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旱地仁用杏覆草、覆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干旱山区的仁用杏幼树园进行的覆草、覆膜试验结果表明:覆草、覆膜可防止旱地仁用杏园的地表水分蒸发,利于土壤水分的蓄积、保持,促进幼树生长。覆膜处理可增加地温,覆草处理地温有所降低,建议:干旱山区仁用杏园进行树盘覆草。  相似文献   

2.
地面覆盖对果园土壤水热分布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旱地果园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水热分布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测定分析了土壤水分、温度、棵间蒸发量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覆膜、覆沙、覆草下土壤含水量始终保持在13%以上,可满足果树需水;覆沙、覆黑地膜能显著提高地温,覆草能明显降低地温;4-9月,覆沙、覆膜、覆草的日平均棵间蒸发量仅为CK的53.42%、24.01%、46.64%,有效缓解陇东果园旱季水分不足问题;不同覆盖下果实单果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樱桃园内覆草一年四季都可进行,但最好在雨后或灌水后进行。一般将草均匀撒到树冠下(树干周围0.5米内不覆草),厚度以20~25厘米为宜,草腐烂后要及时补充。覆草后要斑斑点点压些土,不要把草翻入地下,以免伤根。覆草的好处有以下几个方面:1.覆草可减少水土流失,减少地面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的相对稳定。据测试,覆草园比清耕园的土壤含水量高70%,特别是急雨和阵雨时,可提高土壤吸水能力,有效地防止土壤和养分的流失。2.覆草可提高冬季地温,降低夏季地温,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增加土壤团粒结构和有机质含量,减轻采前裂果。据试验,覆草5年的果…  相似文献   

4.
为缓解清耕的弊端以及解决葡萄冬剪枝条废弃物循环利用的问题,本研究综述了近年来葡萄园中生草与枝条覆盖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生草和枝条覆盖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孔隙度,提高了水分含量,提高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并促进了土壤结构的形成;2)在覆盖措施条件下土壤酶活性增加;3)生草与枝条覆盖使土壤微生物量增加,微生物结构也得到改善;4)养分的增加会驱动微生物丰度以及群落结构的改变;5)生草与枝条覆盖激发了不同粒径团聚体之间的形成及转化。综上,生草和枝条等有机覆盖措施对于葡萄园的土壤健康有重要意义,是促进葡萄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施肥,可有效提高地力,保证葡萄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及时水分补给,可满足葡萄各个生长期的需水量。而科学的肥水管理,是葡萄丰产、高产的基本前提。本文从葡萄园施肥和水分管理两个层面,就葡萄的科学栽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针对甘肃省河西灌区大面积栽培酿酒葡萄而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试验采用烘干法结合GCM2010S太阳能数据采集系统,研究了地面覆草滴灌、覆膜滴灌等节水措施对干旱荒漠地区酿酒葡萄园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滴灌措施明显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提高了土壤蓄水保墒作用;覆盖滴灌措施减弱了土壤的升温幅度,剧烈降温时,覆草滴...  相似文献   

7.
对丘陵旱薄地花生进行了不同覆盖物的节水抗旱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花生覆草和地膜覆盖技术均具有良好的保墒作用,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地温,但覆草对提高地温效果不显著。覆草能够显著提高花生荚果饱满度,提高花生单株结果能力。地表覆盖均可以提高花生产量,不同地表覆盖的抗旱效果表现为:地膜覆草二元栽培〉地膜覆盖栽培〉覆草栽培〉露地栽培;地膜覆草二元栽培模式具有明显的节水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推广葡萄园行间自然生草在贺兰山东麓产区地施行。【方法】本试验以葡萄园自然生草1年和清耕为对照,研究了贺兰山东麓金山兰山云昊酒庄自然生草对葡萄园不同土层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自然生草1年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含量高于清耕对照,pH、全盐、全氮、全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则降低;自然生草1年的葡萄园土壤中不同土层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有所提高,且深土层(40~60 cm)较表土层(0~20 cm)明显;自然生草1年对葡萄园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起到一定的提高作用,尤其是对表土层(0~20 cm)土壤酶活性的提高更为明显。【结论】葡萄园行间自然生草可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条件,降低土壤pH,减少土壤盐含量,增加土壤微生物,提高土壤酶活性,可为葡萄生长提供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进而提升葡萄及葡萄酒品质,是贺兰山东麓葡萄园土壤良好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9.
