基地,在全国飞播牧草区大面积推广种子丸衣化接种根瘤菌技术,1993年累计接种面积为70万公顷。接种根瘤菌提高了飞播牧草的成苗率,促进了共生固氮,提高了牧草产量和质量,为我国豆科牧草人工草地的建植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种子丸化是指用特制的丸化材料通过机械处理包裹在种子表面,并加工成外表光滑、颗粒增大,形状象"药丸"的丸(粒)化种子。(一)种子丸化的优点1.增加牧草抗逆性,在牧草出苗、生长过程中提高牧草抗旱、防虫和抗病的能力。2.增加种子的活力,使种子快速萌发、出苗。3.增加牧草种子的流动性,使牧草种子有利于机械播种。4.增加种子重量,有利于播种,提高播种质量和出苗率。  相似文献   

15.
豆科牧草接种根瘤菌增产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科牧草接种根瘤菌技术,即在种植豆科牧草时,将牧草种籽进行丸衣化接种根瘤菌技术处理,使豆科牧草幼苗提早形成有效根瘤,增强其固氮能力,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素,使其转化为能被牧草吸收利用的氮肥,进而提高牧草产量和营养品质,降低畜牧业生产成本,增加养畜效益。同时,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节省施用化肥带来的巨大经济投入,避免施用化肥造成的对土壤、环境和产品的污染问题。对于生态农业和生态畜牧业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前景。1试验地基本概况试验地设在齐齐哈尔市所属富裕、甘南、依安、…  相似文献   

16.
我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处坝上高原,属内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海拔1500米,无霜期107天,年降雨量为397.6毫米,属干草原栗钙土,地力瘠薄。近年来,我县大面积退耕种草达19.5万亩,其中豆科牧草占50%以上,主要品种为沙打旺、草木栖等。根据国内外经验,豆科牧草种子包上一层丸衣,增加种子重量,落种均匀;种子丸衣中有肥  相似文献   

17.
用作牧草播种用的种子,要实现播后种子发芽率高和出土幼苗达到生长健壮的要求,就必须对牧草种子在播前一定要进行严格选种、浸种、消毒,对禾本科牧草的种子还应当进行去芒,豆科牧草的种子需要去壳,有的种子还需要进行根瘤菌接种等处理。这些处理措施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牧草种子播  相似文献   

18.
草类种子包衣技术现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子包衣是草种改良的重要途径,通过丸粒化可增加种子的流动性,提高机械化播种性能;包衣中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可提高种子活力,促进发芽和提高成苗整齐度;添加杀虫杀菌剂,可防治苗期病虫害,提高幼苗存活率;保水剂及其他活性物质可提高包衣种子抗逆性。本文简述了种子常用的包衣材料,并对禾本科、豆科和菊科共20多种草类种子包衣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9.
用作牧草播种用的种子,要实现播后种子发芽率高和出土幼苗达到生长健壮的要求,就必须对牧草种子在播前一定要进行严格选种、浸种、消毒,对禾本科牧草的种子还应当进行去芒,豆科牧草的种子需要去壳,有的种子还需要进行根瘤菌接种等处理。这些处理措施的最终目的就是提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稀土在牧业生产上的应用,笔者对豆科牧草红三叶施用稀土的效果进行了初试.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稀土溶液拌种根瘤丸衣化种子处理红三叶效果最佳,鲜草增重28.13%,干草增重26.14%,种子千粒重增加3.57%,干草粗蛋白质总量增加33.68%,均较对照和其它处理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