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生物反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脏器脱垂患者盆底结构参数及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2月期间重庆市妇幼保健院86例产后盆底脏器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盆底肌肉锻炼组)和观察组(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组),每组各43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 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ation)分级、盆底结构参数及盆底肌力.结果:治疗前两组的POP-Q分级、盆底结构参数及盆底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及8周两组上述方面均持续改善,观察组POP-Q 0级、Ⅰ~Ⅱ级及Ⅲ~Ⅳ级者占比分别为19例(44.19%)、 21例(48.84%)、 3例(6.98%)及29例(67.44%)、 13例(30.23%)、 1例(2.33%);盆底结构参数尿道旋转角(UR, urethral rotation)、膀胱颈距耻骨联合的移动度(BND, bladder neck descent)及尿道倾斜角(UI, urethral inclination)分别为(47.51±3.79)°,(18.26±1.78) mm,(5.59±0.91)°及(40.23±3.63)°,(13.63±1.63) mm,(1.98±0.33)°;盆底Ⅰ类及Ⅱ类纤维肌力异常率分别为48.84%,18.61%及39.53%,13.95%,上述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可显著改善产后盆底脏器脱垂患者的盆底结构参数及盆底肌力,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1.注意增加水分的摄入,让小儿养成喝水的习惯。2.训练小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选择一个较固定的时间让其排便,最容易建立规律。3个月以上的婴儿即可开始训练,清晨喂奶后或晚上喂奶后,即让小儿排便,连续按时执行半个月至1个月,即可养成固定时间排便的习惯。习惯养成后不要随意改变时间。3.母乳喂养的婴儿较少发生便秘,如果发生,可添加润肠辅食,如加糖的菜水或鲜榨的橘汁、番茄汁等,4个月以上可加菜泥或煮熟的水果泥。4.保证小儿每天有足够的体育运动。家长应训练小儿(3岁以上)每天对其腹部做旋转按摩运动,以刺激肠蠕动。5.人工喂养儿较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60例给予手术治疗,结合患者病情采用个体化围术期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术后无出血、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无网片侵蚀、感染及脱出,无阴道前后壁膨出及阴道穹隆脱垂复发等,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住院期间护理,对患者的痊愈有促进作用。护理重点是术前做好肠道、阴道及皮肤准备,注重个体化心理护理和合并症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预防便秘、尿潴留、阴道血肿、感染等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肛肠疾病术后便秘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肛肠疾病老年患者100例,依据术后护理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措施,对比2组患者术后排便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粪便质硬、排便费力、肛门堵塞感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便秘症状评分、大便干结症状评分、排便不尽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老年肛肠疾病术后便秘发生风险,缓解便秘症状,提升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PFD)患者的盆底变化.方法 对62例FPFD患者(≥60岁25例、30 ~ 40岁37例)进行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观察Valsalva动作时前、中、后盆腔脱垂情况,静息、Valsalva动作时肛提肌裂孔变化.结果 在Valsalva动作时,≥60岁组的子宫脱垂和直肠膨出发生率、尿道转移角度、膀胱膨出距离及子宫脱垂距离明显高于30~ 40岁组(P<0.01或0.05).在静息和Valsalva动作时,≥60岁组的肛提肌裂孔前后经、左右径、面积及周长均明显大于30~40岁组(P<0.01或0.05).结论 ≥60岁FPFD患者的盆底病变程度明显大于30~ 40岁者.经会阴超声检查是评价FPFD严重程度的简单、客观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西沙比利联合复方芦荟胶囊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将96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西沙组、芦荟组和联合组,每组32例.各组的治疗方案是:西沙组给予西沙比利,芦荟组给予复方芦荟胶囊,联合组给予西沙比利联合复方芦荟胶囊,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3组的疗效.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问卷得分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问卷结果显示:(1)所有患者的排便困难、过度用力排便,粪便性状,排便时间,下坠、不尽、胀感,频率和腹胀问题较治疗前改善(P<0.01);(2)联合组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同期的西沙组与芦荟组(P<0.01);(3)治疗后芦荟组粪便性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同期的西沙组(P<0.05);(4)西沙组腹胀改善情况均优于同期的芦荟组(P<0.01).结论 西沙比利联合复方芦荟胶囊治疗老年性功能性便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大肠是消化道的“终点站”,食物由口腔经过食道、胃等消化器官消化吸收以后,在大肠形成粪便并定时排出体外。所以,直肠癌的早期症状之一就是大便的改变,具体表现在排便的规律和性状发生了改变。在正常的情况下,每个人的排便都有一定的规律性,或每天1次,或隔日1次,各人不一。得了直肠癌以后,这种有规律的大便习惯发生了改变:或便秘,三四天一解;或腹泻,每日4~5次甚至更多;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或解便后有便意未尽、排便不畅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便秘是指个体排便习惯改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和(或)排出干硬粪质。术后便秘是指术后恢复饮食后3d仍未排便。有调查资料表明,创伤、术后1~5d便秘的发生率最高。在骨科术后卧床患者中其发生率一般为50%~70%嘲。便秘不仅使病人感到焦虑、腹胀、腹痛,并给其饮食、睡眠及康复带来不利影响,而且还是诱发直肠癌、结肠癌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甚至导致患者死亡。为预防及减少外科术后患者便秘的发生,故对其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通爽冲剂对便秘的疗效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复方地芬诺酯建立小鼠便秘模型,以正常对照组、便秘模型组、麻仁丸组、西沙必利组作为对照,观察低(6.44g/kg)、中(12.87g/kg)、高(19.31g/kg)3个剂量的通爽冲剂,对模型小鼠排便时间、排便性状、墨汁推进率及含水率的影响,并取小鼠肠段制作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通爽冲剂对肠组织的影响。采用家兔空肠水囊植入的方法,以PCLAB-UE生物医学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空肠运动曲线。向家兔的回肠和结肠注入试验药物,测量各肠段内的液量,并观察肠壁的肿胀程度和肠黏膜的充血程度。【结果】在成功制造便秘模型的情况下,通爽冲剂各剂量组小鼠排首粒黑便时间和粪便含水率与便秘模型组比较,组间两项数据均差异极显著(P0.01);中、高剂量组小鼠排首粒黑便时间和粪便含水率与西沙必利、麻仁丸组比较,组间两项数据均差异极显著(P0.01),且粪便性状良好。在小肠和大肠的墨汁试验中,通爽冲剂各剂量组的墨汁推进率与便秘模型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中、高剂量组的墨汁推进率与麻仁丸、西沙必利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镜检HE染色切片显示,与正常组织比较,通爽冲剂3个剂量组均未对小鼠肠组织结构造成任何损害。灌服通爽冲剂后,家兔在体小肠运动幅度显著增加。家兔肠内药物灌注试验显示,通爽冲剂能使结肠及回肠肠内液量显著增加;经通爽冲剂作用的肠段与西沙必利组比较,无明显的充血、肿胀现象。【结论】通爽冲剂能有效增加肠动力,抑制肠管对水分的过度吸收,可使便秘模型排便形态、含水率正常,具有良好的通便作用,并且对肠道无刺激、无损害,对治疗便秘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肛周按揉对脑血管意外患者排便的影响。方法126例神经内科脑血管意外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实验组采用肛周按揉+常规护理,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便情况及便秘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于3d内首次排便者明显多于对照组,首次排便情况优于对照组,便秘(3d以上排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4.3%vs5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肛周按揉有较好的预防便秘作用,且患者感觉舒适,护理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李忠应 《农家顾问》2007,(11):55-55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间一次,无规律性,粪质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难感。便秘可区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慢性便秘原因比较复杂,多无明显症状,但神经过敏者可出现食欲减退、口苦、腹胀、嗳气、发作性下腹痛、  相似文献   

