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干旱、暴雨、冰雹、风沙等自然灾害和土壤贫瘠、水土流失等现象,都是制约林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为克服不良环境的影响,加快退耕还林(草)、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进度和提高造林质量,该县以抗旱造林为目的,采取一系列抗旱技术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宜宾县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为把宜宾县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努力奋斗,使生态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全县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扎实有效,1996年提前1年实现全面绿化目标,经省政府检查验收、颁证,2002年森林覆盖率达36.8%,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进展顺利,共退耕还林(草)2333.3公顷、荒山造林4066.67公顷。为满足人口增  相似文献   

3.
贵南县2002年退耕还林(草)情况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况简报王金山(青海省贵南县草原总站,青海茫拉813100)  贵南县是青海省退耕还林(草)试点县之一,是黄河上游及源头涵养重点治理区和青海湖草地治理区、“三北”风沙综合防治区,是青海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划分的八个重点治理区之一,也是国家二十个重点防沙县之一,其生态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要地。贵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把历年的退耕还林(草)工作作为全年的工作重点,精心组织,认真实施。于2000、2001年相继完成退耕还林(草)653.3hm2、683.3hm2后,2002年又完成退耕还林(草)、周边荒山种草造…  相似文献   

4.
大通县青山乡退耕还草工作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退耕还林 (草 )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 ,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和切入点。实施退耕还林(草 )的直接目的就是通过种草种树 ,保持水土流失 ,逐步实现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农业效益提高和增加农牧民收入。实施退耕还林 (草 )工程 ,种养技术是关键 ,典型示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科技示范项目的选择上 ,能够进行产业化开发、经济效益显著、主要技术成熟可靠、适宜于在项目区示范、推广 ,同时兼顾技术成果的综合配套能力。笔者对大通县青山乡退耕还草工作进行重点调查 ,希望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分类指导 ,为今后几年大…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为响应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恢复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青海省委、省政府已制定<青海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并正在逐步实施.在今后一个时期将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江河源头和环青海湖地区的草地保护与治理.建立三江源自然生态保护区,坚持停止天然林砍伐和天然草地开垦.二是加大退化草地治理和恢复的力度,强化草地治理和改良措施,对一些特殊地区的天然草地实行封育治理.三是加强共和盆地风沙与水土流失治理.对坡耕地有计划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恢复建设水源涵养林草植被.四是加强柴达木盆地治理.坚持保护与建设并举,禁止滥采滥垦,保护沙生植被.五是围绕重要城镇、绿洲农业区和重点基础设施大力造林种草,对192.73万公倾天然林采取禁伐措施,实行封育保护.积极开展造林种草,恢复林草植被,人工造林0.9万公顷,飞播造林种草23.3万公倾,封山育草1.51万公倾,至2010年森林面积达到347.9万公顷.六是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到2009年使退耕还林还草面积达到36.5万公顷.以黄河、长江、青海湖流域和柴达木、共和盆地的治理为重点的生态工程已从东向西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6.
关于宁夏地区退耕还草恢复生态环境的科技切入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国斌 《草业科学》2001,18(2):71-72
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环境,是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西部大开发进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难题机遇,领先科技进步,把退耕还林还草这一恢复生态环境的基本措施抓紧抓好,落到实处。本文就宁夏退耕还草恢复生态环境的科技主要切入点谈谈想法。  相似文献   

7.
据在张家口市召开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现场会介绍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进展较为顺利 ,到目前国家已投入资金 5 0多亿元 ,完成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造林种草及小流域治理建设面积 15 0万多hm2 ,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旨在改善京津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遏制沙尘暴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5省区市的 75个旗县区 ,分为北部干旱草原沙化治理区、浑善达克沙化治理区、农牧交错地带沙化土地治理区、燕山丘陵山地水源保护区 ,建设项目分为造林营林、退耕还林还草、草地治理、水利配套设施…  相似文献   

8.
为确保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各项规划和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的成功,国家林业局发布了《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2000年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科技支撑实施方案》,并开始在该地区的174个试点示范县实施。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历来十分关心西部生态  相似文献   

9.
抓退耕还林还草机遇,促西部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是生态环境极脆弱区,退耕还林还草是生态重建的必要举措。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必须与产业调整,城乡地域结构调整,所有制结构调整相结合,以便降低开发的生态代价和社会成长,取得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2000年玉树县首次被列为青海省14个退耕还林(草)生态项目试点县之一,根据国家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和省、州关于退耕还林(草)工作的安排意见,玉树县退耕还林(草)确定为 186.67hm2,周边荒山治理200hm2。全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项目共涉及3个乡(镇)。经县政府统一指导安排和技术部门协助实地调查,退耕还草点最后定在结隆、哈秀、下拉秀三乡。1实施方法1.1 深入宣传,积极引导:为了让群众了解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项目,建设生态环境的重大意义,业务部门和乡(镇),通过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项目,对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小论大,帮助群众算生态帐,效益帐,提高思想认识,解除后顾之忧,使群众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项目的重要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自觉自愿的接受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全县共举办培训班23次,培训人数1339人次,发放《青海省退耕还林(草)工作问答》、《种草技术手册》等宣传材料  相似文献   

