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4.
新稻22号是新疆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采用滇型不育系LA3作母本,恢复系LC64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获得的杂交粳稻组合。2006年~2007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自治区生产试验,2008年1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2 a区试平均产量737.14 kg/667 m2,比对照秋田小町平均增产11.89%。稻米品质优良,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米标准。适宜在南、北疆各稻区和>10℃的总积温在3 000℃以上的其他稻区种植。栽培管理应注意:适期早播早插,培育壮秧,合理稀植,科学管理肥水,适时防治病虫草害。 相似文献
5.
6.
采用海岛棉与陆地棉杂交育成的优质中间材料作亲本,与陆地棉抗病品种杂交,经过连续多代的选择培育,育成了高品质棉花新品种蜀棉2号,表明利用海岛棉及其质源作亲本,改良陆地棉的纤维品质,是完全可行的。同时,研究了不同生态条件对高品质棉纤维性状的影响,表明为了充分发挥高品质棉的优良特性,高品质棉应当安排在温、光条件好的宜棉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7.
泗棉3号是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现已成为长江流域推广面积最大的棉花品种。该品种在各地推广几年来,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且在各地的栽培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的高产栽培经验。本文根据本场的育种实践及推广经验,提出其高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以供参考。1合理的生育进程棉花高产栽培理想的生育进程是开花结铃盛期与当地光热资源丰富的季节同步,我国多数棉区一般7月下旬至8月底是其光热资源最丰富的时期。根据泗棉3号的生育特性,为充分利用其光热资源,也即在7月中下旬至8月底进入开花结铃盛期多结伏桃早秋桃,多产… 相似文献
8.
9.
10.
新稻16号产量高、米质优,一般产量在700 kg/667 m2以上,而且具有较好的稳产性、丰产性和适应性。两年区试点11个,有9个点较对照增产。经多重比较和品种稳定性分析,表现出很好的稳产性。2005年区试小区平均产量810.4kg/667 m2,比对照秋田小町增产6.10%;2006年区试小区平均产量788.98 kg/667 m2,较对照增产15.41%。两年平均产量799.69 kg/667 m2,较对照增产10.76%,达极显著水平。在米泉市种子站、伊犁州农科所、温宿县种子管理站、塔河种业试验站和莎车农技中心的5个试点上都表现了很好的适应性,适应度达100%。适宜南北疆各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大豆新品种农生2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大豆新品种,利用分子设计育种方法,通过杂交聚合优良性状与基因,特别是优质、高产性状与基因,经过多代选择与培育而成大豆新品种农生2号。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100 cm,白花,尖叶;蛋白质含量41.84%,脂肪含量19.24%,中抗灰斑病;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985.3 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26增产8.8%;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865.0 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26增产9.7%。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20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550℃,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中部种植。 相似文献
13.
早熟,高产花生新品种徐花6号的选育及夏播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花6号花生以菜农4-4为母本,徐花4号为父本有性杂交,按系谱法定向选择,经多年多点试验示范育成。该品种早熟高产,是适宜夏播的大果型品种。 相似文献
14.
新稻28号是新疆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1995年采用(新稻6号×松2116)F1×珍富-3有性常规杂交,获得的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生育期适中,属中早粳中晚熟品种。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84.23 kg/667 m2,较对照秋田小町平均增产8.55%。2010年3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稻米品质优良,达到国标一级优质稻谷标准。适宜在南、北疆各稻区和>10℃的总积温在3 000℃以上的其他稻区种植。栽培管理应注意:适期早播早插,培育壮秧,合理密度,科学管理肥水,适时防治病虫草害。 相似文献
15.
16.
泗棉3号高产栽培技术冯绍武,邱太明,陈齐炼,李金孙(都昌县棉花生产办公室332600)泗棉3号(原名泗阳263),是江苏省泗阳棉花原种场选用抗枯萎病棉花新品系新阳76-755高产优质新品系泗阳791进行杂交育成的抗病、早熟、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为了... 相似文献
17.
18.
19.
江农棉2号是利用杂种优势选育出的高产优质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本文简要介绍了江农棉2号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新稻13号(红米)米质优,而且有很好的稳定性和适应性。两年区域试验点10个,其中有4个点较对照增产4.25%,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73.1 kg/667 m~2,在区试上都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适宜南北疆各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