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三棵五针松从市场购回后,已养护多年,本身的形态并不理想。如何因材施艺,进行造型呢?首先,我们根据桩材本身的条件,确定造型的重点:主要是抓骨架、抓}对势的改作,而不是把眼光首先盯在小枝、叶片等细节上。如没有抓住关键,很难从根本上改变面貌。步骤是:先从主干入手——再主枝——再小枝——再叶片;方法是:通过蟠扎和修剪,改变树干、树枝的长短、方向、形态及空间他置,为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造型基础。下面分别谈谈三棵五针松造型的过程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看过不少五针松盆景,有直干曲干,卧干斜干,有单干双干,也有组合多干(丛林式)等类型。可见五针松十分适合制作多种形式的盆景,是盆景造型的高等树材。这是因为它针叶清翠欲滴,干枝苍老古朴,寿命长,加之节间短促,枝条柔软,便于蟠扎。胡乐国先生选用五针松作盆景,当然是有其道理的。这些年来,他发表了很多优秀作品,其中大部分是双干式五针松盆景。捧读胡君的大作后,更是受益匪浅,感慨万端。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我渴望知道五针松有多少种名、品名和别名?它们各自的造型技艺主要差别是什么?金针大坂松在蟠扎、修剪、提根、抹芽、摘心时有无特殊要求?近年出现‘九重大坂’、‘宫岛大坂’、‘日本吾溪’等,且售价高于五针松几倍,这是行骗抬高售价吗? 江苏东台徐光宇  相似文献   

4.
五针松是一种理想的盆景用材。但在制作五针松盆景时,对一些节间距离特别长的材料,总感到难以处理。尽管在造型时,左盘右曲,缩短节间距离,亦无法令人满意。难怪要说“五针松虽好型难造”。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近几年来,我带着这个问题,利用业余时间,对几棵脱节过长的五针松作了试验,用的是靠接法。但只是以五针松自身的多余枝条来“自靠自”,实践结果良好,不仅使多余的枝条充分得到了利用,弥补了造型上的不足之处,保持了品  相似文献   

5.
罗汉松树姿青秀美丽,单叶螺旋互生于枝上,每片叶能生长2至3年才老化脱落,因而景观十分稳定。罗汉松蟠扎造型后,往往因其叶呈螺旋状簇生枝上,枝片显得紊乱,有碍观赏。为了使蟠扎后的罗汉松叶片能在较短时间内变小,枝片整齐美观,我采用了脱衣换锦技法促成罗汉松快速成片。方法是:在春秋两季(尤以春季为最佳时期),在新蟠、复蟠、补盘的罗汉松,用剪刀剪除各枝条上全部新、老叶,剪叶时保留好叶柄,有利腋芽多萌发新芽(千万不能图快、图省事用手刮除枝条上的叶和叶柄)。待叶剪尽后即可蟠扎造型。对蟠扎后的  相似文献   

6.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如皋盆景两弯半蟠扎的品种选择、蟠扎材料、方法、工艺、扎后管理等。本标准适用于如皋盆景两弯半的蟠扎。品种选择罗汉松、五针松、柏类、黄杨、榔榆等。蟠扎工具修枝剪三角弯:俗称拿子,分为木制的,铁制的,规格为6厘米~70厘米不  相似文献   

7.
五针松是重要的盆景材料之一。但有的品种枝条是轮生、节间长,着生枝条部位枝叶密集而节间处形成枝叶空缺,给造型带来困难。为弥补这一缺陷,笔者用五针松自身靠接法得到较满意的效果。其方法是: 在五针松旺盛生长的季节(五至十月)选其离需要接枝部位较近、生长较长而造型又用不上的枝条,用利刀将枝条的适当部位削成长三至四厘米、深度是枝条直径1/3至  相似文献   

8.
一、梅桩常用的造型方法不论取自山野的梅桩,还是人工繁殖的梅苗,要完成一件精美的盆景佳作,部必须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艺术加工和整形,常用的造型方法有修剪、蟠扎、弯曲、雕饰、嫁接等五种。1、修剪自然式梅桩的造型以修剪  相似文献   

9.
初春,花市上2—3年生的嫁接裸根五针松很多,但要养活它,成为一盆理想的五针松盆景,谈何容易。首先在选购时,就得拣叶绿、新鲜、品好、针短、枝干丰满、无损伤、树型自然、根干曲虬奇特、嫁接低矮的植株。这样的五针松才算具备了造型的基础。今后能随势自然成型,又改少了强扭攀扎的人工匠气。五针松选购后,不急于上盆栽植,应在纯净的清水里浸泡些时间,让它伸腰复苏。随之进行适度修剪,多留须根,除去主根、枯枝、杂乱枝。如用千分  相似文献   

10.
盆景造型传统的蜡梅盆景形式有独身梅、龙梅、疙瘩梅、单悬枝梅、双悬枝梅、圆悬枝梅、屏扇梅、珍珠倒卷帘等。其制作方法既可用幼树蟠扎造型,也可用‘狗牙’蜡梅古桩做砧木,嫁接‘素心’蜡梅、‘罄口’蜡梅等优良品种,其根部膨大,呈疙瘩状,谓之"疙瘩梅"。蜡梅枝条较脆,容易折断,不宜进行大幅度的弯曲造型。一般用棕丝将主干或大枝稍做吊扎蟠曲即可,再对细枝略加修剪。一般在5~8月进行,此时枝条柔软,操作前注意控制浇水,以进一步软化枝条以便于造型。河南鄢陵地区制作蜡梅盆景还有一  相似文献   

