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该文利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选取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总磷5个主要指标,对榕江干流2014—2017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得出其主要污染情况并给出水资源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用于碧流河水库的水质评价,并将改进前后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 表明:利用等权重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评价碧流河水库大堡和钟岭两个断面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桂云花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而用组合赋权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评价三个断面的水质均为Ⅲ类.改进权重的评价过...  相似文献   

3.
以渭河宝鸡段及主要支流丰水期水体为例,选取12断面为监测点对其水质指标氨氮和总磷进行监测分析,并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各断面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渭河水质在丰水期也不容乐观,特别是渭河主河道水体和金陵河水体,最差水质达到劣Ⅴ类水,大部分监测断面水质超过了水功能区要求。最后给出相应分析并提出了几点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使用水质标识指数法,以总固体悬浮物(TSS)、有机物(CODMn)、氨氮(TAN)、总氮(TN)、总磷(TP)作为单因子参评指标和综合评价指标,依据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1—2007)对淡水养殖小区进水源、池塘养殖尾水和养殖尾水处理系统排放水进行综合水质的评价分析。研究表明:在本集中连片池塘与养殖尾水处理系统构成的淡水养殖小区中,进水源主要污染物为TN;养殖池塘主要污染物风险因子为TP、TSS;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对养殖尾水综合水质净化发挥重要作用,东区池塘养殖尾水经尾水处理系统(S1)处理后,综合水质得到改善(IΔX1.X2=13%),主要污染物TN得到显著改善(IΔX1.X2=23%),西区池塘养殖尾水经尾水处理系统(S2)处理后,综合水质略有改善(IΔX1.X2=9%);利用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对水产养殖尾水实施净化处理,经处理后的排放水达到或优于养殖小区进水源综合水质的水平,并符合《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一级排放标准,且...  相似文献   

5.
根据2004-2007年淀山湖水质参数逐月的实测结果,应用水质标识指数法对淀山湖水环境状况分别进行单因子评价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4-2007年期间,淀山湖综合水质标识指数年均值分别为4.342、4.342、4.442和4.852,水质处于IV类水,与饮用水源功能目标相差2个级别;主要污染因子为总氮(TN)、总磷(TP)、氨氮(NH3-N)和叶绿素a等,相应的水质标识指数均值分别为6.84、6.14、6.04和4.72,溶解氧标识指数为1.60,始终达到水源功能要求.4年期间,各站点综合水质标识指数平均值最高出现在急水港进水口(St5),为5.053;最低值出现在湖心(St4),为4.552.4年综合水质标识指数呈现冬季较低、春季较高的规律性变化趋势.外源污染、湖泊自身性质以及湖内水环境生物等是影响水质标识指数变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利用新型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法——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青海省李家峡水库水质进行评价,并且与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李家峡水库在丰水期时,水质达到国家Ⅲ类水标准,其中TP的贡献率最大;在枯水期时,水质达到国家Ⅲ类水标准,其中TP的贡献率较大;在平水期,水质达到国家Ⅲ类水标准,并且该评价结果与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9年和2010年多项鱼塘水质指标及气象要素的监测,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鱼塘水温与气温具有密切的线性关系;(2)水体透明度随风速增大以及在适量范围内降水量增加而增加;(3)鱼塘水体溶解氧与气温、水汽压、云量呈负相关,与气压、日照时数、风速呈正相关;(4)氨氮、亚硝酸盐含量与水汽压、气温呈正相关,与气压呈负相关;(5)所建立的气压、气温、水汽压与溶解氧含量关系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可预测溶解氧变化,为养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临安市青山湖主要用于旅游业、农业灌溉及饮用水源等多种用途,而周边旅游业、工业等方面的发展可能使得它存在受污染的风险,通过水质评价来了解青山湖水环境质量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以2009-2013年临安市青山湖水质采样数据为基础,采用传统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青山湖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3种赋权法对指标权重进一步优化处理,通过污染成因分析初步得出各支流对青山湖水库水质污染贡献情况。结果表明:青山湖化学需氧量、氨氮的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平均达到Ⅱ类水质标准,符合青山湖水质功能区划分等级要求;总氮、总磷、叶绿素a的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平均大于Ⅲ类水质,为主要污染物;基于主成分分析赋权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和传统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的计算结果一致,2009-2013年青山湖水质都达到Ⅳ类,且2009年青山湖水质最差,综合水质标示指数为4.331,2013年最好,为4.131,呈U型变化趋势;锦溪的总氮、叶绿素a污染贡献最高,南苕溪次之,灵溪的总磷污染贡献最高。  相似文献   

