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 ,男 ,生后 2 d,出生后未排胎便 ,生后 1d出现呕吐、腹胀。体查 :营养状况差 ,腹胀明显 ,可见肠型。肛门指检未触及大便 ,拔指后无爆破样排便排气。腹平片见小肠普遍胀气 ,立位有数个小液平 ,行碘油上消化道造影 ,未见异常 ,改行稀钡灌肠造影检查。用双腔气囊 18FR 30 ML胶乳导尿管插管 ,注入生理盐水稀钡 2 0 m L ,见造影剂向双侧腹腔内片状散开 ,立即停止灌肠造影。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显影 ,呈细绳状 ,边缘波浪状改变 ,钡剂未充盈横结肠 (如图 1)。 2 4h后复查 ,腹腔造影剂散开达膈下 ,而胃及结肠内造影剂仍无排空 ,小肠内仍胀…  相似文献   

2.
新型蔬菜、肉类复合灌肠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果蔬肉类复合灌肠是在传统西式灌肠的基础上 ,加入适量的胡萝卜等蔬菜 ,以及大豆蛋白、淀粉、肉类和一些香料等研制而成的一种新型食品。与传统灌肠相比 ,具有营养丰富全面和生产成本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空气灌肠法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文献早有报道,为了提高复位成功率,最近我们根据上海的介绍,在基础全麻下实施空气灌肠治疗5例小儿急性肠套叠均获成功,现作一报道。 治疗方法 一、用岛津VS—10胃肠机,令患儿水平仰卧位进行复位和观察。结肠注气机是由高压注射器改装,原理与佘亚雄介绍的基本相同,最大注气压力可达13.3kPa。肛门插管选用Foley氏管。对诊断明确  相似文献   

4.
结肠憩室炎国内报道多见于右半结肠 ,而呈现为急性多发性乙状结肠憩室炎者较少报道。1 病例简介患者男 ,80岁 ,因腹痛与腹泻 9d入院 ,入院前患者急性起病 ,无发热 ,腹泻 7~ 10次 / d,粘液样便 ,无里急后重 ,但伴有左下腹痛 ,余未见异常。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 ;大便常规 :WBC+,RBC0~ 4 ,潜血试验弱阳性 ;志贺菌、沙门氏菌培养阴性。入院后给以常规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入院后第 6天行结肠镜检查发现 :进镜至 2 5~ 30 cm部位的肠粘膜高度充血水肿、肠腔狭窄 ,组织脆弱、触之易出血 ,可见多个憩室 ,无法进镜。第 2天作钡剂灌肠发现乙状结…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患者,男,28岁,反复间断性左中下腹疼痛伴反复出现便秘或解稀便2 a,腹痛加重2 d来诊。查体:腹胀,无明显压痛。X线钡灌肠示:钡剂于降结肠近段处通过受阻,加压后钡剂缓慢通过该段肠管,受阻处见一约5.5 cm×3.5 cm类团块状充盈缺损(图1),透亮度高、边缘较光滑、加压时充盈缺损形态有变化,管壁无明显僵硬,排便后显示该段结肠粘膜尚存在,未见明显粘膜破坏(图2)。X线诊断意见:降结肠占位(考虑为降结肠癌可能)。结肠镜检示:降结肠近段(镜距肛门56 cm)见多个葡萄状赘生物占据大部分肠腔,致局部肠腔狭窄,肿物表面光滑,有糜烂出血,质软,病灶…  相似文献   

