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2.
3.
1988年第七期上陈象川同志在《关于象形盆景之我见》一文中,将盆景分为“具象”和“抽象”两大类,认为前者是属于低层次的,后者是属于高层次的,并且感叹“抽象”盆景“实在太少了”。陈的这种观点,的确是一个大胆的创新。但我在这里,要向陈同志请 相似文献
4.
5.
6.
7.
我的恩师贺淦荪先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倡动势盆景,走树石、丛林组合多变之路,并留下了精辟的论述:“树石盆景能充分表现自然美、高度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一传自然之神,二传作者之神,两神于一体。融作品思想性、艺术性于一炉,既弘扬民族文化,又展现时代精神。”过去的盆景分类,忽视了树石结构的盆景类别简单地称为石上式、附石式,不是归类于树桩盆景,就是纳入山水盆景或水旱盆景。 相似文献
8.
感谢恩师对我的培养在校期间由于政治运动和批判摩尔根遗传学,李先生又是中国知名的摩尔根三李之一,除了李先生讲了几节玉米栽培课外,我很少与其接触。真是缘分啊!1958年李先生为了开展玉米杂交种的试验和示范奔走三个省,由于政治运动的影响受阻,只有山西这个玉米小省欣然接受了,就是这一年李先 相似文献
9.
10.
11.
惊闻王泽农教授于10月5日不幸病故!我一时目瞪口呆,旋即陷入极端的悲痛!我永远再也听不到泽农老师的教诲,见不到他那慈父般的音容笑貌了,惝恍迷离,缱绻反侧之间,我念念不忘地追思着泽农老在陕西留下的足迹……。王泽农教授生于1906年,江西婺源人,早年留学欧美,懂得七国语言,终生为人师表,先后在复旦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从事茶学科研和教学工作,也多涉社会活动,曾任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负责人、省政协副主席等职务。王泽农教授是中国乃至世界茶业高等教育的开创者之一,是《茶叶化学》的奠基人,堪称“茶学泰斗”。据知,早在解放前… 相似文献
12.
《农产品加工.学刊》2006,(4):45-45
原农业机械部副部长、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武少文同志,不幸因病于2006年2月25日去世,享年93岁。武少文同志生前一直十分关心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和农机战线同志们的工作。他经常勉励从事农机化工作的同志们要学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准方向,解放思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他在病危时刻还对看望他的同志说,要坚定农机化发展的信心。农机界的同志们都为失去了这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老前辈、好师长而感到悲痛。大家表示,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更加自觉地做好各项工作。当前,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推进… 相似文献
13.
14.
在古城如皋南隅,有一个私人花园,最醒目的标志是东墙上装嵌了7只当地民国时期储酒的酒坛。这个园子的主人是花汉民,园子称为“花神居”,是苏步青题写的匾额,里面有各种名贵盆景,小桥流水,鸟语花香,乡野流萤,柴门犬吠……土中见洋,巧夺天工。 相似文献
15.
16.
冯德珍老师离开我们两年了。冯德珍老师当过《中国花卉报》总编辑,也当过《中国花卉园艺》杂志社执行总编。按我国现行的称呼习惯,当称她“冯总”才是。然而,在我国花卉界,几乎所有认识或不认识她的人,都称呼她为“冯老师”。我也称呼她为“冯老师”。我想,人们之所以称呼她为冯老师,完全是出于一种自然的尊重、敬爱和亲切的感情。我也是这样。冯老师去世时,我不在北京,没能向她作最后的告别,我很遗憾,更多的则是痛苦和悲伤!冯老师去世一周年时,我就想写一篇纪念她的文章,然而一想到文章的题目,又陷入了无比的痛苦之中。因为我离开《中国花… 相似文献
17.
18.
记得30年前我从《植物》杂志上看到《中国花卉盆景》创刊的消息,立即跑到邮局去订阅。当收到创刊号时我惊喜万分,阅读到深夜。第二天当喜事一样告诉了我的花友们。从此《中国花卉盆景》成了大家阅读的“宝书”。不少人也到邮局订阅了。我是每期每篇必读,津津有味。如获至宝。30年来我一直坚持自费在邮局订阅,并按时间顺序收藏起来,以供查找。 相似文献
19.
20.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故人人我梦,明我长相忆。”杜甫的诗句,道尽了人间悲事,生离死别。然而渺渺兮犹如浩波,漫漫兮若似烟海。又有多少人和事可以常“入我梦”、令我“长相忆”呢?我的恩师贺公淦荪先生就是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