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青州奇石     
青州奇石种类繁多,以小玲珑石、大玲珑石、纹石、杂色混生石、红丝石为主,另外还有紫金玉、黑丝石、枣花石、五彩石、钟乳石、矿物晶体、生物化石等等。 1、青州小玲珑石(图1)为《云林石谱》所载青州石的一种,因形体小而得名。  相似文献   

2.
由于养植兰花的传统土质植料有质重、不清洁、不易得等缺点,近年来笔者改用一些非土植料种兰,效果很好。现介绍于下: 1.风化石栽培法风化石是岩表经风吹日晒腐蚀而脱落的碎片,常因石质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植兰应选用较松软(易砸碎)而见水不溶的。风化石结构疏松,利水通气极好,又能保持适当水分,且非常洁净,故特别适合养兰。方法是:将风化石收集好,放在锅或其他容器内煮20~30分钟消毒(也可同时加入油枯水等有机肥料同煮,使肥料渗入)。取出冷却后,用干净小锤砸碎,使之成为直径0.5~1.5厘米的颗粒,有条件的可进一步加工,磨去锋利棱角。然  相似文献   

3.
榆树盆景在每年翻盆时期都会不同程度地剪出一定的较粗根系。将其扦插极易成活,经培养可制作附石盆景。栽植2年后的小榆根。榆根较大缺点为上部粗、下部细,直接制作盆景有局限性,造型不理想。可考虑以石遮干,制作附石盆景。任何石料均可选用但以孔多(能穿根)、皱多(能附根)造型较好为上。中,将一较大榆根倚植于石头右侧(可用软金属丝或带子将其固定)。(反面),尽量利用石上的洞穴将树根穿过,增加成型后的趣昧性。有条件可植于园中养坯,如为长石可用瓦片等将其包围后再填土,使根须向下生长。 这是一盆种植有7年的榆树扦插根附石盆景。取名《峡…  相似文献   

4.
茶梅,又名小茶梅,是与山茶花同属的姐妹花。它体态玲珑,叶形雅致,花色艳丽,赏花观叶俱佳。野生茶梅为常绿小乔木,嫩枝及叶的主脉均被短柔毛,叶椭圆形,边缘有小锯齿。花白色,极少数瓣端带红晕,花瓣5—7枚,花期10—12月。由于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种间杂交,茶梅的园艺品种不断丰富,现约达300种,我国目前有百种左右。根据其演化程度、花期、花和叶的特征以及生态上的差异,可将茶  相似文献   

5.
1案件来源2010年6月29日,农八师动物卫生监督所与石总场动物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例行监督检查时,行至石莫公路石总场四分场加油站旁,发现路边停靠一辆拉运生猪的轻型卡车,车上装有生猪11头。经询问,车上装载的11头生猪运载前均未检疫,承运人也未向雇主索要《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随即将案情电话报告师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所主管领导,申请立案侦查。经同意后,执法人员依法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6.
偶园四奇石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奇石》和台湾出版的《中国奇石大观》(黄宗胜著)两书,都把现存青州偶园的大型奇石“福”、“寿”、“康”、“宁”与江南四大名石“绉云峰”、“瑞云峰”、“玉玲珑”、“冠云峰”以及现存北京故宫、颐和园等为数不多的皇家园林藏石一起收入“厉史名石欣赏”篇中。由此,足可见“福”、“寿”、“康”、“宁”在我国奇石界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附石盆景是大自然石上树、悬崖倒挂树、卷石树、依石树、抱石树等的典型特写,是融旱盆与桩景的精华于一体的盆栽表现形式。要养好附石盆景,须有两个先决条件。其一,要有适合于附石生长的生命力特强的树种,而且要培养有足够长度的树根。其二,要有有缝有隙,有形有态,最好可以独立观赏有一定高度的石料。可选用太湖石、斧劈石、英德石、风化石、沙积石、钟乳石、芦管石等。广东适合于附石的树种主要有榆树、福建茶、细叶榕、六月雪,长江  相似文献   