9.
水质标识指数法在白洋淀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3-2009年白洋淀水质参数的实测结果,应用水质标识指数法对白洋淀8个国控点位水环境状况分别进行单因子评价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个国控点位均表现出COD、TN为主要污染因子,其次为TP和NH4+-N,DO指标除南刘庄外均较好;离府河入淀口较近的南刘庄断面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较高,其他7个点位差别不大,其中淀水下...  相似文献   

10.
11.
于鳜(Siniperca chuatsi)及饵料鱼池塘中施用硝化细菌(Nitrifying bacteria),通过检测鳜及饵料鱼池塘的透明度、pH值、氨氮(NH4+-N)、亚硝酸盐(NO2--N)、硝酸盐(NO3--N)和总氮(TN)等特定参数,评价该硝化细菌对鳜及饵料鱼池塘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在施用前期(0~8 d)能改善鳜及饵料鱼池塘的透明度,降低水体中NH4+-N和NO2--N的浓度,增加NO3--N的浓度.投菌后第6d,试验池塘中NO3-N的浓度较对照池塘高75%,较投菌前高31.6%.可能由于施用的硝化细菌硝化作用减弱,施用后期(8~12 d)试验池塘水质的各指标变化趋势与对照池塘基本相同.此外,该硝化细菌对池塘水体的pH值和TN浓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淡水池塘虾蚌混养对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省海盐县百步镇6口罗氏沼虾养殖池塘为对象,比较了罗氏沼虾单养与罗氏沼虾、三角帆蚌混养两种养殖模式池塘中浮游甲壳动物的种类组成、密度和生物量及养殖水化因子的差异。结果表明:混养池塘中TN、TP、NO3--N与DO均显著低于单养池塘,而其它水化因子无显著性差异;养殖期间共鉴定出浮游甲壳动物22种,其中枝角类13种,占总种类数的59.09%;桡足类9种,占40.91%。混养池塘浮游甲壳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单养池塘,而Pielou均匀度指数无显著差异。单养池塘浮游甲壳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均显著高于混养池塘。经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水温和总磷是影响浮游甲壳动物密度和生物量的主要因子。典型对应分析(CCA)显示,浮游甲壳动物的时空分布主要受水温的影响。混养池塘罗氏沼虾产量(866.70±214.92kg/m2)极显著高于单养池塘(533.30±104.24 kg/m2)。结果表明,虾蚌混养对池塘中水质指标有一定的改善,虽然对浮游甲壳动物物种组成不造成影响,但明显地降低了浮游甲壳动物的多样性、密度和生物量,并且虾蚌混养可提高虾类产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鲻鱼混养密度与网箱围隔对鱼虾混养效果和水质的影响,为今后发展推广鱼虾混养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在3.2 m×3.2 m的室内水泥池放养800尾虾苗(处理I)、800尾虾苗+1.0 kg鲻鱼(处理II)、800尾虾苗+2.0 kg鲻鱼(处理III)、800尾虾苗+3.0 kg鲻鱼(处理IV)、800尾虾苗+2.0 kg鲻鱼(处理V),处理V用网箱将鲻鱼隔离在网内而对虾可通过,探讨凡纳滨对虾与鲻鱼混养对鱼虾生长、饲料效率、能量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及水质的影响。【结果】收获时,凡纳滨对虾的体长、体重、产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鲻鱼的体重、增重率、体重特定生长率均随鲻鱼混养密度增加而呈下降趋势;采用网箱围隔相对其他混养处理能够明显改善对虾的生长状况,但仍显著低于单养对虾处理(P〉0.05,下同)。【结论】凡纳滨对虾混养鲻鱼能有效提高饵料利用率,但由于鲻鱼抢食虾料而影响对虾生长;采用网箱围隔混养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对虾生长,却未能提高饵料利用率。因此,凡纳滨对虾混养鲻鱼时,二者间的合理放养密度有待下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监测和评价广西淡水池塘养殖过程中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于2007年10月~2008年7月,选择位于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留肖村2户养殖户的各1口池塘,在1年的养殖周期内,于秋、冬、春、夏季节,分别采集池塘内、出水口、池塘水源水样,监测池塘养殖斑点叉尾鮰主要污染物[化学耗氧量(COD)、氨氮、总氮、总磷]的排放情况,并通过计算其排污系数K值,测算广西淡水池塘养殖年污染物排放情况并评价其对水域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个养殖周期内,COD、氨氮、总氮、总磷的平均K值分别为182.62、2.32、7.68和0.55kg/t;据此测算在1年的养殖周期内,广西淡水池塘养殖排放的污染物数量分别为COD140263.2t、氨氮1764.0t、总氮5997.6t、总磷425.6t。  相似文献   

