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根据“东海虾蟹类生物资源量评估模式及成图方法的建立”的成图和建模工作的实践经验,介绍了利用计算机GIS技术制作生物资源量时空分布图的方法,并就该项技术在生物资源量评估模式的发展方向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移植成功的多个实例说明,前者的潜伏其明显短于后者,其原因在于大银鱼怀卵量较多,又由于其个体较大,形成的资源量大大超过太湖新银鱼,因而理应成为国内银鱼移植(尤其是向北方移植)的首选种类。  相似文献   

3.
1994、1995年在烟台市贫营养型的王屋水库共移植太湖大银鱼受精卵60万粒,1996年捕获大银鱼7520kg。对大银鱼的水域环境,移植技术、孵化方式、捕捞时间及捕捞量控制进行了研究,对其生长,食性和活动性进行了观测,指出要合理控制大银鱼的资源量,必须摸清水库能供给大银鱼各生长阶段的饲料生物状况。  相似文献   

4.
应用扫海面积法,并根据鱼类和文昌鱼栖息特点,采用了不同拖网取样方式,对胶州湾外南沙周围24km^2水域5、6月渔业资源数量与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 Gary)数量进行了调查评估。5月捕获的鱼类共28种,总资源量275479kg,其中玉筋鱼居第1位,资源量265200kg。捕获的无脊椎动物共13种,总资源量3489kg。6月文昌鱼数量约为18720000尾。同时,还指出了栖息环境面临的问题以及保护栖息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平旺水库位于河北省赞皇县境内槐河上游,宜渔面积3000亩。1996年1月从山东省诸城市王里在水库引进大银鱼受精卵500万粒,一次移植成功。据9月底预测有大银鱼资源量4000-5000kg,并安排人工采卵。采卵技术人员于12月6日进驻水库,19日进入采卵高潮,至”日结束,共采集银鱼卵0.98亿粒,经人工作卵(人工授精,下同)后,受精率为80%以上。IWh年人工采卵及作卵成效较好,原因之一是留足了产卵亲鱼,这是能作大量优质鱼卵的物质基础;二是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技术措施,现报告如下。l估算亲鱼资源量,有计划安排人工采卵lop年1月移植大银鱼…  相似文献   

6.
谢真 《福建水产》1988,(1):65-68
海洋水产资源量丰厚与否,是维系着海洋渔业生产兴衰的基本条件。对渔业资源量、种群丰度和时空分布等变动规律问题,存在着各种不同看法。本文拟就海洋水产资源的总体评估、海洋渔业资源与海洋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渔获量与资源量的关系及其影响等若干为人们关切的问题,谈谈个人粗浅的见解,不妥之处,请专家指正。  相似文献   

7.
应用初级生产力估算南海北部的渔业资源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7~1999年对南海北部海域进行了4个季度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专项综合调查,调查范围为16°00′~23°30′N、107°00′~119°30′E的大陆架海域。本文利用调查资料,选择56种主要生物种类(占总渔获量的80%以上)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营养动态模型、Cushing模型和Tait沿岸海域生态系统能流模型3种方法,以季节为时间尺度,对南海北部海域的渔业资源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3种方法评估的渔业资源密度基本接近,以其平均值作为南海北部海域渔业资源量的评估结果。南海北部渔业资源量显示明显的季节差异,以夏季资源量最高,春季最低,春、夏、秋和冬季的资源密度平均值分别为2.4、5.0、3.2、3.7t/km2。资源量的平面分布,4个季节都呈现近岸海域资源量较高、外海资源量较低的趋势,其中北部湾、粤东、粤西和台湾浅滩海域的资源量较高,资源密度均>5t/km2,夏季最高密集区超过10t/km2。本文同时对影响渔业资源评估结果的评估参数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南海北部渔业资源量的变化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水产资源     
951571 使用年龄组成及死亡率系数的估计评估资源量相对丰度=Estimation of relativeabundance of stock size using age composi-tions and estimates of mortality coefficients[刊,英]/Tanaka E//ASFAI..—1994,24(10).—319提出了一种使用渔获量年龄组成、捕捞死亡率系数和自然死亡率系数估计来评价资源量丰度相对指数的方法。资源量与渔获量的相对指数是通过它们与评估第一年的总渔获量的比率来确定的。利用此指数可获取类似于实际种群分析(VPA)的后向方程。通过  相似文献   

