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发酵人尿吸引黄脊竹蝗取食及其挥发性成分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脊竹蝗对发酵人尿有较强的趋向性,不同方式发酵的人尿吸引其取食的能力不同。单位时间取食面积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广口发酵人尿与小口、密封发酵吸引黄脊竹蝗取食的作用差异极显著;黄脊竹蝗选择取食经广口发酵人尿处理滤纸的面积显著大于小口和密封处理,后两者间无显著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收集不同方式发酵人尿中的挥发性组分,应用气质联用仪对主要差异性物质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吲哚、二丁基羟基甲苯、正丁醇、戊酸及硫醚等物质因不同发酵方式相对含量差异显著,是否因这些物质在人尿挥发物中相对含量的变化而导致发酵人尿引诱黄脊竹蝗取食作用不同,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利用新鲜牛肉进行细菌发酵加工制作牛肉干,明显改变了传统牛肉干的风味、色泽和质地,确定了GZJSI-2芽孢杆菌生产风味牛肉的最佳配方和工艺条件。其生产工艺条件:灭菌后的牛肉颗粒添加食盐量为3.0%、葡萄糖量2.5%、大豆粉量2.5%,接种量为3.0%,升温发酵至50℃培养4d;烘培条件:烘烤温度60℃、烘烤时间210min。发酵烘培后牛肉除具有一般牛肉干挥发性风味,还具有独特的酱香风味。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上部烟叶一次性砍采捆绑堆积烘烤的经济效益及对烟叶质量的影响,对其与普通砍采挂竿烘烤烤后烟的等级比例、化学成分、内在质量以及烘烤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砍采挂竿烘烤相比,上部烟一次性砍采捆绑堆积烘烤的烟叶上等烟、柠色烟、橘色烟比例显著提高,中、下等烟比例显著降低;烟叶化学成分含量差异不大,感官评吸质量提高;烤房装烟量与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干烟烘烤成本减少1.67元/kg,均价提高0.56元/kg,利润增加2.23元/kg。采用上部烟叶一次性砍采捆绑堆积烘烤可简化烟叶生产操作环节,减少用工量,降低烘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及烤后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4.
以BGL46-35可可为试验材料进行控温罐装发酵法,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可可豆发酵过程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分析,揭示发酵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变化规律,为可可豆发酵机理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在50℃恒温条件下,可可豆发酵7d过程中共检测出37种挥发性成分,由醇类、醛类、...  相似文献   

5.
不同烘烤方式对烤后烟叶质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不同烘烤方式对烤后烟叶质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设计了常规挂竿、散叶堆放2种密集烤房装烟方式试验,对其烤后烟叶化学成分、致香物质及经济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散叶堆积式烘烤增加了单位面积的装烟密度,使得每座标准密集烤房承烤面积由挂竿烘烤1.33 hm2左右增加到近2.00 hm2左右,烤房利用率可提高40%左右。散叶烘烤对烟叶香气物质有改善作用,醇类、酮类、萜烯类、呋喃类等几种主要香气物质改善明显。与挂竿烘烤相比,散叶堆积式烘烤上部叶烟碱含量在4%以内,中部叶在2.5%左右;糖含量略有下降但均在适宜范围;总氮含量平均为2.27%;钾和氯含量差异不大;蛋白质含量增加;淀粉含量下降,平均值控制在5%以内,总体化学成分更加适宜。  相似文献   

6.