15.
采用休眠诱导法,考察食用酒精、温度以及淡水鱼种类对活鱼无水保活保鲜品质的影响。以10 h死亡率、感官评定、僵硬指数、pH值等为考核指标,评判淡水鱼无水保活保鲜品质。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各项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当食用酒精浓度为2.0%、温度8℃时,鲫鱼无水保活10 h的存活率达100%,鲢鱼的存活率为90%,而鳊鱼的存活率仅为85%。3种淡水鱼无水保活10 h存活率随着温度的上升呈逐渐下降趋势。感官评定值随着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僵硬指数随时间的延长而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于2002年6月至2003年3月对辽宁省碧流河水库4个淡水池塘(鲢、鳙亲鱼池)的悬浮物结构及有机碳库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池塘颗粒悬浮物重量(TS)为18.14~62.92 mg/L,平均为(37.53±22.02)mg/L,灰分含量平均为33%;浮游生物干重(PZ)占TS的16.81%~30.65%,平均为25.05%;浮游植物干重(DWP)为4.62~12.33 mg/L,平均为8.15 mg/L;浮游动物干重(DW Z)为0.08~0.81 mg/L,平均为0.50 mg/L;溶解有机碳(DOC)和颗粒有机碳(POC)的库储量分别为(11.32±3.66)mg/L和(8.75±4.28)mg/L。TOC∶DOC∶POC=1∶0.56∶0.44;池塘POC中细菌和腐质碳(BDC)、浮游植物碳(PC)、浮游动物碳(ZC)的比例为26.45∶16.30∶1;在浮游生物碳(PZC)中,浮游植物碳占94.22%,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族箱试验,研究不同营养物质组合的复合生物营养剂对水体环境的影响。试验分为4个组,CK组为空白对照组,A、B、C组为施用复合生物营养剂组,其有机营养物质、无机盐和微量营养物质质量比的比例分别为16∶78∶6、32∶62∶6和48∶46∶6。结果表明:C组的溶解氧(DO)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各组;A组的有害物质含量最高,其氨氮(NH3–N)含量显著高于CK组和B组,但与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亚硝酸氮(NO2–N)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A组和B组的营养效果较好,其水体总氮(TN)、总磷(TP)含量均高于其余各组;各营养剂处理组水体中芽孢杆菌(Bacillus)的数量显著高于CK组,而气单胞菌(Aeromonas)的数量则显著低于CK组;相对于CK组,各营养剂处理组浮游生物的丰度和多样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B组最明显;TN含量和TP含量是影响原核生物群落变化的主要因子,而DO含量和NH3–N含量是影响真核生物群落变化的主要因子。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营养物质、无机盐、微量营养物质质量比为32∶62∶6的复合生物营养剂具有较好的改善水体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象山港网箱养殖对水域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2010年全年共6个航次对象山港网箱养殖区水域环境的监测结果,分析讨论了网箱养殖区DO、pH和营养盐的含量变化特征,并采用营养状态指数法和有机物评价指数法对该海域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DO和pH均符合《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规定的养殖海水Ⅱ类水标准;养殖区DIN全年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726~1.133 mg/L,其中NO3-N占无机氮的74.83%,是象山港网箱养殖区DIN的主要存在形式;DIP和SiO3-Si全年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043~0.082 mg/L和0.794~1.357 mg/L。DIN、DIP年均含量均超出《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规定的养殖海水Ⅱ类水标准。调查网箱区N/P平均值为34.02,可见养殖水体呈现氮过剩状态。根据营养状态指数(E)和有机物评价指数(A)的评价显示,水体呈严重富营养化状态,且有机物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