葡萄园生草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主要介绍了葡萄园生草制的作用及意义 ,葡萄园生草的方式 ,并从葡萄园生草对葡萄生长发育、葡萄园土壤及葡萄园微气候等方面的影响简要综述了葡萄园生草制的发展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行间生草对红地球葡萄园树体及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夏季高温条件下,研究了葡萄园行间清耕及行间生白三叶草对红地球葡萄园树体生长及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为葡萄园行间生草提供试验依据。结果表明:生草处理的葡萄叶绿素(SPAD值)、叶面积、节间长、节间粗分别为35.53、366.80cm2、13.03cm、1.275cm,比清耕增加2.33%、0.55%、7.69%、6.25%,但差异不显著;夏季高温条件下,14:00-16:00时,生草处理对地表至地下10cm处的降温效果显著;生草处理0~10cm土壤容积含水量明显高于清耕处理,而30~40cm土壤容积含水量又略低于清耕处理;生草使土壤容重降低9.49%,总孔隙度提高4个百分点;生草还降低了葡萄叶片的温度及气孔导度。可见,葡萄园行间生草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促进了葡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葡萄园自然生草对土壤温湿度及果实日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园生草是葡萄绿色生产的一项重要技术,试验通过葡萄园生草对园内温湿度的影响和日灼病的效应调查,明确了葡萄园自然生草且在保持合适生长高度条件下,较未生草园地表温度降低4.3~9.5℃,地表含水量提高7.4%~9.8%,日灼果穗率减少47.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新疆伊犁河谷地区是我国红地球葡萄的主要产区之一.探讨伊犁河谷地区葡萄园生草对有机红地球葡萄主要病虫害的影响.[方法]2008-2010年,在有机葡萄园设置了4种处理:有机-清耕、有机-首蓿、有机-白三叶和常规防治对照,田间调查伊犁地区有机红地球葡萄的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评估葡萄行间生草对其主要病虫害发生的影响.[结果]在伊犁河谷地区红地球葡萄园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是葡萄箱霉病、葡萄褐斑病和葡萄毛毡病.葡萄园人工生草可改善果园的生态条件,在高温干旱年份,这三种病害发生极轻,不用防治(2008年);在当年4-6月降雨相对较少,葡萄霜霉病和褐斑病发生较轻的年份(2009年),在有机葡萄行间种植紫花苜蓿或白三叶对这些病虫害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而在当年4-6月降水相对较多,发病较重的年份(2010年)则会加重病情.对于葡萄毛毡病,尽管两年的发病情况有所差异,分析表明有机葡萄行间种植紫花苜蓿和白三叶对控制该病发生有一定的效果.[结论]在有机葡萄生产中应该趋利避害,综合考虑分析有机葡萄园生草对病虫害的防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 果园覆草是指在果园的局部或全部用青草或干草覆盖。其作用是:1.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中N、P、K及有机质的含量;2.保墒蓄水,减少地面蒸发,提高果树的抗旱能力;3.调节地温,确保根系的正常生长和休眠,避免受到冻害;4.可减少地面阳光反射,使杂草失去繁生的适宜环境条件。因此,覆草已被越来越多的果农认识和接受。但覆草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行间生草对葡萄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葡萄生产园行间种植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草和紫花苜蓿,在葡萄浆果膨大期,测定叶片光合作用相关指标及土壤含水量、叶片相对含水量.结果表明:与清耕相比,行间生草降低了葡萄园土壤含水量和葡萄叶片相对含水量,使葡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降低,并使气孔导度、光合速率最高峰有所提前.  相似文献   

15.
