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蝉馨 《水产科学》1988,7(1):22-24
黑鲪(Sebastodes fuscescens)是一种冷温性鱼类,无长距离洄游,卵胎生,4-6月产仔,分布于我国黄、渤海和东海,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和鄂霍次克海南部.1967年前后日本开始从事黑鲪人工育苗的研究,至今育苗技术基本解决,已有许多报道,现在每年育苗一百余万尾,主要用于放流增殖、国内对此研究做得不多,1960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从事试验研究,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2.
黑鲪,学名许氏平鲉,地方名也叫黑鱼,属冷温性鱼类,常栖息于近海岩礁地带、砾石区域以及海藻丛生的海区,昼夜摄食,营半定居性生活。其繁殖习性为卵胎生,一次性产仔,生殖期为每年的春末夏初,水温在14~15℃左右。目前,黑鲪人工育苗尚属起步阶段,所采用的亲鱼全部来源于自然海区定置渔具的捕获物。2007年3~11月,我们投入育苗水体数百立方米,培育出5cm以上黑鲪鱼苗110万尾。下面是这次育苗过程的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3.
黑鲪,又名许氏平触,俗称黑鱼,肉质结实,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黑鲪富含蛋白质及其他多种营养成分,而脂肪含量少,具有益气养血、柔筋利骨之功效,对治疗消化不良、脾虚泄泻、贫血、筋骨酸痛很有效。黑鲪广泛分布于我国黄渤海及东海近海岩礁地带。近几年由于过度捕捞和垂钓,导致资源量急剧下降,为恢复黑鲪资源,2009年1月被列为山东省渔业资源修复计划。  相似文献   

4.
选定适宜的海水池塘,投放怀仔黑鮶。通过施肥培育鱼苗生长所需的生物饵料,并投喂浮游动物和其它人工饵料,60亩池塘经两个月育成平均个长 56. 43 mm的苗种 14. 6万尾,平均亩产 2 433尾,为海水池塘的生产经营开辟了新项目。  相似文献   

5.
将在近海捕获的14尾黑亲鱼放在海带育苗池内进行流水培育,让其自然产仔。共产健康仔鱼361400尾,产仔率达28.57%。以小球藻、轮虫、卤虫幼体、少量海捕天然浮游动物和鱼、虾肉糜为系列饵料,培育20~30天,育出全长14.2~30mm的稚鱼322198尾,平均成活率89.15%;单位水体平均出苗量为6712尾/m3。在18~24℃水温范围内,仔稚鱼的平均日增长量约为0.5mm。每3~5天轮流使用1mg/1的氯霉素,0.3mg/l的鱼虾安,可以有效地防治仔稚鱼的细菌性疾患;用0.05mg/l的孔雀石绿药浴15~20分钟,可以防治真菌疾患。  相似文献   

6.
随着黑鲋人工育苗技术的逐步推广,育苗中的病害问题逐渐凸显,直接影响鱼苗的成活率。现根据这两年的生产实践经验,介绍几种对鱼苗鱼种危害较大的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栾凯 《河北渔业》2016,(2):39-41
研究了黑鲪亲鱼的选择、运输、暂养,苗种培育的适宜环境、饵料选择、日常管理、病害防治等一套繁育流程。在240m~3育苗水体中,最终培育出3cm黑鲪鱼苗43.7万尾,成活率22.7%。  相似文献   

8.
黑鲪(Gymnocorymbus ternetzi)属鲈形目、杜父鱼亚目、鲈科,又名黑鱼、黑头、黑石鲈,为温水性底层鱼类,分布于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通常生活在海底有石砾、岩礁、人工礁石的区域,多栖息于礁石缝隙、石洞之中.其食性凶猛,十分贪食,摄食量颇大,胃的饱满度很高,仔鱼从母体产出后即可自由游泳并开始摄食.自20...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亲鱼选择、暂养和苗种的饵料转换、日常管理和病害防治等一套工艺流程,在300m3育苗水体中,育出26.7mm以上黑鲪鱼苗32.15万尾,鱼苗培育成活率33.5%。专家鉴定认为,本成果总体达国内先进水平,其中产仔率、单位水体出苗量等方面属国内领先。  相似文献   

10.
金鲳鱼规模化全人工育苗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鲳鱼,学名卵形鲳(Tmchinotus ovatus),隶属于鲈形目、鲈亚目、鲹科、鲳鲹属,俗称黄腊鲳、黄腊鲹、卵鲹、短鳍鲳鲹等。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的温带、热带海域,为暖水性鱼类。在我国的东海、南海和黄海、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及台湾等沿海均有一定资源量。但由于近年来的滥捕,产量锐减。金鲳鱼无肌间刺、肉质细嫩、味鲜美,历来被列为名贵食用鱼类。  相似文献   