9.
以水库自然条件,池沼公鱼移植情况及对几项生理学的观测分析,评估了移植效果;并就渔业利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水利渔业》1987,(5):36-37,44
富春江位于钱塘江中游,历史上曾盛产河蟹。自1958年9月动工兴建富春江电厂大坝以后,河蟹的资源量逐年下降,1968年12月大坝竣工,河蟹也随之在水库绝迹。为了恢复这一名特水产品,建德县渔政站从1977年5月开始,逐年向水库移植放养蟹苗。河蟹在库内生长良好,体大肥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全国兴起了大银鱼的移位热潮,特别是北方省区,适应它生长、繁殖的水域纷纷进抒移植。几年内,仅赤峰带就已有16处总面积达川万亩的水域移植了大银鱼受精卵。这当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有的第一年见到鱼了,而且效果不错,第二年资源量突然少了,个中原因当然很多,我们认为:产卵场的人为破坏和捕捞强度过大是最主要的因素。这一点,在一些水域中没有凶猛性鱼类又刚刚进行大银鱼移植的中小型湖库尤为重要调此水域小,适合大银鱼自然产卵的场所小而少,一旦破坏.特别是产完卵后被破坏,往往会造成下一年度的减产,甚至绝收。而…  相似文献   

12.
东海区经济乌贼类资源量评估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严利平  李建生 《海洋渔业》2004,26(3):189-192
本文根据2000年和2001年在东海进行的底拖网调查资料,利用扫海面积法评估东海区经济乌贼类的资源量,并估算可捕资源量。结果表明,近年以金乌贼和神户乌贼等经济乌贼为主捕对象的年潜在资源量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相当;当前的实际捕捞产量已接近最大持续产量,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不大。  相似文献   

13.
以东南太平洋智利竹鱼为对象、以资源量动态模型为基础,使用模拟方法构建了"真实"的智利竹鱼种群及其渔业,评估了观测误差和过程误差对智利竹鱼资源评估和管理的影响。模拟的"真实"的智利竹鱼种群及其渔业结果显示,1997—2014年太平洋智利竹鱼资源量总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且远低于B_(MSY)的50%;捕捞死亡系数波动剧烈,仅在2012—2014年低于F_(MSY)且相对稳定。渔业资源评估模拟结果显示,观测误差和过程误差使资源量和B_(MSY)被低估,捕捞死亡系数和F_(MSY)被高估,且随机误差越大,资源量、B_(MSY)被低估,而捕捞死亡系数、F_(MSY)被高估的程度越大。渔业管理模拟的结果表明,捕捞控制规则采用恒定捕捞死亡系数时,未来10年基于50%2014年捕捞死亡系数的管理措施为最佳管理措施。由于捕捞死亡系数被高估,最佳管理措施实施后使得年总可捕捞量高于预期,而年资源量低于预期,资源量增长或恢复的速度变慢,资源可能同时处于过度捕捞状态和正遭受过度捕捞。过度捕捞的风险与随机观测误差和过程误差的大小成正比。  相似文献   

14.
大亚湾杨梅坑人工鱼礁水域生物资源量声学评估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杨梅坑人工鱼礁区位于深圳市东部大亚湾海域,2007年3月20日开始投礁,12月25日正式完成全部工程施工任务,建礁体积9.51万km3,礁区面积966 m×2 851 m.从2007年4月到2009年5月,使用科学鱼探仪(EY60型,120 kHz,Simrad)先后在不同季节对大亚湾杨梅坑生态调控区的礁区内和礁区外水域进行了6次声学调查,共获取有效声学航程122.54 n mile,以了解建礁后该水域生物分布和资源量密度变化情况.调查中设站点进行生物学拖网采样以辅助声学评估.利用Echoview声学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合历史资料记载的生态、资源特点以及本研究中拖网生物学数据,以0.5 n mile为间隔输出积分值,并对该海域的生物资源量密度和生物资源量进行评估.声学评估结果表明,第1航次春季调查礁区内和礁区外的平均生物资源量密度分别为41×103 kg/n mile2和28×103kg/n mile2,第3航次春季调查礁区内和礁区外的平均生物资源量密度分别为16×103 kg/nmile2和10×103 kg/n mile2,第4航次夏季调查礁区内和礁区外的平均生物资源量密度分别为65×103 kg/n mile2和3×103 kg/n mile2,第5航次秋季调查礁区内和礁区外水域的平均生物资源量密度分别为165×103 kg/n mile2和45×103 kg/n mile2.结果表明,礁区内水域的平均生物资源量密度高于礁区外水域,并且随着建礁时间的推移,礁区内水域的生物资源总量基本呈增长趋势,同时礁区内的声学评估种类也明显增加.根据拖网生物学数据,建礁后优势种中的优质经济鱼类种数增加明显,如黄斑蓝子鱼和日本金线鱼等,说明人工鱼礁的建设有效地改良了渔业资源结构.  相似文献   