8.
《谈碎石大型山水盆景的创作》一文发表后,一些山石盆景的同好认为此文让人读后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要求笔者将“所以然”讲个明白。现就制作过程中的一些技巧问题写出来供同好研究评判。一、选材、工具与盆各种斧劈石碎料;各种石板边角料;千层石边角料,块状、条状碎石等等都可选用。必需的工具有:者虎钳、能剪铁丝的尖嘴钳、刻刀、十锦锉、小钢锯、砂轮(粗细各一块)、油石、胶水(百得胶、502等)。“工具”是人手的延伸,没有得心应手的工具,“造型”就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9.
年年有余     
此为蓝铜矿石,产于广东省阳春市石菉铜矿。蓝铜矿石一般多为晶体结构,呈短柱状,板状、云片状、或菊花状等,每块体积较小,深蓝色,有些甚为鲜艳。古代人曾用来制作画画颜料。蓝铜矿甚为稀少,因而价值较高,粗晶体的为佳品,大块头又有形有款者更为珍贵。《年年有鱼》是一块天然的粗晶体蓝铜矿。整体深蓝色,非常艳丽,闪耀着玻璃光泽,粼光闪闪,活象一条从水中跃起的大鲤鱼。观者说是“鱼跃龙门”,真是形神兼备。藏者寓意为“年年有余,丰衣  相似文献   

10.
兰石由火山石加工成的颗粒状兰花专用植料,密布蜂窝状小孔,排水、透气性非常良好,可长期使用。有大、中、小三种型号,通常与树皮、蛇木屑等混合使用。目前市售兰石有日本产的帝王石、植金石,台湾产的埔里石等。  相似文献   

11.
我很早就爱山水盆景、树桩盆景、根雕和假山,但苦于没有老师的指点,难成气候。自从1986年订了《中国花卉盆景》杂志之后,终于茅塞顿开,走上了盆景艺人之路,如今已在豫北方圆百里小有名气。为了寻求有价值的石头,造型好的树桩,我跑遍了豫北太行山麓的深山龙洞,终于找到了俊秀玲珑的钟乳石,造型独特的太湖石,文理清新的红、青斧劈石,灵  相似文献   

12.
我喜爱山水盆景,积多年的经验,青石(石灰岩)是制作盆景的好材料。它具有天然形成的纹理和山的外形。石质坚硬不易雕凿,只可粘补或磨平,才能使其站立。它的纹理有各种各样,色黑。种类有:瓜子石、云窟窿石、麻窝石、加心石、云片石、万年凑等等。其制作方法是:石料找来后,先配成组(主峰、副峰、次峰和配石),并用水冲净。如有附在石头上的杂质,可用盐酸将其洗掉(用小毛刷或破毛笔把盐酸刷在石头上,或把石头浸泡在盐酸内,时间约一、二分钟)。若一遍不行,就再洗二遍,一般洗一、二遍即可。然后,用清水冲净。石料洗净后,即可按照构思布局摆好,  相似文献   

13.
“西山青影落秋江”是元代著名画家倪云林《秋亭嘉树图》中的诗句。盆景作者从该画取意,以水旱盆景的形式,努力表现倪云林“余之画不过逸笔草草,聊以写胸中逸气耳”的创作思想。如何表现“逸气”?作者知道倪云林的画,素以“天真幽淡为宗”,于是他首先选择长1.09米,宽0.22米的窄长的汉白玉盆,便于效仿国画长卷之形,以表现南方山水秀润多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该石为江西潦河经长年的河水冲洗,风化,剥蚀出同一石色且形成两种不同的石质,粗与细的石质反差,类同一颗远占的生命即将要诞生。此石纯朴高古,简练精妙,拳拳之石,意蕴万千。品味此石,必须内心平静,反复思索,如此才能心领神  相似文献   