11.
黑(鱼君)以其肉质细嫩、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前几年,黑(鱼君)仅有网箱及网笼养殖方式,近年来,随着市场的走俏,黑(鱼君)渐成虾池养殖的珍品。现将黑(鱼君)虾池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养殖池的选择 虾池大小为30-40亩,水深至少达到2m。虾池要接近外海,夏季高温时水温不得高于28℃,进排水系统相对独立,大小潮均可纳水。虾池周围无大的工业及生活污水注入。  相似文献   

12.
黑脊倒刺Ba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脊倒刺 (Spinibarbus caldwelli)为溪河名优鱼类之一.近年来,随着自然资源的减少和市场需求的增加,人工养殖黑脊倒刺鲤已势在必行.但目前的苗种来源依靠天然捕捞,不仅加剧了自然资源的衰竭,而且所捕野生苗的规格不齐,数量无保障,无法满足生产的需求,因而通过人工繁育,使其成为名优养殖对象,并最终解决规模化生产的苗种供应已成为当务之急.1999年我们开始人工驯养黑脊倒刺 ,经过三年努力现已基本掌握了黑脊倒刺生物学特性及该鱼的人工繁育技术,并于2001年首次取得人工育苗技术突破.现将该鱼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育苗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黑脊倒刺鲃 Spinibarbus caldwelli (Nichols) 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淡水水域中,曾是福建省闽江等水系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黑脊倒刺鲃的养殖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由于黑脊倒刺鲃特殊的繁殖习性,致使人工育苗量较小,难以适应规模化养成需求.  相似文献   

14.
菊黄东方鲀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连环 《水产养殖》2010,31(3):30-30
<正>菊黄东方鲀[Takifugu flavidus(Li,Wang etWang)]属鲈形目,鲀科,东方鲀属,分布于我国东海、黄海及渤海,属于温带近海底层鱼类,俗称"街鱼"、"满天星"。其肉质鲜美,食用和医用价值高,成  相似文献   

15.
玛拉巴石斑鱼(Epinephelusmalabaricus)俗称青斑、黑点青斑、过鱼,隶属于鲈形目、石斑鱼属,是我国东南沿海香港、台湾养殖最多的一种石斑鱼。玛拉巴石斑鱼体型颜色与点带石斑鱼十分接近,两者最容易混淆。与点带石斑鱼不同的是,玛拉巴石斑鱼前鳃盖的下角无膨大的棘齿,头及身体的  相似文献   

16.
黑鲪又称许氏平鲉属,鲈形目、杜父鱼亚目、鲪科,俗称黑石鲪、黑寨鱼、黑老婆等,属冷温性近海底层鱼类,是中国黄渤海区常见的经济鱼类。其肉质鲜嫩、洁白,脂肪少,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现已发展成沿海各省尤其是山东省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  相似文献   

17.
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属鲈形目、鮨科、石斑鱼亚科、鳃棘鲈属,俗称东星斑。它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之间热带海域,海南东岸和南部海域均有分布,但数量稀少。东星斑的鱼肉内含有二十几种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点,为海鲜极品,逐渐成为饮食业、垂钓业的至爱。豹纹鳃棘鲈对环境适应能力强,还具有病害少、生长迅速、肉质优良等特点,市场售价为240元/kg~300元/kg,具有极高的养殖价值,目前已成为我国南方地区海水鱼类养殖的后备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8.
鱼类的生长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盐度、光周期、食物以及鱼类自身的生理状态等[1]。单就食物而言,生长就不仅受食物性质、食物数量的影响,而且还受投饵方式的影响[2,3]。在自然状态下,鱼类摄食有一定的周期性;在养殖中,投饵也常采用一定的时间间隔[4,5],但研究不同投饵方式对鱼类生长的影响还较少。黑鲪(Sebastodesfuscescens)是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种之一,目前关于黑鲪的研究还比较少[6]。本研究考察了不同投饵方式对黑鲪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其养殖提供基础数据。收稿日期:1998-12…  相似文献   

19.
密度对黑鲪生长及能量分配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1℃条件下,研究了密度对黑鲪生长及能量分配模式的影响。黑鲪的密度为5kg/m^3和8kg/m^3下的能量收支模型分别为:100A=30.37R 69.63G和100A=48.89R 51.13G。结果表明,黑鲪在低密度条件下摄入的食物能量比在高密度条件下更多地分配地生长上。但黑鲪密度组的湿重、能量摄食率分别比低密度组的高40.78%和39.48%,湿重、能量特定生长率分别高46.40%和17.23%,由此可见,在本实施条件下,高密度条件下,高密度对黑鲪生长的影响被高的摄食率所补偿从而达到高的生长率。  相似文献   

20.
黑脊倒刺鲃Spinibarbus caldwelli(Nichols),俗称宽鱼,隶属鲤科、鲃亚科、倒刺鲃属,其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淡水水域中,曾是福建省闽江等水系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该鱼体形美观,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并具有一定的药用功效,也是传统的滋补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