12.
仔猪脱肛又称肛门直肠脱垂,是指肠管和直肠外翻脱出肛门外。1病因 病猪先天发育不良;腹腔压力长期增大(如便秘、排便用力、咳嗽、顽固性下痢);长期营养不良,体质虚弱。另外,饲养管理不善,天气寒冷,猪舍温度低,温度大,都是诱发本病的病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护理观察,比较3种方法在肛门疾病术后防治便秘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病例共15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50例.分别于术后第1日给予车前番泻颗粒、石蜡油及番泻叶3种缓泻剂.通过对患者的排便时间、不良反应、排便出血及排便疼痛四个方面观察,比较3种药物的应用效果.结果车前番泻颗粒组同其他两组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车前番泻颗粒能有效地防治肛门疾病术后的便秘,副作用少,患者所受的痛苦少.  相似文献   

14.
<正>直肠后段全层脱出肛门之外,称直肠脱;直肠后段的黏膜脱出于肛门之外,称脱肛。本病是养猪场较常发生的一种外科病。主要原因是便秘和反复腹泻及顽固性下痢引起肛门括约肌松弛,以2~4月龄小猪多发,偶尔也会发生在母猪上。主要根据猪有直肠脱垂的表现,即可确诊。本病重在预防,一旦发病可根据病势,可选用本文介绍的几种治疗方法。1临床诊断病初,仅在排便后有小段直肠黏膜外翻,但仍能恢复。如果反复便秘或腹泻,不断努责,则脱出的黏膜或肠段长时  相似文献   