15.
牡丹佳肴     
“谷雨三朝赏牡丹”。谷雨前后,牡丹怒放,不仅能令人大饱眼福,也能使人一饱牡丹花馔的口福。牡丹花入馔历史悠久,明代《二如亭群芳谱》即有记载:“煎牡丹花,煎法与玉兰同,可食,可蜜饯”,“花瓣择,洗净,拖面、麻油煮食,至美。”清代《养小录》中的《餐芳谱》,亦介绍了牡丹花配制食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石为艺术观赏品,是我国文化生活中一种独特传统风尚。叠石成山,立石成景,在园林布局中广为运用,而以玲珑奇特之独石作为室内清供,则是别开生面的清雅装饰。古今迷于石头者不乏其人。北宋大书画家米芾每见佳石则拜,“米癫拜石”的故事传为美谈;近代盆景名家周瘦鹃先生常以奇石为伴,藏品甚丰;如今广西柳州倪吉富也  相似文献   

17.
《中国花卉盆景》今年第2期刊登了一组张天祥的作品,其中一幅《天趣》由张春凯作了一番赏评。现把我的一点肤浅看法写出,当否请指正。我们知道,比例失调乃盆景制作之大忌,以往的盆景作品中虽然也或多或少存在,但该作品的比例失调状况可以说已发展到极致。观看作品中山石的造型与摆件的布局,山中有古塔,山顶上有古亭,山脚下有屋舍,浑然是一座大山形象。然而,再看山上的一棵大树怎么能将整座大山都覆盖了呢?世上有如此之大的树木? 这种树大山小的造型组合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我认为“天趣”完全是三尊摆件惹的祸。如果将其全部拿掉,整块山石可以理解为山体的一角(局部),  相似文献   

18.
赏石浅说     
有人说一石一世界,也有人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这是人们在长期收藏观赏石过程中的共识。在我的奇石收藏生涯中,同样悟出这样的道理。一块形、质、色均好的石头,都有一幅优美的画面,有一个生动的故事。在一块小石头上,可看到名山大川,领略塞外风光,可听到大海的涛声,小溪潺潺的流水;还可看到惟妙惟肖的古代仕女,龙飞凤舞的狂  相似文献   

19.
吟苑面临古运河,借景锡山,开放于一九八五年国庆。初名百花园,一九八三年改建为花卉盆景专类园林,全园占地三十余亩,其中二十余亩为游览展区。步入园内,小池澄碧,湖石映晖,一片水光秀色。北面的“壶中天”为盆景天地,案供英石山水盆景,仿云林高士笔意。右有曲廊窗景连接序馆,展示无锡盆景历史及其地方风格作品。馆后院落套连,曲径相通,一片绿叶竹林,形态各异的石笋石高耸挺立。不是潇湘,胜似潇湘。游览观赏,移步换景。有锺乳石的桂林山水,也有英石土坡的江南风光。过此境界,则豁然开朗:古朴石榴、红叶枫树、木瓜海棠、古桩雀梅、榆桩、腊梅、五针松、罗汉松散置于青苔石间,  相似文献   

20.
赏石     
银瀑奇观(长江卵石彭天一藏石朵叶玄九龙壁石)陈忠华藏石施挂勇摄裂双头龟黄君卫藏石泥德勇摄影明月高高挂黄君卫成石施德勇摄影黔太湖石《马踏飞燕》 黔太湖石是一种与太湖石瘦、皱、漏、透的特征相似的石种,但石质硬度却比太湖石强得多,也是大然水冲成形。山于该石产于贵州.故名黔太湖子礼 一‘乙跻飞燕,,是东汉时期的青铜艺术珍品,196夕年出土后,雄国家文物馆所藏,视为闰宝这方石如一黑鬃神骥,昂首扬饰而起,前蹄下踏有一只展翅之燕。虽不如出土文物那么清晰精致,但其神韵已有跻燕而起之势,实乃藏家之上品。 (刘照亮文段卫国藏下红璧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