11.
郑淑惠 《青海草业》2010,19(3):40-42,51
分析了退耕还林(草)现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草的后续产业发展不足,提出发展退耕还林草的后续产业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退耕还林工程在青海省尖扎县的实施,使该县森林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有效遏制,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是,也同时出现了林牧矛盾突出,农民经济收入下降等问题。分析认为,退耕还林生态建设只有与解决农牧民温饱、增收和农牧区能源问题及农牧区剩余劳力安置、牲畜舍饲圈养等相结合,才能得到顺利实施和巩固。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了成都龙泉山脉地区以调促退,发展生态农业,林果草相结合的先进经验。要求各级干部改变观念,重新审视农村经济发展战略,搞好六个结合,抓好调改试点,种草养畜,增收致富示范工程,取得经验,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4.
林业资源政策的制定必须要以承认资源是有限的这个生态规律为前提。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并不很愿意为投资的收益等待较长的时间,并对他们自己消费的评价比对他们后代消费的评价要高。这种情况下,人类可能更快地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使得林业资源日益匮乏。本文提出建立可持续发展原则下林业资源贴现率的动态制定,依据林业资源的禀赋和不同林业利用背景制定动态贴现率。把林业资源从边际利益较低的用途转移到边际利益较高的用途之中——直到每单位资源的各种边际利益达到相等的最终均衡点为止一一资源贴现率的动态变动就能够让人们的消费从中得到好处,这样就通过价格的上升影响到每个个人的消费欲望和选择。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下制定贴现率的目的是可持续地利用林业资源。而且,随着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力状况的改善,很多林业资源配置问题涉及在不同时间、不同世代之间进行选择的问题,动态制定贴现率的优势就可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5.
通过开草场改良、人工种草和封山禁牧等技术措施,达到恢复草场植被,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改善草场生态环境,实现退耕、退牧还草的目的。结果表明永寿县草场生态保护技术的推广实施培养和造就了一支专业技术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牧草种植开发、草场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技术方案,促进了舍饲养畜技术的全面推广、实现了封山禁牧,提高了草场植被覆盖度,改善了草场及周围生态环境,为牧草综合加工利用找到了新途径,使全县农、林、牧全面协调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全面体现。  相似文献   

16.
Grass awns are a common cause of foreign body disease in animals,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ir presence in the lower urinary tract. The ultrasonographic features of grass awns in vivo and in vitro have been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purpose of this report is to describe the clinical and sonographic features of grass awns in the urinary bladder of dogs and cats. Three male Yorkshire terriers (one of which was examined twice) and one female domestic short‐haired cat were evaluated for signs of lower urinary tract disease, and an intravesicular grass awn was suspected based on ultrasound examination. The grass awn appeared ultrasonographically as a bladder stone (n=1) or a linear hyperechoic structure (n=4) with or without acoustic shadowing that was easy to identify due to contrast with surrounding urine. The presence of a grass awn within the urinary bladder was confirmed during exploratory surgery. In all patients, the route of entry of the grass awn was thought to have been retrograde migration from the urethral opening. The ultrasonographic appearance of grass awns in the bladder is consistent with that in other tissues.  相似文献   

17.
生物质能源在燃料生产与发电方面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曹蕾  衣兰智  孙娟 《草业科学》2009,26(9):49-53
生物质能源替代传统性能源已成为人类研究的一项热门课题。概述了生物质能源的发生历程,综述了国内外利用生物质能源转化生产乙醇、柴油、石油等燃料物质以及利用生物质气化、联介循环、作物秸秆燃烧来发电的一些应用现状。我国对于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前景将着眼于如何合理地充分利用本国的地理优势及丰富的物种资源来作为生物质能源,我国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把农、林、草三位一体化,将草业学科与生物技术等一些学科相互结合,创造出低成本又环保,且节省资源,为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生物质能源物质。  相似文献   

18.
科技进步贡献率是测算一个产业经济发展中科技所占贡献值、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文章采用索洛余值法,并选取草业总产值,资本、劳动力和土地三大要素投入指标,对内蒙古“十五”至“十三五”时期草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以此充分了解不同时期科技对草业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测算结果显示,内蒙古“十五”至“十三五”时期草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为29.33%,32.36%,38.22%,42.42%,同时预测“十四五”时期有望达到43.96%以上。整体上看,内蒙古草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呈现稳步增长的发展趋势,说明科技在草业经济发展中的贡献逐渐增大,但与同时期农业、畜牧业、林业等行业相比贡献率偏低,为实现科技引领草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大科技资金的投入、加强人工草地建设、培育专业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19.
饲用稗草生育特性及栽培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根据榆林地区的自然特点,分析了该区草地资源的利用现状,提出了持续高效利用的发展对策(1) 应用系统论原理,建立新的农林牧业关系;(2) 建立永久性牧草基地,实行轮封轮牧;(3) 推行补播,恢复植被,提高载畜能力;(4) 建立水草畜平衡系统;(5) 加强草地科学的研究与技术推广;(6) 建立草地畜牧业生产的监测与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