一、土壤、肥料、水分管理1.土壤管理(1)果园覆草或覆秸杆覆草起到抗旱、保肥、蓄水、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调节地温的作用。其主要作法是将麦草或秸杆粉碎至10厘米以下,在春季果树施中肥后平铺树冠下,厚度达到15—20厘米,上面压薄薄一层土。注意树干根颈部空出20厘米,以防田鼠啃树干。至秋季深翻将草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葡萄园行间覆盖防草布对"红地球"葡萄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用7年生的"红地球"葡萄树为试验材料,测量"红地球"葡萄果粒纵径、横径、果粒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果实着色参数等.结果表明,行间覆盖防草布对"红地球"葡萄果粒纵横径、果粒重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没有影响,但在膨大期推迟了果粒重增长,在成熟期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可滴定酸含量增加;果面颜色指数CIRG增加.葡萄园行间覆盖防草布对"红地球"葡萄果实生长发育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7.
行间生草对赤霞珠葡萄与葡萄酒含氮化合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葡萄园行间生草对葡萄果实不同部位与葡萄酒中含氮化合物的影响。【方法】在酿酒品种赤霞珠葡萄园行间播种白三叶草、紫花苜蓿和高羊茅,以清耕为对照,在果实成熟期及酒精发酵结束后,采用凯氏定氮法及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分析各处理葡萄果皮、果肉、种子及葡萄酒中的总氮、可溶性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结果】除紫花苜蓿处理使葡萄种子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清耕(对照)外,行间生草总体使葡萄果皮、果肉及种子中的总氮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果实中不同部位总氮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也有差异,种子中总氮含量最高,占葡萄果实总氮含量的41.6%,果肉与果皮分别占总氮含量的33.9%及24.5%;葡萄果实中可溶性蛋白质占总氮含量的46.0%,种子、果肉及果皮中可溶性蛋白质分别占果实中可溶性蛋白质总含量的50.9%、33.9%及15.2%;葡萄酒中总氮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高羊茅和紫花苜蓿处理使葡萄果实中氨基酸总含量升高,白三叶草处理使其降低,但均无显著差异,各处理葡萄果实中均以脯氨酸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含量的45.9%—56.9%,其次是赖氨酸和精氨酸,占氨基酸总含量的16.4%—24.2%。行间生草使葡萄酒游离氨基酸总含量升高,其中高羊茅处理最高,其次是紫花苜蓿处理,这两种生草处理与清耕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各处理葡萄酒中的氨基酸,均以脯氨酸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含量的90.11%—92.45%。【结论】行间生草使葡萄果实总氮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但总体提高了葡萄与葡萄酒中游离氨基酸总含量,有利于提高葡萄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李红军  曹军 《吉林农业》2014,(12):26+25
本文以酿酒葡萄品种"山葡萄"为材料,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降雨条件下,探讨山葡萄园行间生草对土壤的影响,为因地制宜实施山葡萄园科学化生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行间生草对葡萄园微气候和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酿酒葡萄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为材料,研究了行间生草覆盖对葡萄园微气候和葡萄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赤霞珠生产园行间播种多年生黑麦草、紫花苜蓿和白三叶草,可起到平稳地温、调节空气湿度的作用。葡萄园生草可使地面最高温度降低5.7~7.3℃,地面温度日较差降低6.7~7.6℃,树冠内空气温度日较差提高1.1~2.4℃,也可使不同土层温度有所降低,这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提高。行间生草可使果实还原糖含量增加,含酸量降低,使葡萄酒中pH值、花色素苷、单宁含量升高,酒体颜色加深,结构感增强,其中以播种紫花苜蓿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出一套适合山西省吕梁山区旱地苹果园的集雨保墒模式,随机选取大宁县的3个山地果园,采用树下覆草、清耕对比试验对果园的土壤温度、含水量及养分、根系垂直分布特点、树体单株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果园树下覆草4 a与对照相比,土壤含水量随时间的变化均逐渐升高,说明树下覆草能够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使土壤含水量显著提高。冬季树下覆草,在气温最低的1月份,距地面15 cm处土壤始终不结冻,地温为0.7~1.9℃;树下清耕距地面15 cm处结冻,温度为-2.4~-1.7℃。连续覆草4 a后较树下清耕,3个果园有机质含量、全氮、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树下覆草较清耕根系总数有显著增加,且随着处理年份的增加提高幅度增大,说明覆草促进了果树根系生长发育,有效提高果实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