11.
题名为《仙姿逸骨》的盆景原桩是建筑工地废弃的一棵绿化柏树。2003年初栽在瓦盆里复壮二年,原桩高68厘米、宽54厘米,半边已枯死,只有后面一条水线,一根枝条还活着。2005年2月对该桩进行了有目的拿弯和简单的攀扎处理。2006年3月对其进行了初步的造型和雕刻制作。在创作前经过了多次的审视构思,以充分发挥原桩材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桩景造型,大都离不开绳、丝的扎缚。就我们四川来说,无论是规则式或自然式桩景,更离不开棕丝的蟠扎。我是学画的,对桩景这种工匠式的造型手法总是看不顺眼。一棵根、干很古老的桩景,枝干上却布满了人为的弯拐,明显地露出工匠气,让人感到大杀风景。由于种种原因,我没有进过任何技术学校。但游历了家乡四川的许多名山大川,领略了巴蜀的许多  相似文献   

13.
黑松除7月中旬到9月底这段时间不能造型外,其余时间都可以攀扎造型。江浙一带和上海一些老盆景师傅一般都在12月份至2月份这段时间造型,主要是这段时间植物休眠,手术时不易流出树汁。但实践证明,黑松盆景的最佳造型时间是在5~6月份。这时黑松新芽刚刚萌出,造型时可摘去全部老针。摘去老针后的树姿让你清晰的看出那些枝条该留,那些枝条不需要,然后剪去多余的枝条,  相似文献   

14.
树桩盆景的蟠扎造型无论那种造型法都或多或少使用蟠扎方法。棕丝蟠扎历史悠久,棕丝经日晒雨淋颜色与枝干皮包协调,造型过程亦可观赏。唯技法须经严格训练方能掌握。近年逐渐被金属丝蟠扎所取代。前者系以柔克刚,后者除粗大主干用绞合法外,大多以刚克柔。 (一)棕丝蟠扎法 1.拧丝:蟠不同年龄的枝需要不同粗细的棕线。有双丝、四丝、  相似文献   

15.
选择盆栽五针松要注意以下几点:1 松针要短;2 砧木粗壮;3针叶青绿;4 接材短矮;5 接头靠近根部;6 分枝要多。这样有利于变缩造型,或制成理想的五针松盆景。五针松喜干燥通风,耐寒畏酷  相似文献   

16.
栽植好的迎春桩材在养护初期需要用50%的遮阳网遮荫,每日中午向桩材喷水3~4次,以利于萌芽及生根,但切勿过多。为防止芽抽生过快,进而影响桩材的成活率,需将温度控制在15~20℃的范围内。长时间气温过低,盆土过湿,会造成桩材的基部腐烂。栽植后的桩材抽生枝条后,不要急于修剪,应让其任意生长,这样有利于恢复长势并使根系发达。新桩材栽植3个月,且在根系长势良好的情况下,每隔10天左右追施稀释1000倍的多元素复合肥或200倍的饼肥,落叶前停止施肥。养护一年的迎春桩头根据原桩材的基本轮廓及今后造型的需求,在来年春天栽入合适的盆景盆中。盆土的比例为园土5份、炉渣灰2份、腐熟锯末2份、土杂肥1份。换盆时尽量留一部分土坨,多余的根系也可适当修剪。定型修剪的最佳时间为花后芽前。应按照造型需求先剪除杂乱无章的枝条。关键性的枝条在修剪时一定要慎重,不可因错剪而留下终身遗憾。为保险起见,有些关键性的枝条在修剪时需留下备用枝,以防人为或其它因素的损折而影响造型。新发枝条长到20厘米以上时,要根据造型需要及时摘心。如想进行"托片"造型.可在生长旺盛的3~5月期多次摘心。摘心时在枝条基部留取1~2对叶片即可。如不想摘,让枝条变得粗短,可用稀释1000倍的多效唑溶液喷洒枝条数次。如使桩头伤口处变得苍老,可用高浓度的黑矾水进  相似文献   

17.
由于迎春枝条易徒长,制作盆景时,多将枝干短截,让其重新萌发新芽,再进行攀扎造型。野外挖掘桩材,因很难寻找到主干粗大者,一般仅能制作成中小型盆景。笔者多年制作培育迎春盆景,初步摸索出几种造型方法,现提供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1.怎样对待老桩移植后的“假活”现象?老桩移植后,本身原有的水分和营养有时也会使树干、枝条上萌发新芽,甚至抽出新枝,这就是未长新根的“假活”现象。特别在生长季节,如仔细观察,可发现枝干上的树芽、叶片已停止生长,此时应立即采取遮荫、喷水保湿措施,同时将稍长的枝条短截,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不翻盆、修剪、蟠扎,也不施肥,促使根系尽快萌发生长。2.树胚的侧根为啥要适当保留?一般来说,树胚都有一些侧根,这种侧根有个特点,就是上盆后最容易长出新根,对雀  相似文献   

19.
目前人们普遍采用嫁接的方法培育五针松盆景,即在砧木黑松或马尾松(我们当地统称野本)上高接,进而造型培育。但是接穗成活后,在对野本的处理上仍然存在问题。通常是在接穗与砧木共生2—3年后,即剪掉野本枝条。这时野本的枝条一般还很细,截面结疤容易,然而3—5年后就会出现“倒栽葱”现象(即五针松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树桩造型有蟠扎法、修剪法,我想在这里根据本人实践经验给大家介绍一下伤骨法。所谓伤骨法就是对一些枝干韧性强的树种(如榆树等)枝条实行伤骨(木质部)不伤皮的整形技术,属于修剪范畴。它的主要优点是简便易行、不损伤枝叶、不影响观赏效果,而且枝条显得苍劲、自然。一般说来,枝条直径在1厘米以内时均可根据自己的构思进行伤骨法造型。操作时,右手姆指顶住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