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uis)临床分离株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方法】采用药敏纸片扩散法对2016-2020年分离自广东地区的34株猪链球菌进行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分析,并通过PCR方法检测四环素耐药基因tetA、tetC、tetD、tetM、tetO和tetX携带情况。【结果】34株猪链球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高达100%(34/34),其次为米诺环素82.4%(28/34)、多西环素47.1%(16/34)。34株猪链球菌中3重耐药菌株有15株,占比44.1%(15/34),2重耐药菌株有14株,占比41.1%(14/34),耐1种药物的菌株5株,占比14.7%(5/34)。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tetA、tetC、tetD、tetM、tetO和tetX基因携带率分别为0、0、0、14.7%(5/34)、100%(34/34)和0。【结论】广东地区猪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主要携带的四环素耐药基因为tetO和tetM基因。  相似文献   

2.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是危害世界养猪业的重要细菌性病原菌之一,本研究旨在了解猪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特点和四环素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为临床上该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采用K-B法和CLSI推荐的肉汤微量稀释法检测猪链球菌广东分离株对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显示,被检菌株对四环素类、磺胺类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表现较强的耐药性,尤其对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率高达98.2%;对头孢菌素类药物比较敏感;菌株都耐受6种或6种以上的抗菌药物,其中以6和14重耐药菌株的数量最多,分别占20%和17%。本试验设计了4对引物检测四环素耐药基因携带情况,结果发现56株菌中以携带tetM基因为最多(85.71%)。结果表明tetM很可能是介导广东SS分离株对四环素产生极高耐药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四环素类药物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尤其兽医临床上滥用四环素类药物,以致细菌对四环素类的耐药现象颇为严重,一些常见病原菌的耐药率很高 四环素类药物(Tetracyclines,TCs)最早发现于20世纪40年代末,当时是一种很好的快速抑菌剂,高浓度时甚至有杀菌作用.抗菌谱广,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及立克次体属、支原体属、螺旋体等均有效.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即广泛应用.其中金霉素、四环素和土霉素鉴于其广谱、使用方便、经济等特点为兽医临床常用.细菌在体外对四环素的耐药性产生较慢,但同种之间呈交叉耐药,且在兽医临床上滥用该类药物,以致细菌对四环素类的耐药现象颇为严重,一些常见病原菌的耐药率很高.因而目前其临床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致病性沙门菌的耐药表型分析及其耐药基因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K-B法测定自雏鸡分离的致病性沙门菌对四环素等20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并应用PCR方法检测相应的耐药基因tetA、tetB、tetC、tetD、tetE和tetG.结果显示,受试4株菌株全部对四环素、强力霉素高度耐受,在染色体上均有tetA基因存在,其中3株在质粒上还存在tetB基因,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完全相符.表明tetA和tetB基因是决定本试验中临床分离沙门菌株对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通过对广东部分地区发病猪群猪链球菌可疑菌进行分离细菌的形态观察、生化试验、PCR检测、动物试验等,综合判定:此20株分离菌均为猪链球菌.攻毒试验显示,攻毒后的小鼠,剖检病变明显.药敏试验结果表明,85%菌株对阿莫西林等药敏感,45%菌株对先锋霉素V、先锋霉素Ⅵ等中度敏感.85%以上的菌株对大环内酯类、磺胺类、氯霉素类、喹诺酮类、林可胺类和四环素类等不敏感.  相似文献   

6.