15.
胶州湾曼氏无针乌贼资源量与季节变化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5年和2006年逐月在胶州湾进行的底拖网调查,并对底拖网渔获物中的头足类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与测定,利用扫海面积法评估胶州湾海域曼氏无针乌贼的资源量。调查分析了其分布特点与季节变化,并进行了渔获物中头足类组成的比较,分析了其种类组成、分布特点与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胶州湾曼氏无针乌贼资源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秋两季的资源量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分别达到26.7t和21.5t(2006);夏、秋两季的重量比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分别达到23.4%和27.8%。近几年,以曼氏无针乌贼为主捕对象的头足类资源量基本保持稳定,年平均资源量约14t,接近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用实际种群分析法评估东海鲐鱼现存资源量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陈卫忠 《水产学报》1998,22(4):334-339
用实际种群分析法评估了工海及长江口区域鲐鱼近10年来的现存资源量,结果表明,工海及长江口区域的鲐鱼自1997年以来历年的现存资源量分别在13.2-23.5万吨和4.1-12.7万吨之间波动,近年一资源数量稳定在一个较高水平上,而近年鲐鱼的实际捕捞已逐渐接近其现存资源量,说明鲐鱼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17.
南海柘林湾—南澳岛海洋牧场渔业资源本底声学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掌握南海柘林湾—南澳岛海洋牧场水域渔业资源本底情况,于2011年4月到2012年2月,使用Simrad EY60科学探鱼仪先后于不同月份对其进行了4次调查。调查显示2011年4月,21种评估鱼类总平均数量密度和平均资源量密度分别为2.68×104 个/km2和0.73 t/km2;2011年8月,38种评估鱼类总平均资源数量密度和平均资源量密度分别为6.49×104 个/km2和0.71 t/km2;2011年11月,33种评估鱼类总平均资源数量密度和平均资源量密度分别为4.14×104 个/km2和0.93 t/km2;2012年2月,15种评估鱼类总平均资源数量密度和平均资源量密度分别为1.45×104 个/km2和0.36 t/km2。结果表明,4个月资源量密度均不高;11月资源密度和资源量最高;2月资源密度和资源量最低,声学评估种类明显减少。4月积分值主要分布于4~8 m水层;8月积分值于4~14 m水层内分布比较均匀;11月积分值主要分布水层与4月相似,但10 m以深水体所占百分比高于4月;2月积分值主要分布于4~10 m水层,尤其是6~8 m水层。资源密度与水深之间无明显线性关系。各月份调查站点资源密度与SST无明显线性关系。各月份平均丰度密度与SST呈明显线性关系 (R2=0.997 4)。各月份平均资源量密度与SST呈一定线性关系 (R2=0.287 2)。研究证实声学方法在海洋牧场渔业资源评估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推动了声学技术在海洋牧场渔业资源研究领域的发展,为今后我国深入开展海洋牧场渔业资源增殖效果评估研究提供了现实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李纲  陈新军  官文江 《水产学报》2010,34(5):740-750
运用基于贝叶斯的剩余产量模型,对东、黄海鲐资源进行评估,确定了当前鲐资源开发利用状态,估算了在不同收获率水平下未来5年鲐资源量和年总可捕捞量,分析了管理策略实施后鲐资源崩溃的风险。结果表明,2006年东、黄海鲐正遭受过度捕捞,但其资源量并未处于过度捕捞状态。决策分析表明,收获率为0.3是最适预防性的管理策略,在该策略下,鲐平均资源量将从2006年的451千吨将增加到2011年的871千吨,2011年资源量恢复到BMSY的概率为0.48,而过度捕捞的概率为0。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为保护水资源,水库,纷纷限养.在库区投放银鱼进行天然增殖成为了不少地方保护水资源与照顾渔民生活并举的做法。本刊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粤北南水水库银鱼移植已初成规模,但同时也面临着过度捕捞、鱼体小型化、资源量渐少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生产能力反映出海水工厂化养殖企业的可蓄养生物资源量,是评估海水工厂化养殖企业生物资源资产的重要指标,本文根据海水工厂化养殖的特点,提出了评估海水工厂化养殖企业生产能力的技术思路与原则,并在详细论述影响生产能力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评估方法,同时阐述了此方法的实用性和对完善海域评估方法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