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亚精胺浸种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究多胺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以农大108玉米(Zea mays L.)品种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亚精胺(spermidine:Spd)浸种,检测种子萌发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鞘长度和α-淀粉酶活性。[结果]在低浓度范围内,随着亚精胺浸种浓度的升高,被检测的这些指标也逐渐升高,当亚精胺浓度达到0.1 mmol/L时,这些指标均达到最大值,而过高浓度的亚精胺处理,则这些指标低于对照。[结论]适宜浓度的亚精胺浸种促进玉米种子的萌发。该研究为多胺在大田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红香椿种子为材料,用0.3mmol·L-1亚精胺浸种处理12h,设置浓度为0、25、50、100mmol·L-1的混合盐碱溶液模拟盐碱环境,研究亚精胺浸种对盐碱胁迫下香椿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以及盐碱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碱胁迫下,香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度以及香椿幼苗的存活率、根长均显著下降;种子中的抗氧化酶、淀粉酶活性以及幼苗中的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含量均有所上升.亚精胺浸种通过进一步提升抗氧化酶、淀粉酶的活性、增加脯氨酸的含量,有效地缓解了盐碱胁迫对香椿种子及幼苗造成的损害,使种子及幼苗的表观指标显著增长.由此可见,0.3mmol·L-1亚精胺浸种能够有效促进盐碱胁迫下香椿种子的萌发及其幼苗的生长,并提高香椿幼苗对盐碱的抗性. 相似文献
3.
亚精胺浸种对小麦幼苗抗渗透胁迫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了渗透胁迫下亚精胺(spermidine,Spd)浸种后,小麦品种豫麦18号(抗旱性较强)和扬麦9号(抗旱性较弱)幼苗的相对干重增长速率(relative dry weight increase rate,RDWIR)、叶片相对含水量(leaf relative water content,LRWC)、叶片相对电解质渗漏率(leaf relative electrolyteleakage,LREL)和叶片内Spd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胁迫第7天,抗旱性弱的扬麦9号小麦幼苗的LREL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抗旱性强的豫麦18号,其叶片内Spd含量的升幅则明显小于豫麦18号;而豫麦18号幼苗的RDWIR和LRWC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扬麦9号。Spd浸种处理渗透则明显抑制在胁迫条件下扬麦9号幼苗RDWIR,LRWC的下降和LREL的增加,促进叶片内Spd含量的增加。这些结果表明,Spd浸种通过提高渗透胁迫下小麦(特别是抗旱性较弱的品种)幼苗叶片中Spd的水平,从而增强小麦幼苗的抗渗透胁迫能力,促进其生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胺增强植物抗旱性的机理。[方法]用亚精胺(spermidine:Spd)浸种,检测了渗透胁迫下玉米品种农大108(抗旱性较强)和掖单13(抗旱性较弱)幼苗叶片中类囊体膜上结合态多胺含量的变化。[结果]渗透胁迫7 d,抗旱性弱的掖单13玉米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和类囊体膜上非共价结合态亚精胺含量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抗旱性较强的品种农大108 Spd浸种处理,不仅明显抑制掖单13在胁迫条件下其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的下降,并且明显抑制其在胁迫条件下类囊体膜上非共价结合态亚精胺含量的下降。[结论]Spd浸种,通过抑制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类囊体膜上非共价结合态亚精胺含量的下降,提高玉米(特别是抗旱性较弱的品种)幼苗的抗渗透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胺增强植物抗旱性的机理。[方法]用亚精胺(Spd)浸种,研究了渗透胁迫下玉米品种农大108(抗旱性较强)和掖单13(抗旱性较弱)幼苗叶片中抗氧化非酶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渗透胁迫2 d,抗旱性弱的掖单13幼苗叶片的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抗旱性强的农大108,而农大108幼苗叶片中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掖单13;Spd浸种处理,明显促进渗透胁迫条件下掖单13幼苗叶片内ASA和GSH含量的升高,并且明显抑制其H2O2和MDA含量的上升。[结论]渗透胁迫下,Spd浸种促进了玉米(特别是抗旱性较弱的品种)幼苗叶片中抗氧化非酶物质ASA和GSH含量的上升,降低叶片内的活性氧水平,从而减轻活性氧对幼苗的伤害,增强玉米幼苗的抗渗透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镉(Cd2+)胁迫下亚精胺(Spd)浸种对不同品种蔬菜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水培浸种、恒温培养方式,以重金属镉为胁迫因子,研究了镉胁迫下亚精胺对不同蔬菜品种种子的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中,Spd浸种后可以提高抗热605和大叶黑大头种子的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缓解Cd2+胁迫,但对上海青却有抑制作用;以抗热605的抗Cd能力最强。结合品种选择和Spd浸种处理可有效缓解镉对土壤的污染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杂交桑桂优12号品种为材料,研究100 mmol/L Na Cl胁迫下,0、0. 5、1. 0、1. 5 mmol/L亚精胺(spermidine,Spd)对杂交桑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mol/L Na Cl胁迫下,杂交桑种子的萌发受到显著抑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显著降低。