鲫鱼弗氏柠檬酸杆菌的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测鲫鱼费氏柠檬酸杆菌的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试验采用标准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检测鲫鱼弗氏柠檬酸杆菌对13种抗生素的耐药表型,并用PCR法检测弗氏柠檬酸杆菌对四环素类和磺胺类抗生素的6种耐药基因(tetA、tetC、tetM、Sul1、Sul2和Sul3)。结果表明:鲫鱼弗氏柠檬酸杆菌对四环素、氨苄西林、强力霉素、红霉素、头孢拉定和阿莫西林耐药;仅检测出四环素类的tetA和tetM基因,而其他未检测出。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对某地养殖场2018年分离的大肠杆菌耐药情况及养殖场500份动物粪便的抗菌药物残留情况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初步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动物粪便中残留的抗菌药物主要为四环素类、大环内脂类、磺胺类、酰胺醇类等八大类16种抗菌药物。大肠杆菌耐药率比较高的药物分别为四环素类(耐药率86.98%)、磺胺类(耐药率79.07%)以及酰胺醇类(耐药率67.14%)等。从抗菌药物类别角度分析,粪便中抗菌药物的残留可能与大肠杆菌的耐药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提示临床上应科学地分批、分期替换使用抗菌药物,以预防耐药菌株的过快产生~([1])。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温和气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试验采用PCR法检测10株来源不同的鱼源温和气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4种耐药基因(aph(3′)-Ⅱa、ant(3″)-Ⅰa、aac(6′)-Ⅰb、aac(3)-Ⅱa)及四环素类抗生素的3种耐药基因(tetA、tetC、tetM)的表达情况,并利用K-B纸片扩散法对6种抗生素进行耐药表型分析。结果显示,10株温和气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ph(3′)-Ⅱa、ant(3″)-Ⅰa、aac(6′)-Ⅰb的检出率分别为20%、30%、20%,未检测出aac(3)-Ⅱa基因;对四环素类的耐药基因tetA、tetC、tetM的检出率分别为70%、20%、60%。K-B纸片扩散法结果显示,10株菌对四环素耐药率最高,对链霉素敏感,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高度敏感。结果表明,本次分离的温和气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具有一定的耐药性,为深入了解温和气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养猪》2020,(3)
从河南省豫东某规模化猪场保育猪群发生疫情的病死猪脑组织分离得到一株细菌,通过对该株细菌纯化鉴定、血清型分型鉴定、致病性试验及毒力基因检测、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等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该株细菌鉴定为2型猪链球菌,毒力较强,为携带胞外因子epf基因、溶血素sly基因、溶菌酶释放蛋白mrp基因的3个毒力基因的强毒力菌株;该菌株对头孢他啶、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左氟沙星、氧氟沙星等β-内酰胺类、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敏感;对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高度耐药,携带有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TEM和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strB。该研究对临床防控猪链球菌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温和气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试验采用PCR法检测10株来源不同的鱼源温和气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4种耐药基因(aph(3')-Ⅱa、ant(3″)-Ⅰa、aac(6')-Ⅰb、aac(3)-Ⅱa)及四环素类抗生素的3种耐药基因(tetA、tetC、tetM)的表达情况,并利用K-B纸片扩散法对6种抗生素进行耐药表型分析。结果显示,10株温和气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ph(3')-Ⅱa、ant(3″)-Ⅰa、aac(6')-Ⅰb的检出率分别为20%、30%、20%,未检测出aac(3)-Ⅱa基因;对四环素类的耐药基因tetA、tetC、tetM的检出率分别为70%、20%、60%。K-B纸片扩散法结果显示,10株菌对四环素耐药率最高,对链霉素敏感,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高度敏感。结果表明,本次分离的温和气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具有一定的耐药性,为深入了解温和气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多西环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西环素是一种高效广谱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在兽医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概述了多西环素的理化性质、抗菌活性、作用机制及耐药机制、药动学特点、不良反应及临床上的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36株2型猪链球菌对四环素的耐药性,应用PCR扩增四环素相关耐药基因tet(M)、tet(O)、tet(K)、tet(L)、tet(Q)、tet(S)、tet(T)和tet(W),将扩增到的耐药基因克隆、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36株2型猪链球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为100%,MIC90高于512mg/L;其中29株扩增出tet(M)基因,6株扩增出tet(O)基因,5株同时扩增到tet(M)、tet(L)基因,同时扩增到tet(M)、tet(L)基因的菌株MIC均高于512mg/L;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扩增到的tet(M)基因与GenBank中已公布序列的同源性为95%~100%,tet(O)基因与GenBank中已公布序列的同源性为95%~99%。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2型猪链球菌对四环素均具有很强的耐药性,主要耐药机制是由tet(M)基因介导的核糖体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了解禽源沙门菌对四环素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分布,从不同来源的家禽样品中分离沙门菌,调查其对四环素的耐药性以及耐药菌株中8种四环素耐药基因[tet(A)、tet(B)、tet(C)、tet(W)、tet(M)、tet(D)、tet(K)和tet(L)]的携带情况.