利用多目标综合决策判别法,对瓮安县密集烤房3种不同装烟方式的烘烤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3种装烟方式中,散叶堆积方式的综合烘烤效益最优,传统挂竿方式最差;散叶网框装烟方式虽然烤后烟叶品质最佳,产值较高,但装烟量有限,配套设备成本最高,人工成本较高,因此其综合烘烤效益居中。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密集烤房烘烤技术,研究了不同装烟方式密集烘烤过程中的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挂竿、烟夹、散叶三种装烟方式的烘烤过程中,散叶堆积式烘烤淀粉酶活性前期较高,后期酶活性降低较为缓慢,烘烤结束后烟叶的淀粉含量较低;叶绿素降解,挂竿式和烟夹式烘烤24h之前下降幅度较为明显,散叶式烘烤在12h之内降解速度明显不如挂竿和烟夹方式,12h后降解加快;蛋白质含量均呈缓慢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利用多目标综合决策判别法,对瓮安县密集烤房3种不同装烟方式的烘烤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3种装烟方式中,散叶堆积方式的综合烘烤效益最优,传统挂竿方式最差;散叶网框装烟方式虽然烤后烟叶品质最佳,产值较高,但装烟量有限,配套设备成本最高,人工成本较高,因此其综合烘烤效益居中。  相似文献   

9.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卧式密集烤房在日常烘烤过程中存在的烤房内部温湿度不均衡的问题,判断烤房内部不同位置烤后烟叶质量差异。本文以玉溪烟区卧式烤房不同挂烟方式为基础,分析了不同烘烤方式下烟叶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盐浓度对萝卜泡菜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RS66CD和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Lm-4作为发酵菌株,测定不同盐浓度(2%、5%、8%)条件下泡菜理化指标、微生物数量以及感官品质的变化,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不同盐浓度下萝卜泡菜的风味物质差异。【结果】各组别泡菜感官评分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2%、5%、8%盐浓度组,2%与5%盐浓度组泡菜感官评分差异并不显著(P>0.05)。2%盐浓度发酵的泡菜中L-苹果酸和琥珀酸的总含量均高于其他两组;5%盐浓度组挥发性风味物质最多、风味协调。【结论】采用接种发酵模式能降低泡菜中食盐的使用量且制备的泡菜风味和口感俱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和雅致放射毛霉混菌静态发酵对双低菜籽粕营养价值和感官特性的影响,并通过体内试验初步评估菜籽粕食用的安全性,为菜籽粕在食品领域广泛利用和深度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双低菜籽粕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发酵代替传统的搅拌式发酵。通过测定发酵后菜籽粕的营养成分(粗蛋白、水溶性蛋白、小肽、氨基酸和川芎嗪)、抗营养成分(硫代葡萄糖苷、植酸和粗纤维)及基于电子鼻和电子舌气、味差异,结合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评价混菌静态发酵对双低菜籽粕品质的影响;并以大鼠为试验对象,初步研究发酵菜籽粕对大鼠生长性能的影响,为发酵菜籽粕产品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 结果表明,发酵后可溶性蛋白、多肽和总氨基酸分别增加了96.7%、281.48%和19.58%。大部分菜籽蛋白被降解为分子量在500—108 Da的小分寡肽和氨基酸。发酵后检测到川芎嗪这一新的营养物质,浓度在发酵第5天高达590 mg?kg-1,硫代葡萄糖苷、植酸和粗纤维含量在发酵后分别降低了45.26%、41.37%和31.16%。电子鼻和电子舌的分析结果表明,发酵前后菜籽粕的气味和滋味发生显著变化,发酵后菜籽粕中酸味明显增加。动物试验表明,发酵菜籽粕等氮代替25%的豆粕添加到大鼠饲粮中可以明显提高大鼠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并且大鼠的肾脏、胸腺和肝脏未出现损伤现象。【结论】 本研究所采用的菌种和发酵工艺能够提高菜籽粕的营养价值,改善菜籽粕风味,提高大鼠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2.
Experiments with olive fruit residue as raw material, the fruit residue for hot air dried, freeze drying and fresh without processing three different ways, at the same time, the fermentation, 6 h, 72 h and 168 h of fermentation residue fermentation beverage comprehensive sensory evaluation, study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and fermentation time on the flavor of fermentation drinks.Through the sensory analysis of sweetness, acidity, aroma and color of three kinds of fruit residue fermented drink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lor and aroma of frozen-dried, sealed and fermented fruit residue were better, followed by fresh fruit residue, while the hot air dried fruit residue had the worst taste.It was found that at the 168h of fermentation, the fruit residue fermented beverage had the best taste, while the sealed fermented beverage tasted better than the fermented beverage with semi-closed gauze.  相似文献   

13.