6.
贲门区由于解剖位置特殊 ,早期癌变较易漏诊、误诊。为提高诊断水平 ,我们分析了 43例行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后经病理证实为贲门癌的病例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贲门癌共 43例 ,其中男 2 5例 ,女 1 8例 ,年龄 41~ 6 5岁 ,平均年龄 54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疼痛 ,进食后胸骨后有压迫感 ,吞咽不畅 ,恶心呕吐等。1 .2 方法 患者于气钡双重造影检查 5min前服发泡剂 ,然后口含钡剂作连续吞咽动作 ,观察第 1口钡剂通过食管的全过程 ,分别在贲门最大开放、半开放及关闭状态下摄片 (为获取满意的贲门部细微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小儿急性肠套叠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64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表现,空气灌肠复位和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 364例均以阵发性哭闹、呕吐、血便和腹块为主要表现.B超确诊359例(98.63%);空气灌肠治疗353例,成功322例(91.22%),其中病程≤48h行空气灌肠317例,成功304例(95.90%),病程>48h 35例,成功17例(48.57%).手术治疗43例,10例为继发性肠套叠,3例因复发或迟发肠坏死再次手术.结论 空气灌肠是小儿肠套叠诊疗的首选方法,早期诊断、空气灌肠明显提高肠套叠整复率;发病48h内空气灌肠成功率高.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有较高的准确性;继发肠套叠多合并肠道畸形,复套率高,手术治疗尽可能同时处理愿发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分析小儿急性肠套叠76例.根据发病到就诊时间的长短、腹部体征严重程度等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57例在门诊经钡灌肠复位.13例灌肠复位失败者转外科手术治疗,6例患儿因来院就诊时有腹膜刺激症状或其它原因未行钡灌肠复位;复位成功的患儿无死亡,复位失败者转外科手术治疗组1例死亡.未行钡灌肠复位组2例死亡。结论:将肛门指检列为常规检查对早期明确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X线透视下稀钡剂灌肠复位是一种简易、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腹腔镜下行肠套叠复位能有效的缩短病程、提高患儿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胃的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是国内放射学界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检查和发现早期胃癌的有效新法。其主要优点在于气体使胃膨胀,胃内粗大的粘膜皱襞得到展开拉平,再用薄层钡剂涂挂在粘膜面上,气钡形成鲜明的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胶囊内镜在老年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病因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老年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及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胶囊内镜与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的阳性率.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胶囊内镜的阳性检出率为78.33%,明显高于小肠气钡双重造影的5.0%(x2=66.377,P<0.01).结论 胶囊内镜检查对小肠病变诊断率高,尤其适用于老年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11.
化肥大量使用,特别是氮肥的长期超标使用,造成土壤板结,水土流失,肥力下降,不仅直接影响作物产量,且污染水和空气.故新型农用肥料的研制与开发便成为当代农科专家的课题.腐殖酸型高效有机混成肥为二十一世纪发展高优、高效农业带来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不同康复护理方案对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术后康复、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93例肠套叠患儿依据空气灌肠复位术后康复方案不同分为个体护理组47例及常规护理组46例。常规护理组患儿术后给予常规康复护理,个体护理组依据患儿个体情况制订康复护理方案。对比2组患儿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营养情况及家长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个体护理组患儿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出院时白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家长对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个体康复护理能促进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术术后患儿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态,提高家长满意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随着食品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上食物的多样性,灌肠制品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而灌肠制品的原料选择和粗加工是非常重要的,而鱼肉烤肠作为新型的灌肠制品更收到消费者的喜爱,而其制作的工艺流程直接关系到食品的质量以及口味,而流程中的具体步骤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影响产品的信誉,影响销售。因此,对鱼肉烤肠的加工技术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辉力灌肠剂治疗恶性肿瘤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 将96例已常规使用缓泻剂后,仍1~3d无大便的化疗肿瘤患者给予辉力灌肠剂灌肠.观察其疗效及灌肠时患者舒适度.结果 96例恶性肿瘤患者使用辉力灌肠剂灌肠均在2min内完成,其疗效为优46例,良30例,中10例,无效10例.本组患者灌肠时患者舒适度均为优,均无不良反应发...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一种儿童保留灌肠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留灌肠是儿科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因其无创伤,痛苦小,能解决小儿服药困难的问题而深受家长及小儿的欢迎.为了进一步延长灌肠后的保留时间,提高疗效,笔者总结出一种儿童保留灌肠的新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丁楠  王玉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671-12673
[目的]降低肉制品中亚硝酸钠的残留量,并有效利用废弃的血资源。[方法]将牛血制备的亚硝基血红蛋白添加到灌肠制品中,通过对照试验,分别对灌肠产品的感官、色度、物性、微生物水平、挥发性盐基氮、亚硝酸钠及铁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斩拌时添加亚硝基血红蛋白的灌肠品质明显优于添加亚硝酸钠的灌肠,降低了灌肠中亚硝酸钠的残留量,同时增加了铁含量,抑制细菌的生长,延长产品的保质期。[结论]亚硝基血红蛋白替代亚硝酸钠应用于灌肠制品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改良式灌肠方法给患者灌肠并与传统灌肠方法比较。方法将肛肠科需要清洁灌肠的患者132例随机分成改良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改良组采用头低臀高左俯卧位,肛管插入长度20-25 cm;对照组采用传统左侧卧位,肛管插入长度7-10 cm。比较两组患者灌肠次数、灌肠入液量、灌肠液外溢及腹痛等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改良组患者的灌肠疗效及灌肠入液量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灌肠时不良反应如灌肠液外溢、出血、腹痛、不适感的例数较对照组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清洁灌肠法能彻底清洁肠道,同时能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美洲大蠊提取液保留灌肠治疗不确定性肠炎并发肛瘘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例不确定性肠炎并发肛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0例,患者入院后行外科肛瘘切扩挂线术,术后行常规静脉抗炎、肠外营养、口服常规治疗药物等内科治疗,治疗组外用美洲大蠊提取液保留灌肠,阳性对照组外用结肠宁保留灌肠,空白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安慰灌肠,1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对比观察3组患者肛瘘术后创面面积、肠镜下结直肠黏膜水肿及溃疡情况,比较3组药物的临床疗效。结果 肛瘘术后创面面积比较,治疗组术后创面明显缩小,阳性对照组次之,空白对照组最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镜下治疗组患者肠道黏膜水肿及溃疡数量明显少于阳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为60.0%,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的30.0%及空白对照组的10.0%(P<0.05)。结论 美洲大蠊提取液保留灌肠治疗不确定性肠炎并发肛瘘术后疗效显著,能缩小肛瘘创面,加速结肠炎症吸收,促进溃疡面愈合,为临床经济、高效的外用辅助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新产的幼驹常因火盛而腹痛不安,胎粪难下,临床上多采用口服泻药,虽能奏效,但易继发肠炎、脱水、心衰等后遗症.笔者采用3%双氧水给患畜灌肠治疗数例,既避免了上述弊病,一般灌肠后10分钟左右即可排粪而愈.  相似文献   

20.
江珂 《农家参谋》2011,(3):27-27
1.原料选择加工香肠的主要原料为猪肉,要求选用检验合格的新鲜猪肉。肠衣最好选择猪小肠衣,也有的用羊小肠衣,各种辅料应根据产品的配方要求进行选择。另外,还要准备好灌肠用的灌肠器具(铁管或塑料管)及结扎用的细绳等用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