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考查新研制的克罗诺杆菌属和单增李斯特氏菌干制生化鉴定(DBI)试剂盒在微生物生化鉴定中的应用效果。通过标准菌株的比对试验和样品分离菌株的鉴定,比较DBI试剂盒与传统微量生化试验管的鉴定结果,并与API20E细菌鉴定系统比对。结果表明,DBI试剂盒鉴定标准菌株的准确率达到100%;对样品中分离的阪崎克罗诺杆菌和单增李斯特氏菌疑似菌株,3种鉴定方法的生化反应结果完全一致。DBI试剂盒能准确、快速、简单地进行生化鉴定。  相似文献   

2.
婴幼儿配方乳粉中阪崎肠杆菌检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婴幼儿乳粉中阪崎肠杆菌的菌落形态、生化特性等方面的试验,确定采用灭菌蒸馏水(DW)前增菌、肠道菌增菌肉汤(EE)增菌、显色培养基(X--αGlcA)分离培养、再以API20E生化系统鉴定的方法为检出该菌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凡 《福建农业学报》2011,26(4):545-548
从患病欧洲鳗鲡内脏组织中分离获得1株菌FZ01,对该菌进行了形态学、药物敏感性试验、动物感染试验和血清型分析,并进行了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结果显示:该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端圆,散在,TCBS琼脂上呈细小黄色菌落.VITEK全自动微生物系统鉴定该分离株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动物感染试验证明,对欧鳗和小白...  相似文献   

4.
辣椒制品中阪崎肠杆菌的检测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阪崎肠杆菌是肠杆菌科的一种,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人和动物致病。为了加强对食品中有害细菌的监管力度,在对1份辣椒制品实施大肠杆菌常规项目检验的过程中分离出可疑菌株,经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API 20E和全自动VITKE 2生化反应鉴定及实时荧光PCR检测,确定该可疑菌株为阪崎肠杆菌。表明,辣椒制品存在阪崎肠杆菌的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5.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单增李氏杆菌)是人类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本文从内蒙古某单位送检的羊肉中分离到了一株单增李氏杆菌,并对该菌进行了系统鉴定.首先采用单增李氏杆菌的传统检验方法对该菌进行鉴定,结果发现该菌的菌落形态、菌型特征、生化特征均与单增李氏杆菌相符;再经VITEK全自动细菌鉴定仪、API Listeria...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四川草莓主产区成都市草莓生产基的地随机抽取4份样品,对其鲜果和冷藏果进行细菌计数、霉菌计数、大肠菌群检测和常规致病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草莓表面微生物的整体数量较高,冷藏之后微生物数量还稍有提高;试验采用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ATB鉴定出10种肠杆菌,其中阪崎肠杆菌、沙门氏菌、肺炎克雷伯菌有一定致病性。采用表型显微观察的方法对分离的4种真菌进行鉴定,其中2种为草莓真菌病害。该结果为草莓生产、食用的微生物危害关键控制和抑菌技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发生腹泻肉雏鸡进行剖解和临床观察,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分离到的两株细菌进行生化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确定两株分离株为奇异变形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发病鸡使用庆大霉素、头孢噻肟后,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番茄酱中厌氧菌/兼性厌氧菌的鉴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有关番茄酱中微生物的研究报道主要来自国外,而国内仅限于罐头食品的商业无菌及霉菌的镜检计数.番茄酱中厌氧菌的检测方法国内外文献未见报道.通过大量的试验,建立了番茄酱中厌氧菌分离培养及检测方法.并用此方法从番茄酱中分离到的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通过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生化分析仪及微量生化管进行鉴定,结果有革兰氏阴性、阳性的杆菌属、革兰氏阳性的芽胞杆菌属、革兰氏阳性的球菌属等.  相似文献   