为开发高品质的益生菌发酵复合果蔬汁,对果蔬汁的发酵工艺及风味品质进行研究.通过观测发酵前后的pH值变化、滴定酸度、糖度和活菌数等因素,研究不同的发酵微生物、不同的果蔬种类和不同发酵时间对发酵结果的影响,结合感官评价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风味品质进行评价分析.果蔬种类和发酵菌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选择芒果、圣女果和胡萝卜为复合果蔬汁原料,以植物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和瑞士乳杆菌复配发酵48 h的制品pH低、酸度较高、活菌数高、感官评价结果质量最优;GC-MS风味分析表明,发酵过程中酯类、醇类和酸类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相对增加,风味较好.说明以优化的发酵工艺制备的复合果蔬汁具有感官风味较好、活菌数含量高等特点,可为发酵制品的研制及发酵果蔬汁的市场开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缩短发酵周期,使人工接种发酵的水豆豉产品风味与自然发酵的风味相同,筛选出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发酵菌粉,确定不同菌种发酵对水豆豉产品中多肽及风味肽的影响,采用LC-MS/MS(液质联用)技术检测3种发酵工艺生产的水豆豉产品中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分析对比多肽序列及所属蛋白的类别。结果表明:A_3菌粉人工接种发酵、自然发酵和纳豆菌粉发酵的3个样品中分别检测出186、176和445条多肽,分别分解自23种、21种和31种蛋白。3种不同菌株发酵的产品中鉴定出47条相同的主体风味肽,其中A_3菌粉发酵产品中共检测到88条主体风味肽与自然发酵的风味肽相同,其多肽含量和种类更接近,风味也更接近。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出制作泡菜的优良发酵剂。[方法]将肠膜明串珠菌、戊糖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不同组合接种发酵萝卜以筛选出优良发酵剂,并将筛选出的优良发酵剂发酵和自然发酵对比,研究了不同发酵过程中泡菜汁乳酸菌数及发酵萝卜亚硝酸盐含量、VC含量、脆度和抗氧化性的变化。[结果]有肠膜明串珠菌的组合发酵初期产酸快,有戊糖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菌种组合发酵中后期产酸快且产酸量大。发酵风味以肠膜明串珠菌单独接种发酵或3种菌株混合接种发酵时最好。筛选出②号(肠膜明串珠菌)和瑏瑥号(肠膜明串珠菌∶戊糖如杆菌∶植物乳杆菌=2∶1∶1)为最佳发酵剂,发酵萝卜时风味好,产品质量稳定,亚硝酸盐含量低于0.50 mg/kg,VC含量可达0.060 0 mg/g,脆性好,抗氧化性好。[结论]最佳发酵剂发酵萝卜和自然发酵对比,发酵速度明显加快,亚硝酸盐含量更低,VC含量保存率高,脆度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益生菌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L. casei Zhang)对凝固型发酵乳感官品质的影响。【方法】将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S. thermophilus)与益生菌L. casei Zhang复配发酵,发酵结束(pH 4.5)于4℃冷藏1 d或28 d,并对发酵乳进行感官鉴评试验。【结果】益生菌L. casei Zhang与S. thermophilus复配发酵可赋予产品更好的细腻性、更为浓郁的奶油味和乙醛风味,从而提升产品的风味总体得分、气味总体得分及产品总得分。4℃贮藏7 d时益生菌发酵乳具有最好的气味和风味感官特征,而贮藏14 d时具有最好的表观和质地感官特征。【结论】益生菌L. casei Zhang可提高发酵乳制品的感官品质,同时贮藏时间对发酵乳感官特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于岚  沈伟达  阳大海  曹访  刘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289-2291,2306
