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涉县水源充沛、草源丰富、自然落差大,适宜搞微流水养鱼。亩放草鱼可达2000尾左右,亩产可达1500 Kg以上。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草鱼肠炎、烂鳃病时有发生,常给养鱼户造成较大的损失,甚至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几年来,我们对这两种病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和研究,初步掌握了此病发生、发展的规 相似文献
2.
2005年3月,北京平谷一位养鱼户找到我们,说他的一个精养鲤鱼池的池鱼发病,已按粘孢子虫病治疗五天,未见疗效。我们赶到鱼池打捞几尾鱼检查,诊断为烂鳃、粘孢子虫、脂肪肝并发症。治疗3天后池鱼状况好转,一周后池鱼恢复正常。现将基本情况作一介绍,以供参考。一、鱼池基本情况鱼 相似文献
3.
暴发性出血病是团头鲂成鱼养殖中常见的鱼病,其它病害很少。2005年9~10月我市多个塘口发生了团头鲂烂鳃病,损失严重,其中一只塘口50亩,日均死亡500~600条(300多千克),累计死鱼超过3500千克。本地区主养团头鲂面积超过10万亩,以前从未发现过此病。 相似文献
4.
鲤鱼粘孢子虫是网箱养鱼中近年来流行的一种危害较严重的疫病之一,病原来自外地苗种携带,后寄生到螺蛳幼体上,寄生大量粘孢子虫螺蛳幼体在水中漂浮被鱼摄食后,引起肠道粘孢子虫,也可感染鳃组织和体表,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6.
7.
8.
浅谈养殖鱼类烂鳃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塘高密度集约化养鱼高产、高效,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由于苗种投放密度大,喂料多,水质难控制,也极易发生鱼病。在我县地塘养鱼中,养殖鱼烂鳃病较多,其中尤以鲤鱼的发病率最高,而且死亡率也最高,造成的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经过连续观察,发现患病的不单纯是细菌性烂鳃,多数伴有指环虫、车轮虫和孢子虫等寄生虫的侵袭。因此,在烂鳃病的防治上就不能只使用传统的漂白粉、富氯等药物,还应适当搭配杀虫药物进行防治。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具体的经验和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1982~1984年我们采用生态预防及投用药物的方法对危害我市草鱼养殖最严重的鱼病——草鱼烂鳃病进行综合防治试验。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点:试验在沙县淡水养殖场进行。1982年为7口成鱼池计62.7亩,1983年和1984年均为20口成鱼池计103.15亩。 相似文献
10.
进入春季,随着气温和水温的不断上升,各种病原生物活动加强,容易使鱼类感染各种疾病,尤其是寄生虫病容易暴发。各种生物致病因子如细菌、寄生虫孢子、孢囊处于发育早期,对药物最敏感,此时用药可保证药物达到最好的疗效。同时,鱼种、成鱼经过越冬期,体质较弱,对致病因子抵抗力相对较差,因此,积极做好春季鱼病预防工作,可减少鱼病的发生,如防治不及时会严重影响存活个体后期的生长。今年在本地尤其以粘孢子虫病为重,此病可导致鲤鱼、鲢鱼、鲫鱼等死亡率达50%以上,造成不小的损失。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较多,均应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治疗、慎重用药”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正> 前言1973年国内开展网箱养鱼以来,发展很快,鱼病问题也随之产生。已发现了水霉病、疖疮病、白皮病、细菌性烂鳃病等。目前网箱养鱼中鱼病的危害到了不能忽视的程度。在日本等国网箱养鱼中鱼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1978年浙江省海盐县圩城公社渔场网箱养殖的鳙鱼大批死亡。经过研究认为主要是鱼害粘球菌引起的烂鳃病,症状与青、草鱼 相似文献
12.
13.
<正> 我们于1981年采用全池遍洒的方法,用鱼乐消毒剂治疗草鱼细菌性烂鳃病,1982年进行了口服试验,将药物混入饲料投喂。1983—1984年先后在广汉、崇庆、宜宾、西昌等地进行了生产性治疗试验,先后治疗20多病例,均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15.