添加适宜浓度的Spd可有效缓解Na Cl胁迫对杂交桑种子萌发的抑制,提高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但浓度过高,反而加重Na Cl胁迫的抑制作用,进一步降低杂交桑种子的各项萌发指标。综合来看,添加1. 0 mmol/L Spd对促进盐胁迫下杂交桑种子萌发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亚精胺浸种对玉米幼苗根尖线粒体ATPase活性与结合态亚精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抗旱性不同的玉米品种农大108(抗旱性较强)和掖单13(抗旱性较弱)为材料,经过亚精胺(Spd)浸种处理,研究在聚乙二醇(PEG)-6000渗透胁迫下,幼苗根尖线粒体ATPase水解活性与膜上非共价结合态多胺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渗透胁迫条件下,抗性强的农大108的ATPase活性下降的幅度明显小于抗性弱的品种掖单13,而农大108的线粒体膜上非共价结合态亚精胺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掖单13。亚精胺浸种处理,明显增强了掖单13幼苗的抗性,促进了掖单13在胁迫条件下非共价结合态Spd含量的增加,同时抑制其在胁迫条件下ATPase活性的降低。这些结果表明,亚精胺浸种处理,通过提高玉米幼苗根尖线粒体膜上的非共价结合态Spd含量,维持ATPase活性的稳定,从而提高玉米幼苗的抗渗透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9.
脯氨酸浸种对NaCl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元芳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22(4):62-65
用脯氨酸浸种,可使NaCl胁迫下的玉米发芽率升高,幼苗的含水量和脯氨酸含量增加,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强,说明脯氨酸浸种可以促进盐胁迫下玉米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EM浸种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出苗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液体EM500倍稀释液浸种试验,探讨了EM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出苗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EM浸种有促进萌发,提高发芽势、发芽率,改善玉米幼苗出苗状况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表油菜素内酯浸种对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0.05 mg/L的表油菜内酯浸种24 h后,对其中部分种子用10%PEG模拟干旱胁迫,另一部分待出苗后对幼苗用10%PEG模拟干旱胁迫,测定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过程中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表油菜素内酯浸种能显著提高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指数、根长,但对萌发率、根数、根重、芽长、芽重并无显著影响;显著提高幼苗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极显著提高叶片蒸腾速率,而叶片相对电导率、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但对胞间CO2浓度、叶绿素含量及叶片细胞渗透势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亚精胺对渗透胁迫的玉米幼苗叶片NADPH氧化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多胺增强植物抗旱性的机理,研究了渗透胁迫下,玉米品种农大108(抗旱性较强)和掖单13号(抗旱性较弱)幼苗叶片中亚精胺(spermidine:Spd)含量与质膜NADPH氧化酶和3种抗氧化酶——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渗透胁迫48 h,抗旱性弱的掖单13号幼苗叶片的NADPH氧化酶活性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抗旱性强的农大108,而农大108幼苗叶片Spd含量以及SOD,CAT和APX活性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掖单13号.外源Spd处理明显提高了掖单13号幼苗叶片的Spd含量以及SOD,CAT和APX活性,也明显抑制了NADPH氧化酶活性的上升.Spd的生物合成专一性抑制剂——甲基乙二醛-双(鸟嘌呤腙)(MGBG)处理,则明显抑制了渗透胁迫下农大108叶片中SOD,CAT和APX活性以及Spd含量的上升,也明显提高了NADPH氧化酶活性.结果还表明,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的Spd可能通过抑制NADPH氧化酶活性以及促进抗氧化酶活性而降低叶片内的活性氧水平,从而减轻活性氧对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13.
14.
15.
研究了渗透胁迫下玉米品种农大108(抗旱性较强)和掖单13(抗旱性较弱)幼苗叶片中亚精胺(Spd)和抗氧化非酶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渗透胁迫2d,抗旱性弱的掖单13玉米幼苗叶片的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抗旱性强的农大108,而农大108幼苗叶片Spd、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掖单13。胁迫条件下,外源Spd处理掖单13,不仅明显提高其幼苗叶片的Spd含量,而且ASA和GSH含量也明显提高,而其H2O2和MDA则明显下降;Spd的生物合成专一性抑制剂——甲基乙二醛-双(鸟嘌呤腙,MGBG)处理农大108,则明显抑制其在渗透胁迫下叶片中的Spd,ASA和GSH含量的上升,而明显促进其H2O2和MDA含量的上升。这些结果表明,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中的Spd减轻活性氧对幼苗伤害的原因之一,可能是通过提高ASA和GSH等抗氧化非酶物质含量而降低活性氧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