15.
曹段 《油气储运》2010,(2):28-29
便秘是指大便次数减少或干燥难解,或二者均有。人的排便习惯各不相同。据统计,每天排便一次的占60%,一天排便几次的占30%,几天排便一次的占10%。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电针合募俞配穴治疗功能性肠病的双向调节作用。方法 总病例数为125例,其中功能性便秘63例,功能性腹泻62例,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3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合募俞组(n1=33)和药物组(n2=30);将62例功能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合募俞组(n1=32)和药物组(n2=30)。合募俞组取曲池、上巨虚、天枢、大肠俞,采用左右交替取穴;功能性便秘药物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功能性腹泻药物组口服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同病种患者均比较合募俞组和药物组在基线期、治疗后第2周、治疗后第4周总排便次数、粪便性状。结果 经过4周的治疗,两组的周总排便次数、粪便性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合募俞穴对改善功能性便秘和功能性腹泻患者的周排便次数、粪便性状优于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合募俞配穴治疗功能性肠病具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放置引流管对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搜集行LC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是否放置引流管分为观察组48例,术后均未放置腹腔引流管;对照组42例,术后常规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住院时间、术前诊断、合并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总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住院时间、术前诊断、合并症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术后1、4、8、12、24、48及72 h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并发症如尿潴留、腹胀、胆瘘等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手术放置腹腔引流管应根据术中情况严格掌握指征,不放置引流管具有疼痛轻、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更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8.
苦瓜不同部位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根、茎和叶的化感差异,测其3部位浸提液对绿豆[Vigna radiata(L.)Wilczek]和水稻(Oryza sativa L.)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苦瓜各部位浸提液对绿豆发芽率均无影响,但延长了绿豆平均发芽时间并抑制了发芽指数,对水稻发芽率有抑制作用,缩短了水稻平均发芽时间并对发芽指数有"双重效应";叶部浸提液对绿豆和水稻种子活力均有抑制作用;2.5 mg/m L(T1)各部位浸提液对绿豆幼苗根长有抑制作用,40 mg/m L(T5)各部位浸提液对水稻幼苗根长和茎长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叶部浸提液对绿豆幼苗鲜重有抑制作用,10 mg/m L(T3)、20 mg/m L(T4)和40 mg/m L(T5)各部位浸提液对水稻幼苗鲜重有抑制作用;根部浸提液对绿豆干重都有促进作用,各部位浸提液对水稻幼苗干重有抑制作用;苦瓜各部位浸提液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化感综合效应均为负值,T1处理下的苦瓜各部位浸提液对绿豆幼苗生长的化感综合效应均为正值,T3、T4和T5处理的各部位浸提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综合效应均为负值;苦瓜地上部分对2种受体的化感抑制作用强于根部。  相似文献   

19.
通过随机区组试验,对13个燕麦(Avena sativa)品种的根、茎、叶构件性状进行测定,分析品种间株丛密度、鲜草产量及茎叶比等生产性能差异,同时对抗锈病能力进行品比。结果表明,113个品种间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长、叶宽、叶厚、根粗、根长、根体积等构件性状存在显著差异。2鲜草产量、密度和茎叶比等生产性能指标有极显著差异,青引1号鲜草产量达55 215.93 kg/hm~2,林纳仅为26 075.56 kg/hm~2;阿坝密度达1 385.19枝/m~2,青海甜仅625.93枝/m~2;阿坝茎叶比6.35,林纳仅1.15。313个品种锈病感病率均为100%,感病级都大于3级,7个品种抗性为中感(MS),2个品种为感病(S),4个品种为高感(HS)。4相关分析表明,株高与茎叶比、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基径、叶片数、叶宽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鲜草产量和抗锈病能力与构件性状、株丛密度无相关性。5聚类分析把13个品种分为5类,生产时要依据草地建设(如青引1号和陇燕1号)、天然草地改良(如阿坝和青引2号)或生态治理(如林纳)等生产目的,选择相应类型的燕麦品种。  相似文献   

20.
几种杀虫剂防治菜蚜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 :药后 1d,各药剂处理的防效均大于 89% ,1 0 %氯氰·敌畏EC750ml/hm2 、 1 0 %氯氰菊酯EC4 50ml/hm2 、 80 %敌敌畏EC750ml/hm2 的校正防效显著优于其他各处理 ;药后 3、 5d ,各处理的防效均大于 95%。经方差分析表明 ,3 %啶虫脒EC (正邦 ) 3 0 0ml/hm2 对菜蚜的校正防效显著差于其他各处理 ;药后 7d ,各处理的防效均大于 96% ,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药后 1 4d,各药剂处理的防效均大于 88% ,其中 3 %啶虫脒EC (正邦、沙隆达 )各处理的防效均大于 99% ,对菜蚜的校正防效显著优于其他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