2003年5月份,在培育鲤鱼夏花过程中,华北地区的乌仔发生大范围暴发性死亡,这种病具有暴发性和流行性。全池乌仔即刻全军覆没,危害性极大,使今年的苗种培育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这种病以前在乌仔阶段从未发生,也没有资料可查,笔者推断,可能是“烂鳃病”。针对这种病的症状,笔者根据自己的亲身实践,尝试了几种治疗方法,在本场取得了显著效果,并指导了水库周边地区的渔农治疗此病。下面就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并同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鲤鱼孢子虫病危害甚大,特别是在大水面网箱养殖中,由于鳃上寄生孢子虫的鲤鱼一般条件下不表现出症状,加上因为养殖者的技术水平,缺乏经验等原因,孢子虫病未得到正确的诊断和及时治疗,常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笔者曾诊疗过多例孢子虫病,对这种病有一些粗浅的认识,现结合两例谈一些认识与体会。 一、发病情况 石家庄元氏八一水库,在 8月上旬,大暴雨过后,养殖户报称网箱发生暴发性烂鳃病,初期每天约死亡 50尾,死亡数逐日上升,三天后死亡数超过 100尾,用过多种消毒剂效果不好。 二、主要症状 到现场发现… 相似文献
17.
2002年夏,鳗鱼烂鳃病发生频繁,个别养殖场损失严重,特别是土池养殖鳗鱼,用药治疗比较困难,一些养殖场为了节省治疗费用,不对症下药,采用一些国家明文禁止的兽药,结果损失更加巨大。现将有关鳗鱼烂鳃病发生的主要特点及综合防治方法作扼要介绍,供广大养殖业者参考。一、病因引起鳗鱼烂鳃病发生的主要因子有:由于寄生虫如纤毛虫、指环虫、拟指环虫感染鳃造成对鳃的损伤后,细菌继发性感染;原发性细菌感染,其病原主要有嗜水气单胞菌、柱状屈桡杆菌等;水中有机物含量高时,鳃霉寄生于鳃部血管引发细菌继发性感染;水质条件恶化… 相似文献
18.
孢子虫属于原生动物,种类很多,个体大小一般在几微米至十几微米之间,形态构造随种类不同而各异。该虫主要寄生在海淡水鱼类体内外,屡见室内水泥池养殖的鳗鱼常发生此病的报导,而海水网箱养殖中粘孢子虫病尚未见到报导。2001年9~11月间,笔者在福建宁德、福州2市网箱分布密集区先后发现几例寄生粘孢子虫的病例,但未造成大的死鱼后果,现将基本情况总结如下:1 主要症状 粘孢子虫寄生在鱼体的皮肤、鳃、鳍和体内的各器官组织。早期感染的病鱼,体表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加重,在尾部、背鳍基部及体两侧线附近开始出现小瘤状的凸起,大小不一,凸出部位的鳞片稍竖起,无光泽、 相似文献
19.
鱼粘孢子虫病是近年来我省流行范围广、危害特别严重的一种鱼病。粘孢子虫一年四季均可见到,以夏秋季较为严重,主要危害鲤、鲫鱼,鲢、鳙、草鱼也时有发生。不论是鱼类苗种阶段,还是成鱼阶段均能发生粘孢子虫病。感染粘孢子虫的病鱼,食欲减退,生长缓慢,身体消瘦,甚至死亡。另外,寄生鱼体表的粘孢子虫,鱼外观丑陋,还影响商品鱼的销售。 相似文献
20.
在网箱鲤疾病中,烂鳃病传播速度快,流行面广,危害最大。1978-1992年水库1695箱鲤都发生了烂鳃病,共计死鱼约12.7万kg,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万元。6-7月水温25-32℃是发病高峰季节,最高死亡68%。分析发病原因后,制定了“以防为主,结合内服药饵,外用泼洒,洗澡“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