9.
休闲卤豆干中腐败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并鉴定休闲卤豆干中的腐败菌.[方法]以真空包装腐败变质的卤豆干为研究对象,从中分离纯化出优势微生物,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试验及Sensititre微生物自动鉴定仪等方法鉴定真空包装豆腐干中腐败微生物.[结果]试验对发生腐败变质的真空包装卤豆干中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一株主要的腐败菌,再通过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试验,结合Sensititre微生物自动鉴定仪,得出该菌株的鉴定结果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结论]研究可为休闲卤豆干的生产中更好地控制该微生物的污染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分离和鉴定引起史氏鲟鱼创口感染的病原菌,为史氏鲟鱼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本实验分析了一例刚捕获的患有经微创手术后创口感染疾病的史氏鲟腐败肉和肝脏的细菌菌相,分离获得优势菌株YSJ01,对优势菌进行了形态学、药物敏感性试验、动物感染试验和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结果显示:菌株YSJ01为革兰氏阳性菌;VITEK全自动微生物系统鉴定菌株YSJ01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动物感染试验证明:史氏鲟经创伤感染后表现为创口溃烂的典型症状;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菌株YSJ01对氟苯尼考、复方新诺明、大观霉素、利福平、强力霉素、卡那霉素等9种药物敏感。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羧苄青霉素、万古霉素、新生霉素、土霉素、萘啶酸、阿莫西林、林可霉素等表现出耐药性。本研究为南方史氏鲟鱼经微创手术后创口感染疾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生化鉴定API法、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及分子生物学法Riboprinter核糖体分型法对食品中双歧杆菌进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生化鉴定只能得到双歧杆菌属的结果,分子生物学法能准确鉴定到种。采用Riboprinter核糖体分型法能准确鉴定出双歧杆菌的种名,是这次研究中鉴定双歧杆菌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2.
A total of 151 infant formula powder samples were tested for the screening of the Enterobacteriaceae bacteria, and it had been contaminated by the conditioned pathogen like Enterobacter sakazakii, Klebsiella pneumoniae, Klebsiella oxytoca, and Enterobacter cloaca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ix samples were separated Enterobacter sakazakii, 24 samples were separated Enterobacteriaceae by using the traditional validation and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Then the result identified by API20E biochemistry test and VITEC2 identification system. Through the study we concluded the potential safety hazard of the current infant formula powder and should regard Enterobacteriaceae as an indicator to carry out effective management, the neglected mild and discontinuity contamination could be easily found, thus to guarantee the safety of the special group.  相似文献   

13.
水产品中大肠菌群超标现象较为常见,为了更好地控制水产品中微生物安全,对湛江部分水产品中的大肠菌群进行分离、鉴定和分类研究。2012 年11 月耀2013 年1 月,从湛江地区采集及获得的55 份大肠菌群阳性水产品样品中分离纯化得到65 株菌,通过常规生化鉴定和VITEK2 系统鉴定,最终确定63 株分别属于8 种大肠菌群,其中弗氏柠檬酸杆菌24 株、大肠埃希氏菌14 株、阴沟肠杆菌13 株、肺炎克雷伯氏菌7 株、其他大肠菌类型5 株,分别占菌株鉴定总数的38.10%、22.22%、20.63%、11.11%、7.93%,另有2 株细菌未鉴定出所属大肠菌类型。不同种类水产品均检出弗氏柠檬酸杆菌;冻罗非鱼片大肠菌群主要为弗氏柠檬酸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占本样品检出菌株的77.27%;而鲜活对虾和贝类大肠菌群类型主要为弗氏柠檬酸杆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占本类样品检出菌株的65.79%;对于冷冻水产品,均未检出大肠埃希氏菌,未经加工的水产品较加工水产品大肠菌群种类多。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全自动荧光酶免疫分析仪(mini VIDAS)进行初筛,用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进行复筛,再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VITEK 2 Compact)进行阳性菌株的生化性状鉴定。经过30 h增菌之后,VIDAS可在45 min之内检测结果,阳性菌株经显色培养基分离与纯化后根据VITEK检测结果和血清学凝集试验的结果判定是否属于沙门氏菌。采用联用法与国标法对参考菌株、395种食品和水产品进行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结果表明,联用法快捷、有效,能在最短60h内检测结果,适用于食品和水产品沙门氏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在丝状真菌鉴定碳源同化方面的应用前景。[方法]采用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选取31株红树林丝状真菌接种于FF微孔板,记录其对19种不同碳源的利用情况。[结果]试验比较了31株真菌对碳源的利用,将它们大致分为曲霉属、青霉属及其他3个类群。[结论]碳源同化可为丝状真菌生理生化鉴定提供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6.
秦岭山区硅酸盐细菌的分离、筛选以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秦岭周至县不同生境的土壤进行硅酸盐细菌的分离与筛选,对20株生长较好的硅酸盐细菌进行摇瓶培养,测定其发酵液的水溶性钾含量,挑选出解钾能力较强的菌株,并使用传统生理生化特征试验和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仪两种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QL21为1株解钾能力较强的菌株,解钾率为25.1%,该菌为G+革兰氏阳性,菌体为长杆状,产生椭圆芽孢以及椭圆形肥大荚膜,其生理生化特征与芽孢杆菌很接近,经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仪鉴定为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7.
利用API20E细菌鉴定系统对筛选获得的抗汞菌株PII进行鉴定,并采用高温-SDS对所获抗汞菌株PII进行质粒消除,研究其对PII菌株的去汞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汞菌株PII生化谱为2227004,经API20E生化项分析鉴定系统查询,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抗汞菌株PII含有质粒,其质粒片段在4 kb~5 kb左右,利用高温-SDS法质粒消除率达到62.5%。质粒消除试验表明,抗汞菌株PII的汞去除能力与质粒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