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2012年6月,笔者对洛南县种公猪站建设及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先后深入洛南种公猪站、华阳供精中心,永丰、四皓、谢湾3个镇的供精站及永丰街西村人工授精点、县级精液检测站,考察了各种设备配置配套情况,查看了 相似文献
3.
王继昌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4):102-102
正目前,人工授精是我国大多数养猪场选择的繁殖方式,它不仅能显著提高母猪的繁殖率,节省公猪的养殖成本,还能减少由繁殖传播的疾病发生率。因此,育种人员应加强种猪的日常管理,以保证种猪精液质量。同时,应规范进行人工授精的操作。1加强种猪饲养管理1.1种猪的选择种猪的遗传特性对提高猪群的品种性状 相似文献
4.
1 调教采精前的准备工作 1.1 器具的消毒和清洗人工授精器械除显微镜和天平称外,其余都应清洗,先用2%~3%的碳酸氢钠或1.5%的碳酸钠或肥皂、洗衣粉去污后,放入温水中,浸泡数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凉干备用,玻璃器皿用纱布包好,待消毒. 相似文献
5.
张子明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11,(1):12-14
1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实践证明,对种公猪进行规范与正确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要提高种公猪与母猪的交配率,才能使猪群有高的生产率(每年每头母猪生产20头或更多仔猪),对种公猪进行正确管理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对人工授精技术的大力推广,该技术得到大规模的普及和应用,并在实践中逐渐成熟,但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特别是在对种公猪的调教及采精技术上还存在许多难点,笔者通过在实践中的应用推广,总结出一些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8.
刘莹莹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3,(5):116-118
与肉牛自然交配相比,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升种公牛利用率,并能有效降低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养殖场也无需养殖大量种公牛,可有效节约养殖成本,同时也可改良肉牛品种,提升育种效率,可有效推动肉牛养殖业的现代化、高效化发展。为确保科学应用人工授精技术,提升母牛的受胎率,本文分析了影响肉牛人工授精受胎率的主要因素,针对性提出了肉牛人工授精受胎率的提升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正>1后备种公猪的选留在选择后备种公猪时应当着重选择生长速度较快、饲料转化率较高、肢蹄比较结实的公猪,并确保其为核心猪群的后代。选留工作的重点是外貌评定,要求后备种公猪体态应当具备以下特征:首先,眼睛要有神,步态矫健,反应灵敏,性欲旺盛,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奶牛养殖小区新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标准化建设为切入点,以甘肃省临泽县平川镇芦湾村奶牛养殖小区为示范点进行了研究。按照当前奶牛规模化养殖基础与现行标准设计,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每户年存栏奶牛30头,每户年可实现纯收入8.1万元。本小区建设模式概括为"51266"模式,即小区占地50亩,建设1座挤奶厅,容纳20个养殖单元,存栏奶牛600头,实行"六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2.
13.
种猪的健康是猪群健康的源头,种公猪质量直接关系到猪场生产效益,加强种公猪饲养管理,提高种公猪质量,保证种公猪健康,才能有效地提高猪场生产效率。一、种公猪的选择在生产中,应根据不同的生产目标选择不同的品种和品系的公猪。通常纯种公猪多用于保种和本品种选育提高的种公猪;而杂种公猪仅用于商品肉猪的生产。在配套系中,对父系公猪的选择应注重生长速度、抗病力、瘦肉率;而对母 相似文献
14.
构筑养殖小区"生物安全"屏障促进畜牧业稳定、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殖小区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是畜牧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养殖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现阶段条件下具有积极意义的畜牧业组织生产形式,是科技进步和畜牧业规模经济发展、实现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有效载体,也是我国畜牧业适应市场需要,融入国际经济自由贸易体系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养殖小区迅速发展,全国各地不同形式、不同规模、不同种类的养殖小区建设如火如荼。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贵阳台农种养殖有限公司在开阳县实施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的情况,通过良种繁育技术、营养与饲料技术、生猪疫病防治与净化技术、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并在合作社和乡镇农户进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积极响应国家的人才强国战略,探索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财经类人培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当前财经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人格塑造、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三位一体的财经类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即以特色思政教育为核心贯穿综合素质培养,强化教学和科研育人双管齐下,深化知识探索,多元人才培养路径同驱打造高能人才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生猪养殖规模化与集约化的趋势日趋明显.因此,如何加快推进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的建设与管理进程尤为重要.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深入、细致的探讨与管理,希望能够真正做好标准化养殖小区的建设与管理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县生猪适度规模养殖,笔者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浅谈生猪养殖环境卫生及防疫综合治理、生猪养殖环境的最佳控制方略等,从根本源头上解决规模猪场疫病综合防控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化生猪生产一直处于传统式、分散型、小规模的养殖阶段。生猪养殖存在“四低、两高”的难题。表现为繁殖力低、日增重低、瘦肉率低、出栏率低,死亡率高、生产成本高的落后局面。随着科技进步带来的生猪生产方式转型,养殖小区建设成为新的建设模式,并且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社会效果。本文以生猪养殖小区作为研究对象,新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为切入点,以武汉市金龙畜禽养殖有限公司生猪养殖小区和湖北阳新县猪婆湖生猪养殖小区为实证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所取得的初步成果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