结果表明,18.8%的沙门菌分离株对四环素耐药,健康成鸡分离株对四环素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雏鸡、死胚或病禽分离株;四环素耐药株中tet(A)、tet(B)和tet(M)基因的携带比例分别为73.1%、11.5%和3.8%,说明沙门菌对四环素的耐药机制以tet(A)和tet(B)基因介导的主动外排为主.本研究首次在对四环素耐药的沙门菌中检测到tet(M)基因,说明tet(M)基因在沙门菌对四环素的耐药性方面也具有潜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四环素类药物是在兽医临床中常用的一类抗生素,为了解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本研究对从临床分离鉴定的85株APP进行了四环素类抗生素临床耐药情况和相关基因的分析和检测。应用药敏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APP对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为76.5%,其次为金霉素54.1%、美他环素48.2%、多西环素45.9%、土霉素28.2%、米诺霉素25.9%、替加环素22.3%。采用PCR方法对四环素类10种耐药基因tetA、tetB、tetC、tetD、tetE、tetG、tetH、tet1、tetL1和tetL2进行检测,结果:tetA、tetB、tetC、tetD、tetE、tetG、tetH、tet1、tetL2、tetL1耐药基因的扩增阳性率分别为78.8%、41.2%、15.3%、8.2%、21.2%、15.3%、43.5%、24.7%和30.6%,而tetL1扩增则全部阴性,未检出其耐药基因。本研究结果为四环素类抗生素在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临床上的应用和新药研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uis)感染长期困扰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尤其耐药性菌株的出现阻断原本的链球菌病防治策略。针对近年来国内外S.suis的耐药性流行情况的总结,可以为防治S.suis感染提供有效措施。因此,作者首先总结近五年来在国内外多个地区规模化猪场S.suis感染情况(阳性率普遍>40%),其中我国各省市中流行范围最广的是血清2型菌株。随后,作者归纳了猪场中耐药性S.suis流行现状及其感染特点,发现规模化猪场中的耐药性S.suis集中出现在亚洲大陆以及欧洲且多数地区耐药性高达80%以上,以四环素类耐药菌株为主。而我国规模化猪场中耐药性S.suis主要以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耐药为主。此外,S.suis是人畜共患的病原,可以经呼吸道和血液造成全身感染。最后,针对S.suis菌株变异多的特点,作者提出了精准检测对于防控S.suis感染的重要性并总结了目前常用的快速检测手段。强调以疫苗接种为主的防控手段和联合用药及宿主导向的新型抗菌药物研发的防治措施,为后续S.suis的耐药性菌株感染的防治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
四环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环素类抗生素是发现于上世纪40年代的一类广谱抗生素,50年代开始应用于幼儿和孕妇以外的临床。在一段时间内四环素还是重要的动物生长促进添加剂。目前仅有少量的四环素类还应用于临床。四环素类抗生素广泛应用于革兰氏阳、阴性细菌,细胞内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氏体引起的感染。在长时间、低剂量给药情况下,它还可用于真核原虫寄生虫病和非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四环素耐药病原体的相继发现严重影响了四环素的治疗效果。本文综述了四环素对细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近10年我国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对11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趋势及分布状况,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治疗提供参考,笔者查阅2006—2015年全国50余篇有关副猪嗜血杆菌药敏试验的报道。统计结果表明,副猪嗜血杆菌对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林可霉素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高度耐药且分布广泛;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和多粘菌素类抗生素在部分地区呈现不同程度耐药;氯霉素类和硝基呋喃类药物耐药趋势平稳,但均已被列为食用动物禁用兽药,不建议再开展其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18.
抗生素类兽药是一类在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过程中广泛使用的兽药,持续大量使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危害已经引起社会各界乃至全球范围的关注。四环素类抗生素使用量在抗生素中处于前列,其在环境中大量残留,已经对环境产生了潜在的危险。论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四环素类抗生素在环境和食品中的残留情况、对水污染的情况以及对土壤污染等方面论述了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环境行为,同时从水生生态毒理学等方面论述了四环素类抗生素生态毒理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应该尽快建立和完善四环素类抗生素以及其他抗生素的环境生态风险评估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环境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四环素类抗生素被广泛用于动物疾病的治疗,并长期以亚治疗剂量添加于动物饲料中用于动物疾病的预防和促进动物生长.由于四环素类抗生素大量使用使其在环境中普遍存在,并导致了细菌耐药性.研究表明某些四环素类抗生素在环境中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因此其在环境中行为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论文回顾了四环素类抗生素在环境中残留、迁移转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可同时快速检测牛奶中β-内酰胺类和四环素类试纸条产品,采用特异性的抗体抗原反应及免疫层析分析技术,应用β-内酰胺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抗体竞争结合β-内酰胺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偶联物和样品中可能含有β-内酰胺类和/或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原理,具有体积小、易储存、携带方便、不需要仪器设备、操作简单、可现场检测且不需加热、可通过肉眼判断等优点.本文介绍了该产品的检测项目及检测限、操作步骤、与同类产品对比优势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