[目的]考察各菌株对酸乳各项发酵指标的影响,为开发稳定的开菲尔饮品生产工艺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从开菲尔粒中筛选获得的6株优势菌进行单菌及混合发酵,以1×104个/ml的接种量,分别接种单菌或多种菌以等比例混合至新鲜牛奶中,30℃培养30 h后于4℃储存10 h,测定各项发酵指标。[结果]利用2种菌混合发酵过程中,高加索乳杆菌与德氏乳杆菌混合发酵所得的酸乳风味最佳,高加索乳杆菌与肠膜明串珠菌混合发酵和肠膜明串珠菌与克鲁维酵母混合发酵的风味较好。3种菌混合发酵过程中,利用克鲁维酵母、乳酸乳球菌和肠膜明串珠菌混合发酵所得的酸乳风味最佳,利用假丝酵母、乳酸乳球菌和肠膜明串珠菌混合发酵以及利用克鲁维酵母、高加索乳杆菌和德氏乳杆菌进行发酵所得的酸乳风味较好。[结论]利用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发酵能有效提高牛奶中脂肪的降解率,但是抑制发酵乳中芳香物质的产生。2种菌混合发酵条件下所得酸乳的乳酸含量及黏度显著高于3种菌混合发酵,这可能与菌的共生过程中各菌的生长、代谢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杨洪元  蒋向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070-13072
[目的]研究发酵型鲜罗汉果果酒生产工艺及工艺条件。[方法]以罗汉果鲜果为原料,酿制发酵型罗汉果酒,通过单因素和正交优化试验研究酵母菌种、发酵温度、初始pH和初始糖度对鲜罗汉果酒品质的影响及其发酵工艺参数。[结果]发酵菌种、发酵前初始糖度、初始pH值、发酵温度都显著影响原酒的风味和感官品质。采用黄酒酵母作为发酵菌种可产生独特的罗汉果酒风味。主发酵前将果浆初始糖度调整为17%,pH调整至3.6,接入活化后的黄酒酵母5%,在22℃下发酵7d左右,所得原酒的品质最好。[结论]酿制的罗汉果酒原酒残糖含量约3.8%,酒精含量达10%,酒体黄褐色,有光泽,果香浓郁。  相似文献   

19.
武旭  钱和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3):65-68
[目的]改善纳豆芽孢杆菌发酵的全豆豆乳品质。[方法]利用纳豆芽孢杆菌和不同的乳酸菌共同发酵全豆豆乳,对发酵过程中发酵豆乳的微生物数量、纳豆激酶酶活、pH的变化以及豆乳的感官评分进行研究。[结果]试验表明,利用汉森商业乳酸菌菌种与纳豆芽孢杆菌共同发酵全豆豆乳,豆乳中乳酸菌与纳豆菌均能够良好生长,所得发酵豆乳感官评分最高、纳豆激酶酶活最高。[结论]研究改善了纳豆产品的风味,可为大豆深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枸杞汁经过不同菌株发酵后品质与挥发性成分的变化,采用酵素食品中分离的4株菌分别发酵枸杞汁,比较不同发酵枸杞汁的黄酮、蛋白质、总酚和挥发性成分等产品特性。结果表明:各菌种发酵液中黄酮含量均有显著增加;蛋白质和总酚含量差异显著,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发酵液蛋白质含量最高,为(599.50±1.53)μg·mL-1,巴达维亚芽孢杆菌(Bacillus bataviensis)发酵液含量最低,为(168.11±1.00)μg·mL-1;总酚含量最高的是巴达维亚芽孢杆菌(Bacillus bataviensis)发酵液,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发酵液总酚含量的1.10~3.01倍。各菌种发酵液共检测到挥发性成分52个,其中共有成分24个,但含量在各菌种发酵液中存在显著差异,酸类物质对发酵后的枸杞汁风味影响较大。综合各个指标,4种菌株中的Bacillus bataviensis最适宜用于枸杞汁发酵,其发酵的枸杞汁风味柔和,且品质指标和感官评价均优于其他菌株发酵的枸杞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